【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1276106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2 及答案解析(总分:2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6.00)200年月日 15时 5分左右,由 A建设公司总承包、B 监理公司监理、C 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分包的某商店电梯安装工程发生一起四级重大安全事故。C 公司一工人在吊装扶梯时,因起重葫芦带电而触电身亡。根据穗建筑200368 号文,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理如下:暂停 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承接市属工程任务半年;对总承包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任务 3个月;对 B监理公司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监理任务 3个月。在本案中,虽然直接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C公

2、司,但是 A公司作为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负总责,因此,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对 A公司的处罚是必要和合法的。B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48 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B(分数:16.00)(1).该事故类型属于( )。(分数:2.00)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一般死亡事故D.重伤事故E.轻伤事故(2).该事故性质是( )。(分数:2.00)A.个人行为B.自然事故C.意外事故D.非责任事故E.责任事故(3).电梯安装和维修单位应有( )。(分数:2.00)A.国家级的认可资格证书B.省级的认可资格证书C

3、.市级的认可资格证书D.县级的认可资格证书E.认可资格证书(4).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该事故应由( )组成事故调查组。(分数:2.00)A.企业主管部门B.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C.公安部门D.工会E.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5).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有:( )。(分数:2.00)A.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B.确定事故责任者C.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D.写出事故调查报告E.做好恢复重建工作(6).一个完整的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应包括( )。(分数:2.00)A.事故背景信息B.事故描述C.事故

4、原因D.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E.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7).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数:2.00)A.事故现场处理B.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C.事故事实材料收集D.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E.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8).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 )。(分数:2.00)A.接零、接地保护系统B.漏电保护C.绝缘D.屏护和安全距离E.连锁保护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28.00)199年月日 7时 30分,次特快旅客列车,运行到高新线罗家站至高台山站间 2km+26m无人看守道口处,与某县新民镇个体大客车相撞,造成 65人死亡,4 人重伤,

5、5 人轻伤的特大路外伤亡事故。1月 31日,担当次特快列车牵引任务的某机务段内燃机车东方红(3)型 0007号,列车编组 16辆,总重 850t,列车于 7时 26分,由罗家站通过后,以 95km/h的速度运行至该道口鸣笛标前,司机按规定鸣笛示警,在距道口约 150m处,司机发现列车运行前方左侧公路上,有一辆大客车由北往南向道口方向行驶,司机立即鸣笛示警,但大客车没有停车迹象,机车司机果断采取紧急制动停车措施,该列车在非常制动状态下与抢越道口的大客车中部相撞,大客车被撞粉碎,机车第二轴两轮被垫脱轨,越过道口 457m处停车。汽车乘客当场死亡 59人(含司乘 2人)、重伤 l0人(医院抢救中死亡

6、 6人),轻伤 25人。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认定,肇事道口标志齐全,铺面平整,设备完好。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大客车驾驶员薛某违章抢越道口所致。大客车在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没有停车,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 44条第 2款“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须停车嘹望,确认安全后,方准通过”和国家七部委经交1986161 号文件第 19条关于“车辆、行人通过没有道口信号机的无人看守道口及行人过道时,必须停车或止步瞭望,确认两端均无列车开来时方准通行”的规定。严重违章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此外,大客车定员 60人,实际载客 94人(含司乘 2人)严重超员,加之两侧玻璃有霜,影响瞭望,为此次

7、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这起事故是大客车驾驶员薛某严重违章抢越道口所致。司机薛某是这起特大路外伤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本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因其在事故中死亡,故不再追究。个体业主魏某对此起事故负有责任,由铁路执法机关依法追究其责任。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强化对机动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机动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所有机动车驾驶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尤其对个体客车的驾驶员,要做到一车不漏,一人不丢,真正树立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2发挥三级道口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各级道口管理部门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健全组织,加强动态检查

8、,对易于发生事故的无人看守道口推行有偿监护,确保行人车辆通过道口的安全。B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48 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B(分数:128.00)(1).铁路部门发生重大、大事故的基层单位,应于事故发生后( )日内向铁路局提出重大、大事故报告。(分数:16.00)A.3B.5C.7D.10E.15(2).险性事故发生后,由主要责任单位在事故发生后( ) 日内,向铁路局提出事故处理报告,并于( )日内公布处理结果。(分数:16.00)A.3 7B.3 10C.7 10D.7 15E.10 15(3).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

9、定(国务院令第 75号)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这起事故构成( )。(分数:16.00)A.死亡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特大死亡事故D.特别重大事故E.特级事故(4).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16.00)A.次特快列车司机未及时停车B.次特快列车超速行驶C.该道口无人看守D.大客车驾驶员薛某抢越道口E.大客车严重超载(5).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分数:16.00)A.次特快列车司机未及时停车B.个体业主魏某对大客车安全管理不到位C.该道口无人看守D.大客车驾驶员薛某抢越道口E.大客车严重超载(6).铁路运输事故按照行车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

10、行车事故分为 ( )。(分数:16.00)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大事故D.险性事故E.一般事故(7).这起事故进行事故事实材料收集过程中,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应包括: ( )。(分数:16.00)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等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8).这起事故的事故调查组其职责是( )。(分数:16.00)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B

11、.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C.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D.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E.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0.00)1.200年月日,某石化公司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计控处一名仪表工在维修一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时,发生 CO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年月日凌晨 0时 30分左右,公司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 5A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出现故障,净化工段当班副操作工甲某打开旁路,切断变压吸附系统。班长电话通知计控处值班人员。l 时 l0分左右,计控处仪表工乙某来变压吸附岗位询问情况后,独自一人到现场去查找故障,甲某在操作室

12、操作开关配合,过了一会,甲某出去听乙某说阀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甲某便回到了操作室。大约十几分钟后,甲某到外面看,没有看到人,以为仪表工回去了,便没有在意。凌晨 5时左右,当班另一名仪表工丁某发现乙某不在,就往净化等部门打电话询问,听说乙某在净化工段干完活早已回去时,丁某立即赶到现场寻找,发现乙某躺在变压吸附平台上,许某赶紧喊人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经诊断,确认已死亡。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及善后小组,调查取证,分析原因。经分析认为事故原因为 CO中毒,具体原因如下: (1)5A 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阀杆密封垫片不严,虽然系统已紧急切断,但系统内仍有 1.6MPa的压力,造成高

13、浓度的 CO泄露,致使正在现场拆卸气源的仪表工乙某中毒; (2)仪表工乙某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按规定进行此类作业现场应有 2人以上,乙某却独自1人到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且没有监护人,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属违章作业;计控处安全规定明确要求,“到有毒有害区域进行作业,必须同时有 2人以上,或必须有监护人,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器材,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3)公司当班值班长在得知净化工段出现问题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未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理。净化工段班长、变压吸附岗位当班副操作工甲某没有很好地配合仪表工工作,巡回检查不力,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B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B 1对于 CO中毒事故

14、如何进行预防? 2这起事故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各是什么 f这起事故构成什么性质的事故? 3如何现场抢救 CO中毒者?(分数:20.00)_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5.00)2.199年月日,某油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大火燃烧了 104个小时才完全扑灭,烧掉原油36000t,烧毁油罐 5座,死亡 19人(其中包括 10余名消防队员),直接经济损失 3540万元。经事故调查确认此次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半地下混凝土油罐)本身存在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的感应火花引燃罐内的油气所致。进一步分析深层次事故原因如下:(1)某油库库区建设忽视消防安全要求,储油规模

15、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不到 1.5kmz 的面积,储油规模达 76万立方米,形成油库区相连、罐群密集的布局。而且部分油罐建在半山坡,输油生产区建在山脚下。一旦油罐起火爆炸,首先殃及生产区。构成重大事故隐患。(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该油库 4#、5 #混凝土油罐建于 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一方面,这种油罐在结构上存在着固有缺陷;另一方面油罐建设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受雷击。1985 年 7月 4#油罐即遭到雷击起火,后虽采取了避雷措施,但仍不符合安全要求。(3)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

16、力量不足,管理不严。这次事故发生时,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但装设在油罐顶上的消防设施由于平时没有检查维护而不能使用,贻误战机。(4)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漏洞。自 1975年以来,该库已经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都未引起重视;原石油部 1988年 3月 5日下发的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直到事故发生时还压在某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输油公司安全科处,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也都构成事故隐患。B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B1事故调查组成员条件应满足什么条件?调查组成员应遵循规范有哪些(至少提出 6条)?2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如用

17、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其程序是什么?4若该油库有汽油储罐 2个,相距 400m,一个储罐储存汽油 16t,一个储罐储存汽油 2t,其他都是柴油储罐,请问,该油库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生产区的临界量是 2t,在贮存区的临界量是 20t。(分数:25.00)_五、B(五)/B(总题数:1,分数:23.00)3.2004年月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共涉及 5个铁矿,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 70人。随即成立了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开始全面调查这次涉及 5家铁矿造成至少 116名矿工被困井下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

18、监督管理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调查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 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 B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B 1这起事故是否构成特别重大事故? 2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 3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

19、关规定填空: (1)一次死亡 30人以上(含 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 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_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_审批,_下达结案通知。 (2)一次死亡 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_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分数:23.00)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52 答案解析(总分:21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6.00)200年月日 15时 5分左右,由 A建设公司总承包、B 监理

20、公司监理、C 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分包的某商店电梯安装工程发生一起四级重大安全事故。C 公司一工人在吊装扶梯时,因起重葫芦带电而触电身亡。根据穗建筑200368 号文,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理如下:暂停 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承接市属工程任务半年;对总承包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任务 3个月;对 B监理公司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监理任务 3个月。在本案中,虽然直接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C公司,但是 A公司作为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负总责,因此,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对 A公司的处罚是必要和合法的。B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

21、答案,48 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B(分数:16.00)(1).该事故类型属于( )。(分数:2.00)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一般死亡事故 D.重伤事故E.轻伤事故解析:(2).该事故性质是( )。(分数:2.00)A.个人行为B.自然事故C.意外事故D.非责任事故E.责任事故 解析:(3).电梯安装和维修单位应有( )。(分数:2.00)A.国家级的认可资格证书B.省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C.市级的认可资格证书D.县级的认可资格证书E.认可资格证书解析:(4).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该事故应由( )组成事故调查组。(分数:2

22、.00)A.企业主管部门 B.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C.公安部门 D.工会 E.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解析:(5).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有:( )。(分数:2.00)A.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B.确定事故责任者 C.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D.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E.做好恢复重建工作解析:(6).一个完整的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应包括( )。(分数:2.00)A.事故背景信息 B.事故描述 C.事故原因 D.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 E.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解析:(7).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数:2.

23、00)A.事故现场处理 B.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 C.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D.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E.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解析:(8).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 )。(分数:2.00)A.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B.漏电保护 C.绝缘 D.屏护和安全距离 E.连锁保护 解析: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28.00)199年月日 7时 30分,次特快旅客列车,运行到高新线罗家站至高台山站间 2km+26m无人看守道口处,与某县新民镇个体大客车相撞,造成 65人死亡,4 人重伤,5 人轻伤的特大路外伤亡事故。1月 31日,担当次特快列车牵引任务的某机务段内燃机车东方红(

24、3)型 0007号,列车编组 16辆,总重 850t,列车于 7时 26分,由罗家站通过后,以 95km/h的速度运行至该道口鸣笛标前,司机按规定鸣笛示警,在距道口约 150m处,司机发现列车运行前方左侧公路上,有一辆大客车由北往南向道口方向行驶,司机立即鸣笛示警,但大客车没有停车迹象,机车司机果断采取紧急制动停车措施,该列车在非常制动状态下与抢越道口的大客车中部相撞,大客车被撞粉碎,机车第二轴两轮被垫脱轨,越过道口 457m处停车。汽车乘客当场死亡 59人(含司乘 2人)、重伤 l0人(医院抢救中死亡 6人),轻伤 25人。根据现场勘查和调查认定,肇事道口标志齐全,铺面平整,设备完好。造成这

25、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大客车驾驶员薛某违章抢越道口所致。大客车在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没有停车,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 44条第 2款“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须停车嘹望,确认安全后,方准通过”和国家七部委经交1986161 号文件第 19条关于“车辆、行人通过没有道口信号机的无人看守道口及行人过道时,必须停车或止步瞭望,确认两端均无列车开来时方准通行”的规定。严重违章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此外,大客车定员 60人,实际载客 94人(含司乘 2人)严重超员,加之两侧玻璃有霜,影响瞭望,为此次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这起事故是大客车驾驶员薛某严重违章抢越道口所致。司机薛某是这起特大路外

26、伤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本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因其在事故中死亡,故不再追究。个体业主魏某对此起事故负有责任,由铁路执法机关依法追究其责任。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1强化对机动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机动车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所有机动车驾驶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尤其对个体客车的驾驶员,要做到一车不漏,一人不丢,真正树立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2发挥三级道口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各级道口管理部门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健全组织,加强动态检查,对易于发生事故的无人看守道口推行有偿监护,确保行人车辆通过道口的安全。B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

27、列问题,13 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48 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B(分数:128.00)(1).铁路部门发生重大、大事故的基层单位,应于事故发生后( )日内向铁路局提出重大、大事故报告。(分数:16.00)A.3B.5C.7 D.10E.15解析:(2).险性事故发生后,由主要责任单位在事故发生后( ) 日内,向铁路局提出事故处理报告,并于( )日内公布处理结果。(分数:16.00)A.3 7 B.3 10C.7 10D.7 15E.10 15解析:(3).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 75号)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这起事故

28、构成( )。(分数:16.00)A.死亡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特大死亡事故D.特别重大事故 E.特级事故解析:(4).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分数:16.00)A.次特快列车司机未及时停车B.次特快列车超速行驶C.该道口无人看守D.大客车驾驶员薛某抢越道口 E.大客车严重超载 解析:(5).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分数:16.00)A.次特快列车司机未及时停车B.个体业主魏某对大客车安全管理不到位 C.该道口无人看守 D.大客车驾驶员薛某抢越道口E.大客车严重超载解析:(6).铁路运输事故按照行车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行车事故分为 ( )。(分数:16.00)A.特

29、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大事故 D.险性事故 E.一般事故 解析:(7).这起事故进行事故事实材料收集过程中,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应包括: ( )。(分数:16.00)A.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B.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等 C.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D.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 E.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解析:(8).这起事故的事故调查组其职责是( )。(分数:16.00)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B.查明事故的性

30、质和责任 C.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D.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E.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解析:三、B(三)/B(总题数:1,分数:20.00)1.200年月日,某石化公司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计控处一名仪表工在维修一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时,发生 CO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年月日凌晨 0时 30分左右,公司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 5A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出现故障,净化工段当班副操作工甲某打开旁路,切断变压吸附系统。班长电话通知计控处值班人员。l 时 l0分左右,计控处仪表工乙某来变压吸附岗位询问情况后,独自一人到现场去查找故障,甲某在操作室

31、操作开关配合,过了一会,甲某出去听乙某说阀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甲某便回到了操作室。大约十几分钟后,甲某到外面看,没有看到人,以为仪表工回去了,便没有在意。凌晨 5时左右,当班另一名仪表工丁某发现乙某不在,就往净化等部门打电话询问,听说乙某在净化工段干完活早已回去时,丁某立即赶到现场寻找,发现乙某躺在变压吸附平台上,许某赶紧喊人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经诊断,确认已死亡。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及善后小组,调查取证,分析原因。经分析认为事故原因为 CO中毒,具体原因如下: (1)5A 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阀杆密封垫片不严,虽然系统已紧急切断,但系统内仍有 1.6MPa的压力,造成高

32、浓度的 CO泄露,致使正在现场拆卸气源的仪表工乙某中毒; (2)仪表工乙某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按规定进行此类作业现场应有 2人以上,乙某却独自1人到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且没有监护人,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属违章作业;计控处安全规定明确要求,“到有毒有害区域进行作业,必须同时有 2人以上,或必须有监护人,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器材,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3)公司当班值班长在得知净化工段出现问题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未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理。净化工段班长、变压吸附岗位当班副操作工甲某没有很好地配合仪表工工作,巡回检查不力,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B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B 1对于 CO中毒事故

33、如何进行预防? 2这起事故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各是什么 f这起事故构成什么性质的事故? 3如何现场抢救 CO中毒者?(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1CO 中毒事故预防措施是:到有毒有害区域进行作业,必须同时有 2人以上,或必须有监护人;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器材,如氧气呼吸器,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如配备 CO浓度检测仪;设置高压氧舱等 CO中毒抢救设施。 2这起事故起因物是 5A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致害物是 CO,伤害方式是中毒。这是一起严重违章的责任事故。 3现场抢救 CO中毒者的步骤是: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采用人工呼吸,恢复患者

34、呼吸功能;应用高压氧疗法,迅速纠正组织缺氧。四、B(四)/B(总题数:1,分数:25.00)2.199年月日,某油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大火燃烧了 104个小时才完全扑灭,烧掉原油36000t,烧毁油罐 5座,死亡 19人(其中包括 10余名消防队员),直接经济损失 3540万元。经事故调查确认此次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半地下混凝土油罐)本身存在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的感应火花引燃罐内的油气所致。进一步分析深层次事故原因如下:(1)某油库库区建设忽视消防安全要求,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不到 1.5kmz 的面积,储油规模达 76万立方米,形成油库区相连、罐群密

35、集的布局。而且部分油罐建在半山坡,输油生产区建在山脚下。一旦油罐起火爆炸,首先殃及生产区。构成重大事故隐患。(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该油库 4#、5 #混凝土油罐建于 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一方面,这种油罐在结构上存在着固有缺陷;另一方面油罐建设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受雷击。1985 年 7月 4#油罐即遭到雷击起火,后虽采取了避雷措施,但仍不符合安全要求。(3)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不严。这次事故发生时,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但装设在油罐顶上的消防设施由于平时没有检

36、查维护而不能使用,贻误战机。(4)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漏洞。自 1975年以来,该库已经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都未引起重视;原石油部 1988年 3月 5日下发的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直到事故发生时还压在某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输油公司安全科处,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也都构成事故隐患。B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B1事故调查组成员条件应满足什么条件?调查组成员应遵循规范有哪些(至少提出 6条)?2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如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其程序是什么?4若该油库有汽油储罐 2个,相距 400m,一个

37、储罐储存汽油 16t,一个储罐储存汽油 2t,其他都是柴油储罐,请问,该油库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生产区的临界量是 2t,在贮存区的临界量是 20t。(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遵循如下规范: (1)遵循对本单位和外单位人员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原则; (2)对信息、事实或物证不得采取歪曲、隐藏或销毁的态度; (3)力求将所有可用于确定事故原因的、经证实的、记录下来的信息,提给调查组的任何成员; (4)处理任何可能不利于某些人、单位或机构的信息要特别

38、谨慎,必须有事实证明,时刻记住调查过程中的批评始终是对事不对人(包括单位或机构); (5)调查过程中要查明和分析与事故有关的所有事实、情况和状态;必须注意,并善于否定那些不真实的情况; (6)完全依据个人的经验作出判断和评估要特别谨慎,因为个人的经验往往并不是最正确的; (7)不要匆忙地作出结论,特别是在调查的初期;积极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事实,即使它们初看起来似乎与事故无关;必须注意,如果只从个人看来是正确的一个方向寻求答案,可能发生差错并使一些初看并不重要的信息丧失掉; (8)与其他单位参加调查的人员讨论问题时要委婉和客观,当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时要拿出论据,平静地进行商讨; (9)凡是提出来商讨

39、的问题,自己首先要把它弄清楚; (10)遵守调查纪律,严格保密制度。 2事故调查报告中应当包括主要的信息有: (1)背景信息 1)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3)事故涉及到的人员及其他情况; 4)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5)操作人员及证人; 6)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2)事故描述 1)事故发生的顺序; 2)破坏的程度; 3)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 4)事故的类型; 5)事故的性质; 6)承载物或能量(能量或有害物质)。 (3)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4)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预防事故再发生的建议,包括立即采取的措施以及长期的行动规划; (5)对事

40、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6)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名单; (7)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3事故树分析方法的程序如下: (1)熟悉系统,详细了解油库各种状态及各种参数,绘制油库布置图; (2)分析已发生的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3)确定顶上事件,本案例中油库火灾爆炸即为顶上事件; (4)确定目标值,根据经验教训和事故案例,经统计分析后,求解事故发生的概率 (或频率),以此作为要控制的事故目标值; (5)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6)画出事故树图,从顶上事件起,逐级找出直接原因的事件,直至所要分析的深度,按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 (7)分析,按事故树结构进行简化,确定各基本

41、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8)事故发生的概率,确定所有事故发生的概率,标在事故树上,并进而求出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4这两个储罐相距 400m,是在一个单元内的危险物质,共有汽油 18t,而汽油在贮存区的临界量是 20t,所以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五、B(五)/B(总题数:1,分数:23.00)3.2004年月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共涉及 5个铁矿,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 70人。随即成立了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开始全面调查这次涉及 5家铁矿造成至少 116名矿工被困井下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

42、土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调查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 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 B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B 1这起事故是否构成特别重大事故? 2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 3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填空: (1)一次死亡 30

43、人以上(含 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 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_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_审批,_下达结案通知。 (2)一次死亡 30人以上(含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_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分数:23.00)_正确答案:()解析:1这起事故死亡人数达 70人,按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这起事故已构成特别重大事故。 2特别重大事故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的性质和

44、责任; (3)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5)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6)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3(1)一次死亡 30人以上(含 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U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U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U国务院/U审批,U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U下达结案通知。 (2)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 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U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部门/U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13393-2001 Packaging - Specification for edge protectors《包装 边缘保护器的规范》.pdf BS EN 13393-2001 Packaging - Specification for edge protectors《包装 边缘保护器的规范》.pdf
  • BS EN 13394-2001 Packaging - Specification for non-metallic tensional strapping《包装 非金属拉伸带材规范》.pdf BS EN 13394-2001 Packaging - Specification for non-metallic tensional strapping《包装 非金属拉伸带材规范》.pdf
  • BS EN 13395-1-2002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workability - Test for flow of thixotropic mortars《混凝.pdf BS EN 13395-1-2002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workability - Test for flow of thixotropic mortars《混凝.pdf
  • BS EN 13395-2-2002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workability - Test for flow of grout or mortar《混凝土结构的.pdf BS EN 13395-2-2002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workability - Test for flow of grout or mortar《混凝土结构的.pdf
  • BS EN 13395-3-2002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workability - Test for flow of repair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的.pdf BS EN 13395-3-2002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workability - Test for flow of repair concrete《混凝土结构的.pdf
  • BS EN 13395-4-2002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workability - Application of repair mortar overhead《混.pdf BS EN 13395-4-2002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Determination of workability - Application of repair mortar overhead《混.pdf
  • BS EN 13396-2004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Measurement of chloride ion ingress《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和维修的产品和设备 试验方法 氯离子浸入的测量》.pdf BS EN 13396-2004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pair of concrete structures - Test methods - Measurement of chloride ion ingress《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和维修的产品和设备 试验方法 氯离子浸入的测量》.pdf
  • BS EN 13397-2002 Industrial valves - Diaphragm valves made of metallic materials《工业阀 金属材料制隔膜阀》.pdf BS EN 13397-2002 Industrial valves - Diaphragm valves made of metallic materials《工业阀 金属材料制隔膜阀》.pdf
  • BS EN 13400-2002 Footwear - Sampling location preparation and duration of conditioning of samples and test pieces《鞋类 样品和试件的抽样位置、制备和整修期限》.pdf BS EN 13400-2002 Footwear - Sampling location preparation and duration of conditioning of samples and test pieces《鞋类 样品和试件的抽样位置、制备和整修期限》.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