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升本教育理论-8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00)二、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 A.赞科夫 B.布卢姆 C.杜威 D.皮亚杰(分数:2.00)A.B.C.D.2.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的学说是_ A.心理起源说 B.需要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分数:2.00)A.B.C.D.3.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划分角度是_ A.课程的组织核心 B.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C.课程管理制度角度 D.课程的存在形式(分数:2.00
2、)A.B.C.D.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_ A.不均衡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和阶段性(分数:2.00)A.B.C.D.5.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深刻领会知识并学以致用的必要前提是_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运用知识 D.巩固知识(分数:2.00)A.B.C.D.6.循序渐进教学的根据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 A.个体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与顺序性 D.稳定性和可变性(分数:2.00)A.B.C.D.7.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_ A.学校 B.图书馆 C.办学制度 D.教材(分数:2.00)A.B.C
3、.D.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_ A.社会主义接班人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 D.好孩子(分数:2.00)A.B.C.D.9.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 A.集体活动 B.个人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小组活动(分数:2.00)A.B.C.D.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了解和研究学生(分数:2.00)A.B.C.D.11.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说理教育法 D.陶冶教育法(分数:2.00)A.B.C.D.12.“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体现了教
4、师劳动的特点是_ A.复杂性、创造性 B.主体性、示范性 C.连续性、广延性 D.长期性、间接性(分数:2.00)A.B.C.D.三、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13.国家课程属于必修课程。(分数:6.00)_14.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分数:6.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15.试述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分数:8.00)_16.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分数:8.00)_17.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分数:8.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8.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
5、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分数:15.00)_六、B心理学/B(总题数:0,分数:0.00)七、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9.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 A.冯特 B.华生 C.威廉詹姆斯 D.艾宾豪斯(分数:2.00)A.B.C.D.20.在人群中看见熟悉的朋友,从书架上找到自己要的书,表明人的知觉具有_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分数:2.00)A.B.C.D.2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_ A.小脑 B.脊髓 C.端脑 D.大脑(分数:2.00)A.B.C.D.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_ A.归属与爱的需
6、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尊重需要 D.生理需要(分数:2.00)A.B.C.D.23.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的是_ A.内隐记忆 B.外显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景记忆(分数:2.00)A.B.C.D.24.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_ A.指向性与集中性 B.指向性与选择性 C.紧张性与选择性 D.紧张性与集中性(分数:2.00)A.B.C.D.25.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_ A.分析 B.具体化 C.抽象 D.系统化(分数:2.00)A.B.C.D.26.当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不和谐一致时,甚至可能出现“人格分裂”,
7、说明了人格具有_ A.稳定性 B.功能性 C.独特性 D.整合性(分数:2.00)A.B.C.D.27.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_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 C.罗夏墨迹测验 D.句子完成测验(分数:2.00)A.B.C.D.28.提出智力二因素理论的是_ A.瑟斯顿 B.斯皮尔曼 C.吉尔福特 D.卡特尔(分数:2.00)A.B.C.D.29.厌恶疗法属于_ A.人本主义疗法 B.精神分析法 C.合理情绪疗法 D.行为矫正法(分数:2.00)A.B.C.D.30.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自行自我提示,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来访者会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这属
8、于_ A.负性惩罚 B.正强化 C.正性惩罚 D.负强化(分数:2.00)A.B.C.D.八、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3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又称为回忆)三个环节。(分数:6.00)_32.一般来说,能力与知识、技能是同时形成的。(分数:6.00)_九、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述注意的功能。(分数:8.00)_34.简述情绪的功能。(分数:8.00)_35.简要说明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数:8.00)_十、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6.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数:15.00)_专升本教育理论-8 答案解析(总分:
9、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教育学部分/B(总题数:0,分数:0.00)二、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 A.赞科夫 B.布卢姆 C.杜威 D.皮亚杰(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解析 实用主义教育学出现于 19世纪末至 20世纪 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2.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为的学说是_ A.心理起源说 B.需要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解析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为动物的本能行
10、为,把教育过程看成是按照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质,是不科学的。3.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划分角度是_ A.课程的组织核心 B.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C.课程管理制度角度 D.课程的存在形式(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课程的类型 解析 从课程管理制度角度划分,课程类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_ A.不均衡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和阶段性(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教育与人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解析 教育要适
11、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强人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正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错过关键期,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5.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深刻领会知识并学以致用的必要前提是_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运用知识 D.巩固知识(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教育过程的基本阶段 解析 巩固知识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巩固知识是把所学的知识牢牢保持在记忆中,是深刻领会知识并学以致用的必要前提。6.循序渐进教学的根据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 A.个体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与顺序性 D.稳定性和可变性(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教学原则 解析 学
12、生的身心发展是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的,学生的发展有“序”可循,同样,任何学科也是有“序”可循,运用循序渐进教学可将两者有机结合。7.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制度范畴的是_ A.学校 B.图书馆 C.办学制度 D.教材(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教育制度的概念 解析 广义的教育制度包括一切教育设施,即除了包括各级各类学校设施外,还包括校外儿童教育设施、成人文化教育设施,以及教育管理制度、学校内部管理制度。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总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_ A.社会主义接班人 B.社会主义建设者 C.好公民 D.好孩子(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德育的任务 解析 我国中小学
13、德育的总任务是将全体学生培养成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9.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_ A.集体活动 B.个人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小组活动(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解析 小组活动是根据学生对某项活动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具体条件,就某一课题组成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活动,是中小学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 A.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了解和研究学生(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解析 组织
14、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集体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11.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说理教育法 D.陶冶教育法(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德育的方法 解析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12.“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_ A.复杂性、创造性 B.主体性、示范性 C.连续性、广延性 D.长期性、间接性(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 解析 “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说明教师教学必须灵活地、
15、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三、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13.国家课程属于必修课程。(分数:6.00)_正确答案:(正确)解析:考点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和必修课程 解析 因为国家课程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强调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发展性,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是公共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14.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解析:考点 学生的权益与义务 解析 题干中教师违反了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者享有的隐私权。从法律角度来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16、,他们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隐私权,包括通信等,受到法律的保护。四、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15.试述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分数:8.00)_正确答案:(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落实。 (3)实施素质教育克服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解析:考点 素质教育的意义16.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分数:8.00)_正确答案:(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工作。 (2)创办业余党校。 (3)通过网络进行德育工作。 (4)建立德育基地。)解析:考点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7.简述我国学
17、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分数:8.00)_正确答案:(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解析:考点 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五、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18.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分数:15.00)_正确答案:(1)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依据: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3)贯彻要求:第一,讲解要少而
18、精,抓住重点和难点;第二,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解析:考点 启发性教学原则六、B心理学/B(总题数:0,分数:0.00)七、B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24.00)19.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 A.冯特 B.华生 C.威廉詹姆斯 D.艾宾豪斯(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解析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20.在人群中看见熟悉的朋友,从书架上找到自己要的书,表明人的知觉具有_ A.整体性 B.选
19、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知觉选择性 解析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从人群中找到朋友,从书架上找到自己要的书正是此理。2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_ A.小脑 B.脊髓 C.端脑 D.大脑(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中枢神经系统 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所组成的,可以分为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_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尊重需要 D.生理需要(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解析 马斯洛需要层
20、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特有的潜在能力的发挥,创造力的发挥。23.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的是_ A.内隐记忆 B.外显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景记忆(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记忆的分类 解析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可将记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题干说的正是内隐记忆的含义。24.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_ A.指向性与集中性 B.指向性与选择性 C.紧张性与选择性 D.紧张性与集中性(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解析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
21、是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客体。注意的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能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25.学生在头脑中提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_ A.分析 B.具体化 C.抽象 D.系统化(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思维的过程 解析 抽象是人在头脑中把各种对象或现象间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提取出来,并同非本质属性分离开来的过程。例如,人对鸟的抽象,“羽毛”“动物”是共同的本质的属性,“飞”则是非本质属性。26.当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不和谐一致时,甚至可能出现“人格分裂”,说明了人格具有_ A.稳定性 B.功能性 C.独特性 D.整合性(分数:2.00)
22、A.B.C.D. 解析:考点 人格的特点 解析 人格的整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健康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冲突甚至出现“人格分裂”。27.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_ 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B.主题统觉测验 C.罗夏墨迹测验 D.句子完成测验(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人格测验自陈量表 解析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是现今国外最流行的人格测验自陈量表。B、C、D 三项均属于投射式人格测验。28.提出智力二因素理论的是_ A.瑟斯顿 B.斯皮尔曼 C.吉尔福特 D.卡特尔(分数:2.00)A.B. C.D
23、.解析:考点 智力理论 解析 瑟斯顿提出了群因素理论;斯皮尔曼提出了二因素论;吉尔福特提出了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卡特尔提出了智力形态理论。29.厌恶疗法属于_ A.人本主义疗法 B.精神分析法 C.合理情绪疗法 D.行为矫正法(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厌恶疗法 解析 厌恶疗法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与来访者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条件反射,用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最终消除这种不良行为。它属于行为矫正法。30.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自行自我提示,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来访者会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这属于_ A.负性惩罚 B.正强化 C.正性惩罚 D
24、.负强化(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行为矫正法 解析 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结果是愉快的,增加了来访者自我提示的概率,属于正强化。八、B辨析题/B(总题数:2,分数:12.00)3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又称为回忆)三个环节。(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解析:考点 记忆过程 解析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等几个基本过程。32.一般来说,能力与知识、技能是同时形成的。(分数:6.00)_正确答案:(错误)解析:考点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解析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
25、习进度。九、B简答题/B(总题数:3,分数:24.00)33.简述注意的功能。(分数:8.00)_正确答案:(选择功能;维持(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信息整合加工功能;预测与预见功能。)解析:考点 注意的功能34.简述情绪的功能。(分数:8.00)_正确答案:(适应环境的功能;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信息传递的功能。)解析:考点 情绪的功能35.简要说明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数:8.00)_正确答案:(1)行为参照: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2)对偏离的恐惧: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
26、倾向和执行机制。因此,从众行为者害怕偏离群体的强大压力,受到严厉制裁。 (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解析:考点 从众的原因十、B论述题/B(总题数:1,分数:15.00)36.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分数:15.00)_正确答案:(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
27、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到整个文化形态里。 (5)个人主观因素。人格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任何环境因素都不能直接决定人格,它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解析:考点 人格形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