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1400179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的重要意义是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C量变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D有了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分数:1.00)A.B.C.D.2.唯物主义的实质和主要内容在于承认A外部世界对人和人的意识的先在性 B外部世界对人和人的意识的独立性C人类意识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 D人类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分数:1.00)A.B.C.D.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群众A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 B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是先进生产力和

2、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D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分数:1.00)A.B.C.D.4.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A单个人天生具有的东西 B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C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不断变化发展的(分数:1.00)A.B.C.D.5.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形态有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数:1.00)A.B.C.D.6.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

3、、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这一思想说明A人是社会的主体 B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分数:1.00)A.B.C.D.7.破解我国的“三农”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的矛盾,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形式属于A一方克服另一方的形式 B矛盾的调和形式C这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D社会领域中非对抗性质的矛盾(分数:1.00)A.B.C.D.8.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是A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整个

4、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决定力量(分数:1.00)A.B.C.D.9.社会的政治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政治法律思想 B政治组织C政治法律制度 D政治法律设施(分数:1.00)A.B.C.D.10.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或事例的是A宇宙有正负宇宙,负字宙由亡灵组成B电脑可以预测人的前途和命运C“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形非即神也,神非即形也”;“生则合而为用,死则形留而神逝”(分数:1.00)A.B.C.D.11.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A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有价值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B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实践中确立的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

5、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分数:1.00)A.B.C.D.1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A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因素B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D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主观任意地改变生产关系(分数:1.00)A.B.C.D.13.“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一论断揭示了A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同的 B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同的C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D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性(分数:1.00)A.B.C.D.14.下述关于客观真理的正确观点有A真理的内容

6、是客观的 B真理没有主观形式C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D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分数:1.00)A.B.C.D.15.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思想揭示了认识A发展的基本规律 B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C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分数:1.00)A.B.C.D.16.下列论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认为时空是为了人的方便而创造的观念B脱离物质谈运动 C上帝创造世界D鬼神是头脑自生的迷信(分数:1.00)A.B.C.D.17.2005 年 10 月 17 日

7、,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经过多次实验,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完善,并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表明A自主创新的成功 B物质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可以相互促进C精神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D多次实验是载人航天精神的先导(分数:1.00)A.B.C.D.18.关于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下述观点正确的有A它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B从内容上看,它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C从形式上看,它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它是由各种实例的总和构成的(分数:1.00)A.B.C.D.19.确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

8、践的”,其意义在于A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B否定社会的物质性C深刻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本质D为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提供了依据(分数:1.00)A.B.C.D.20.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制度C政治组织 D政治法律设施(分数:1.00)A.B.C.D.21.下列论断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A脱离了运动谈物质 B静止就是不动C时空是独立存在而与事物无关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数:1.00)A.B.C.D.22.关于价值选择,下述观点正确的有,价值选择A是主观任意的 B要受到功利、审美等主观因素的制约C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D是多样

9、性与统一性的内在统一(分数:1.00)A.B.C.D.23.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A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D区分不同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分数:1.00)A.B.C.D.24.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C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D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分数:1.00)A.B.C.D.25.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防微杜渐 D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结合(分数:1.00)A.B.C.D

10、.26.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确定的,这是因为A实践是世界的本体 B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实践最终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凡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都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分数:1.00)A.B.C.D.27.关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下述正确的观点有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分数:1.00)A.B.C.D.28.下列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的现象有A社会实践 B生产方式 C地理环境 D人口因素(分数:1.00)A.B.C.D.29.意识能动性表现为A意识活动的计划

11、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意识活动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 D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性(分数:1.00)A.B.C.D.30.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A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C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D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分数:1.00)A.B.C.D.31.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有A构成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B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C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D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分数:1.00)A.B.C.D.3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就是A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从

12、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B不能从本本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C不能从某种既有的经验出发D要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分数:1.00)A.B.C.D.33.以下属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表现是A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无关 B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有关C创造历史的个人作用的合力是客观的 D社会发展结果不同于人们的预期目的(分数:1.00)A.B.C.D.34.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都改变了,而且它腐烂起来了,丧失了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了A部分和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B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C部

13、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认识事物(分数:1.00)A.B.C.D.35.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A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 B认识先于经验和事物C主观意志决定一切 D世界是不可知的(分数:1.00)A.B.C.D.3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只有和谐丽没有矛盾、差别的社会 B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C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分数:1.00)A.B.C.D.37.当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A它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地位B它体现着先生产后科学技术的内在结构的变化C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

14、缩短D它的进步决定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分数:1.00)A.B.C.D.38.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A信息功能 B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C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D决定社会存在发展方向的功能(分数:1.00)A.B.C.D.39.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分数:1.00)A.B.C.D.40.反物质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新成就,它进一步说明了A物质与意识是两种独立并存的现象 B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C物质可以变精神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分数:

15、1.00)A.B.C.D.41.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是A每一事物内部的联系 B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C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D世界的普遍联系通过中介来实现(分数:1.00)A.B.C.D.42.恩格斯说:“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这一思想说明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A实质上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C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辩证法与辩证思维的关系D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关系(分数:1.00)A.B.C.D.43.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一思想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

16、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B实践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相统一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D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是自然界的本质(分数:1.00)A.B.C.D.44.“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A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B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分数:1.00)A.B.C.D.4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人的存在方式C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D物质和精神相互转化的中介(分数:1.00)A.B.C.D.4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说明A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B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

17、的表现形态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不能独立存在D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分数:1.00)A.B.C.D.4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A它是一切哲学郜必须回答的问题B它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C它是各派哲学争论的焦点D它决定着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出发点和方向(分数:1.00)A.B.C.D.4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A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D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分数:1.00)A.B.C.D.49.近代

18、唯物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是A反对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 B反对和批判了宗教神学C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先导的作用 D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数:1.00)A.B.C.D.50.下列论断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A物质决定意识 B一切事物永远自身等同即 A=AC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D事物只有量的差别和变化(分数:1.00)A.B.C.D.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七)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的重要意义是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C量变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 D有了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分数:1

19、.00)A. B. C. D.解析:2.唯物主义的实质和主要内容在于承认A外部世界对人和人的意识的先在性 B外部世界对人和人的意识的独立性C人类意识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 D人类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分数:1.00)A. B. C. D.解析: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人民群众A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 B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D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分数:1.00)A. B. C. D. 解析:4.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A单个人天生具有的东西 B从所有个体的人

20、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C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不断变化发展的(分数:1.00)A.B.C. D. 解析:5.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形态有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数:1.00)A. B. C.D. 解析:6.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这一思想说明A人是社会的主体 B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分数:1.00)A. B. C.D

21、. 解析:7.破解我国的“三农”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的矛盾,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形式属于A一方克服另一方的形式 B矛盾的调和形式C这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D社会领域中非对抗性质的矛盾(分数:1.00)A.B.C. D. 解析:8.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是A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决定力量(分数:1.00)A. B. C. D. 解析:9.社会的政治结构的构成要素有A政治法律思想 B政治组织C政治法律制度 D政治法律设施(分数:1.

22、00)A.B. C. D. 解析:10.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或事例的是A宇宙有正负宇宙,负字宙由亡灵组成B电脑可以预测人的前途和命运C“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形非即神也,神非即形也”;“生则合而为用,死则形留而神逝”(分数:1.00)A. B. C.D. 解析:11.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A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有价值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B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实践中确立的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分数:1.00)A. B. C. D.解析:1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A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

23、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因素B生产力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D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主观任意地改变生产关系(分数:1.00)A. B.C. D. 解析:13.“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一论断揭示了A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同的 B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同的C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D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性(分数:1.00)A.B. C. D.解析:14.下述关于客观真理的正确观点有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没有主观形式C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D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分数:1.00)A. B

24、.C. D.解析:15.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一思想揭示了认识A发展的基本规律 B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C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分数:1.00)A. B. C. D. 解析:16.下列论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认为时空是为了人的方便而创造的观念B脱离物质谈运动 C上帝创造世界D鬼神是头脑自生的迷信(分数:1.00)A. B. C. D. 解析:17.2005 年 10 月 17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经过多次实

25、验,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完善,并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表明A自主创新的成功 B物质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可以相互促进C精神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D多次实验是载人航天精神的先导(分数:1.00)A. B. C. D.解析:18.关于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下述观点正确的有A它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B从内容上看,它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C从形式上看,它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它是由各种实例的总和构成的(分数:1.00)A. B. C. D.解析:19.确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意义在于A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

26、质B否定社会的物质性C深刻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本质D为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提供了依据(分数:1.00)A. B. C. D. 解析:20.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A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制度C政治组织 D政治法律设施(分数:1.00)A.B. C. D. 解析:21.下列论断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A脱离了运动谈物质 B静止就是不动C时空是独立存在而与事物无关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数:1.00)A. B. C. D. 解析:22.关于价值选择,下述观点正确的有,价值选择A是主观任意的 B要受到功利、审美等主观因素的制约C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D是多样性与统一性

27、的内在统一(分数:1.00)A.B. C. D. 解析:23.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A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D区分不同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分数:1.00)A. B.C. D. 解析:24.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C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D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分数:1.00)A. B. C. D. 解析:25.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防微杜渐 D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结合(分

28、数:1.00)A. B. C. D. 解析:26.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确定的,这是因为A实践是世界的本体 B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C实践最终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D凡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都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分数:1.00)A.B. C. D. 解析:27.关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下述正确的观点有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分数:1.00)A. B. C. D. 解析:28.下列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的现象有A社会实践 B生产方式 C地理环境 D人口因素(分

29、数:1.00)A. B. C. D. 解析:29.意识能动性表现为A意识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C意识活动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 D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性(分数:1.00)A. B. C. D. 解析:30.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A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争取社会的和谐稳定C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D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分数:1.00)A. B. C. D. 解析:31.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有A构成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B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C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D矛盾力

30、量的不平衡性(分数:1.00)A. B. C.D. 解析:3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就是A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B不能从本本出发,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C不能从某种既有的经验出发D要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反对片面地看问题(分数:1.00)A. B. C. D. 解析:33.以下属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表现是A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无关 B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有关C创造历史的个人作用的合力是客观的 D社会发展结果不同于人们的预期目的(分数:1.00)A.B.C. D. 解析:34.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都改

31、变了,而且它腐烂起来了,丧失了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了A部分和整体是不可分割的 B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C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去认识事物(分数:1.00)A. B.C. D. 解析:35.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A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 B认识先于经验和事物C主观意志决定一切 D世界是不可知的(分数:1.00)A. B. C.D.解析:3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只有和谐丽没有矛盾、差别的社会 B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C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分数:1.00)A.B. C

32、. D. 解析:37.当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A它在现代生产和经济增长中占有首要地位B它体现着先生产后科学技术的内在结构的变化C它反映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D它的进步决定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分数:1.00)A. B.C. D.解析:38.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A信息功能 B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C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D决定社会存在发展方向的功能(分数:1.00)A. B. C. D.解析:39.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分数:

33、1.00)A.B. C. D. 解析:40.反物质的发现,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新成就,它进一步说明了A物质与意识是两种独立并存的现象 B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C物质可以变精神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分数:1.00)A.B. C.D. 解析:41.联系的普遍性的表现是A每一事物内部的联系 B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C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D世界的普遍联系通过中介来实现(分数:1.00)A. B. C. D. 解析:42.恩格斯说:“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这一思想说明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A实质上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

34、系C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辩证法与辩证思维的关系D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关系(分数:1.00)A. B. C. D.解析:43.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一思想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B实践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相统一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D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是自然界的本质(分数:1.00)A.B. C. D.解析:44.“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A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B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分数:1.00)A. B.C. D.解析:45

3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人的存在方式C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D物质和精神相互转化的中介(分数:1.00)A. B. C. D. 解析:4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说明A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B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不能独立存在D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和发展的基础(分数:1.00)A. B. C. D. 解析:4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A它是一切哲学郜必须回答的问题B它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C它是各派哲学争论的焦点D它决定着人们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出发点和方向(

36、分数:1.00)A. B. C. D. 解析:4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A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D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分数:1.00)A. B. C. D. 解析:49.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是A反对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 B反对和批判了宗教神学C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先导的作用 D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数:1.00)A. B. C. D. 解析:50.下列论断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是A物质决定意识 B一切事物永远自身等同即 A=AC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D事物只有量的差别和变化(分数:1.00)A.B. C. D.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UL 8754-2013 UL Standard for Safety Holders Bases and Connectors for Solid-State (LED) Light Engines and Arrays (First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December.pdf UL 8754-2013 UL Standard for Safety Holders Bases and Connectors for Solid-State (LED) Light Engines and Arrays (First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December.pdf
  • UL 879-2009 UL Standard for Safety Electric Sign Components (Nin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June 11 2014)《电子告示牌零件》.pdf UL 879-2009 UL Standard for Safety Electric Sign Components (Nin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June 11 2014)《电子告示牌零件》.pdf
  • UL 879A-2012 UL Standard safety for LED Sign and Sign Retrofit Kits (First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December 18 2013)《发光二极管(LED)标志及标志改造套件》.pdf UL 879A-2012 UL Standard safety for LED Sign and Sign Retrofit Kits (First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December 18 2013)《发光二极管(LED)标志及标志改造套件》.pdf
  • UL 87A-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Power-Operated Dispensing Devices for Gasoline and Gasoline Ethanol Blends with Nominal Ethanol Concentrations up to 85 Percent (E0 C E85) (First.pdf UL 87A-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Power-Operated Dispensing Devices for Gasoline and Gasoline Ethanol Blends with Nominal Ethanol Concentrations up to 85 Percent (E0 C E85) (First.pdf
  • UL 87A-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Power-Operated Dispensing Devices for Gasoline and Gasoline Ethanol Blends with Nominal Ethanol Concentrations up to 85 Percent (E0 C E85) (Firstncl.pdf UL 87A-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Power-Operated Dispensing Devices for Gasoline and Gasoline Ethanol Blends with Nominal Ethanol Concentrations up to 85 Percent (E0 C E85) (Firstncl.pdf
  • UL 87B-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Power-Operated Dispensing Devices for Diesel Fuel Biodiesel Fuel Diesel Biodiesel Blends with Nominal Biodiesel Concentrations up to 20 Percent (.pdf UL 87B-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Power-Operated Dispensing Devices for Diesel Fuel Biodiesel Fuel Diesel Biodiesel Blends with Nominal Biodiesel Concentrations up to 20 Percent (.pdf
  • UL 87B-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Power-Operated Dispensing Devices for Diesel Fuel Biodiesel Fuel Diesel Biodiesel Blends with Nominal Biodiesel Concentrations up to 20 Percent (_1.pdf UL 87B-2015 UL Standard for safety Power-Operated Dispensing Devices for Diesel Fuel Biodiesel Fuel Diesel Biodiesel Blends with Nominal Biodiesel Concentrations up to 20 Percent (_1.pdf
  • UL 884-2016 UL Standard for Safety Underfloor Raceways and Fittings (Thirteenth Edition).pdf UL 884-2016 UL Standard for Safety Underfloor Raceways and Fittings (Thirteenth Edition).pdf
  • UL 887-1999 UL Standard for Safety Delayed-Action Timelocks (Eigh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June 26 2018)《延时作用的定时锁》.pdf UL 887-1999 UL Standard for Safety Delayed-Action Timelocks (Eighth Edition Reprint with Revisions Through and Including June 26 2018)《延时作用的定时锁》.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