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138926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分数:2.00)_2.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分数:2.00)_3.比较西欧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书院的异同。(分数:2.00)_4.述评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分数:2.00)_5.论述严复与张之洞教育思想及其异同。(分数:2.00)_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6.西周家庭教育(分数:2.00)_7.性善论(分数:2.00)_太学_9.科举制(分数:2.0

2、0)_私塾_11.劝学篇(分数:2.00)_12.工农教育(分数:2.00)_13.山海工学团(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4.简述孟子深造自得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15.孔子提出了哪些教育方法?(分数:2.00)_16.简述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分数:2.00)_17.简述隋唐时期私学的发展。(分数:2.00)_18.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相比,有何新的发展?(分数:2.00)_19.简述朱熹的教育作用观。(分数:2.00)_20.简述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思想。(分数:2.00)_21.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分数:2.00)_2

3、2.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分数:2.00)_23.简述收回教育权运动的过程、结果和意义。(分数:2.00)_24.简单介绍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分数:2.00)_25.简述李大钊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26.简述晏阳初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考研教育硕士(Ed.M)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分析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地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

4、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史上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1)稷下学宫的性质。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一方面,教师自由讲学收徒,学术自由、求学择师自由,还可以跨越学派门墙,广泛求学,学无常师,学宫定期举行学术

5、集会,以及演讲、讨论、辩论的学术交流会,讲学活动十分兴盛;另一方面,体现在著书立说,著述与讲学互为表里,共同体现稷下学宫作为高等学府的特色。不仅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还将育才逐步制度化,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从教育管理方面保证人才的培养。议政是所有私家学派的特点,稷下学宫的不同之处是为各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议政论坛。稷下学宫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资政议政的作用突出,这也是办学目的政治性的体现。 (2)稷下学宫的特点。 学术自由:这是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是稷下学宫的办学方针,各家各派学术地位平等,不因统治者的喜好而加以扬抑。自由还体现在欢

6、迎游学,来去自由,学生也自由择师,且学无常师,尤其是游学制度使稷下学术与外部各国的学术不断交流,富有活力。 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是很高的政治待遇,齐王不仅在精神上尊重教师,在教师的物质待遇上也很优厚。这也是稷下学宫兴盛的原因之一。 不治而议论:稷下先生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发表批评性的言论,这些学者们在地位上,与君主不是君臣关系,而是师友关系,学者们有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体现在君主给学者们极高的政治待遇。 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 (3)稷下学宫的历史地位。 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稷下学宫是各派思想的聚集地,各家学者云集于此、争鸣于

7、此,极大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当时的学者,敢于藐视王公大人,能在学术和政治领域内纵横思想、无所顾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整体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出辉煌的稷下时代和战国文化。 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解析:2.试述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8、(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当时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2)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 1300 多年,对我国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积极作用在于: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第一,中央政府掌握选士大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第二,官吏经考试选拔,提高官吏文化修养,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第三,士子通过科举获得参政机会,扩大统治基础;第四,利用科举制统一思想,笼络人心,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 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第一,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二,促进人们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思想混乱的局面;第三,刺激学校教育发展,利于教育的普及;第四,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了人们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现象。 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第一,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第二,考核策问与诗赋利于检验人的能力;第三,我国文官考试制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的。 消极作用:从整个发展

10、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第一,评分时主观随意因素会影响评分客观性;第二,考官受贿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第三,诱骗知识分子为功名利禄而学习,大部分考生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场上。 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第一,导致学校形成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第二,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重权威轻创新、重经书轻科学、重书本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形成了独立性弱、依赖性强的性格特征;第三,形成了具有

11、功利色彩的畸形读书观、学习观,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些思想长期“阴魂不散”。)解析:3.比较西欧中世纪大学和中国古代书院的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欧在中世纪产生了大学,是新兴市民阶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后,追求新学问成为一种时尚,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书院则产生于中国唐朝末期,到了南宋发展到制度化的鼎盛时期,以后各朝各代都有学者去开设书院,读书讲学,是中国教育很有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 相同点: 出现的必然性相同:不仅与各国的思想文化源流密切相关,而且与各自封建经济的相对发展方

12、向及其独特的政治结构有很大关系; 类型上相同:都是教学组织学术研究机构; 在地位变化上相同:都逐渐失去自治地位,被朝廷或教会控制; 办学精神上相同:都有相应的独立性、开放性、研究性; 教学方法上相同:都重视学术讲演、研究探讨和学术问难。在学术研究上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 重要特点相同:自由自治是中世纪大学和书院共同遵守和维护的基本原则,也是他们共同的基本特点。 不同点: 产生的环境不同:中世纪大学产生于商业城市,而中国书院则出现在远离城市的名山胜水中; 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中世纪大学从经济发展的层面思考社会问题,设立实用科目,是为了城市的新兴市民阶级,而中国书院则从伦理政治角度

13、,以新儒学的面目出现,旨在为封建社会长治久安寻找理论依据; 与官方关系不同:中世纪大学与教会斗争,为大学的独立生存和自由研究争取特权,而中国书院得到政府的支持; 办学目的不同:中世纪大学目的是职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而中国书院是以伦理为本,培养圣贤人格; 课程不同:中世纪大学主要传授专业知识、传统“七艺”的继承与发扬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中国书院主要是“五经”经典的复归与阐发,传统儒学伦理教条的哲理化改造; 学位制度上:中世纪大学已建立学位制度,而中国书院没有; 管理体制上:中世纪大学领导体制分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而中国书院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解析:4.述评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

14、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与守旧派展开了论争,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了集中阐述,“中体西用”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如此一来,西学成为中学的补充。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涉

15、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从整体上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发展成为可能,为中国近代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近代化的步伐。在教育方面:“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促进,又有阻挠。 (1)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旧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2)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启发,又有实践

16、层面的推动。 (3)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新式教育进一步推广扫清了障碍。 (4)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又在阻碍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5)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解析:5.论述严复与张之洞教育思想及其异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张之洞主要教育思想:“中体西用”

17、。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主张中学之体对西学之用的主导作用,学西学,以补中学之不足。“中体西用”思想最大的作用在于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发展成为可能,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而最大的缺陷在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2)严复主要教育思想:“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以及“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严复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18、他认为洋务派所学的西学不过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孤立地学习西方的某些技术,或仅是抄袭西学的现成结论,忽视西学的整体性和发展性,真正的西学包括西方民主、政体、科学等。倡导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此时他的“体用一致”思想表现为“全盘西化”和西学自成体用的倾向。后来严复改变了以前“全盘西化”的倾向,提出了要构建一种融会中西、兼备体用的新文化体系的设想。 (3)他们思想的相同点:面对中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状况,他们都希望通过教育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他们都重视教育,主张广泛地建立新式学堂、学习西学、翻译西书,以此来实现求富和自强。 (4)他们思想的不同点: 两者的主要立场不同

19、:张之洞的根本目的是在维护清政府的腐朽落寞的统治。严复主张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资产阶级改革,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 对中西文化冲突的主张不同: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西学只是学习器物的层面,通过技术、实业改变中国。而严复主张“体用一致”,主张全面学习西学,政治层面也要学习,还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以及通过改造国民改革中国; 主要教育主张不同:张之洞认为,教育的主体是忠君尊孔。严复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育论观点,主张“鼓民力”“兴民德”“开民智”。)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8,分数:16.00)6.西周家庭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时期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是先家庭

20、教育,再学校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家庭教育的内容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与习惯教育、初步的礼仪规则以及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孩子从7 岁起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女子只在家庭中接受女德的教育,而男子可继续接受学校教育。西周家庭教育的特点是重男轻女,并具有明显的计划性。)解析:7.性善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由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经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解析:太学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设太学养士,

21、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也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朝廷掌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有力手段控制学术的发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到东汉时,太学极盛一时。太学以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为目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有完备规制、史实详尽可考的学校,自创始到清末,历代的最高学府多被称为太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解析:9.科举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采用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以考试为主,荐

22、举为辅。科举制是隋代的一大创举,经唐、宋、明、清各朝代的发展更加完备,清末 1905 年废除,共存在了 1300 多年,对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产生前期,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为封建国家选拔有才能的人当官,使整个社会形成了热爱学习的风气。但是宋朝以后,各朝各代重视科举而忽视兴学,导致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科举制的弊端显露出来,各种消极作用日趋明显。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对我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解析:私塾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私塾为民间私人所办的蒙学的统称,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主要承担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封建道德教育。它

23、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私塾的种类包括家塾、义塾、专馆等。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就私塾的教材而言,主要是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解析:11.劝学篇(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晚清重臣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试图为中国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为根本,此外,还要积极地学习西政、

24、西艺、西史。劝学篇中还论证了中西学的关系,中学着重的是人品行的修养,具有德育的功能。西学是适用的,学西学,以补中学之不足,劝学篇成为晚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是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也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并为 20 世纪初“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确定了基调,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后来遭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痛批。)解析:12.工农教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重视工农教育,将其作为开展革命的有力武器。党的工农教育围绕提高工农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的目标展开,而教育形式则多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在工人运动方面,共产党员深入厂矿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如北方最早创办

25、的工人教育机构是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在农民运动方面,广大党员深入农村,组织和教育农民开展斗争,各地办起农民补习学校,编写了一批农村教材,宣传革命,农民教育的蓬勃开展推进了农民运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解析:13.山海工学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32 年,陶行知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力图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一步探索中国教育之路,以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该学团有六个训练内容:军事、生产、科学、识字、民权和生活。教材是陶行知编写的老少通千字课。此外,工学团还组织修路、筑堤、赈灾和开办信用

26、社等活动。)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4.简述孟子深造自得的教育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孟子扩充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并将此归结为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和钻研,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他认为达到深造自得的基本要求要有正确的办法,要深入学习和钻研,尤其主张独立思考和独自见解,不轻信,不盲从,要求读书不拘于文字表层意思,而应通过思考去体会深层意蕴。总之,学

27、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转化,孟子强调理性思维。)解析:15.孔子提出了哪些教育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主张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并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孔子认为不论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

28、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 (3)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唯一手段。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不是目的,行才是终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而思而行,是孔子探索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基本符合人的一般认识过程。 (4)孔子提出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有: “由博返约”,意思是博学以获得较多的具体指示,返约是在对具体事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基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扣其两端”:从事物的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注意到事物的对立面,合乎辩证法。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29、性。)解析:16.简述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德育内容,其中德育的原则和方法有: (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是董仲舒对这一原则的总概括。董仲舒要求人们心正意诚,提倡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追求应高于个人对利益的追求。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珍惜和热爱的基础上的,体现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是为封建国家的利益而确立的准则,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权利,这实际上是对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3)“必仁且智”:道德教

30、育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调了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4)“强勉行道”: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能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解析:17.简述隋唐时期私学的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隋唐时期私学较发达,每一种专门的学术都有私人传授,既补充了官学,也成为科举制度的教育基础。 私学在隋唐兴盛的原因:第一,唐朝明文鼓励私人办学;第二,太平年代,人们渴求文化;第三,科举考试,刺激私学的发展;第四,私学本身灵活多样,富有活力;第五,隋唐经济的繁荣,是民间私学发展的基础。 唐代私学特点是层次多样、办学灵活、机构简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31、,是唐朝教育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隋唐的私学分为初级与高级两种。初级私学承担了基础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私塾、家学、乡学、村学等。高级私学是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习者,学习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儒学,任何一门学问,在私学中都有传授。所以唐代的私学为唐代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唐代官学的发达与完备并没有妨碍私学的发展,官学与私学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唐代的封建教育体系。)解析:18.宋朝的科举制度与唐朝相比,有何新的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宋朝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了唐制,但是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改革,总地来说是科举制的地位提高了,考试也变得更加严格,使科举在规模和制

32、度上进一步得到发展。宋代科举制的特点是:第一,科举地位提高,宋朝废除了两汉的察举制,视科举为取士正途;第二,考试规模扩大,录取人数增多;第三,考试内容改革,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经义,专用三经新义;第四,考试时间上改为三年一试;第五,确定殿试为常制,设置“别头试”,即回避制度。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宋代规定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时必须加试复试,主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应该另立考场、另派考官,即“别头试”;第六,实行糊名、誉录,防止徇私。)解析:19.简述朱熹的教育作用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南宋理学家朱熹是从客观唯心主义思

33、想出发,表述其教育作用观。朱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第一性的。“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第二性的。 (1)朱熹认为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即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发挥气质之性中的善性。为了论证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人欲就是违背封建道德的言行,必须禁止和根除。“存天理,灭人欲”不仅是朱熹教育目的、作用的表述,而且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2

34、)朱熹继承发展了董仲舒和韩愈性三品的学说。圣人之性清明至善,没有丝毫昏浊,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 (3)朱熹还认为人心也与人性有关,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道心”被包含在“人心”里面,是隐性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让“道心”显现出来,也就是把“天理”突显出来,把人的私欲藏起来,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所以朱熹认为学校教育目

35、的是“明人伦”。)解析:20.简述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思想。(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具有民主教育色彩的教育家,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气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公其非是于学校”是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 (1)“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学校中大家共同来议论国家的政事的是非标准。因为学校议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民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风气,而不是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基于上述思想,黄宗羲主张把寺观庵堂改为书院和小学,实现全国城乡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人尽其才的理想。他还强调学校必须将讲学和议政紧密结合,学校集讲学和议政于一身,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所。 (2)“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这一思想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是非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这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这种性质的学校,其实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相近。可以说,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也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解析:21.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分数:2.00)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