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392903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97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近年来,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诬伤老,好人败诉赔钱”等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国人遭遇了严重的道德考验 02013 年 8 月 1 日,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为此,有媒体撰文“好人法”释放道德正能量,认为该规定无疑会释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不无益处。

2、法律之所以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分数:2.00)A.法律是道德的基础B.法律是道德的前提C.法律是道德的归宿D.法律是道德的支撑3.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述了(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C.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D.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4.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成为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分数:2.00)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爱国主义D.自强不息5.钱

3、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分数:2.00)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6.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其本质决定于(分数:2.00)A.生产力B.经济基础C.上层建筑D.政治制度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分数:2.00)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民族主义D.为人民服务8.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

4、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下列选项中,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的是(分数:2.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助人为乐D.勤俭持家9.我国古代的圣人先贤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例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分数:2.00)A.学思并重B.省察克制C.慎独自律D.积善成德10.“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采用调解的方法解决纠纷,有利于社会和谐。调解可以在诉讼程序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程序内进行,诉讼中调解是指(分数:2.00)A.人民调解B.行政调解C.司法调解D.仲裁调解11.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法律实施和实现的最基本途径是(

5、分数:2.00)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遵守12.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分数:2.00)A.法的强制性B.法的不可违抗性C.法的合理性D.法的规范性13.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作为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的是(分数:2.00)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保障14.法定继承人按照继承顺序可以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下列选项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的是(分数:2.00)A.配偶B.父母C.祖父母D.孙子女二、

6、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6.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下列表述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的有(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B.社会主义法律的颁布和实施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传播和践行C.社会主义法律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行为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遵法、学法、守

7、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17.我们之所以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因为(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C.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D.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18.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我国,爱国主义(分数:2.00)A.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B.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C.体现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D.体现了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19.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

8、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下列选项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的有(分数:2.00)A.爱国主义B.团结统一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20.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有(分数:2.00)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阅历21.促进身心和谐是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重要体现。下列选项中,属于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的有(分数:2.00)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C.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9、,保持身体健康22.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下列关于道德发展的规律和进步的表现,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道德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B.道德的进步表现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C.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道德也会像法律一样消亡D.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23.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下列选项属于个人品德的基本特征的有(分数:2.00)A.先天性B.综合性C.稳定性D.永恒性24.下列对于法律概念的表述,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

10、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B.法律反映了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C.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规范D.法律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25.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司法的基本原则的有(分数:2.00)A.司法公正原则B.司法独立原则C.效率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6.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处理结果才可能公正并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当程序应当具备的要素有(分数:2.00)A.中立性B.参与性C.公开性D.时限性27.法律权利和人权具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法律权利与人权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权利只有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

11、和合理性B.天赋人权是跨越意识形态的自然权利和普世价值C.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D.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普遍性人权和特殊性人权的统一28.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下丧失继承权的有(分数:2.00)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B.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C.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D.有其他重大故意犯罪行为的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9.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2014 年 10 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

12、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对法治进步的热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 20 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来定纷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人说,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成长,从成家到立业

13、,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促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 50 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了药方,但最根本的还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 摘自人民日报(2014 年

14、10 月24 日)材料 2 法治是人类为 7 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治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坚定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执着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个拥有 13 亿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

15、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摘自人民日报(2014 年 10 月 29 日)(分数:4.00)(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分数:2.00)_(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分数:2.00)_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97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近年来,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诬伤老

16、,好人败诉赔钱”等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国人遭遇了严重的道德考验 02013 年 8 月 1 日,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为此,有媒体撰文“好人法”释放道德正能量,认为该规定无疑会释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不无益处。法律之所以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分数:2.00)A.法律是道德的基础B.法律是道德的前提C.法律是道德的归宿D.法律是道德的支撑 解析:解析:本题通过案例说明法律对于道德的保障和支撑作用。绪论部分阐述了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的作用,简而言之,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法律为道德提供制度保障。AB 选项

17、颠倒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错误表述。C 选项的表达也不严谨。只有 D 选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3.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述了(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C.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D.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解析:解析:ABCD 四个选项,都从侧面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和优越性。但只有 C 选项与名言的意思最贴切,鲜明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利用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命题,是考研政治命题的惯用手段

18、和命题规律,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加倍注意,做到一一对应,避免张冠李戴。4.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成为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分数:2.00)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爱国主义 D.自强不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及核心。ABCD 四个选项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爱国主义。教材中一旦出现“核心”这样的定位,往往都是单项选择题的重要考点。5.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

19、本尺度是(分数:2.00)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评价尺度。D 选项表达的是自我价值。AB 选项体现的也更接近自我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6.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其本质决定于(分数:2.00)A.生产力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D.政治制度解析:解析: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或社会意识。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B 项。CD 项都是上层建筑。A 项是经济基础的基础。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分数:2.00)A.集体主义 B

20、.爱国主义C.民族主义D.为人民服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核心已于 2012 年考过。教材中一旦出现“核心”“本质”“原则”这样的定位,往往是选择题的重要考点,考生要特别注意避免混淆,做到一一对应。8.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下列选项中,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的是(分数:2.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 C.助人为乐D.勤俭持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加强诚信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规范以及民法

21、的基本原则。选项AB 为职业道德规范;选项 C 为社会公德规范;选项 D 为家庭美德规范。四个选项均属于道德规范。其中选项 B 还是法律原则,因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诚实信用原则,故选项 B 正确。9.我国古代的圣人先贤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例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分数:2.00)A.学思并重B.省察克制C.慎独自律D.积善成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修养的方法以及对于各个方法的理解。ABCD 四个选项是官方教材列举的道德修养方法 6 题于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表述,与 D 选项积善成德意思一致。利用名言警句作为题干,是考研政

22、治命题的惯用方法。10.“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采用调解的方法解决纠纷,有利于社会和谐。调解可以在诉讼程序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程序内进行,诉讼中调解是指(分数:2.00)A.人民调解B.行政调解C.司法调解 D.仲裁调解解析:解析:我国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都属于诉讼外调解,不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司法调解是诉讼中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依照严格的诉讼程序,采取调解的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是解决民事权益争议的一种诉讼活动,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因此,选项 C 正确。选项 D 无此说法,不选。11.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法律实施和实现的最基本途径是(分

23、数:2.00)A.法律执行B.法律适用C.法律制定D.法律遵守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及各自的定位。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故 D 选项正确。12.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分数:2.00)A.法的强制性B.法的不可违抗性 C.法的合理性D.法的规范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权威的概念。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

24、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所以,B 项正确。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AC 项错误。D 项是法的特征,不符合题意。13.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作为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的是(分数:2.00)A.宪法保障B.立法保障C.行政保护D.司法保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治思维中的人权保障

25、思维。人权的法律保障,体现在选项 ABCD 四个方面,而且每个方面的保障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14.法定继承人按照继承顺序可以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下列选项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的是(分数:2.00)A.配偶B.父母C.祖父母 D.孙子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定继承的顺序。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故 AB 选项为第一顺序继承人,C 选项为第二顺序继承人,D 选项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畴之内。二、多

26、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6.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下列表述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的有(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B.社会主义法律的颁布和实施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传播和践行 C.社会主义法律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行为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遵法

27、、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ABC 三个选项都体现了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D 选项尽管也体现了思想道德与法律的相互作用,但是立足点是思想道德为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与题意不符。17.我们之所以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因为(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C.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D.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或优越性。做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选项的表述方式进行正统性判断,正统表述一般均为正确表述。而且 ABCD 四个选项在教材

28、中均有出处。18.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我国,爱国主义(分数:2.00)A.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 B.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 C.体现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D.体现了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关系。A 选项说明了爱国主义内涵及定位,爱国主义是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B 项在教材中无直接对应的表述,但是与本章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新时期的

29、爱国主义对应,既有继承性,又有时代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故 C 项正确。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也是一致的,这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D 项正确。19.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下列选项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的有(分数:2.00)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解析:解析:本题

30、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除了 ABCD 四个选项之外,还包括自强不息。本题容易出错之处在于 A 选项,官方教材在解释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时候,没有单独列举和解释爱国主义,但是在此之前却强调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核心自然属于基本内容的范畴。20.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有(分数:2.00)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阅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生观的主要内容。ABC 三个选项构成了人生观的三大内容,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D 选项人生阅历指的是人生的经历和过程,是一个客观中性的表达,不属于人生观的内容。21.促进身心和谐

31、是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重要体现。下列选项中,属于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的有(分数:2.00)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 C.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解析:解析:ABC 三个选项都是正能量表述,是比较直观的正确选项。D 选项有些间接,容易漏选,参加体育锻炼,也能间接地影响到心理健康。教材中有原文出处,为正确选项。22.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下列关于道德发展的规律和进步的表现,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道德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 B.道德的进步

32、表现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 C.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道德也会像法律一样消亡D.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解析:解析:AD 选项正确表述了道德发展曲折上升的规律性。B 选项是道德进步的表现之一,即道德的调控范围不断扩大,调整的手段和方法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C 选项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和法律将消亡,但是道德并不会消亡,故 C 选项错误。23.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下列选项属于个人品德的基本特征的有(分数:2.00)A.先天性B.综合性 C.稳定性 D.永恒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品德的特征。

33、个人品德的三大特征是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个人品德是在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故 A 选项是错误的。稳定性不代表永恒性,现实中“晚节不保”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因此 D 选项错误。24.下列对于法律概念的表述,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B.法律反映了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C.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D.法律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内涵。其中 AC 选项体现了法律的特征,BD 选项体现了法律的本质。这些都可以被法律的

34、概念所涵盖。25.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司法的基本原则的有(分数:2.00)A.司法公正原则 B.司法独立原则 C.效率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司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司法的主要原则包括: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故 ABD 选项正确。C 选项效率原则是行政执法的原则,而非司法的原则,解析详见上题。26.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处理结果才可能公正并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正当程序应当具备的要素有(分数:2.00)A.中立性 B.参与性 C.公开性 D.时限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治思维中正当程序的要素或特征。除了

35、 ABCD 四个正确选项之外,正当程序的首要特征是合法性。27.法律权利和人权具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法律权利与人权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权利只有符合人权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B.天赋人权是跨越意识形态的自然权利和普世价值C.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 D.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普遍性人权和特殊性人权的统一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两者是实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尽管人权具有一定的理论抽象性,但却不是跨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抽象的自然权利和普世价值,否则有违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故 B

36、 选项天赋人权的观点是错的。ACD 选项符合两者的关系和人权的基本特征。28.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下丧失继承权的有(分数:2.00)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B.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C.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D.有其他重大故意犯罪行为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丧失继承权的情形。继承权的丧失,往往涉及与继承相关的违法或犯罪问题,除了ABC 列举的三种情况外,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也将丧失继承权。但是和继承无关的违法犯罪行为,与继承权无关,不会引起继承权的丧失,故 D 选项错误。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9.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37、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 2014 年 10 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对法治进步的热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 20 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来定纷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

38、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人说,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成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促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 50 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了药方,但最根本的

39、还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 摘自人民日报(2014 年 10 月24 日)材料 2 法治是人类为 7 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治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坚定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

40、、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执着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个拥有 13 亿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摘自人民日报(2014 年 10 月 29 日)(分数:4.00)(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法治有助于国家维护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不仅如此,法治还关乎百姓福祉,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来讲,法制建设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

41、脚点;从法治建设的各方面来讲,无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都与百姓息息相关,从人的一生福祉来讲,无不需要法治保驾护航。)解析:(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