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政治.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856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政治 第卷 (选择题 共 144 分) 第卷共 12 题,每题 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5.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图 1 所反映的信息相符合的是 A.卷烟税率上调,导致卷烟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 B.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C.银行利率下调,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 D.汽油价格上涨,导致天然气价格和销量的变动 解析: A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卷烟税率上调,商品的价格上升,商品的需求量减少,符合题中图示,故入选。 B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图示是价格的上涨,而不是价格的下跌,同时原

2、油价格下跌,导致汽油价格下降,需求量会上升,与图示不符,故排除。 C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银行利率下调,不会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故排除。 D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汽油与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汽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天然气的需求量上升,但不是直接导致价格上 升,故排除。 答案: A 26.“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 +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 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互联网 +能

3、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A. B. C. D. 解析: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题目小型发电厂的建立,互联网和电网的世界连接,使得每个人既能生产电力,又能消费电力,由于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极大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选择题的排除法,基本的包括排误法和排异法,就本题而言,题目选项中“全面 .各传统产业”的措辞明显错误,题目选项中“价格十分低廉”,显然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是主观臆造的说明,可以加以排除。 答案: A 27.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7.4%,低于 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城镇新 增就业 1322 万人,

4、超额完成新增就业 1000 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 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 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经济 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A. B. C. D. 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同时,伴随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上升,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大,但服务业并没有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故排除。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 例涉及的信息是服务业和就业,并没有涉及创新驱动,故排除。 答案: B 28. 201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

5、干意见,要求围绕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每年安排 1至 2 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意见并回答询问。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法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与时俱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A. B. C. D. 解析: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题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的工作报告,审议并询问,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题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意见,要求每年都这样做,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政治生活的题目,行为主体判断筛选是选择题

6、经常运用的方法,题目设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而选项中“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显然是政府的行为,可排除;题干中“完善专题询问”,显然不是在制定法律。 答案: C 29.短短几年间, M 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积极尽志,求真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解析: A 选项观点错误,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并不是决定作用,故排除。 B 选

7、项观点错误,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营利,而不是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手段 ,而不是目的,故排除。 C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而没有强调科技对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故排除。 D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态度和企业精神,说明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故入选。 答案: D 30.观察图 2.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 B. C. D. 解析:漫画内容显示站

8、在不同立场角度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题差异性,但无论哪一种认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哲学的题目,选项本身说法错误的较少,通常是与题目所给信息不符,本题漫画内容,很明显是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没有涉及到“建立新的联系”和“通过实践获取认识”。 答案: C 3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说 明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 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系统优

9、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 A. B. C. D. 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个过程,说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同时说明系统优化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并没有强调谁更重要,不能说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故排除。选项观点错误,事物的整体功能总和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但内部结构优化时,大于,否者,会小于,故排除。 答案: D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国家”的要求,农业部于 2014 年 7 月正式启动实施新 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2015

10、年,中央财政安排 11 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回答以下问题。 32.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政府 推进简政放权,促使农业发展符合经济规律 坚持科学决策,提高服务农业的能力和水平 组织文化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实施经济调节,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A. B. C. D. 解析:部分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题干强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没有涉及政府简政放权,也没有涉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答案: C 33.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育、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 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坚持

11、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 B. C. D. 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传统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旧事物的发展,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同时传统培训与新型培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题中做法坚持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创造性思维并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故排除。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并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排除。 答案: B 34.某省对经过培训和考核、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进行“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并对他们所带领的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土 地流转

12、、融资贷款、项目扶持等政策倾斜。这样做能够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提 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A. B. C. D. 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做法,有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题中事例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但并不能确保农产品 有效供给,故排除。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的做法,仅仅是农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变更,而并没有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故排除。 答案:

13、B 35.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反映各经济思想自身逻辑的是 A.斯密国民财富增长理论:分工 -市场规模扩大 -劳动生产率提高 -国民财富增长 B.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相同产品生产 -各国成本不 同 -依据成本优势 -参与国际分工 C.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市场经济内在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企业倒闭 -经济危机 D.凯恩斯失业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等心理规律 -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危机 -失业 解析: A 选项观点错误,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财富增加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故排除。 B 选项观点错误,李嘉图发展了斯

14、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而并不是参与国家分工,故排除。 C 选项观点错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强调资本主义经济 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不是市场经济内在矛盾,故排除。 D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就是强调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经济危机,失业增加,故入选。 答案: D 36.S 国是政府

15、主导特征明显的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其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低效、社会不公问题突出,改革转型的呼声很高。如果借鉴其他市场经济模式,该国实施改革的可能取向是 着力宏观调控,促使经济稳定增长 扩大市场作用,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社会保障水 平 增强政府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A. B. C. D. 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国家政府主导特征明显,借鉴其他市场经济模式,就要扩大市场作用,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同时题中国家社会不公问题突出,国家应该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该国政府主导特征明显,需要借鉴其他市场经济模式,已经不能在着力宏观调控,也不

16、能增强政府干预,而是要减少宏观调控和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答案: C 第卷(非选择题,共 156 分) 41.( 28 分)“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四川作为内陆省份,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拥有通往欧洲的快铁大通道,国际航线数量居中国西部第一。四川电力设备、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农机农资、能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特色,但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存在富余产能。借“一带一路”建设之势,四川力争 3 年内对沿线国家的贸易从

17、200 亿美元扩 至 300 亿美元,集中突破 20 个对外投资项目;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新的千亿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贸易。 材料三:“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 (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表 1)。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6 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机遇。( 10分) (3)列出与表 1 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 12 分) 建 议 依 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18、的保护 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段和旅游产品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 解析: (1)本题属于经济生活图表类信息,解读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需要从两个基本层面进行思考,即遵循纵向看变化,横向看差距的原则。遵循上述原则,同一主体在不同年份上有变化, 2010-2014 年期间,中国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中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且总量大;不同主体之间看差距,中国进出口总额与“一带一路”沿线

19、国家的进出口比重较低,说明不同主体在进口比重上有差距。 (2)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经济生活角度,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此类题目单纯依靠设问解读是无法准确定位所运用的知识点的, 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深入详细的解读,对材料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概括,想方设法对应教材上的理论点;材料中“处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说明四川具有区位优势,四川应该发挥区域优势,成为对外开放前沿;材料中“四川存在部分行业存在富余产能,将扩大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概括为四川扩大对外贸易,转移富余产能;材料中“集中突破 20 个对外投资项目,部分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特色”,概括为四川扩大对外投资,促

20、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材料中“打造新的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型服务贸易”,上升到理论层面,可概括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和效益。 (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文化生活,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各建议的文化生活依据。本题依然是单纯解读设问无法准确定位所运用知识点的题目,同样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详加解读;题目中“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家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显然在增进文化交流的同时,发展了经济,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题目中“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的文化网络平台”,定位在大众传媒这个点,具体来讲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题目中“注入时代精神

21、,采用动漫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强 调文化创新对文化的影响,具体即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题目中“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强调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的发展。 答案: (1)中国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比重较低;中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且总量大。 (2)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以下机遇: 1.发挥区位优势,成为对外开放前沿。 2.扩大对外贸易,转移富余产能。 3.扩大对外投资,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

22、众传媒能超越时空局限,实现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 3.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推动文化的发展。 42.( 24 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 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 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

23、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 7 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督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1)运用政治生活知 识,说明 H 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12 分)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 H 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12分) 解析: (1)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如何推进

24、社区治理法治化。本题属于单纯解读设问无法准确定位所用知识点的题目,还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深入详细解读,找准知识切入点;由于政治生活题目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向以行为主体进行划分,所以首先对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行为主体进行界定,很显然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干部的依法办事 能力;明确行为主体后,在通过解读材料信息,进一步精确定位各个行为主体的知识点,题中党的做法,是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而题中政府的做法,是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题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就要坚持人民主体

25、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法制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而题中各种形式的活动,就是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题目类型原因类,问题指向 H 市推进社 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根据题目分值判断,本题大致应该有四个知识点,首先,从思维方向看,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思维角度,横向上关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无非就是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纵向上,无非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而从纵向过程来看,针对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相关探索,说明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获得必须通过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做出。 答案: (1)

26、 1.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 2.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 3.坚 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群众有序参与。 4.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 (2) 1.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3.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4.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