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4002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3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 (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 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 6 句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 苔痕上阶绿,

2、。 (刘禹锡陋室铭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淀溪沙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解析: 其不善者而改之 星汉灿烂 草色入帘青 似曾相识燕归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山穷水复疑无路 断肠人在天涯 伤心秦汉经行处 (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 后四句 。 解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 绿杨阴里白沙堤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9 分 )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 j。如果说梦想是天

3、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 n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 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 ,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希 j( ) 沉 n( ) 喧 嚣 ( ) 解析: 冀 溺 xio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解析:“星晨”改为“星辰” 。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采颇”的意思是 。 解析:“华”的意思是“花,开花”。“采颇”的意思是“采摘” 。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

4、句恰当的话。 解析: 右边种植真实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2)题。 (4 分 )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 A、 B 两处的人物是谁。 A 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 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解析: A:刘四爷, B:虎妞。 (2)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借着火柴的亮光,看见了温暖的 、喷香的烤鹅、美丽

5、的圣诞树、和蔼的 。 解析: 温暖的大火炉,和蔼的奶奶。 4.九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 分) (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 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是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 ) 解析:据调查统计,人们闯红灯最主要的原因是“看到别人闯”,其次是“看到没有车”和“习惯了”,真正“有急事”的只是寥寥无几 。 (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 一个 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

6、?” 一位大叔掏出一张 20 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 10 块钱的。” 解析: 几十秒等来的是安全,是健康。大妈,您想想,现在还有什么比安全健康更重要的呢?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等,那这马路上该乱成什么样子呢。 大叔,有些东西不是能够用钱来衡量的,钱能不能买到健康,买到安全呢?文明交通,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12 86 369 84 应该从每个人做起 。 (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

7、示, 增强安全意 识, 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买做到文明出行。 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 ”删去,把“ ”改为“ ”。 解析:应该将“原因”或“引发的”删去,把“启示”改为“教训”。 最后三句 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 (只填序号 ) 解析:应该把 A 与 B 调换 。 二、阅 读 (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17 分 ) 西塘古镇 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 1 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 9 条河道在

8、此交汇,将古镇分为 8 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吁。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日: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日: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占河的街道都

9、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 廊棚沿河而建, 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严“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 而深窄,其才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 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

10、,石皮弄最窄,宽处仅 1 米,弄口最窄处仅 0.8 米。全长 68 米,上面用 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5.根据文章内容,用“ ”将 - 段分成四个部分。 (3 分 ) 解析: 6.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

11、下面的表格。( 6 分) 对象 特 点 古桥 廊棚 解析: 古桥:河桥密布,造型优美,种类繁多,有文化底蕴。 廊棚:规模大,造型古朴,实用性强。 7.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 ( 2 分 ) 解析: 作比较、下定义。 8.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迭效果 ?(2 分 )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 1 米,弄口最窄处仅 0.8 米。 解析: 使说明语言更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石皮弄的狭窄。 9.第 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 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 ?(4 分 ) 解析:势:面积狭小,河道众多,

12、水路交通发达 。 事:依水而居,河桥密布,修建廊棚,街弄狭窄,交通较为便利,空间利用度高。 二 (23 分 )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

13、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当 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 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

14、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 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 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二行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 ?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 !我说:这是诗, 诗就是一行一行的。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

15、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 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 红豆啦 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 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

16、事。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裹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 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有删改) 10.根据文中 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划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4 分 ) 乡村的诗意在哪里 ?让我来轻轻告诉你: 她在 童年的蛙声 中,她在 稻田的荷香 里, 她在 中,她在 里, 她在 中,她在 里。 解析:她在菜地的葱行中,她在秀才的诗行里,她在豆荚的笑声中,她在蛐蛐的琴音里 。 11

17、.第 段写在田埂上摔饺,第 段写听豆荚炸裂声,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 ?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 分 ) (1)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 。 (2)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 。 解析: (1)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2)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 (5 分 ) 解析: 运用了拟人(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葱行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行为,更生动、优美,充满了诗意。排比句式的运用, 表现了菜地里的葱的整齐优美, 把作者对乡村常景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1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18、内涵。 (4 分 ) 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 固执 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解析:“固执”一词在这里是“执着”的意思, 写出了父亲对土地的不舍,表达了父亲及世代农民对乡村田园的热爱、依恋 。 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 (6 分 ) 解析: 作者回忆的是已逝去的乡村生活,相对现在而言,那确是“远去的”了。 “远去的乡村”留有作者美好的回忆,和现在的“城市文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文章表达了对已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担忧、失落,引发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 标 题新颖,吸引读者,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9、三 (15 分 )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 分 )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则素湍绿潭 素: (4)属引凄异 属 (5)故渔者歌曰 故: 解析: (1)阙:通“缺

20、”,中断 (2)溯:逆流而上 (3)素:白色 (4)属:连接 (5)故:所以 。 16.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解析: (1)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乘着迅疾的风,也没有它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的趣味。 1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 和形成照应。 (每格限填一字 )(2 分 ) 解析:“凄”和“哀” 。 18.第 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 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 分 ) 解析: 山: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 水: 水势险恶、水位高、 水流急。 三、写作 (55 分 ) 19.以“ 那段 的日子 ”为题,写一篇文章。 (55 分 ) 提示与要求 (1)请你 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 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解析: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