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语文.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800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 一模语文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2015 年是抗战胜利 70 周年,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日英雄的时候,现实生活中却有一种不良的文化现象日益明显,这就是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比如,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将严肃的抗战历史娱乐化;有人对抗战中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乃至重构,试图颠覆或终结相关英雄的经典形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借助新媒介,传播范围更广,受众更

2、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比如,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不少诋毁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的各种扭曲的“ 英雄叙事”。媒体把这类叙事的“主体”命名为“凿船党”,并表达了对他们的警惕:“他们每天寻寻觅觅,看见正面的东西就上去凿几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斩获,用着放大镜在英雄身上发现了一些瑕疵,他们便极力将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与此同时,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不顾历史本真,肆意将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塞进来,这种做法是对英雄形象的亵渎,以至连普通观众对“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的剧情都忍无可忍。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这些影视剧经由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开来。伴随着上述种种媒

3、介对人们 日常生活的濡染,这种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观众 尤其是对年轻人贻害不小。抹黑恶搞英雄形象,导致英雄形象扭曲,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恶劣的影响。 这种错误的英雄叙事,既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 它隐喻了当下有些人存在着虚无化的价值取向和戏谑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种特征 扭曲的生活化叙事:传统的英雄叙事在本质上是传奇性的叙事,近年来伴随着英雄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生活化叙事的转变,有人刻意对英雄人物进行解构甚至污蔑。 新媒介环境下,扭曲的英雄叙事的出现有着 诸多原因。首先,新媒介的技术特性,对英雄叙事的变迁乃至扭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媒

4、介为英雄叙事提供了相应的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也被“凿船党”们纳为其建构与传播“英雄叙事”的重要平台。进而,英雄形象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其次,网络推动了众多思潮的传播,一些非主流思潮成为扭曲的英雄叙事得以展开的思想土壤。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利用网络上的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散播包括其“英雄叙事”在内的种种言论,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土壤之上,“ 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再次,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推了英雄叙事的

5、扭曲现象。 作为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而应成为国人的精神塔基。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我们不可漠视,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 (改编自光明日报,丁松虎英雄叙事的扭曲与纠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大量抗战“雷剧”“神剧”涌现以及有人试图颠覆或终结抗战中的英雄人物的经典形象,这都属于英雄叙事的扭曲问题。 B.一些错误的英雄叙事被“凿船党”们借助“三微一端”等新媒介传播得范围更广,受众更多,产生了更加恶劣的影响。 C.一些抗战题材影视剧出现“手撕鬼子”之类不靠谱

6、的剧情,是因为创作者在剧中加入了许多爱情、悬疑、性感、时尚等元素。 D.不着边际的“英雄叙事”,抹黑恶搞英雄形象,既伤害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恶劣的影响。 解析: 强加因果,前后内容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 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 分) A.错误的“英雄叙事”反映了有些人错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取向,也反映了英雄叙事文本由传奇性叙事向扭曲的生活化叙事的转变。 B.英雄形象被一些人解构甚至污蔑,从而他们的崇高性与非功利性被消解,并呈现出融合世俗、迎合消费的特征。 C.“凿船党”们为达到扭曲 “英雄叙事”的目的,采取的是利用网络上的

7、社区、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的策略。 D.英雄形象是国人的精神图腾和精神塔基,体现了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精神,不 应被扭曲的英雄叙事所游戏化、娱乐化。 解析: 弄混了“目的”和“策略”,原文:“凿船党”们进行“英雄叙事”,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所谓“策略”而已。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当全国人民纪念抗日英雄时,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和情感的对立面,挑衅人们的传统信仰,鼓吹错误的价值观。 B.英雄人物身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但是“凿船党”们发现这些瑕疵后,把这些瑕疵极力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开始坍塌。 C.以微博

8、、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助推了英雄叙事的扭曲现象,加强对微博、微信的监管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 D.我们面对扭曲的英雄叙事及其危害不能漠视,只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价值立场,就能防止扭曲的英雄叙事给我们带来危害。 解析: “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 。 答案: D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余应桂,字二矶,都昌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崇祯四年 ,征授御史。 劾 户部尚书毕自严朋比,首辅周延儒纳孙元化参、貂,受杨鹤重赂。帝方眷 延儒,责应桂。未几,贼陷登州,元化被执,应桂再疏劾延儒。帝怒,贬三秩视事,应

9、桂引疾归。 七年还朝,出按湖广,居守承天。捐赎锾十余万募壮士,缮城治器,贼不敢逼献陵。帝闻而嘉之。贻赎锾万五千助卢象升军需,而奏报属城失事,具以实闻。帝以是知 巡抚 王梦尹诈,而益信应桂。十年,即擢应桂右佥都御史,代梦尹。 江北贼势日炽,总理熊文灿主抚。明年,降其渠刘国能、张献忠,贼众十余万萃麻城、黄安。应桂谕降马光玉、贺一龙,未至,而遣将击顺天王等于黄福店,贼遂走黄安。 会文灿至麻城,应桂请协击,不从。文灿檄诸道兵合击贼于茶山,贼逸于应 桂所分地,文灿遂劾其后期误军。 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应桂曾劾其父鹤也,奏逮之。 应桂乃陈抚剿始末,白己无罪,而诋文灿,帝不纳。 逮至,下狱。 初,应桂贻书文灿,

10、言献忠必反,可先未发图之。其书为献忠逻者所得,献忠腾牒郧阳巡抚戴东旻,东旻闻之文灿,文灿再纠应桂。应桂再疏辨,帝亦不纳。应桂竟遣戍。无何,献忠果反,廷臣交章荐应桂。 十六年,潼关陷,帝召问大臣。 陈演言贼入关中必恋子女玉帛犹虎入陷阱应桂叱之曰壮士健马咸出 关西 贼得之必长驱横行大臣安得面谩演股栗失色 督师孙传庭战殁,命应桂兼右佥都御史往代之。帝但遣京军千人护行,饷但为军前赏功之用而已。将至山西,则伪官充斥,逡巡不得前。帝责以逗遛,夺职。未几,京师陷。应桂家居不出。久之,死于难。 (节选自明史余应桂传 ) 【 注 】 赎锾: sh hun 赎罪的银钱。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11、项是 ( ) ( 3 分) A.陈演言 /贼入关中 /必恋子女玉帛 /犹虎入陷阱 /应桂叱之曰 /壮士健马咸出关西 /贼得之 /必长驱横行 /大臣安得面谩 /演股栗失色 / B.陈演言 /贼入关中必恋子女 /玉帛犹虎入陷阱 /应桂叱之曰 /壮士 /健马咸出关西 /贼得之 必长驱横行 /大臣安得面谩 /演股栗失色 / C.陈演言 /贼入关中 /必恋子女玉帛 /犹虎入陷阱 /应桂叱之曰 / 壮士健马咸出 /关西贼得之 /必长驱横行 /大臣安得面谩 /演股栗失色 / D.陈演言 /贼入关中 /必恋子女玉帛 /犹虎入陷阱 /应桂叱之曰 /壮士 /健马咸出关西 /贼得之 /必长驱 /横行大臣安得面谩 /

12、演股栗失色 / 解析: “犹虎入陷阱”的主语应是贼而不是玉帛,可排除 B;“壮士健马咸出关西”是完整的句子结构,不可断开,可排除 C、 D。 答案: A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年号是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有的。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大多不只有一个年号,明朝以后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 B.“劾”指揭发罪状,“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劾死”指冒死弹劾。 C.“巡抚”在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D.“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

13、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解析: “劾死”指判决死罪。 答案: B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分) A.余应桂清廉耿介,正直敢言。弹劾首辅周延儒收受贿赂,却受到崇祯帝斥责。后来再次上疏弹劾,被连降三级,只好以养病为名辞官回归故里。 B.余应桂被重新起用,巡按湖广。他捐赎锾十余万两,用以召募壮士,修缮城池,打造兵器,并且资助赎锾一万五千两给卢象升作军需。 C.余应桂运筹帷幄,料事如神。他奉旨招降贼寇,派遣将领击败顺天王于黄福店,又预料张献忠日后必反,但先不要惊动他。 D.余应桂临危受命,但无力回天。孙传庭战死后,受命督师,皇帝却只派一千人护行,给饷

14、只够军前赏功所用。将至山西,但伪官充斥,他不敢轻进。 解析: “但先不要惊动他”错,原文“可先未发图之”,意思是可在他没有发难时对付他。 答案: 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 文灿檄诸道兵合击贼于茶山,贼逸于应桂所分地,文灿遂劾其后期误军。 ( 2) 应桂乃陈抚剿始末,白己无罪,而诋文灿,帝不纳。 解析:注意关键字 “檄”“逸”“后期”“始末”“白”“诋” 的翻译。 参考 译文: 余应桂,字二矶,都昌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四年,征召授官御史。弹劾户部尚书毕自严结党营私,首辅周延儒收纳孙元化的人参、貂皮,接受杨鹤大量的贿赂。皇上正眷顾延儒,就斥责了应桂。

15、没有多久,贼寇攻陷登州,元化被抓住,应桂再次上疏弹劾延儒。皇上发怒,贬三级官阶办事,应桂称病回家。 七年回到朝廷,出朝巡按湖广,驻守承天。捐出赎罪的罚金十余万招募壮士,修缮城墙置备器械,贼寇不敢逼近献陵。皇上听说就嘉奖了他。送赎罪的罚金一万五千资助卢象升的军需给养,而上奏报告所属城市发生意外的变故,都以实情上达。皇上由此知道巡抚王梦 尹狡诈,而更加相信应桂。十年,就提升应桂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梦尹。 江北贼寇的势力日益兴盛,总理熊文灿主张招抚。第二年,收降贼寇首领刘国能、张献忠,贼寇部众十多万聚集麻城、黄安。应桂奉旨招降马光玉、贺一龙,他们没有来到,余应桂就派遣将领在黄福店攻击顺天王等人,贼寇于

16、是逃向黄安。适逢文灿到麻城,应桂请求他协助攻打贼寇,文灿却没有听从。文灿发文令各路部队在茶山围攻贼寇,贼寇从应桂所分工负责的防地逃走,文灿就弹劾他延误期限,贻误了军机。兵部尚书杨嗣昌因为应桂曾弹劾他的父亲杨鹤,上奏请下令逮捕他。应桂于是陈述招抚征剿 贼寇的经过,辩白自己无罪,而指责文灿,皇上不接受。逮捕到京城,关入监狱。 起初,应桂写信给文灿,说献忠必反,可在他没有发难时对付他。他的信被献忠巡逻的士兵得到,献忠发文给郧阳巡抚戴东旻,东旻告诉文灿,文灿再次弹劾应桂。应桂再次上疏辩白,皇上也不听取。应桂最终被发配戍边。没有多久,献忠果然反叛,朝廷官员纷纷上奏荐举应桂。 十六年,潼关陷落,皇上召见询

17、问大臣。陈演说:“贼寇进入关中,必然贪恋女人和玉帛,就像老虎落入陷阱。”应桂斥责他说:“勇猛的士兵和健壮的马匹都出在关西。贼寇得到了,必定长驱横行,大臣怎么能当面 胡说!”陈演双腿发抖面孔变色。督师孙传庭战死,皇帝命令应桂兼右佥都御史去代替他。皇上只派京城驻军一千人护行,(给的)军饷只够作为军前赏赐功劳所用罢了。应桂将要到达山西时,贼寇非法任命的官员到处都是,应桂有所顾虑而不敢轻进。皇上责备他停留观望,削夺他的官职。没有多久,京师陷落。应桂停留在家中不出来。过了很久,死于祸乱。 答案: ( 1) 文灿发文令各路部队在茶山围攻贼寇,贼寇从应桂所分工负责的防地逃走,文灿就弹劾他延误期限,贻误了军机

18、。 ( 2) 应桂于是陈述招抚征剿贼寇的经过,辩白自己无罪,而指责文灿,皇上不接受。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 9 题。 念奴娇 【 南宋 】 叶梦得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粘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余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族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注】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时,登镇江北固山有感而作。孙郎,即孙策,曾经常携酒登临此山游宴。穷发 : 指遥远的北方,词中指金人的后方。 8.这首词的上阕借景抒情,在

19、写景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5 分) 解析: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 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 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 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 特点。 答案: 比喻。把“云峰”比喻为“尤物”,写出了云峰的奇特可爱。 夸张。放眼望去,秋水和天粘连在一起,

20、写出了水天浑然一体的浩荡之势。 9.前人评价这首词“艳苏氏之余波”,意即这首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诸多相似之处。请就思想感情方面分析这两首词的相似点。( 6 分) 解析: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为: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都抒发了对眼前大好山河的赞美。两首词写景壮阔,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都抒发了岁月日增、功业无成的感慨。叶词中,作者写了自己“空有千茎雪”的感叹;苏词中,作者也有“早生华发”之叹。 都抒发了虽处逆境而又豁达乐观的豪迈之情。叶词中,作者虽然“空有千茎雪”,但依然希望能够直捣敌方老巢;苏词中,作者虽

21、然贬谪黄州,但依然能够“一尊还酹江月”。 (三)名句名篇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 1)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_, _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 2) 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自叙身世,感慨门可 罗雀,无奈改嫁的两句是“ _ ,_”。 ( 3) 赤壁赋中苏轼化用楚辞少司命诗句之意,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即美好理想不能实现但依然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_, _”。 解析: 本题是对名篇名句默写的考查。 答案: (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2)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 3)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乙 选

22、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 ( 11) 、四 ( 12) 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 1) ( 4) 题。( 25 分) 盲人教我看东西 【 美 】 大卫朗勃尼 ( 1) 我们公司在曼谷,某日,董事长派给我一个临时任务:第二天出差陪一位重要客人到泰国北部的观光胜地游览。 ( 2) 我瞪眼看着乱七八糟的办公桌。虽然我已经好几个星期每星期工作 7 天,桌上一叠叠的文件说明了我仍有大量积压的工作。

23、我心里嘀咕:“什么时候才能把文件理清呢?” ( 3) 第二天一大早,我跟一位衣着讲究、彬彬有礼的男子会合。坐了一小时飞机以后,我们挤在几百名观光客之中,游览胜景,直到黄昏。 ( 4) 那天晚上我的客人和我登上一辆小型巴士去吃晚餐,并观看一场我以前看过许多次的表演。他和其他游客闲聊的时候,我在黑暗中和坐在我前面的男人礼貌地交谈起来。他是比利时人,能说流利的英语。我心里纳闷,为什么他的头总奇怪地侧着,而且一动不动 ,好像正在沉思似的。后来我看到他身旁那根灰色的手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个盲人。 ( 5) 这个人告诉我,他十多岁时因意外事件,眼睛瞎了。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不单独旅行。他大概六十七八岁,

24、已经掌握了无视觉旅游的技巧,懂得利用健全的另外四种感官助他在心里勾画景象。“晚餐时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他问,“假如你肯细致描述你看到的东西,我会很感激。” ( 6) “很乐意效劳。”我回答。 ( 7) 我的客人和他新交的朋友在前面迈步走向餐厅,那盲人和我夹在一长串游客中间跟随。我抓住他的手肘引导他,他毫不犹豫地向前跨出脚步,昂首挺胸, 倒好像是他在为我带路。我们找到一个靠近舞台的位子。等候饮料时,盲人说:“这音乐在我们西方人听起来似乎不合调,不过确有迷人之处。麻烦你形容一下乐师。” ( 8) 舞台一侧有 5 个男人在为这场表演作暖场演奏,可是在这之前我一直没注意他们。“他们盘腿坐在那里,穿宽

25、松的白棉布衬衫和宽松的黑裤,扎鲜红色腰带。 3 个年轻人,一个中年人,一个老人。有一个人在敲小鼓,另一人在弹一个木制的弦乐器,其余 3 个人在用弓拉奏一种大提琴形的小乐器。” ( 9) 他微笑:“这些小乐器是用什么造的?”我再细看了一下,“木头不过球形的共鸣箱是用整个 椰子壳做的。”我说,同时竭力压制自己的惊奇。灯光逐渐暗了,他又问:“其他游客是什么样子的?” ( 10) “什么肤色和体形的都有。穿得讲究的没几个人。”我低声说。我进一步放低声音并靠近他的耳朵说话,他立刻热切地把头朝我靠过来。以前从来没有人这么聚精会神地听我说话。 ( 11) 舞台后方的帷幕拉开了。 6 名十三四岁的女孩出场,我

26、描述了她们穿纱笼般的丝裙,头上有金色头饰,头饰的尖角是软的,会随着她们舞蹈的动作有节奏地晃动。“她们的指尖套着金色的假指甲,也许有 10 厘米长,”我告诉他,“这些指甲彰显了她们双手的每一个优雅动作 ,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 12)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多么美妙 我真想摸一摸这些指甲。” ( 13) 第一场表演结束了,我找个借口走开,去跟戏院经理谈话。回来时我告诉我的新朋友:“他们邀请你去后台走走。” ( 14) 几分钟后,他站在一位舞蹈演员的旁边。他把四倍大的双手慢慢伸出来抓住她的手。他轻摸假指甲平滑、微弯、尖锐的末端,那女孩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带着畏惧的表情抬头凝望着他的脸。我热泪盈眶。

27、( 15) 夜渐深,我描述得越多,他兴奋地点头越频繁,我发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舞台服装的颜色、式样和设计;乐师全神贯注演奏时的表情;甚至女侍应生在半昏暗中绽放的纯洁笑容 ( 16) 回到旅馆的大堂,我的新朋友紧紧地抱住我。“你为我看到了每一样东西,实在太美妙了。”他低声对我说,“我感激不尽。” ( 17) 稍后我才领悟:说感谢的应该是我,瞎眼的其实是我。他帮助我掀开了那块在这个喧闹红尘中遮住我们眼睛并迅速扩大的帷幔,让我看到以前我视而不见、未曾击节赞赏的所有那些美好事物。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 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小说运用第一人

28、称的手法,站在“我”的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说、所感来叙述故事,描述情景,使主旨的表达更令人信服。 B.小说中特意交代“我”和客人要“观看一场我以前看过许多次的表演”,是为了表明“我”对这种例行安排的活动感到很无趣。 C.在“我”给盲人朋友介绍小乐器的共鸣箱是用椰子壳做的之后,“我”为自己发现椰子壳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而感到非常惊奇。 D.“我找个借口走开,去跟戏院经理谈话”一句中,“找个借口”说明“我”乐意为盲人朋友做事,同时又有担心事情 办不成令盲人朋友失望的心理。 E.小说通过写“我”和一位盲人朋友参观一场表演的故事,借助明暗两条线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场景,介绍了众多的陪衬人物。 解

29、析: B 项,“是为了表明我对这种例行安排的活动感到很无趣”错,这一交代是为后文“我”为盲人讲述以及“我”的发现越来越多做伏笔。 C 项,理解片面,令“我”惊奇的是自己竟然从来没有发现小乐器的共鸣箱是椰子壳做的,而且还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 E项,“明暗两条线索”“丰富多彩的场景”错,没有“两条线索”,也谈不上“场景丰富” 。 答案: AD ( 2) 小说的第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情节在小说中,在结构和表现人物及主题方面的作用,概括而言,就是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含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设置悬念或埋下伏笔,引人入

30、胜,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起线索作用。解答时,根据这个基本知识,分析本题设问的意图,先将该情节和上述作用中相关的作用分析出来,再找出该情节在文本中特有的作用,分析概括出来,就能正确而全面了。 答案: 结构方面:交代了后面故事展开的起因,引出了下文“我”在盲人的指导下看东西的故事。 内容方面:本段交代了盲人致盲的原因和他单独旅行的爱好。本段写盲人通过无视觉旅游了解外部世界,正暗含了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一主旨。 读者感受方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3) 小说对舞台上 5 名乐师、 6 名十三四岁的女孩作了详

31、细描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 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情节的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答案: 情节发展的需要:因为盲人需要“我”对舞台上的乐师和表演者做详细的描述。 点题的需要:在盲人的要求下,“我”发现了那些自己平时并不在意的东西,照应文章标题。 表现小说

32、主旨的需要:通过我的细致观察和讲述,为下文“我”的领悟做了铺垫。 ( 4) 小说最后一段的“说感谢的应该是我,瞎眼的其实是我”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8 分) 解析: 本题是对句子含义的考查。 答案: 含义 : “说感谢的应该是我”含义是:由于我应盲人的请求,给他描述了他看不见的东西,在描述中我发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让我看到了以前我视而不见的那些美好事物,所以我应该感谢盲人,是他教我学会了如何“看东西”。 “瞎眼的其实是我”的含义是:盲人眼睛是瞎的,但他通过自己了解外界的方式,看到了许多我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所以他并不“瞎”。而我虽然眼睛能看见事 物

33、,但是我却不会用眼睛观察外部世界,以至于对许多事物都是熟视无睹,所以瞎眼的其实是我。 这两句话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随时注意观察、用心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做一个心明眼亮的人。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 1) ( 4) 题。( 25 分) 我与钱钟书先生的交往 邹士方 20 世纪 80 年代,听闻大多数外国友人到中国来有三个愿望,一是登长城,二是游故宫,三是见见钱钟书。但是见钱钟书先生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钱先生晚年闭门谢客,养病读书,辞掉许多社会职务,不出席任何会议,不仅外国人见他很难,就是天天在北京的中国人也很

34、难见到他。而我却有数次机会拜访并与先生深谈,实为荣幸。 1987 年 4 月 27 日,我第一次拜访钱钟书先生是贸然而去的,事先没有联系。因为听说他恃才傲世,杜门谢客,不接受任何采访,如果事先打招呼,十之八九要被拒之门外。 那是一个暮春的下午,当我忐忑不安地按响南沙沟钱先生寓所 的门铃时,一个高亮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来了!”门随之被打开,一个在心目中已很熟悉却又陌生的钱先生出现在眼前: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一身驼色中式裤褂;眼镜片后机敏的双眸闪着探寻的目光,浅浅的笑意浮在唇边,一副乐观、大度、潇洒、睿智的样子。 当我说明来意,老人不紧不慢地说:“今天不行,我这儿有外宾,明天下午吧。不要采访,咱

35、们随便聊聊可以。”他的声音高昂,显得底气很足。没想到仰慕已久的先生这么痛快地与我约定时间,虽说不让采访,但总算有个长谈的机会。 第二天下午我如约而至。钱先生微笑着从内室走出,山南海北地同我聊起来。听说我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就询问起北大的老教授冯友兰、吴组缃、季羡林等人的情况,我一一作答。开始我还有点拘束,后来见他不拘形迹,谈笑风生,我也逐渐变得自然了。 钱先生谈锋甚健,出语机智幽默,对晚生后辈循循善诱,使我受益匪浅。 我们还在一起合了影。回来后我将与先生的合影放大两张,一张贴在白纸上。 这年 10 月,我的美学著作朱光潜宗白华论在香港出版, 1988 年初我给钱先生邮去一册并附信请求指教。书寄出

36、后,我想先生那么忙,大概不会给我什么回音。没 想到 3 月却收到他的亲笔回信,用钢笔书写: 士方同志: 来函奉悉。我去年八月即患病,迄今尚未痊愈,春节前才出院回家,遵医嘱谢客谢事。尊著早收到,未能及时答谢,抱歉!数月来函件书刊寄来者,债台高筑,尚无精力一一处理。乞谅我老病幸甚!我对朱、宗二先生著作,涉猎甚少,实恐无发言权也!草此 即致 敬礼! 钱钟书 3 月 6 日 钱先生抱病复信,以礼相待,实事求是和谦逊的态度令我感动! 1988 年 11 月 23 日,我与钱先生又有过一次长谈,那也是一个下午,在钱先生寓中。 那天我叩门后,出来的是杨绛先生,她对我的突然造访似有挡驾之 意:“钱先生病了,正

37、吃中药呢。”正在进退两难之际,不想钱先生循声出来,一看是我,就善解人意地打破尴尬:“不是那么回事,请进!” 宾主落座后,钱先生解释说:“我很长时间开会都不去,不见客,你今天来是瓮中捉鳖。”他大笑。我也笑,在笑声中我刚才那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说到兴奋处,先生开怀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线,一条腿架到另一条腿上,一只手不停地做着各种手势,优哉游哉!潇洒极了!却并不让人感到放纵无度。 他谈了对另外一些名人的印象和看法,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十分直率。他谈到历史学家黎澍先生,对黎先生十分推崇,他说,这几年老朋友、老同志故去的很多,他一般的追悼会都不参加,唯独参加了黎澍先生的追悼会。这一切使我看到一

38、个真实的敢说敢怒敢恨敢爱的钱先生。 先生生以前不让我写他,现在我忍不住还是写了他!好在我谈及先生的成就也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我想,先生地下有知,当不会怪罪于我吧! (选自名人传记, 2014 年第 5 期) 【相关链接】 钱钟书一生立身行事,可圈可点甚多,他的所谓桀骜,所谓狂妄,所谓不够谦虚,我倒 真是没看出来,我只觉得他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用在“疾虚妄”上。有批判,当然就要得罪人,当然就会“不低调”。真诚的批判,与他的“人格”何干,要知道一个抱定“志向不大,想用六十年的时间做做学问”的人,我想他的人格也坏不到哪里去。 (黄慕春) 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

39、学。 (钱钟书) (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钱先生一再叮嘱“我”,不要宣传他,不要写他,谈话内容不可向外传播。这是因为钱先生不喜欢被打搅。 B.本文在描述“我”与钱先生的交往中,多处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将钱先生的大家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 C.文中的“我”曾听闻钱钟书先生恃才傲世,杜门谢客,不接受任何采访。而第一次拜访,粉碎了这样的谣言。 D.在拜访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局面:第一次拜访是“外宾矛盾”,第二次拜访是“生病矛盾”,然而两次拜访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如愿的。 E.文章以“交往”命名,具体内容为两次拜访和一次书信活

40、动。多个细节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学识、有情怀、有姿态的学者形象。 解析: D 项,“非常如愿”有误,因为第一次拜访虽 然见到了钱先生,但没能采访,略有遗憾; A 项,钱先生的叮嘱体现的是为人行事低调,而不能单单理解为不喜欢被打搅,因为在后文中,钱先生对“我”还是热心接待的; B 项,文中的“心理描写”,多是写“我”个人的猜测或者感受,并不能很好体现钱钟书先生的大家风范。 答案: EC ( 2) 文中的钱钟书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分析能力。 答案: 为人低调,谦虚谨慎。一再叮嘱不要宣传,谈话内容不要向外传播。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我”的登

41、门拜访表现出了很好的接纳态度。 幽默风趣,胸怀宽阔。(“谈锋甚健,机智幽默”亦可)“瓮中捉鳖”展现了钱先生的胸怀气度;对人生的讨论,展现了他博大的胸襟。 以礼相待,实事求是。带着病体,认真写信回复“我”。 为人直率,爱憎分明。 ( 3) 文章开篇表述外国友人到中国来的三个愿望,有什么作用?(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答案: 结构方面:为下文彰显钱先生的风范作铺垫。 内容方面:以外国友人的愿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表现出钱先生的地位之高、名气之大,也表现出“我”对钱先生的仰慕之情; 读者感受方面:增强了传记的可读性。 ( 4) 近代有学者评价钱钟书先生

42、为人“淡泊低调”,也有人批评说钱钟书的做法是“博人眼球”“不低调”。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解析: 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 答案: 钱钟书先生淡泊低调不做作。 他淡泊沉静,不为名利挂怀。钱先生闭门谢客,拒绝社会职务,不出席任何会议是他的生活原则。 耐得寂寞,潜心治学。不要宣传,拒绝“朝市之显学”。 真性情不做作。要批判,就会得罪人,这种“狂傲”恰恰是真性情的表现。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应当有

43、此胸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才是生命的本真姿态。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3 分) 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 _的样子了。 村子四处起了不少新房,因为盖得错错落落, _,郭祥绕了不少弯,才走上正街。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 _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A.横七竖八 乱七八糟 杂乱无章 B.杂乱无章 横七竖八 乱七八糟 C.乱七八糟 杂乱无章 横七竖八 D.乱七八糟 横

44、七竖八 杂乱无章 解析: 乱七八糟,处于混乱状态;混杂的一堆,一团糟。杂乱无章,无条理、无规律。横七竖八,横竖错杂。形容杂乱无章,极不整齐。第一句是说与“屋子布置的清雅整洁”相对的一面,故使用“乱七八糟”。“横七 竖八”和“杂乱无章”都可形容杂乱,很不整齐。但“横七竖八”可指人或物,“杂乱无章”只形容物,还有“没条理”的意思。第二句说“新房盖得错错落落”,五条理,无规律的,显而易见应使用“杂乱无章”。第三句中修饰“十六七个”“猪猡”的“睡姿”,故使用“横七竖八” 。 答案: C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3 分) A.猴年春晚可谓星光熠熠,歌手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与华阴老

45、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使人们观赏到来自黄土高坡的古老民间艺术的活力。 B.果壳网拥有“谣言粉碎机”等 15 个主题站,通过粉碎社会上流传的谣言,让科学和大众需求产生联系,目前日均浏览量已超过 375 万。 C.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加多元化,结合不同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D.“互联网 +”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解析: A.搭配不当,把“观赏”改为“感受”或删除“的活力”。 C.介词宾语残缺,在“多元化

46、”后加“的客观现实”; D.“ 催生了出现”句式杂糅。 答案: B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 3 分) 我国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以算作四合式院落的最早实例,发现于陕西岐山凤雏村,是一座距今约 3000 年的西周时期建筑遗址。 _ ,这组建筑虽然平面布局已经具备了四合院的基本特征,但是使用功能推断为祠堂,不属于住宅。 A.但是,这组建筑还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四合院,四合院应具备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和居住功能两个要素 B.四合院应具备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和居住功能两个要素,而这组建筑还不具备居住 功能,因此还不能称作四合院 C.四合院应具备居住功能和四面方正围合

47、的布局两个要素,而这组建筑还不具备居住功能,因此还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四合院 D.但是,这组建筑还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四合院,四合院应具备居住功能和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两个要素 解析: 本题是对句子衔接的考查。 答案: A 16.在下而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5 分) 人类的身高不只是取决于营养, ,例如气候。矮个子在散热方面有优势,消耗的食物少,而高个子消耗的食物更多。所以高个子适应寒冷的北方, 。只要气候有差别, 。同时,人越高,体积越大,在延长寿命和维持身高之间,必然会产生一种平衡,自然未必会使人的身高普遍增长。

48、解析: 做此类题 , 重点要分析各句内部的逻辑关系,应按照 “ 瞻前顾后,上串下联 ” 的基本思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等方面去分析和思考。逻辑关系可能存在总分、照应、顺承、并列、因果等多种关系。 答案: 还受制于多种因素 矮个子则适应炎热的南方 人的身高就会存 在差异 17.欣赏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6 分) ( 1) 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 60 个字。( 3 分) 答案: 画面左边是一对年轻夫妇,右边是一个背向父母而立背上长有一对翅膀的孩子,父亲正手持一把硕大的剪刀准备剪掉孩子的翅膀。 ( 2) 根据漫画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体现画意,句式整齐,通俗易懂,不超过30 个字。(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