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 159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分数:2.00)A.共同的理论基础B.共同的实践来源C.同样的时代背景D.解决同样的问题3.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一支人
2、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与归宿的是(分数:2.00)A.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D.坚持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4.1982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5.邓小平在认真总
3、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分数:2.00)A.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本质B.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C.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D.把公有制纳入社会主义本质6.邓小平曾经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当时“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分数:2.00)A.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B.改革既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阶级社会
4、解决阶级矛盾的一种方式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对抗性矛盾的基本手段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7.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坚持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C.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8.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实践证明,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分数:2
5、.00)A.要实行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B.要保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C.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D.要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9.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社会建设领域依然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的核心和主线是(分数:2.00)A.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和基本公共
6、服务均等化B.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C.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D.改革收入分配制度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宗旨是(分数:2.00)A.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B.切实推进民主发展,促进社会和谐C.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D.中央政府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11.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分数:2.00)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国家主权平等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7、:22,分数:44.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3.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是(分数:2.00)A.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B.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C.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4.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8、精髓,主要体现在实事求是(分数:2.00)A.两大理论成果都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B.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C.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D.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15.党之所以能够深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是因为(分数:2.00)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B.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革命的群众基础好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以及相当力量正式红军
9、的存在D.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16.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00)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B.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C.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D.武装斗争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成功的强有力保证1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一化”是
10、主体,“三改”是两翼。把“一化”作为主体的决定性因素有(分数:2.00)A.党在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B.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要求C.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D.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全部举措18.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分数:2.00)A.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C.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D.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
11、告中指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党内外、国内外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因素B.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努力促使两种因素相互转化C.努力为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创造条件D.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20.党的十三大不仅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这一科学含义包括(分数:2.00)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12、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的过渡阶段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指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B.揭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D.为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提供了理论依据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13、,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具体体现在(分数:2.00)A.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跨越B.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时期D.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3.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也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坚持独立自主和实行对外开放,二者的关系是(分数:2.00)A.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B.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C.独立自主发展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D.对外开放是实
14、现独立自主发展的手段24.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分数:2.00)A.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区分开B.既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有利于促进多层次生产力水平的发展C.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D.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25.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15、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为,按劳分配是(分数:2.00)A.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采用的分配原则B.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体分配原则C.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体分配原则D.全社会占主体的分配原则26.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原因在于(分数:2.00)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
16、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分数:2.00)A.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和手段B.全面依法治国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全面依法治国从法治上为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D.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28.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具体措施除要进行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外,还要(分数:2.00)A.舆论宣传B.法律强制C.实践养成
17、D.制度保障29.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分数:2.00)A.系统治理B.依法治理C.源头治理D.综合施策30.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这一关系的正确理解是(分数:2.00)A.新在合作共赢,强调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有机结合B.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C.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赢D.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31.
18、习近平在庆祝建党 9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分数:2.00)A.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B.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C.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D.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32.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优势,具体要求有(分数:2.00)A.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B.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
19、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C.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D.鼓励新的社会阶层继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33.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是(分数:2.00)A.执政考验B.改革开放考验C.市场经济考验D.外部环境考验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卷 159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有着共同的“根”,这个“根”就是(分数:2.00)A.共同的理论基础 B.共同的实践来源C.同样的时代背景D.解决同样的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属于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两大
21、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这两大理论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但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而不是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什么主义。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毛泽东思想的实践来源(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来源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C 选项的错误在于,毛泽东思想的时代背景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和平与
2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D 选项的错误在于,毛泽东思想围绕的主题是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所以,二者解决的问题并不完全相同。3.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与归宿的是(分数:2.00)A.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B.坚持全心全意
23、为人民服务 C.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D.坚持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建设人民军队必须坚持的唯一宗旨,属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B 选项正确。A选项,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C 选项是建设人民军队在战略战术上的要求。D 选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斗争形式。武
24、装斗争必须和其他斗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但必须明确,其他斗争形式都要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故 A C、D 选项不选。4.1982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首次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属理解与识记相结合试题,难度较小。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
25、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而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正确认识我国这一基本国情,也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要“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D 选项正确。C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也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基础上的。5.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分数
26、:2.00)A.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纳入社会主义本质B.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C.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D.把公有制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属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C 项是正确答案。A、B 选项虽然也是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之一,但并不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它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27、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同时,邓小平并没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行公有制。因而 A、B、D选项都不能选。6.邓小平曾经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当时“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分数:2.00)A.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B.改革既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阶级社会解决阶级矛盾的一种方式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对抗性矛盾的基本手段D.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解析:
28、解析:本题考查改革的根本原因,属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改革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但是社会主要矛盾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所以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具体表现为,在经济、政治等体制上存在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A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选项的主要错误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D 选项表述虽然正确,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改革的地位和作用,而题干核心考查的是为什么要解放生产力。D 选项与题意不符,故不选。7.市
29、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分数:2.00)A.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坚持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C.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属识记性与理解相结合试题,难度较小。就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具有共同点。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也能够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D 选项正确。A、B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在
30、特定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的层面上也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C 选项的错误在于,我国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8.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实践证明,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分数:2.00)A.要实行人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B.要保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C.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D.要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
31、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C 选项正确。A选项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实现的功能;B 选项的错误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D 选项讲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要求,故不选。9.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在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社会建设领域依然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的核心和主
32、线是(分数:2.00)A.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B.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D.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属记忆与理解相结合试题,难度适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B 选项正确。A、D 选项是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核心(或称“主线”)的具体举措;C
33、选项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宗旨是(分数:2.00)A.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B.切实推进民主发展,促进社会和谐C.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D.中央政府严格依照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香港、澳门实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宗旨,属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C 选项正确。11.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
34、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分数:2.00)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国家主权平等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属记乙与理解相结合试题,难度适中。1953 年 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经过。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B 选项正确。A、C、D 选项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2.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35、分数:2.00)_解析:13.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是(分数:2.00)A.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B.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C.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属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提出过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例如: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
36、方针;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社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革命工作要极端负责,要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等等。A、B、C、D 选项均正确。14.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实事求是(分数:2.00)A.两大理论成果都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事求是思
37、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B.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C.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D.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一道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B、C、D 选项正确。
38、A 选项表述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故不选。15.党之所以能够深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是因为(分数:2.00)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 B.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以及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可能性。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9、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党之所以能够深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中国是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 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
40、盾。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A、B、C、D 选项正确。16.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分数:2.00)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B.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C.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D.武装斗争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成功的强有力保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属记忆与理解
41、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C 选项正确。D 选项自身表述是正确的,但不是讲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而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中,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干要求,故不选。1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把“一化”作为主体的决定性因素有(分数:2.00)A.党在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 B.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要求C.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D.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全部举
42、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性,属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奋斗,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1953 年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
43、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对这条总路线的内容有过一种通俗的解释:“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里所要表达的是: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A、C 选项正确。B 选项的错误在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服务的,而不是相反。D选项的错误在于,“一化”并不是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全部举措,“三改”也体现了解放 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18.1956年
44、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分数:2.00)A.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 D.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属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这些基本制度和根本制度的确立,既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解放
45、和发展了生产力,又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B 选项是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对国内经济和政治的重大影响角度来说的,C 选项是对国际社会的影响,D 选项是其实现的理论意义。故选项 A、B、C、D 正确。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党内外、国内外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因素 B.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努力促使两种因素相互转化C.努力为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创
46、造条件 D.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论十大关系所确定的基本方针,属于理解与记忆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C、D 选项是正确答案。B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虽然能够互相转化,但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逆转。20.党的十三大不仅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这一科学含义包括(分数:2.00)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
47、阶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的过渡阶段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D 选项正确。B、C 项不选的原因在于,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起始阶段。1956 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就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8、是建设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不是过渡阶段。2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指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B.揭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 D.为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提供了理论依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属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有一定难度。A、B、C 选项正确。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正确分析基础上的,而不是相反。2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具体体现在(分数:2.00)A.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跨越B.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变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时期 D.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