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376379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5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 5 及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 1 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分数:2.00)填空项 1:_2.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的三种途径有亲知、闻知、 1。(分数:2.00)填空项 1:_3.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 1、德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分数:2.00)填空项 1:_4.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教育家 1 的代表作品。(分数:2.00)填空项 1:_5.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是 1。(分数:2.00)填

2、空项 1:_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7.“不陵节而施”说明在教学中必须贯彻 1 的教育原则。(分数:2.00)填空项 1:_8. 1 是教好课的前提。(分数:2.00)填空项 1:_9.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规律是从“他律”发展到 1。(分数:2.00)填空项 1:_10.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11.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的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12.注入式和 1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思想。(分数:2.00)填空项 1:_13.狭义的教育制度指 1

3、,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14.美国学者艾斯纳认为课程目标应该分为 1、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类型。(分数:2.00)填空项 1:_15.在教育目的的探讨上,杜威提倡“ 1”。(分数:2.00)填空项 1:_16. 1 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数:2.00)填空项 1:_17.在我国的中小学中, 1 的教学原则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数:2.00)填空项 1:_18.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 1、心理相容

4、。(分数:2.00)填空项 1:_19.“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 1 的德育原则。(分数:2.00)填空项 1:_20. 1 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分数:2.00)填空项 1: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属于下列哪一教育思想( )(分数:2.00)A.课内和课外相结合B.教学相长C.启发式教学D.循序渐进的学习22.对于教育的起源问题,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的观点是( )(分数:2.00)A.神话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3.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变成科

5、学,应该把教学理论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亚里士多德D.杜威24.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分数:2.00)A.教学问题B.教育问题C.教育学问题D.教育规律问题25.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 )(分数:2.00)A.社会生产力B.经济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D.科技2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分数:2.00)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27.以评价对象的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是( )(分数:2.00)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

6、C.定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28.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分数:2.00)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2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及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分数:2.00)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30.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分数:2.00)A.1951 年B.1949 年C.1950 年D.1952 年31.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 )(分数:2.00)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32.教育区别于其他

7、活动的根本特征是( )(分数:2.00)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有专职教师C.有专门场所D.有特定对象33.我国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分数:2.00)A.6 年B.7 年C.8 年D.9 年34.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35.教师采取画小红花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分数:2.00)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36.由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的教学组织

8、形式是( )(分数:2.00)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学37.提倡课程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的是( )课程论。(分数:2.00)A.学科中心主义B.社会主义C.经验主义D.存在主义38.教学原则体现了( )(分数:2.00)A.教育的性质B.教学方法C.教学规律D.教学内容39.“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分数:2.00)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40.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叫作( )(分数

9、:2.00)A.自我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4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42.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分数:2.00)_4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分数:2.00)_4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5.论述当前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是苏问,欧答)

10、:问:虚伪应归于哪乎类?答:应归于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答: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务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领导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士气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答:应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

11、拉底仍不肯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武器,这种偷窃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分数:4.00)(1).案例中的对话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体现了什么教学方法思想?(分数:2.00)_(2).结合案例,分析此方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河南省专升本(教育学)模拟试卷 5 答案解析(总分:9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 1 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分数:2.00)填空项 1:_ (

12、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规律)解析:2.墨子认为获得知识的三种途径有亲知、闻知、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说知)解析:3.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 1、德育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德育目标)解析:4.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教育家 1 的代表作品。(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杜威)解析:5.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批判教育学)解析: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1。(分数:2.

1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书育人)解析:7.“不陵节而施”说明在教学中必须贯彻 1 的教育原则。(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循序渐进)解析:8. 1 是教好课的前提。(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备好课)解析:9.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总体规律是从“他律”发展到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律)解析:10.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德育方法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说服法说理教育法)解析:11.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

14、教育”的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夸美纽斯)解析:12.注入式和 1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思想。(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启发式)解析:13.狭义的教育制度指 1,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校教育制度)解析:14.美国学者艾斯纳认为课程目标应该分为 1、问题解决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三种类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行为目标)解析:15.在教育目的的探讨

15、上,杜威提倡“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无目的论)解析:16. 1 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个体主观能动性)解析:17.在我国的中小学中, 1 的教学原则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解析:18.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 1、心理相容。(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学相长)解析:19.“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 1 的德

16、育原则。(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解析:20. 1 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的集体舆论)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属于下列哪一教育思想( )(分数:2.00)A.课内和课外相结合B.教学相长 C.启发式教学D.循序渐进的学习解析:解析:“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意思是: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要比学生聪明。这表明学生和教师各有特长,他们之间应该互相学习。因此

17、,这反映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22.对于教育的起源问题,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的观点是( )(分数:2.00)A.神话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解析:解析:沛西能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持劳动起源说的观点;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23.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变成科学,应该把教学理论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分数:2.00)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亚里士多德D.杜威解析:解析: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

18、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即认为教育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他因此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24.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分数:2.00)A.教学问题B.教育问题 C.教育学问题D.教育规律问题解析: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因此,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25.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 )(分数:2.00)A.社会生产力 B.经济C.社会政治经济制度D.科技解析:解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对

19、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起根本作用的因素。2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分数:2.00)A.主体B.客体 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解析:解析:一般来说,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教育媒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桥梁或纽带,其中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因此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27.以评价对象的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是( )(分数:2.00)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解析:解析:根据

20、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指的是个体内差异评价;而相对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绝对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定性评价是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现实和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结论的价值判断。28.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分数:2.00)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解析:解析: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大家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人人平等。因此,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社会性,没有阶级性,全社会成员教育

21、机会平等,教育目标一致,只有性别差异,没有阶级之分。这是原始社会教育有别于其他社会教育的最显著的特点。2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及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分数:2.00)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解析: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轻一代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30.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分数:2.00)A.1951 年 B.1949 年C.1950 年D.1952 年解析:解析:1951 年

22、 10 月 1 日,政务院(后更名为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它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31.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 )(分数:2.00)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解析:解析: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标指的是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培养目标指的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32.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是( )(分数:2.00)A.有

23、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有专职教师C.有专门场所D.有特定对象解析:解析: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教育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根本特征。33.我国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分数:2.00)A.6 年B.7 年C.8 年D.9 年 解析:解析:1985 年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34.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分数:2.00)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

24、遍性、基础性 解析: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35.教师采取画小红花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分数:2.00)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解析: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教师采取画小红花等方式鼓励学生属于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因此,这种德育的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36.由两个及

25、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分数:2.00)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学 解析:解析: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合作教学主要是利用小组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援去促进学习;小班教学是指适当缩减班级人数,促进学生学习;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因此题干中的教学组织形武指的是复式教学。37.提倡课程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

26、”的是( )课程论。(分数:2.00)A.学科中心主义 B.社会主义C.经验主义D.存在主义解析:解析: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是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巴格莱的主要观点,而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属于学科中心主义中的一个流派,因此,题干中属于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38.教学原则体现了( )(分数:2.00)A.教育的性质B.教学方法C.教学规律 D.教学内容解析: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其制订依据: 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 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相关学科发展。因此,教学原则体现了教学规律。39.“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

27、,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分数:2.00)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解析:解析:题干上的意思是指:西边邻居家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老实,一个儿子聪明,一个儿子瞎,一个儿子驼背,一个儿子瘸,于是就让老实的务农,聪明的经商,瞎子卜卦(算命),驼背搓麻绳,瘸子纺线,五个儿子都不为衣食发愁。即针对每个人的特点来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40.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叫作( )(分数:2.00)A.自我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28、D.实际锻炼法解析:解析:说服教育主要有两类方式:一类是语言文字说理,包括讲解和报告、谈话、讨论和辩论、阅读指导等;另一类是用事件和情景说理,包括参观、调查、访问等。因此题干中的德育方法叫作说服教育法。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4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自愿性。 (2)自主性。 (3)灵活性。 (4)实践性。 (5)广泛性。)解析:42.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9、)解析:4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2)坚持全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解析:4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专业自我的形成。)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5.论述当前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

30、价功能麟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转移。)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4.00)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是苏问,欧答):问:虚伪应归于哪乎类?答:应归于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答:非正义类。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

31、以奴役,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务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领导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的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士气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答:应算是正义的。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答:应属于正义类。苏格拉底仍不肯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武器,这种偷窃行为是正义的吗?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分数:4.00)(1).案例中的对话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体现了什么教学方法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案例中的对话运用了谈话法。这种方法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解析:(2).结合案例,分析此方法的优缺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优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不适合知识基础差的学生;不适合理解能力差、依赖性强的学生;对老师的能力要求高。)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