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15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鸦片战争导致了(分数:2.00)A.中国的封建王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中国从名义到实质都完全丧失了独立国地位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中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镇压农民起义B.加强边防、海防C.剪除异己D.扩充内部
2、集团实力4.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表现在(分数:2.00)A.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B.没有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口号C.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D.其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5.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表现为(分数:2.00)A.指导思想具有落后性B.缺乏群众基础C.方法上的片面性D.资产阶级的两面性6.下面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突出了反帝的内容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C.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D.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7.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分
3、数:2.00)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C.阐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极端重要性D.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分数:2.00)A.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B.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C.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D.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9.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争取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有(分数:2.00)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B.尊重他们的利益C.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D.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
4、一步地取得胜利10.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包括(分数:2.00)A.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B.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C.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D.实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方案11.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开始实行。表现为(分数:2.00)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C.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D.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1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社会主义改
5、造的胜利(分数:2.00)A.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B.标志着近代中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C.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D.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13.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是(分数:2.00)A.正确地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D.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4.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6、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15.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长时间的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其中,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是(分数:2.00)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台湾人民反抗美国、日本的侵略C.太平军重创英、法联军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16.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分数:2.00)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实现小农土地私有制C.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D.实行产品的平均分配17.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是(分数:2.00)A.京师同文馆的创设B.时务学堂的创设C.船政学堂的创
7、设D.京师大学堂的创设18.1905年 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指(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合众政府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9.1915年 5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分数:2.00)A.“善后大借款”B.“西原借款”C.“二十一条”D.“庚子赔款”20.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分数:2.00)A.进行武装斗争B.开展工人运动C.开展议会斗争D.组织农民运动21.1930年 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中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8、这一观点(分数:2.00)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D.明确提出了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2.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要不要政党领导抗战B.要不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抗战C.要不要政府参与抗战D.要不要军队参加抗战23.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是”主要是指(分数:2.00)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C.我们去研究D.理论联系实际2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和
9、平建国”旗号,坚持内战独裁方针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人民政权B.消灭人民革命力量C.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D.国共两党亲密合作2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分数:2.00)A.建立统一战线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开展武装斗争D.走社会主义道路26.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形式是(分数:2.00)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初级合作社27.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C.以改革为中心D.以开放为中心28.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
10、基本原则是在(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D.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9.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 年 6月) 材料 2 不要城市就是否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
11、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 年 2月) 材料 3 中国革命之再起,主要的是靠城市工人阶级的斗争来决定,单是统治的资产阶级内部纷争动摇是不够的。游民无产阶级固然不是工人革命之卫军与支柱,即农民虽然在农业国革命中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它们从来不能有独立作用及独力的成功农民暴动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会走到反对工人阶级,没有工人阶级的政权,彻底的土地革命是不会实现的,没收一切土地不但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办不到,即农民暴动也办不到。 摘自陈独秀:关于所谓“红军”问题(1930 年 4月) 材料 4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12、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 1月) 材料 5 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13、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 12月)(分数:4.00)(1).材料中反映了中国革命哪两种观点,比较两种观点。(分数:2.00)_(2).论述毛泽东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15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鸦片战争导致了(分数:2.00)A.中国的封建王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14、B.中国从名义到实质都完全丧失了独立国地位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中国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命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属于一道以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鸦片战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它与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一起,在近代中国半殖
15、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CD 两个选项正确。 A 选项的错误在于,封建王朝的结束,是辛亥革命所推翻的。B 选项的错误在于,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选项是可以变化的。例如,“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
16、变化”两句话也可以作为正确选项出现。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指的是,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主要指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所有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主要目的是(分数:2.00)A.镇压农民起义 B.加强边防、海防 C.剪除异己D.扩充内部集团实力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加强边
17、防、海防,扩充内部集团实力。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同时虽然遇到过诸如顽固派的攻击,但剪除异己始终不是其主要目的。ABD 选项正确。4.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表现在(分数:2.00)A.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 B.没有提出平均分配土地的口号C.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D.其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属于以识记性为主、理解性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选项 A、D 是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选项 B、C
18、 是南京临时政府的缺点,不能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选项 AD正确。5.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表现为(分数:2.00)A.指导思想具有落后性B.缺乏群众基础 C.方法上的片面性 D.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属于理解性兼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缺乏群众基础和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是新文化运动局限性的重要表现。选项 BC正确。6.下面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突出了反帝的内容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C.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 D.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B 为旧三
19、民主义的内容;其余都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ACD 选项正确。7.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分数:2.00)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阐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D.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第一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余选项均为反对本本主义中的内容。BCD选项正确。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分数:2.00)A.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
20、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C.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D.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征的意义,属于识记性兼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可以概括为: 第一,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第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三,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第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第五,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ABCD 选项正确。9.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争取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有(分数:2.00)A.共产党要
21、有充足的力量 B.尊重他们的利益 C.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D.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有理、有利、有节是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的原则。ABD 选项正确。10.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包括(分数:2.00)A.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B.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C.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D.实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方案解析:解析
2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三条道路,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中间路线或第三条道路一般指的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建国主张,而新民主主义的方案是中国共产党的。ABC 选项正确。11.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开始实行。表现为(分数:2.00)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B.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C.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D.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开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属于一道理解性兼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大。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
23、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已经开始实行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第二,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镇压反革命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没收官僚资本是具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双重性质的革命。选项 ABC正确。D 选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要完成的任务。1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表明我国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分数:2.00)A.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B
24、.标志着近代中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C.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是一道以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ACD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新中国的成立就已经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13.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是(分数:2.00)A.正确地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坚持集体
25、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D.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属于一道理解性兼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大。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而中共八大是 1956年 9月召开的。BCD 选项正确。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4.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15.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资本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长时间的不屈不挠、
26、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其中,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是(分数:2.00)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台湾人民反抗美国、日本的侵略C.太平军重创英、法联军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进犯北京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很小。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敌入侵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A 选项正确。16.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分数:2.00)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实现小农土地私有制C.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D.实行产品的平均分配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太平天
27、国农民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直指封建土地所有制。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对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 选项正确。17.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是(分数:2.00)A.京师同文馆的创设B.时务学堂的创设C.船政学堂的创设D.京师大学堂的创设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京师同文馆和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技术专业学堂。京师同文馆的创设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并不是高等教育的发端。时务学
28、堂是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设立的地方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D 选项正确。18.1905年 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指(分数:2.00)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合众政府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民主义的内容,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创立合众政府是兴中会的纲领之一,故 B错误。D 选项正确。19.1915年 5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
29、的(分数:2.00)A.“善后大借款”B.“西原借款”C.“二十一条” D.“庚子赔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二十一条”是复辟帝制的袁世凯接受的;“善后大借款”是 1913年 4月袁世凯与列强签订的;“西原借款”是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的借款;“庚子赔款”是辛丑条约的规定。C 选项正确。20.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分数:2.00)A.进行武装斗争B.开展工人运动 C.开展议会斗争D.组织农民运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鉴于当时的党“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中共一
30、大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B 选项正确。21.1930年 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中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这一观点(分数:2.00)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D.明确提出了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属于识记性兼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1930年 5月,毛泽东针对党和红军内部存在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
31、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中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实践上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选项 B正确。 A 选项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是毛泽东同志分别在 1928年 10月和 11月写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所论述的内容。C 和 D选项是 1938年以后提出。22.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要不要政党领导抗战B.要不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抗战 C.要不要政府参与抗战D.要不要军
32、队参加抗战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的区别,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大。此题考查的是最根本区别,片面抗战路线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而全面抗战路线主张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即人民抗战路线,这是两条抗战路线的最根本区别。选项 B正确。23.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是”主要是指(分数:2.00)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我们去研究D.理论联系实际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延安整风问题,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指出,“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选项 A指的是
33、“实事”,即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选项 C指的是“求”,就是我们去研究。选项 D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学风。选项 B正确。2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旗号,坚持内战独裁方针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人民政权B.消灭人民革命力量C.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D.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战胜利后的国内时局,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政权问题是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根本目的所在,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继续坚持其一贯的政治立场,即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C 选项正确。2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分数:2.00
34、)A.建立统一战线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开展武装斗争D.走社会主义道路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属于一道理解性兼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一条。选项 D与本题干无关。选项 B正确。26.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形式是(分数:2.00)A.互助组 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D.初级合作社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第一是互助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 第二是初级合作社,具
35、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是高级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民公社是“大跃进”时期出现的。A 选项正确。27.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C.以改革为中心D.以开放为中心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十三大上概括提出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为基本点。A 选项正确。28.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 D.1978
36、年中央工作会议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四项基本原则问题,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1979 年 3月 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四项基本原则。C 选项正确。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9.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 年 6月) 材料 2 不要城市就是否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
37、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 年 2月) 材料 3 中国革命之再起,主要的是靠城市工人阶级的斗争来决定,单是统治的资产阶级内部纷争动摇是不够的。游民无产阶级固然不是工人革命之卫军与支柱,即农民虽然在农业国革命中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它们从来不能有独立作用及独力的成功农民暴动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会走到反对工人阶级,没有工人阶级的政权,彻底的土地革命是不会实现的,没收一切土地不但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办不到,即农民暴动也办不到。 摘自陈独秀:关于所谓“红军”问题(1
38、930 年 4月) 材料 4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 1月) 材料 5 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
39、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 12月)(分数:4.00)(1).材料中反映了中国革命哪两种观点,比较两种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在材料 1、2、3 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材料 4、5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
40、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解析:(2).论述毛泽东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战争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的斗争形式。 第二,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决定了党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农村。 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 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在实践上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