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9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29887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9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9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9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9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9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家公务员(申论)9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材料一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 3 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 53 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比如淡水,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 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比如耕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 1.40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40%。比如森林,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 1.9 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5,人均森林蓄积量为 9.048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

2、1/8。 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有资料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高达 752。虽然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但也面临着精查储量不足的压力。据测算,到 2020 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需求为 222 亿吨,这就需要精查储量 1250 亿吨做支撑。近几年,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供应全面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 电力行业亮起供应短缺的“红灯”。2003 年,我国出现全国性大面积电力供应紧张; 2005 年,由于国家强力进行宏观调控,拉闸限电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有不少地区电力供应依,然紧张。 矿产资源也呈捉襟见肘之

3、态。在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 7.3%。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来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 8 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 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15%2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 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20%;木材综合利用率约 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 80%以上。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介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仅为 34%,比发达国家落后 20 年,相差 10 个百分点,而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英国的 3 倍,日本的 7.2 倍。 资源的高消耗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毫无疑问,如果继续沿袭粗放型增长模

5、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 材料三 目前制约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一)经济体制因素。应当肯定,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未完全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阴影。主要表现,一是政府职能错位,权力过大,干预过多,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因而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动力不足。二是“诸侯经济”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投资饥渴”症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使得依靠增加投资和物

6、质消耗成为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三是有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不端正,为官一任,追求短期辉煌,不顾长远发展,依靠大量的土地、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搞“形象工程”。 (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因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相对粗放增长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直接关系。一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教育不发达,国民文化素质相对低下,高级人才缺乏,经济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和粗放。二是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给市政建设带来新的压力,城市交通、住房、水电气暖冷及高速公路等大规模建设,必然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高物质消耗的特

7、征。三是从国标经验看,人均收入在 1000 美元左右的时候,正是居民对住房、高档家电家具、家庭汽车等保持较旺需求的时期,也必然拉动电力、水泥、钢材、汽油等物质消耗的重化工业的迅猛增长。 (三)经济结构因素。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GDP 的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带动。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过快增长,必然导致资金、能源、原材料的高投入和消耗,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在需求结构方面,目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国内消费不足,拉动力不强。三是在要素结构方面,仍然没有改变主要依靠资金投入和大量自然资源支撑增长的模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仅为 40左右,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是我国的科技

8、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必然造成经济增长的粗放。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 本世纪头 20 年,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

9、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在企业层面上实施清洁生产,是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说,通过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管理水平,资源消耗及能耗下降,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国家环保总局正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目前,已有 5000 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们注意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这

10、是中央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五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冯之浚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破水资源和能源的瓶颈制约,井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我国的循环经济正处在一个从理论研究、,战略规划

11、向生产实践转化,从小范围试点和示范向较大范围推广的发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指出。 有关专家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分数:99.99)(1).请用不超过 200 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12、。(分数:33.33)_(2).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33.33)_(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33.33)_国家公务员(申论)9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材料一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 3 位,但人均占有量居第 53 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

13、民族的“心腹之患”。比如淡水,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 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比如耕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 1.40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40%。比如森林,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 1.9 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5,人均森林蓄积量为 9.048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 1/8。 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有资料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高达 752。虽然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但也面临着精查储量不足的压力。据测算,到 2020 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需求为 222 亿吨,这就需要精查储量 1250 亿吨做支撑。

14、近几年,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供应全面紧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 电力行业亮起供应短缺的“红灯”。2003 年,我国出现全国性大面积电力供应紧张; 2005 年,由于国家强力进行宏观调控,拉闸限电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有不少地区电力供应依,然紧张。 矿产资源也呈捉襟见肘之态。在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和 7.3%。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

15、了积极进展。但总体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来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 8 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 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15%2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 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 20%;木材综合利用率约 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 80%以上。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介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仅为 34%,比发达国家落后 20 年,相差 10 个百分点,而能源消费强

16、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英国的 3 倍,日本的 7.2 倍。 资源的高消耗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毫无疑问,如果继续沿袭粗放型增长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 材料三 目前制约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一)经济体制因素。应当肯定,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未完全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阴影。主要表现,一是政府职能错位

17、,权力过大,干预过多,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因而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动力不足。二是“诸侯经济”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投资饥渴”症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使得依靠增加投资和物质消耗成为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三是有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不端正,为官一任,追求短期辉煌,不顾长远发展,依靠大量的土地、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搞“形象工程”。 (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因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相对粗放增长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直接关系。

18、一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教育不发达,国民文化素质相对低下,高级人才缺乏,经济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和粗放。二是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给市政建设带来新的压力,城市交通、住房、水电气暖冷及高速公路等大规模建设,必然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高物质消耗的特征。三是从国标经验看,人均收入在 1000 美元左右的时候,正是居民对住房、高档家电家具、家庭汽车等保持较旺需求的时期,也必然拉动电力、水泥、钢材、汽油等物质消耗的重化工业的迅猛增长。 (三)经济结构因素。一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GDP 的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带动。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过快增

19、长,必然导致资金、能源、原材料的高投入和消耗,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在需求结构方面,目前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国内消费不足,拉动力不强。三是在要素结构方面,仍然没有改变主要依靠资金投入和大量自然资源支撑增长的模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仅为 40左右,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是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必然造成经济增长的粗放。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

20、等问题。 本世纪头 20 年,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在企业层面上实施清洁生产,是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说,通过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管理水平,资源消耗及能耗下降,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国家环保总

21、局正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目前,已有 5000 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们注意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这是中央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五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冯之浚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

22、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破水资源和能源的瓶颈制约,井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我国的循环经济正处在一个从理论研究、,战略规划向生产实践转化,从小范围试点和示范向较大范围推广的发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指出。 有关专家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

23、过程控制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分数:99.99)(1).请用不超过 200 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分数:33.33)_正确答案:( 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我国资源、能源状况的空前紧张。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重新审视我们的环境承载力,培养公众的节约意识与技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24、,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解析:(2).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33.33)_正确答案:(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集约化增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战略任务。当务之急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行政体制基础。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深化企业改革,构筑经济集约化增长的坚实微观基础。必须从深化企业改革上找出路,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决

25、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 (3)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资源节约技术的孵化和培育,构筑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技术创新平台。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 )解析:(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33.33)_正确答案:( 节约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

26、努力,需要每个人尽责出力。就个人而言,厉行节约就是尽责出力的具体体现。 按字义解释,“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而匀称。照此理解,社会和谐应该是社会各个方面配合得适当而匀称。做到这一点,需要在全社会提倡文明、科学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更加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崇俭抑奢、厉行节约这一代代相传的美德,不仅反映着社会生活的逻辑,而且包含着均衡和谐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在资源、环境制约日益严重的今天,坚持节约有利于增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节约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自然给人类不仅提

27、供了活动场所,而且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然而,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许多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实现人类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就必须合理地使用资源。遗憾的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盲目追求经济发展,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攫取,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代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了严重破坏。面对这样的状况,如果能够注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保护自然与实现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能不断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是明智之举。 节

28、约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有利于增进入与人之间的和谐。表面上看,俭朴或奢侈只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似乎无可厚非。其实不然。在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节约就意味着把有限的东西让给别人用、留给后代用,因而是一种克己利人的高尚品德。同时,任何物质财富的创造无不凝结着劳动者的辛劳。充分利用每一样物品,选择节约的生活方式,自然就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珍惜,就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劳动,才能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进而平等友好地相处。而 a,一个人在生活上养成节约的习惯,适当地节制物欲,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人与人之间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礼让,对抗和冲突才会减少,包容与和谐才会增加。 节约是对社会正气的

29、弘扬,有利于增进社会自身的和谐。节约,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来说则是一种精神风貌。历史上“成由勤俭败由奢”的事例是很多的。我国西汉初年,文帝和景帝提倡节俭、鼓励生产,造就了有名的“文景之治”。到了西晋时期,豪强权贵穷奢极欲、不事生产,结果导致物用匮乏、难以为继,引发严重的阶级和社会矛盾,最终葬送了一代王朝。由此可以看出,节约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中。把希望变为现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节约正是我们对社会履行责任的方式之一。其实,只要时时用心、处处留意,做到节约并不难。比如,随手关灯关电脑,两面使用复印纸,减少跑冒滴漏,等等。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节约的实际行动来增进社会的整体和谐。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