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文.docx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3669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卷 )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设集合 A=1, 2, 3, B=2, 3, 4,则 A B=( ) A.1, 2, 3, 4 B.1, 2, 3 C.2, 3, 4 D.1, 3, 4 解析: A=1, 2, 3, B=2, 3, 4, A B=1, 2, 3, 4 答案: A. 2.(1+i)(2+i)=( ) A.1-i B.1+3i C.3+i D.3+3i 解析: 原式 =2-1+3i=1+3i. 答案: B. 3.函数 s i n

2、 23f x x的最小正周期为 ( ) A.4 B.2 C. D.2解析: 函数 s i n 23f x x的最小正周期为: 22 . 答案: C. 4.设非零向量 ab, 满足 -a b a b 则 ( ) A.ab B. ab C.ab D. ab 解析: 非零向量 ab, 满足 -a b a b , 22-a b a b , 解得 0ab , ab . 答案: A. 5.若 a 1,则双曲线 2 22 1x ya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 + ) B.( 2 , 2) C.(1, 2 ) D.(1, 2) 解析: a 1,则双曲线 2 22 1x ya 的离心率为:

3、22111 1 2caa a a ,. 答案: C. 6.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90 B.63 C.42 D.36 解析: 由三视图可得,直观图为一个完整的圆柱减去一个高为 6的圆柱的一半, 2213 1 0 3 6 6 32V . 答案 : B. 7.设 x, y满足约束条件2 3 3 02 3 3 030xyxyy ,则 z=2x+y的最小值是 ( ) A.-15 B.-9 C.1 D.9 解析: x、 y满足约束条件2 3 3 02 3 3 030xyxyy 的可行域如

4、图: z=2x+y经过可行域的 A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 由 32 3 3 0yxy解得 A(-6, -3), 则 z=2x+y的最小值是: -15. 答案: A. 8.函数 f(x)=ln(x2-2x-8)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A.(-, -2) B.(-, -1) C.(1, + ) D.(4, + ) 解析: 解:由 x2-2x-8 0得: x (-, -2) (4, + ), 令 t=x2-2x-8,则 y=lnt, x (-, -2)时, t=x2-2x-8为减函数; x (4, + )时, t=x2-2x-8为增函数; y=lnt为增函数, 故函数 f(x)=ln(x2-2x

5、-8)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4, + ), 答案: D. 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 2位优秀, 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丁可能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解析: 四人所知只有自己看到,老师所说及最后甲说话, 甲不知自己的成绩 乙丙必有一优一良, (若为两优,甲会知道自己的成绩;若是两良,甲也会知道自己的成绩 ) 乙看到了丙的成绩,知自己 的成绩 丁看到甲、丁也

6、为一优一良,丁知自己的成绩 . 答案: D. 10.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a=-1,则输出的 S=( ) A.2 B.3 C.4 D.5 解析: 执行程序框图,有 S=0, K=1, a=-1,代入循环, 第一次满足循环, S=-1, a=1, K=2; 满足条件,第二次满足循环, S=1, a=-1, K=3; 满足条件,第三次满足循环, S=-2, a=1, K=4; 满足条件,第四次满足循环, S=2, a=-1, K=5; 满足条件,第五次满足循环, S=-3, a=1, K=6; 满足条件,第六次满足循环, S=3, a=-1, K=7; 7 6不成立,退出循环输出, S=

7、3. 答案: B. 11.从分别写有 1, 2, 3, 4, 5的 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 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 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 ( ) A.110B.15C.310D.25解析: 从分别写有 1, 2, 3, 4, 5的 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 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 1张, 基本事件总数 n=5 5=25, 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2, 1), (3, 1), (3, 2), (4, 1), (4, 2), (4, 3), (5, 1), (5, 2), (5, 3), (5, 4), 共有 m=10个基本事件,

8、 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 10 225 5p . 答案: D. 12.过抛物线 C: y2=4x 的焦点 F,且斜率为 3 的直线交 C于点 M(M在 x轴上方 ), l为 C的准线,点 N在 l上,且 MN l,则 M到直线 NF的距离为 ( ) A. 5 B.22 C.23 D.33 解析: 抛物线 C: y2=4x的焦点 F(1, 0),且斜率为 3的直线: y= 3 (x-1), 过抛物线 C: y2=4x的焦点 F,且斜率为 3 的直线交 C于点 M(M在 x轴上方 ), l 可知: 2 431yxyx,解得 M(3, 23). 可得 N(-1, 23),

9、NF的方程为: y=- 3 (x-1),即 3 3 0xy , 则 M到直线 NF的距离为: 3 3 2 3 3 2331 . 答案 : C.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3.函数 f(x)=2cosx+sinx的最大值为 _. 解析: 函数 2 5 52 c o s s i n 5 c o s s i n 5 s i n55f x x x x x x ,其中 tan =2, 可知函数的最大值为: 5 . 答案: 5 . 14.已知函数 f(x)是定义在 R上的奇函数,当 x (-, 0)时, f(x)=2x3+x2,则 f(2)=_. 解析 : 当 x (-,

10、0)时, f(x)=2x3+x2, f(-2)=-12, 又函数 f(x)是定义在 R上的奇函数, f(2)=12, 答案: 12 15.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3, 2, 1,其顶点都在球 O的球面上,则球 O的表面积为 _. 解析 :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3, 2, 1,其顶点都在球 O的球面上,可知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就是球的直径, 所以球的半径为: 2 2 21 1 43 2 122 . 则球 O的表面积为: 2144 1 42 . 答案: 14 . 16. ABC的内角 A, B, C的对边分别为 a, b, c,若 2bcosB=acosC+ccosA,则 B=_. 解析 :

11、 2bcosB=acosC+ccosA,由正弦定理可得, 2cosBsinB=sinAcosC+sinCcosA=sin(A+C)=sinB, sinB 0, 1cos2B , 0 B, 3B . 答案:3三、解答题:共 7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 至 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22、 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 )必考题:共 60分 . 17.已知等差数列 an的前 n项和为 Sn,等比数列 bn的前 n项和为 Tn, a1=-1, b1=1, a2+b2=2. (1)若 a3+b3=5,求 bn的通项公式; (2)若 T

12、3=21,求 S3. 解析 : (1)设等差数列 an的公差为 d,等比数列 bn的公比为 q,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可得 d, q,即可得到所求通项公式; (2)运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解方程可得公比,再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和 . 答案: (1)设等差数列 an的公差为 d,等比数列 bn的公比为 q, a1=-1, b1=1, a2+b2=2, a3+b3=5, 可得 -1+d+q=2, -1+2d+q2=5, 解得 d=1, q=2或 d=3, q=0(舍去 ), 则 bn的通项公式为 bn=2n-1, n N*; (2)b1=1, T3=

13、21, 可得 1+q+q2=21, 解得 q=4或 -5, 当 q=4时, b2=4, a2=2-4=-2, d=-2-(-1)=-1, S3=-1-2-3=-6; 当 q=-5时, b2=-5, a2=2-(-5)=7, d=7-(-1)=8, S3=-1+7+15=21. 18.如图,四棱锥 P-ABCD中,侧面 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 ABCD, AB=BC=12AD,BAD= ABC=90 . (1)证明:直线 BC平面 PAD; (2)若 PCD面积为 27,求四棱锥 P-ABCD的体积 . 解析 : (1)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 . (2)利用已知条件转化求解

14、几何体的线段长,然后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 . 答案: (1)证明:四棱锥 P-ABCD中, BAD= ABC=90 . BC AD, AD 平面 PAD, BC?平面 PAD, 直线 BC平面 PAD; (2)解:四棱锥 P-ABCD中,侧面 PAD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 ABCD, AB=BC=12AD, BAD= ABC=90 .设 AD=2x, 则 AB=BC=x, CD= 2 x, O是 AD 的中点, 连接 PO, OC, CD 的中点为: E,连接 OE, 则 OE= 22x, PO= 3 x, 22 72xP E P O O E , PCD面积为 27,可得: 1 272 P

15、E C D, 即: 17 2 2 72 2 xx ,解得 x=2, PE=23. 则 1 1 1 1 2 4 2 2 3 4 33 2 3 2P A B C DV B C A D A B P O . 19.海水养殖场进行某水产品的新、旧网箱养殖方法的产量对比,收获时各随机抽取了 100个网箱,测量各箱水产品的产量 (单位: kg),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1)记 A表示事件“旧养殖法的箱产量低于 50kg”,估计 A的概率; (2)填写下面列联表,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 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 箱产量 50kg 箱产量 50kg 旧养殖法 新养殖法 (3)根据箱产量的频率分布直

16、方图,对两种养殖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 . 附: P(K2 K) 0.050 0.010 0.001 K 3.841 6.635 10.828 22 n a d b cKa b c d a c b d . 解析 : (1)根据题意,由旧养殖法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可得答案; (2) 由 频 率 分 布 直 方 图 可 以 将 列 联 表 补 全 , 进 而 计 算 可 得 22 2 0 0 6 2 6 6 3 8 3 4 1 5 . 7 0 5 1 0 . 8 2 81 0 0 1 0 0 9 6 1 0 4K ,与附表比较即可得答案; (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新旧养殖法产量的平均数,比较即可得答

17、案 . 答案 : (1)根据题意,由旧养殖法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 P(A)=(0.012+0.014+0.024+0.034+0.040) 5=0.62; (2)根据题意,补全列联表可得: 箱产量 50kg 箱产量 50kg 总计 旧养殖法 62 38 100 新养殖法 34 66 100 总计 96 104 200 则有 22 2 0 0 6 2 6 6 3 8 3 4 1 5 . 7 0 5 1 0 . 8 2 81 0 0 1 0 0 9 6 1 0 4K , 故有 99%的把握认为箱产量与养殖方法有关; (3)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 旧养殖法 100 个网箱产量的平均数1x=(27.

18、5 0.012+32.5 0.014+37.5 0.024+42.50.034+47.5 0.040+52.5 0.032+57.5 0.032+62.5 0.012+67.5 0.012) 5=59.42=47.1; 新养殖法 100 个网箱产量的平均数2x=(37.5 0.004+42.5 0.020+47.5 0.044+52.50.054+57.5 0.046+62.5 0.010+67.5 0.008) 5=5 10.47=52.35; 比较可得:12xx, 故新养殖法更加优于旧养殖法 . 20.设 O 为坐标原点,动点 M 在椭圆 C: 2 2 12x y上,过 M作 x轴的垂线,

19、垂足为 N,点P满足 2NP NM . (1)求点 P的轨迹方程; (2)设点 Q在直线 x=-3上,且 1OP PQ.证明:过点 P且垂直于 OQ的直线 l过 C的左焦点 F. 解析 : (1)设 M(x0, y0),由题意可得 N(x0, 0),设 P(x, y),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结合 M满足椭圆方程,化简整理可得 P的轨迹方程; (2)设 Q(-3, m), P( 2 c o s 2 s i n, ), (0 2 ),运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可得 m,即有 Q 的坐标,求得椭圆的左焦点坐标,求得 OQ, PF 的斜率,由两直线垂直的条件:斜率之积为 -1,即可得证 . 答案: (

20、1)设 M(x0, y0),由题意可得 N(x0, 0), 设 P(x, y),由点 P满足 2NP NM . 可得 0020x x y y, , 可得 x-x0=0,02yy, 即有 x0=x,0 2yy , 代入椭圆方程 2 2 12x y,可得 22122xy, 即有点 P的轨迹方程为圆 x2+y2=2; (2)证明:设 Q(-3, m), P( 2 c o s 2 s i n, ), (0 2 ), 1OP PQ,可得 2 c o s 2 s i n 3 2 c o s 2 s i n 1m , , 即为 223 2 c o s 2 c o s 2 s i n 2 s i n 1m ,

21、 解得 3 1 2 c o s2 s i nm , 即有 Q(-3, 3 1 2 c o s2 s i nm ), 椭圆 2 2 12x y的左焦点 F(-1, 0), 由 1 2 c o s2 s i nOQk , 2 s i n2 c o s 1PFk , 由 kOQ kPF=-1, 可得过点 P且垂直于 OQ的直线 l过 C的左焦点 F. 21.设函数 f(x)=(1-x2)ex. (1)讨论 f(x)的单调性; (2)当 x 0时, f(x) ax+1,求 a的取值范围 . 解析 : (1)求出函数的导数,求出极值点,利用导函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即可 . (2)化简 f(x)=(

22、1-x)(1+x)ex.f(x) ax+1,下面对 a的范围进行讨论: 当 a 1时,当 0 a 1时,设函数 g(x)=ex-x-1,则 g (x)=ex-1 0(x 0),推出结论;当 a 0时,推出结果,然后得到 a的取值范围 . 答案 : (1)因为 f(x)=(1-x2)ex, x R, 所以 f (x)=(1-2x-x2)ex, 令 f (x)=0 可知 x=-1 2 , 当 x -1- 2 或 x -1+ 2 时 f (x) 0,当 1 2 1 2x 时 f (x) 0, 所以 f(x)在 (-, -1- 2 ), (-1+ 2 , + )上单调递减,在 ( 1 2 1 2 ,

23、)上单调递增; (2)由题可知 f(x)=(1-x)(1+x)ex.下面对 a的范围进行讨论: 当 a 1时,设函数 h(x)=(1-x)ex,则 h (x)=-xex 0(x 0), 因此 h(x)在 0, + )上单调递减, 又因为 h(0)=1,所以 h(x) 1, 所以 f(x)=(1-x)h(x) x+1 ax+1; 当 0 a 1时,设函数 g(x)=ex-x-1,则 g (x)=ex-1 0(x 0), 所以 g(x)在 0, + )上单调递增, 又 g(0)=1-0-1=0, 所以 ex x+1. 因为当 0 x 1时 f(x) (1-x)(1+x)2, 所以 (1-x)(1+

24、x)2-ax-1=x(1-a-x-x2), 取05 4 12ax (0, 1),则 (1-x0)(1+x0)2-ax0-1=0, 所以 f(x0) ax0+1,矛盾; 当 a 0时,取0512x (0, 1),则 f(x0) (1-x0)(1+x0)2=1 ax0+1,矛盾; 综上所述, a的取值范围是 1, + ). 选考题:共 10 分 .请考生在第 22、 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C1的极坐标方程为 cos =4. (1)M 为曲

25、线 C1上的动点,点 P 在线段 OM 上,且满足 |OM| |OP|=16,求点 P 的轨迹 C2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点 A的极坐标为 (2,3),点 B在曲线 C2上,求 OAB面积的最大值 . 解析 : (1)设 P(x, y),利用相似得出 M点坐标,根据 |OM| |OP|=16列方程化简即可; (2)求出曲线 C2的圆心和半径,得出 B到 OA 的最大距离,即可得出最大面积 . 答案 : (1)曲线 C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4, 设 P(x, y), M(4, y0),则04xyy,0 4yy x, |OM|OP|=16, 2 2 201 6 1 6x y y , 即 2

26、22 21 1 6yxy x , x4+2x2y2+y4=16x2,即 (x2+y2)2=16x2, 两边开方得: x2+y2=4x, 整理得: (x-2)2+y2=4(x 0), 点 P的轨迹 C2的直角坐标方程: (x-2)2+y2=4(x 0). (2)点 A的直角坐标为 A(1, 3 ),显然点 A在曲线 C2上, |OA|=2, 曲线 C2的圆心 (2, 0)到弦 OA的距离 4 1 3d , AOB的最大面积 1 2 3 2 32S O A .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 a 0, b 0, a3+b3=2,证明: (1)(a+b)(a5+b5) 4; (2)a+b 2.

27、 解析 : (1)由柯西不等式即可证明, (2) 由 a3+b3=2 转化为 3 23ab abab, 再 由 均 值 不 等 式 可 得 : 3 2232ab ababab ,即可得到 14(a+b)3 2,问题得以证明 . 答案 : (1)由柯西不等式得: 2 25 5 5 5 3 3 4a b a b a a b b a b , 当且仅当 55ab ba ,即 a=b=1时取等号, (2) a3+b3=2, (a+b)(a2-ab+b2)=2, (a+b)(a+b)2-3ab=2, (a+b)3-3ab(a+b)=2, 3 23ab abab, 由均值不等式可得: 3 2232ab ababab , 33 324abab , 31 24 ab, a+b 2,当且仅当 a=b=1 时等号成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