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1390496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植物生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包括_。(分数:1.00)A.细胞膜和细胞质B.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C.细胞壁和原生质体D.细胞壁、原生质体和细胞膜2.一般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敏感的生育期为_。(分数:1.00)A.苗期B.营养生长期C.生殖生长期D.衰老期3.细胞骨架包括_。(分数:1.00)A.叶绿体、线粒体和核仁B.内质网、细胞壁蛋白和中胶层C.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D.高尔基体、核糖体和胞间连丝4.希尔反应说明_。(

2、分数:1.00)A.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水的裂解B.光反应含有两个不同的光系统C.光呼吸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的D.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5.蔗糖通过质外体途径向筛管的装载过程_。(分数:1.00)A.顺化学势梯度进行B.逆化学势梯度进行C.不消耗能量D.不受呼吸抑制剂影响6.典型的花器官从外到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分别由_组基因决定。(分数:1.00)A.A、AB、BC 和 CB.AB、BC、A 和 CC.A、BC、AB 和 CD.C、AB、BC 和 A7.花粉落在柱头上后,花粉与柱头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称为_。(分数:1.00)A.授粉B.受精作用C.花粉的萌发D.识别作用

3、8.随植株年龄增长,抗氰呼吸_。(分数:1.00)A.降低B.增加C.先增加,后降低D.没有变化9.在高光强、高温的条件下,C 4 植物的光合速率比 C 3 植物_。(分数:1.00)A高B低C.相近D.快速降低10.下列物质中,具有极性运输特点的是_。(分数:1.00)A.细胞分裂素B.游离态生长素C.结合态生长素D.赤霉素11.对茄科植物(如番茄)和葫芦科植物施用下列物质_,可获得无籽果实。(分数:1.00)A.6-BAB.ABAC.2,4-DD.乙烯利12.植物进入成年期后茎端分生组织能感应环境信号刺激,启动花芽分化,这种状态称为_。(分数:1.00)A.成花感应态(即花熟状态)B.成花

4、决定态C.花芽分化D.成花生长状态13.一般情况下,植物解除春化的温度为_。(分数:1.00)A.2540B.60C.20D.5014.光敏色素的 Pr 型在_处有最大吸收。(分数:1.00)A.660665nmB.670690nmC.690720nmD.725730nm15.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平衡失调,活性氧积累,导致_。(分数:1.00)A.膜脂过氧化降低B.膜脂过氧化增加C.光合作用增强D.抑制乙烯生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简述生产中发挥肥效的措施。 (分数:8.00)_17.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知识。 (分数:8.00)_18.如何运

5、用水肥管理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分数:8.00)_四、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19.如何用试验证明植物的光周期诱导成花过程中,暗期与光期相比,暗期具有决定作用。 (分数:10.00)_五、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20.举例分析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分数:13.00)_21.论述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分数:13.00)_六、生物化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22.蛋白质标准氨基酸的侧链上_。(分数:1.00)A.有些含有磷酸基团B.有些含有磺酸基团C.有些含有羧基D.

6、有些含有甲基23.在 GEDTMSWF 这个短肽中,_。(分数:1.00)A.第 1 个氨基酸残基侧链最大B.第 2 个氨基酸残基在生理 pH 下带负电荷C.第 6 个氨基酸残基含有巯基D.第 8 个氨基酸残基含有羟基24.通过蛋白质工程产生的酶,_。(分数:1.00)A.酶活性一定发生明显变化B.米氏常数一定有明显变化C.酶的三维结构一定有明显变化D.酶的一级结构一定有明显变化25.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变化,_(分数:1.00)A.必然氨基酸残基数量改变B.必然氨基酸残基种类改变C.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必然发生改变D.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必然发生改变26.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_。(分数:1.

7、00)A.不符合比尔定律B.不如双缩脲法敏感C.不需要石英比色杯D.固体蛋白质样品不需要溶解27.下述常见生物化学单位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球状蛋白质原子之间的距离通常用“m”表示B.蛋白质 X 晶体衍射的分辨率用“埃”表示C.核酸长度用“kb”表示D.核酸 Tm 用“”表示28.层析技术_。(分数:1.00)A.都含有固定相和流动相B.就是柱层析技术,或称色谱技术C.能将大、小分子分开D.能将溶解度不同的物质分开29.在生物膜中,呈不对称分布的组分_。(分数:1.00)A.唯有糖基B.不仅有糖基,还有蛋白质分子C.不仅有糖基、蛋白质分子,还有磷脂分子D.可以转变为对称分布30

8、.编码某蛋白的 DNA 有意义链核苷酸序列是 5-ACTAGTCAG-3,下列_是编码该蛋白的 mRNA 序列。(分数:1.00)A.5-ACTAGTCAG-3B.5-UGAUCAGUC-3C.5-GACTGATCA-3D.3-GACUGAUCA-531.下列合成 CTP 的过程,正确的是_。(分数:1.00)A.UTPTTPCTPB.GMPGDPGTPCTPC.UMPUDPUTPCTPD.UMPCMPCDPCTP32.人体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是_。(分数:1.00)A.尿酸B.尿素C.尿囊酸D.尿囊素33.下列_不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 A.FAD B.NADP+ C.NAD+ D

9、.TPP(分数:1.00)A.B.C.D.34.在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_催化肽键的形成。(分数:1.00)A.16 S rRNAB.23 S rRNAC.5 S rRNAD.核糖体大亚基中的蛋白质35.嘌呤核苷酸 IMP 的各元素直接来源于除_外的氨基酸。(分数:1.00)A.AsPB.GlyC.GluD.Gln36._不参与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反应。(分数:1.00)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转酮酶C.转醛酶D.醛缩酶八、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7.将 RNA 和 DNA 分别加到稀碱(0.1mol/L NaOH)溶液中,请预测 RNA 和 DNA 的稳定性,并结

10、合分子结构特点进行解释。 (分数:8.00)_38.请写出糖代谢、脂代谢中产生 FADH 2 的脱氢反应,并且这些反应产生的 FADH 2 进入电子传递链分别产生 2 个 ATP。 (分数:8.00)_39.论述乙酰 CoA 羧化酶的作用、组成及其活性调节。 (分数:8.00)_九、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40.酶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容易失去活力。为了获得有活力、高纯度的酶制剂,需要在经历每一次纯化步骤后追踪酶活力。对于一个 100mL 的粗提酶液(蛋白质浓度 2mg/mL),如果测定总活为 100U;经过亲和柱层析进行纯化后获得 2mL 纯品(蛋白质浓度 0.5mg/mL),测定酶

11、总活为 70U。请问:酶回收率是多少?酶的纯化倍数是多少?请给出计算根据。 (分数:10.00)_十、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41.酶实现高效催化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 4 种)?讨论酶实现高效催化的实质,并举例说明酶抑制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分数:13.00)_42.请从遗传密码的特性考虑,举例说明为什么有些氨基酸具有一种以上的 tRNA 作为运载工具参与蛋白质合成,并推断理论上完成 20 种氨基酸的转运需要多少种 tRNA。 (分数:13.00)_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3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植物生理学(总题数:0,分

12、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包括_。(分数:1.00)A.细胞膜和细胞质B.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C.细胞壁和原生质体 D.细胞壁、原生质体和细胞膜解析:考点 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特征。 解析 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特征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2.一般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敏感的生育期为_。(分数:1.00)A.苗期B.营养生长期C.生殖生长期 D.衰老期解析:考点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解析 同一般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生殖器官形成期和灌浆期对水分亏缺最敏感。3.细胞骨架包括_。(分数:1.00)A.叶绿体、线粒体和核仁B.内质网

13、、细胞壁蛋白和中胶层C.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D.高尔基体、核糖体和胞间连丝解析:考点 细胞骨架。 解析 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4.希尔反应说明_。(分数:1.00)A.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水的裂解 B.光反应含有两个不同的光系统C.光呼吸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的D.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解析:考点 光能吸收与传递。 解析 水裂解放氧是希尔(Hill)(1937)发现的,称为希尔(Hill)反应。希尔发现将加入到具有氧化剂(如 Fe 3+ )的水溶液中,在光照下,发生水的分解,释放氧。5.蔗糖通过质外体途径向筛管的装载过程_。(分数:1.00)A.顺化学势梯度进行B.逆化学

14、势梯度进行 C.不消耗能量D.不受呼吸抑制剂影响解析:考点 同化物的装载和卸出。 解析 蔗糖通过质外体途径向筛管的装载过程是逆化学势梯度进行的,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因此,加入呼吸抑制剂抑制呼吸,降低 ATP 水平,蔗糖的装载也会受抑制。6.典型的花器官从外到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分别由_组基因决定。(分数:1.00)A.A、AB、BC 和 C B.AB、BC、A 和 CC.A、BC、AB 和 CD.C、AB、BC 和 A解析:考点 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 解析 典型的花器官从外到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分别由 A、AB、BC 和 C 组基因决定。7.花粉落在柱头上后,花粉与

15、柱头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称为_。(分数:1.00)A.授粉B.受精作用C.花粉的萌发D.识别作用 解析:考点 识别作用。 解析 花粉落在柱头上后,花粉与柱头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称为识别作用。8.随植株年龄增长,抗氰呼吸_。(分数:1.00)A.降低B.增加 C.先增加,后降低D.没有变化解析:考点 植物抗氰呼吸的生理意义。 解析 植物抗氰呼吸的生理意义之一是增加乙烯的生成、促进果实成熟、促进衰老。9.在高光强、高温的条件下,C 4 植物的光合速率比 C 3 植物_。(分数:1.00)A高 B低C.相近D.快速降低解析:考点 C 4 、C 3 植物光合特性比较。 解析 在高光强、高温的条件下,C 4

16、 植物的光合速率比 C 3 植物高。10.下列物质中,具有极性运输特点的是_。(分数:1.00)A.细胞分裂素B.游离态生长素 C.结合态生长素D.赤霉素解析:考点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解析 生长素是唯一具有极性运输特点的植物激素,其中,游离态 IAA 是进行极性运输的唯一形式,结合态 IAA 可进行非极性的远距离运输。11.对茄科植物(如番茄)和葫芦科植物施用下列物质_,可获得无籽果实。(分数:1.00)A.6-BAB.ABAC.2,4-D D.乙烯利解析:考点 果实的生长。 解析 生长物质处理能有效地诱发单性结实。如常用低浓度的生长素或赤霉素处理番茄,可得到无籽果实。12.植物进入成年期后

17、茎端分生组织能感应环境信号刺激,启动花芽分化,这种状态称为_。(分数:1.00)A.成花感应态(即花熟状态) B.成花决定态C.花芽分化D.成花生长状态解析:考点 幼年期与花熟状态。 解析 高等植物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幼年期、成年期和生殖期。幼年期的植物不能感应成花诱导,即使处于适宜成花的外界条件下,一般也不能开花。植物在成年期可以感应成花诱导,从成年期到生殖期的转变经历成花感应态和成花决定态。成花感应态(即花熟状态)是指植物从幼年生长进入成年生长后,其茎端分生组织处于一种感应状态,能感应环境信号刺激,启动花芽分化发育。13.一般情况下,植物解除春化的温度为_。(分数:1.00)A.2540 B.

18、60C.20D.50解析:考点 植物的春化作用。 解析 一般情况下,植物解除春化的温度为 2540。14.光敏色素的 Pr 型在_处有最大吸收。(分数:1.00)A.660665nm B.670690nmC.690720nmD.725730nm解析:考点 光敏色素。 解析 光敏色素有两种可以互相转化的构象形式:红光吸收型 Pr 和远红光吸收型 Pfr。光敏色素的 Pr型在 660665nm 处有最大吸收,而光敏色素 Pfr 型在 725730nm 处有最大吸收。15.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活性氧平衡失调,活性氧积累,导致_。(分数:1.00)A.膜脂过氧化降低B.膜脂过氧化增加 C.光合作用增强D

19、.抑制乙烯生成解析:考点 植物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 解析 在逆境条件下,植物的活性氧的产生增加,从而导致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膜脂过氧化水平增高。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简述生产中发挥肥效的措施。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施肥应根据作物的种类、不同生育期以及作物生产的目的等采取适当的相应措施,注意各种养分间的平衡,做到合理施肥。 适当灌溉,肥水适当配合增加肥效,水分亏缺影响肥效;适当深耕,促进根系生长,增大吸肥面积;改善施肥方式,根外施肥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考点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17.在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知识。 (分

20、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在选用某地区栽培作物品种和正确选择间种、套作的作物、林带树种搭配以及决定作物的密植程度等方面,要考虑如何降低作物的光补偿点和提高作物的光饱和点,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光能。考点 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8.如何运用水肥管理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抗旱锻炼;合理施肥:合理使用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生长延缓剂和抗蒸腾剂。考点 植物的抗旱性。四、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19.如何用试验证明植物的光周期诱导成花过程中,暗期与光期相比,暗期具有决定作用。 (分数:10.00)_

21、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在光周期诱导植物的成花过程中,暗期的长度是诱导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短日植物在超过临界暗期的条件下被诱导开花,长日植物在短于临界暗期的条件下开花。用闪光处理中断暗期,则短日植物不能开花;相反,却诱导了长日植物开花。若在光期中插入一短暂的暗期,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开花反应都没有什么影响。说明植物的光周期诱导成花过程中,暗期与光期相比,暗期具有决定作用。考点 光期与暗期的作用。五、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20.举例分析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分数:13.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1)激素之间的相互协同关系:生长素和

22、赤霉素对于促进植物胚芽鞘、下胚轴、茎段等的生长表现出协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赤霉素促进了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的活性,增加了细胞壁对扩张蛋白的通透性,使大量的扩张蛋白进入细胞壁;生长素激活质子泵,促进质子分泌,酸化细胞壁环境,活化扩张蛋白,促进细胞壁的松弛,细胞生长。此外,赤霉素可提高内源生长素的水平。生长素也能调控活性赤霉素水平。高浓度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 (2)激素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有拮抗作用。赤霉素诱导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在控制植物顶端优势方面,生长素抑制侧芽萌发,维持着顶端优势,而细胞分裂素则促进侧芽生长,消除顶端优势,二者表现为

23、相互拮抗关系。在调控气孔运动方面,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 考点 植物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解析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理过程。激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或相互拮抗的关系。21.论述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分数:13.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黑暗中生长的双子叶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如根发育减缓,下胚轴伸长、茎细长柔弱、顶端弯勾不伸直、叶片小且不扩展、缺乏叶绿素而呈白色或黄色,叶绿体发育不正常。这些现象是植物的暗形态建成,或称黄化现象。在光下生长的植物,下胚轴弯钩伸直、叶片展开、叶绿体发育完善、合成叶绿素、叶片转绿,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

24、碳素和能量,使植物生长正常而强壮。这种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表现于组织和器官建成等形态变化,就是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与光合作用相比,光形态建成是一种低能量反应。 目前所知植物的光受体包括三类: (1)光敏色素; (2)蓝光/紫外光-A 受体; (3)紫外光-B 受体。目前研究最深入的是光敏色素。光敏色素在转录水平调控细胞内多种酶,最终影响光形态建成。 考点 光对植物生长的调控作用。 解析 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因素,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光作为一种环境信号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六、生物化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

25、、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22.蛋白质标准氨基酸的侧链上_。(分数:1.00)A.有些含有磷酸基团B.有些含有磺酸基团C.有些含有羧基 D.有些含有甲基解析:考点 标准氨基酸。 解析 蛋白质标准氨基酸中有 2 种为酸性氨基酸,其侧链都含有羧基。23.在 GEDTMSWF 这个短肽中,_。(分数:1.00)A.第 1 个氨基酸残基侧链最大B.第 2 个氨基酸残基在生理 pH 下带负电荷 C.第 6 个氨基酸残基含有巯基D.第 8 个氨基酸残基含有羟基解析:考点 标准氨基酸特征及其单字母符号。 解析 第 1 个为甘氨酸残基,侧链最小;第 2 个为谷氨酸残基,在生理 pH 下带负

26、电荷;第 6 个为丝氨酸残基,含有羟基;第 8 个为苯丙氨酸残基。24.通过蛋白质工程产生的酶,_。(分数:1.00)A.酶活性一定发生明显变化B.米氏常数一定有明显变化C.酶的三维结构一定有明显变化D.酶的一级结构一定有明显变化 解析:考点 蛋白质工程概念。 解析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从改变基因入手来定点改变某个或某些氨基酸,以期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满足人类需要。通过蛋白质工程产生的酶,如果设计不合理,在构象、活性和动力学参数上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结果,但根据蛋白质工程含义,酶在一级结构上一定有明显变化。25.蛋白质一级结构发生变化,_(分数:1.00)A.必然氨基酸残基数量改变B.必然氨基酸

27、残基种类改变C.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必然发生改变D.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必然发生改变 解析:考点 蛋白质一级结构。 解析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顺序和二硫键的位置;一级结构改变通常是指氨基酸顺序改变,但氨基酸残基数、种类不一定变。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是指氨基酸种类和各种氨基酸残基所占比例。26.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_。(分数:1.00)A.不符合比尔定律B.不如双缩脲法敏感C.不需要石英比色杯 D.固体蛋白质样品不需要溶解解析:考点 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解析 考马斯亮蓝法比双缩脲法敏感,在一定浓度范围符合比尔定律,但要求蛋白质为水溶性。由于已经显色,使用普通比色杯即可。紫外法测定时才需

28、要石英比色杯。石英比色杯对紫外光基本无吸收。27.下述常见生物化学单位描述错误的是_。(分数:1.00)A.球状蛋白质原子之间的距离通常用“m”表示 B.蛋白质 X 晶体衍射的分辨率用“埃”表示C.核酸长度用“kb”表示D.核酸 Tm 用“”表示解析:考点 蛋白质分子大小。 解析 球状蛋白质大小通常在 nm 量级,其原子之间的距离更小。28.层析技术_。(分数:1.00)A.都含有固定相和流动相 B.就是柱层析技术,或称色谱技术C.能将大、小分子分开D.能将溶解度不同的物质分开解析:考点 层析技术。 解析 层析技术又称为色谱技术,有的在滤纸或膜上进行,有的在薄板上进行,不一定是柱层析。不同层析

29、,原理不同,有的基于目标物的溶解度,有的基于分子大小,有的则依据电荷等。无论哪种层析,都含有固定相和流动相。29.在生物膜中,呈不对称分布的组分_。(分数:1.00)A.唯有糖基B.不仅有糖基,还有蛋白质分子C.不仅有糖基、蛋白质分子,还有磷脂分子 D.可以转变为对称分布解析:考点 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解析 不对称性是生物膜的重要特点之一。糖基、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不对称好理解,至于磷脂分子,主要是指在脂双层内外侧,磷脂分子并非随机分布,它们的种类和比例有特定性。30.编码某蛋白的 DNA 有意义链核苷酸序列是 5-ACTAGTCAG-3,下列_是编码该蛋白的 mRNA 序列。(分数:1.0

30、0)A.5-ACTAGTCAG-3B.5-UGAUCAGUC-3C.5-GACTGATCA-3D.3-GACUGAUCA-5 解析:考点 有意义链概念。 解析 有意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应该与编码蛋白的 mRNA 序列是相同的,只是在 mRNA 中没有 T 而是 U。31.下列合成 CTP 的过程,正确的是_。(分数:1.00)A.UTPTTPCTPB.GMPGDPGTPCTPC.UMPUDPUTPCTP D.UMPCMPCDPCTP解析:考点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过程。 解析 生物体首先合成的嘧啶核苷酸是 UMP,而胞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是在三磷酸的水平完成的,因此,CTP 是通过 CTP 合成酶催化 U

31、TP 和谷氨酰胺反应产生的。关键点是 UMP,三磷酸水平。因此,选项是 C。32.人体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是_。(分数:1.00)A.尿酸 B.尿素C.尿囊酸D.尿囊素解析:考点 嘌呤核苷酸的降解过程。 解析 不同生物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不同,人体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注意人体氨基酸代谢能够产生尿素。33.下列_不是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因子。 A.FAD B.NADP+ C.NAD+ D.TPP(分数:1.00)A.B. C.D.解析:考点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解析 该复合体由 3 个酶 6 个辅因子组成。给出的选项,只有 NADP + 不是该酶的辅因子。34.在大肠杆菌蛋白质

32、合成过程中,_催化肽键的形成。(分数:1.00)A.16 S rRNAB.23 S rRNA C.5 S rRNAD.核糖体大亚基中的蛋白质解析:考点 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 解析 在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催化肽键形成的是核酶,由核糖体大亚基 23S rRNA 催化。35.嘌呤核苷酸 IMP 的各元素直接来源于除_外的氨基酸。(分数:1.00)A.AsPB.GlyC.Glu D.Gln解析:考点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过程,主要是嘌呤环各元素的来源。 解析 给出的四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 Glu 没有给嘌呤环贡献元素。36._不参与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反应。(分数:1.00)A

3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B.转酮酶C.转醛酶D.醛缩酶解析:考点 磷酸戊糖途径。 解析 该途径分成氧化和非氧化阶段。非氧化阶段的反应主要是分子重排,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参与该阶段反应的酶主要是转酮酶和转醛酶,而醛缩酶催化 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生成 1,6-二磷酸果糖的过程,该过程也属于非氧化阶段。因此,选项 A 是正确的。八、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7.将 RNA 和 DNA 分别加到稀碱(0.1mol/L NaOH)溶液中,请预测 RNA 和 DNA 的稳定性,并结合分子结构特点进行解释。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推测:RNA 磷酸酯键会发生

34、水解,而 DNA 稳定。 因为:RNA 的核糖有 2-羟基,磷酸酯键易被水解。在弱碱性溶液中,OH 攻击 2-羟基,移走一个 H + ;具有负电性的 2-羟基氧攻击 3-磷酯基团上的磷并与之共价结合,引起磷酸酯键水解;由此形成的2,3-环磷酸酯,进一步水解产生 3-核苷酸、2-核苷酸的混合物。 而 DNA 的脱氧核糖在 2位无羟基,故对碱稳定。 考点 RNA 和 DNA 碱稳定性差异本质。38.请写出糖代谢、脂代谢中产生 FADH 2 的脱氢反应,并且这些反应产生的 FADH 2 进入电子传递链分别产生 2 个 ATP。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1)糖代谢中产生 F

35、ADH 2 的反应有: EMP 途径中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 3-磷酸甘油醛生成 1,3-二磷酸甘油酸的反应,伴随 NADH 的生成,而细胞质中的 NADH 如果通过磷酸甘油穿梭将产生 FADH 2 ,随后转化为 QH 2 进入电子传递链产生能量。 在 TCA 循环中,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产生延胡索酸的反应也伴随 FADH 2 的产生,随后转化为 QH 2 进入电子传递链而产生能量。 (2)在脂肪酸 -氧化时,脂酰 CoA 脱氢酶催化脂酰 CoA 脱产生烯脂酰 CoA 时,也伴随 FADH 2 的产生。FADH 2 通过其他一些酶的作用最后以 QH 2 的形式进入电子传递链而产生能量。

36、考点 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各条途径,是综合性较强的题。这里主要是脱氢反应,而且是产生 FADH 2 ,FADH 2 进入电子传递链产生 2 个 ATP。这种限定使写出的反应更为特定。 解析 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非常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产生的还原物质为 NADH和 FADH 2 等。两者是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能量的,前者产生 3 个 ATP,而后者产生 2 个 ATP。这里考察的是 FADH 2 生成的反应,也可以考查 NADH 生成的反应,请同学们自己总结相关反应。39.论述乙酰 CoA 羧化酶的作用、组成及其活性调节。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乙酰 C

37、oA 羧化酶催化的反应,乙酰 CoA 羧化酶的组成及各组分功能,该酶的活性调节方式,包括别构调节和共价修饰。 (1)乙酰 CoA 羧化酶催化乙酰 CoA 生成丙二酸单酰 CoA 的反应,该酶是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决定了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速度。 (2)乙酰 CoA 羧化酶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乙酰 coA 羧化酶、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和转羧基酶。乙酰 CoA羧化酶负责将羧基转给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转羧基酶负责将羧基从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转移给乙酰CoA,产生丙二酸单酰 CoA。 (3)乙酰 CoA 羧化酶活性调节。 该酶有磷酸化和脱磷酸化两种形式,前者是活性形式,后者是非活性形式。当外界信

38、号被传导后,细胞通过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化酶来调节乙酰 CoA 羧化酶的存在形式,从而调节该酶活性。其中蛋白激酶催化有活性的乙酰 CoA 羧化酶磷酸化形式的产生,而蛋白磷酸化酶催化无活性的乙酰 CoA 羧化酶脱磷酸化形式的产生。此外,该酶还受到别构调节。柠檬酸是该酶的别构激活剂,而棕榈酰 CoA 和长链脂酰 CoA 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当细胞中别构调节剂浓度发生变化时,该酶的活性将受到调节。 考点 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中关键酶乙酰 CoA 羧化酶。 解析 在细胞中有许多酶在各代谢途径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那么,有关这些酶的作用、组成以及活性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它是细胞糖代谢

39、途径中的一个关键调节酶。九、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40.酶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容易失去活力。为了获得有活力、高纯度的酶制剂,需要在经历每一次纯化步骤后追踪酶活力。对于一个 100mL 的粗提酶液(蛋白质浓度 2mg/mL),如果测定总活为 100U;经过亲和柱层析进行纯化后获得 2mL 纯品(蛋白质浓度 0.5mg/mL),测定酶总活为 70U。请问:酶回收率是多少?酶的纯化倍数是多少?请给出计算根据。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根据: 回收率=酶制剂总活力/粗提酶总活力 纯化倍数=酶制剂比活/粗提酶比活 因为,粗酶总活力:100U 纯酶总活力:70U 所

40、以,酶回收率:70U/100U70% 因为,粗酶比活力:0.5U/mg 纯酶比活力:70U/mg 所以,酶的纯化倍数:70U/0.5U=140 考点 酶活力追踪。十、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41.酶实现高效催化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 4 种)?讨论酶实现高效催化的实质,并举例说明酶抑制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分数:13.00)_正确答案:()解析:答题要点 一共有 6 种因素,可选择其中 4 种:邻近与定向效应、诱导契合、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酶活性中心的疏水微环境等。 酶高效催化的实质是:酶不仅能特异性结合底物形成过渡态,并能稳定过渡态,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 举例:有机磷农药具有杀虫作用,就是因为它们能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丝氨酸羟基共价结合,对酶产生不可逆抑制。乙酰胆碱是昆虫和脊椎动物神经递质,它在完成信号传递后需要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下被水解为胆碱和乙酸。乙酰胆碱酯酶失活,乙酰胆碱将大量积累,这会使神经过度兴奋而引发抽搐症状而致死。这类抑制剂对植物没有毒性,所以可以作为农药。 考点 酶的高效性和应用。42.请从遗传密码的特性考虑,举例说明为什么有些氨基酸具有一种以上的 tRNA 作为运载工具参与蛋白质合成,并推断理论上完成 20 种氨基酸的转运需要多少种 tRNA。 (分数:13.00)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