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39049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及答案解析(总分:6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65.00)1.光合链中的最终电子供体是_。 A.O2 B.H2O C.CO2 D.NADP+(分数:2.00)A.B.C.D.2.仙人掌固定 CO 2 的最初产物是_。(分数:1.00)A.苹果酸B.OAAC.AspD.Glu3.光合作用的产物以_和_为主。(分数:1.00)A.葡萄糖,果糖B.果糖,蔗糖C.蔗糖,淀粉D.淀粉,脂肪4.与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分数:1.00)A.线粒体和叶绿体B.高尔基体和中心体C.内质网和线粒体D.中心体和叶绿体5.类胡萝

2、卜素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峰在_。(分数:2.00)A.红光区B.绿光区C.蓝紫光区和红光区D.蓝紫光区6.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产物是_。(分数:2.00)A.O2,NADPH2B.O2,NADPH2,ATPC.ATPD.O2,ATP7.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对某种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 15min;(乙)光照 5s 后再做黑暗处理 5s,连续交替进行 20min。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_。(分数:1.00)A.甲多于乙B.甲和乙相等C.甲少于乙D.无法确定8.叶绿体中所含的主要类脂物质是_。(分数:2.00)A.固醇B.糖脂C.磷脂D.硫脂9.所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参

3、与光反应的蛋白复合体都位于_上。(分数:2.00)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类囊体基质D.类囊体膜10.玉米 CO 2 固定的最初产物是_。(分数:1.00)A.磷酸甘油酸B.草酰乙酸C.天冬氨酸D.苹果酸11.高等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具有_的功能。(分数:2.00)A.吸收、传递光能,保护叶绿素B.吸收和传递光能C.光能转化为电能D.吸收和传递光能及光能转化为电能12.甘蔗光合碳同化过程中,OAA 还原为苹果酸在_中进行。(分数:1.00)A.维管束鞘细胞质B.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间质C.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间质D.叶肉细胞13.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时的环境光照强度称为_。(分数:1.00)A

4、.CO2 饱和点B.光饱和点C.CO2 补偿点D.光补偿点14.光合碳循环最初形成的糖是_。(分数:2.00)A.四碳糖B.三碳糖C.五碳糖D.六碳糖15.CAM 植物叶肉细胞中淀粉和苹果酸含量昼夜变化的趋势是_。(分数:1.00)A.淀粉含量白天增加,苹果酸含量夜间增加B.淀粉含量和苹果酸含量白天增加C.淀粉含量夜间增加,苹果酸含量白天增加D.淀粉含量和苹果酸含量夜间增加16.叶绿体中由十几个或几十个类囊体垛叠而成的结构称_。(分数:2.00)A.间质B.回文结构C.基粒D.基质17.影响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的最主要外界因素是_。(分数:2.00)A.水分B.光照C.氧气D.温度18.光呼

5、吸的底物是_。(分数:1.00)A.乙醇酸B.丙酮酸C.OAAD.RuBP19.Rubisco 是双功能酶,在 CO 2 /O 2 比值相对较高时,主要起_。(分数:2.00)A.羧化酶作用和加氧酶作用B.加氧酶作用C.羧化酶作用D.氧化作用20.类囊体膜富于流动性,膜中进行的反应不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原因在于类囊体膜含_高。(分数:2.00)A.饱和脂肪酸B.蛋白质C.脂类D.不饱和脂肪酸21.当光照减弱、温度升高时,叶片光合 CO 2 补偿点_。(分数:1.00)A.有所降低B.明显升高C.变化不大D.前 3 项均可能22.光合链中的最终电子受体是_。 A.H2O B.Fd C.O2 D.

6、NADP+(分数:2.00)A.B.C.D.23.C 4 途径是澳大利亚的植物生理学家_首先提出的。(分数:1.00)A.CalvinB.Hatch 和 SlackC.MitchellD.Emerson24.高粱光合碳同化的第一次羧化发生在_。(分数:1.00)A.叶肉细胞细胞质B.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膜C.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腔D.叶肉细胞叶绿体间质25.PS光反应的主要特征是_。 A.ATP 的生成 B.氧的释放 C.NADP+的还原 D.建立 H+电化学梯度(分数:2.00)A.B.C.D.26.在较强光照强度下,降低 CO 2 浓度,下列作物中光合速率下降得更快的是_。(分数:1.

7、00)A.棉花和水稻B.棉花和小麦C.玉米和高粱D.水稻和小麦27.卡尔文循环中,要固定 6 分子 CO 2 、生成 1 分子六碳糖时需消耗_。 A.3 ATP,3 NADPH+H + B.6 ATP,3 NADPH+H + C.18 ATP,12 NADPH+H + D.9 ATP,6 NADPH+H +(分数:1.00)A.B.C.D.28.光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氨基酸是_。(分数:1.00)A.丙氨酸和天冬氨酸B.苏氨酸和丙氨酸C.甘氨酸和丝氨酸D.甘氨酸和苏氨酸29.高等植物每个光反应中心具有天线色素分子_。(分数:2.00)A.2030 个B.200300 个C.20003000 个

8、D.2 个或 3 个30.叶绿素分子的头部是_化合物。(分数:2.00)A.萜类B.Mg-卟啉环C.Fe-卟啉环D.Fe-吡咯环31.PS的中心色素分子是_。(分数:2.00)A.叶绿素 bB.P700C.P680D.类胡萝卜素32.叶绿素分子能产生荧光,这种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_。(分数:2.00)A.基态B.第二单线态C.三线态D.第一单线态33.存在于光合链中的含 Fe 的电子传递体是_。 A.PC B.PQ C.NADP+ D.Fd(分数:2.00)A.B.C.D.34.能够引起光合作用上升、光呼吸作用下降的条件是_。(分数:1.00)A.提高温度B.提高光强度C.提高 CO2

9、浓度D.提高氧浓度35.类囊体膜的主要成分有_。(分数:2.00)A.蛋白质B.蛋白质、脂类和色素C.蛋白质和糖D.脂类36.叶绿体色素中,反应中心色素是_。(分数:2.00)A.叶绿素 bB.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C.胡萝卜素D.叶黄素37.玉米光合产物淀粉的形成和贮藏部位是_。(分数:2.00)A.叶肉细胞液泡B.叶肉细胞叶绿体基质C.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基质D.维管束鞘细胞细胞质38.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C 4 植物的光合速率_。(分数:1.00)A.稍高于 C3 植物B.远高于 C3 植物C.远低于 C3 植物D.稍低于 C3 植物39.玉米光合碳同化中 CO 2 的

10、最初受体是_。(分数:1.00)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苹果酸C.核酮糖二磷酸D.草酰乙酸40.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_(分数:2.00)A.PS存在于基质类囊体膜与基粒类囊体膜的非垛叠区B.Cyt b6/f 复合体分布较均匀C.ATP 合酶存在于基质类囊体膜与基粒类囊体膜的垛叠区D.PS主要存在于基粒片层的垛叠区41.C 4 二羧酸途径中,将丙酮酸转变为烯醇式磷酸丙酮酸的酶是_。(分数:1.00)A.丙酮酸激酶B.PEP 羧激酶C.Ru5P 激酶D.丙酮酸磷酸双激酶42.叶绿素 A 与叶绿素 B 在分子结构上的差别在于第 2 吡咯环上的 1 个CH 3 被_取代。(分数:2.00)A.OHB.

11、CHOC.NH2D.COOH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答案解析(总分:6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65.00)1.光合链中的最终电子供体是_。 A.O2 B.H2O C.CO2 D.NADP+(分数:2.00)A.B. C.D.解析:2.仙人掌固定 CO 2 的最初产物是_。(分数:1.00)A.苹果酸B.OAA C.AspD.Glu解析:3.光合作用的产物以_和_为主。(分数:1.00)A.葡萄糖,果糖B.果糖,蔗糖C.蔗糖,淀粉 D.淀粉,脂肪解析:4.与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分数:1.00)A.线粒体和叶绿体 B.高尔基体和

12、中心体C.内质网和线粒体D.中心体和叶绿体解析:5.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最大吸收峰在_。(分数:2.00)A.红光区B.绿光区C.蓝紫光区和红光区D.蓝紫光区 解析:6.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产物是_。(分数:2.00)A.O2,NADPH2B.O2,NADPH2,ATP C.ATPD.O2,ATP解析:7.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对某种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 15min;(乙)光照 5s 后再做黑暗处理 5s,连续交替进行 20min。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_。(分数:1.00)A.甲多于乙B.甲和乙相等C.甲少于乙 D.无法确定解析:8.叶绿体中所含的主要类脂物质

13、是_。(分数:2.00)A.固醇B.糖脂 C.磷脂D.硫脂解析:9.所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参与光反应的蛋白复合体都位于_上。(分数:2.00)A.叶绿体外膜B.叶绿体内膜C.类囊体基质D.类囊体膜 解析:10.玉米 CO 2 固定的最初产物是_。(分数:1.00)A.磷酸甘油酸B.草酰乙酸 C.天冬氨酸D.苹果酸解析:11.高等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具有_的功能。(分数:2.00)A.吸收、传递光能,保护叶绿素 B.吸收和传递光能C.光能转化为电能D.吸收和传递光能及光能转化为电能解析:12.甘蔗光合碳同化过程中,OAA 还原为苹果酸在_中进行。(分数:1.00)A.维管束鞘细胞质B.叶肉细胞的叶绿体

14、间质 C.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间质D.叶肉细胞解析:13.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时的环境光照强度称为_。(分数:1.00)A.CO2 饱和点B.光饱和点 C.CO2 补偿点D.光补偿点解析:14.光合碳循环最初形成的糖是_。(分数:2.00)A.四碳糖B.三碳糖 C.五碳糖D.六碳糖解析:15.CAM 植物叶肉细胞中淀粉和苹果酸含量昼夜变化的趋势是_。(分数:1.00)A.淀粉含量白天增加,苹果酸含量夜间增加 B.淀粉含量和苹果酸含量白天增加C.淀粉含量夜间增加,苹果酸含量白天增加D.淀粉含量和苹果酸含量夜间增加解析:16.叶绿体中由十几个或几十个类囊体垛叠而成的结构称_。(分数:2.00)A.

15、间质B.回文结构C.基粒 D.基质解析:17.影响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的最主要外界因素是_。(分数:2.00)A.水分B.光照 C.氧气D.温度解析:18.光呼吸的底物是_。(分数:1.00)A.乙醇酸 B.丙酮酸C.OAAD.RuBP解析:19.Rubisco 是双功能酶,在 CO 2 /O 2 比值相对较高时,主要起_。(分数:2.00)A.羧化酶作用和加氧酶作用B.加氧酶作用C.羧化酶作用 D.氧化作用解析:20.类囊体膜富于流动性,膜中进行的反应不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原因在于类囊体膜含_高。(分数:2.00)A.饱和脂肪酸B.蛋白质C.脂类D.不饱和脂肪酸 解析:21.当光照减弱、温

16、度升高时,叶片光合 CO 2 补偿点_。(分数:1.00)A.有所降低B.明显升高 C.变化不大D.前 3 项均可能解析:22.光合链中的最终电子受体是_。 A.H2O B.Fd C.O2 D.NADP+(分数:2.00)A.B.C.D. 解析:23.C 4 途径是澳大利亚的植物生理学家_首先提出的。(分数:1.00)A.CalvinB.Hatch 和 Slack C.MitchellD.Emerson解析:24.高粱光合碳同化的第一次羧化发生在_。(分数:1.00)A.叶肉细胞细胞质 B.叶肉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膜C.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类囊体腔D.叶肉细胞叶绿体间质解析:25.PS光反应的主要特

17、征是_。 A.ATP 的生成 B.氧的释放 C.NADP+的还原 D.建立 H+电化学梯度(分数:2.00)A.B. C.D.解析:26.在较强光照强度下,降低 CO 2 浓度,下列作物中光合速率下降得更快的是_。(分数:1.00)A.棉花和水稻B.棉花和小麦C.玉米和高粱 D.水稻和小麦解析:27.卡尔文循环中,要固定 6 分子 CO 2 、生成 1 分子六碳糖时需消耗_。 A.3 ATP,3 NADPH+H + B.6 ATP,3 NADPH+H + C.18 ATP,12 NADPH+H + D.9 ATP,6 NADPH+H +(分数:1.00)A.B.C. D.解析:28.光呼吸过程

18、中形成的主要氨基酸是_。(分数:1.00)A.丙氨酸和天冬氨酸B.苏氨酸和丙氨酸C.甘氨酸和丝氨酸 D.甘氨酸和苏氨酸解析:29.高等植物每个光反应中心具有天线色素分子_。(分数:2.00)A.2030 个B.200300 个 C.20003000 个D.2 个或 3 个解析:30.叶绿素分子的头部是_化合物。(分数:2.00)A.萜类B.Mg-卟啉环 C.Fe-卟啉环D.Fe-吡咯环解析:31.PS的中心色素分子是_。(分数:2.00)A.叶绿素 bB.P700 C.P680D.类胡萝卜素解析:32.叶绿素分子能产生荧光,这种荧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_。(分数:2.00)A.基态B.第二单

19、线态C.三线态D.第一单线态 解析:33.存在于光合链中的含 Fe 的电子传递体是_。 A.PC B.PQ C.NADP+ D.Fd(分数:2.00)A.B.C.D. 解析:34.能够引起光合作用上升、光呼吸作用下降的条件是_。(分数:1.00)A.提高温度B.提高光强度C.提高 CO2 浓度 D.提高氧浓度解析:35.类囊体膜的主要成分有_。(分数:2.00)A.蛋白质B.蛋白质、脂类和色素 C.蛋白质和糖D.脂类解析:36.叶绿体色素中,反应中心色素是_。(分数:2.00)A.叶绿素 bB.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C.胡萝卜素D.叶黄素解析:37.玉米光合产物淀粉的形成和贮藏部位是_。(

20、分数:2.00)A.叶肉细胞液泡B.叶肉细胞叶绿体基质C.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基质 D.维管束鞘细胞细胞质解析:38.在高光强、高温及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C 4 植物的光合速率_。(分数:1.00)A.稍高于 C3 植物B.远高于 C3 植物 C.远低于 C3 植物D.稍低于 C3 植物解析:39.玉米光合碳同化中 CO 2 的最初受体是_。(分数:1.00)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苹果酸C.核酮糖二磷酸D.草酰乙酸解析:40.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_(分数:2.00)A.PS存在于基质类囊体膜与基粒类囊体膜的非垛叠区B.Cyt b6/f 复合体分布较均匀C.ATP 合酶存在于基质类囊体膜与基粒类囊体膜的垛叠区 D.PS主要存在于基粒片层的垛叠区解析:41.C 4 二羧酸途径中,将丙酮酸转变为烯醇式磷酸丙酮酸的酶是_。(分数:1.00)A.丙酮酸激酶B.PEP 羧激酶C.Ru5P 激酶D.丙酮酸磷酸双激酶 解析:42.叶绿素 A 与叶绿素 B 在分子结构上的差别在于第 2 吡咯环上的 1 个CH 3 被_取代。(分数:2.00)A.OHB.CHO C.NH2D.COOH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