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00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在于要(分数:2.00)A.坚持B.继承C.发展D.创新3.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分数:2.00)A.改造世界观B.改造社会历史观C.改造人生观D.改造自然观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分数:2.00)A.实事求是B.坚持真理C.不断创新D.尊重规律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分数:2.0
2、0)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6.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分数:2.00)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7.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
3、就像真有老虎了。”下列选项与“三人成虎”这一成语体现的观点在根本上一致的是(分数:2.00)A.实用主义真理观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客观性8.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分数:2.00)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分数:2.00)A.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B.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C.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4、标准10.前些年,我国多数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狂热中。这说明非理性因素(分数:2.00)A.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B.具有诱导作用C.具有解释作用D.具有更大的可靠性11.“知识就是力量”,对这一命题理解正确的是(分数:2.00)A.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B.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知识精英是历史的创造者D.知识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1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分数:2.00)A.手段与目的的关系B.限定与超越的关系C.物质与精神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13.实践“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
5、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分数:2.00)A.实践标准并不可靠B.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4.“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与这句话最相符合的是(分数:2.00)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
6、否承认(分数:2.00)A.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7.科学家对 1994 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分数:2.00)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可以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潜存于人脑之中的知识是可以被后天激活的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分数:2.00)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B.数学和逻辑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C.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D.人的意识不仅
7、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9.“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只是把几个景物组合在一起就勾画出了优美的意境,这表明(分数:2.00)A.人们的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摹写B.人们的意识具有主观创造性C.人们的认识既具有摹写性又具有创造性D.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20.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因为(分数:2.00)A.构成实践的诸要素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B.实践的结果引起了客观世界的变化C.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D.实践的发展过程受客观规律支配21.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在(分数:2.00)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
8、域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D.认识在实践中形成22.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3.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分数:2.00)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C.真理和价值
9、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D.真理是绝对的,价值是相对的,真理决定了价值25.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从“支农”经由“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到十八大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的总体部署,再到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诸多时下“三农”热点争论问题的一锤定音。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过程说明其是(分数:2.00)A.不断克服谬误,接近真理的过程B.主体对客体能动性的过程C.实践基础上能动反映的过程D.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26.古希腊有位哲人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分数:2.0
10、0)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B.感性认识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C.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D.感性认识对正确认识事物是没有意义的27.关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变化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B.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C.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个过程,人永远无法达到真理D
11、.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28.下列观点包含着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原理的有(分数:2.00)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29.1931 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讲话中,提出了忠告: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爱因斯坦的忠
12、告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数:2.00)A.要坚持物质和意识的统一B.要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C.要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D.要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100 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关键在于要(分数:2.00)A.坚持B.继承C.发展D.创新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论创新。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和创新的统一,其中创新是马
13、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而坚持和继承则是创新的前提。3.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分数:2.00)A.改造世界观 B.改造社会历史观C.改造人生观D.改造自然观解析:解析:世界观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因为选项 BCD 都包含在选项 A 中,所以选 A。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分数:2.00)A.实事求是 B.坚持真理C.不断创新D.尊重规律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所以选择 A。5.辩证唯物主义认
14、为,认识的本质是(分数:2.00)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反映。AD 丽项,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属于能动反映的内在环节和必要途径,但并不是认识的本质,所以是错误的选项;C 项违背了能动的反映论原则,是错误的选项。只有 B 项是认识的本质。6.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分数:2.00)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解析:解析:此
15、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领域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扩展;第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有待于深化。A 选项说的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不是真理的相对性。B 选项是主观真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抹杀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且说的也不是真理的相对性。C 选项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 D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选项。7.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
16、“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下列选项与“三人成虎”这一成语体现的观点在根本上一致的是(分数:2.00)A.实用主义真理观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客观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有其客观内容的,而主观真理从主观出发,没有客观内容。三人成虎没有从客观事实出发,而是从主观臆测出发去判定认识的正确与否,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而实用主义观
17、点也是从根本上否定真理的客观性。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A。8.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分数:2.00)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认识的作用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感性认识和理
18、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题干正是强凋了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感性认识,把二者截然分开,所以正确选项是 D。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分数:2.00)A.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B.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C.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说的正是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ABC 都是错误选项,只有 D 选项才是符合题干的
19、上卜确说法,所以正确选项是 D。10.前些年,我国多数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狂热中。这说明非理性因素(分数:2.00)A.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B.具有诱导作用 C.具有解释作用D.具有更大的可靠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动力、诱导和激发作用。AC 是正确说法,但是与题干无关,D 选项是错误说法。只有 B 是复合题干的正确说法,所以正确选项是 B。11.“知识就是力量”,对这一命题理解正确的是(分数:2.00)A.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 B.知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知识精英是历史的创造者D.知识决定社
20、会形态的更替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题干的“知识”是指真理性认识,“力量”是对人的有用性,这就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BCD 都是错误说法,只有 A 是符合题干的正确说法,所以正确选项是 A。1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分数:
21、2.00)A.手段与目的的关系B.限定与超越的关系 C.物质与精神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与完善。这就是 B 选项所说的限定与超越的关系,所以正确选项是 B。13.实践“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分数:2.00)A.实践标准并不可靠B.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2、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是列宁的原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具体的,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不能把所有的认识都证明或驳倒,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即“确定”的,又是相对的即“不确定”的。D 选项正确。14.“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与这句话最相符合的是(分数:2.00)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 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由和必然的关系。B、D 两项的内容虽然都是正确的,但与题干不
23、是最相符合的。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看待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必然即事物发展的规律。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其最一般的意义是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自由是对世界的改造,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两个方面,这是人的行动自由,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而“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与这句话是同样的意思。选项 C 表述错误,应该是必然是自由的根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24、15,分数:30.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分数:2.00)A.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人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A 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部分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承认的,不符合题干要求;B 项是唯物主义观点,能够区分出
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正确选项;C 项是唯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承认的观点,只是唯心主义的经验和唯物主义的“经验”不一样,唯心主义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是上帝赋予的,更多指的是先天经验,而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即否认其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实践更多指的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因而也可以说认识起源于经验。D 项是马克思主义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所以只有 BD 是正确选项。17.科学家对 1994 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分数:2.00)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B.人类可以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
26、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D.潜存于人脑之中的知识是可以被后天激活的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们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认识是有待扩展和深化的。AC 选项都符合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内容,是正确选项。人类没有办法预测一切自然现象,所
27、以 B 选项是错误的。D 选项的错误在于,这种认为知识是预先潜存于人的大脑之中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故不选。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分数:2.00)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D.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两条基本路线。A 项概念和命题由经验来证实,即认识通过认识来证实,是唯心主义的观点;B 项概念和命题源于理性,即理性来源于理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强调认识源于实践,
28、CD 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 选项不能断章取义地理解为“人的意识创造世界”,这里的“创造”是指反映基础上的创造。AB 是正确选项。19.“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只是把几个景物组合在一起就勾画出了优美的意境,这表明(分数:2.00)A.人们的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摹写B.人们的意识具有主观创造性 C.人们的认识既具有摹写性又具有创造性 D.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A 选项忽视了意识的能动性和能动反映论的创造性,所以是错误的。BCD 都是符合意识能动性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
29、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中的创造性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选择、重组等,题干中的诗句就是对认识信息的选择。20.实践是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因为(分数:2.00)A.构成实践的诸要素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B.实践的结果引起了客观世界的变化 C.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实践的发展过程受客观规律支配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的物质性特征。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这由以下四个方面决定:(1)构成实践的诸要素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2)实践的结果引起了客观世界的变化;(3)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4)实践的发展过程受客观规律支配。所有选
30、项均符合题意,因此全选。21.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在(分数:2.00)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认识在实践中形成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这体现在:(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选项 ABC 符合题意,而选项 D 说明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不合题意。22.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
31、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意识具有指导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具体特征。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的
32、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D。23.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分数:2.00)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
33、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生动体现。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BCD。2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分数:2.00)A.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D.真理是绝对的,价值是相对的,真理决定了价值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
34、应用。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这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再者,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选项 D 割裂了二者的关系,并走向形而上学。因此,本题
35、正确答案为 ABC。25.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从“支农”经由“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到十八大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的总体部署,再到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诸多时下“三农”热点争论问题的一锤定音。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认识过程说明其是(分数:2.00)A.不断克服谬误,接近真理的过程B.主体对客体能动性的过程C.实践基础上能动反映的过程 D.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过程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过程是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A 选项是真理和谬误的关系;B
36、 选项是主客体的关系,不属于认识的过程;CD 选项说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而题干讲的就是认识问题,所以正确选项是 CD。26.古希腊有位哲人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分数:2.00)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B.感性认识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C.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 D.感性认识对正确认识事物是没有意义的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题干内容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是盲目的,
37、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殊不知,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必须建立在感性基础上,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主观自生的东西。由此,ABC 正确。27.关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变化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 B.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个过程,人永远无法
38、达到真理D.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和真理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地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的认识都必须靠直接经验。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验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所以 A 选项正确;
39、认识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决定认识,所以 B 选项正确。CD 选项是错误观点,所以正确选项是 AB。28.下列观点包含着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原理的有(分数:2.00)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地暴露,才能使对
40、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验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BC 选项都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是正确观点;D 选项是必然和偶然的关系问题,与题干无关。所以正确选项是 ABC。29.1931 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讲话中,提出了忠告: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
41、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爱因斯坦的忠告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数:2.00)A.要坚持物质和意识的统一B.要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C.要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D.要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和价值。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A 选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选项是人与自然问题,BD 选项都是真理和价值问题,是符合题干要求的。所以正确选项是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