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1400716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 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寒从中生,与哪两个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分数:1.00)A.心、肺B.心、肾C.脾、肾D.肝、肾E.心、脾2.饮食偏嗜中,下列哪种提法不确切?(分数:1.00)A.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C.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D.多食苦,则骨痛而发落E.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3.七情内伤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喜则气缓B.怒则气上C.悲则气消D.恐则气乱E.思则气结4.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的气是:

2、(分数:1.00)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5.正气的强弱主要与:(分数:1.00)A.居住的地域条件有关B.工作环境有关C.精神状态有关D.气候变化有关E.以上都不是6.“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分数:1.00)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急则治标E.标本兼治7.称为“悍气”的气是:(分数:1.00)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经气8.分布在头侧的经脉是:(分数:1.00)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阴维脉E.厥阴经9.“封藏之本”指的是:(分数:1.00)A.心B.肝C.脾D.肺E.肾10.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物质是:(分数:1

3、.00)A.精B.气C.血D.津E.液11.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分数:1.00)A.胀痛B.窜痛C.灼痛D.刺痛E.重痛12.“肾为气之根”是指:(分数:1.00)A.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B.肾阴为人体阴气之根C.肾主纳气D.肾中精气主司气化E.肾中阳气主管水液代谢13.阴损及阳与阳损及阴的理论依据是:(分数:1.00)A.阴阳互根B.阴阳对立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制约14.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分数:1.00)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E.对阴阳失调的概括15.通因通用法,适用于下列

4、哪项:(分数:1.00)A.脾虚泄泻B.五更泄泻C.小便清长、频数、夜尿多D.血瘀崩漏E.肾虚遗精滑泄16.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分数:1.00)A.数变B.炎上C.炎热D.生风E.趋下1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主要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分数:1.00)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18.循行于腹面的十二经脉由内向外的排列顺序是:(分数:1.00)A.肾、脾、胃、肝经B.肾、胃、脾、肝经C.脾、胃、,肾、肝经D.脾、胃、肝、肾经E.肾、脾、胃、肝经19.“水火既济”的关系是指:(分数:1.00)A.心与肾关系B.肝和肾关系C.脾与肾关系

5、D.肺与肾关系E.脾与肺关系20.“胃之关”是指:(分数:1.00)A.脾B.肺C.幽门D.心E.肾二、B词语解释/B(总题数:5,分数:10.00)藏象_天癸_六合_24.风性善行(分数:2.00)_25.塞因塞用(分数:2.00)_三、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40.00)26.五行学说是如何指导治疗的?(分数:10.00)_27.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分数:10.00)_28.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分数:10.00)_29.何谓“标本”?为什么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分数:10.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30.00)30.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6、(分数:15.00)_31.何谓肝主疏泄?试述肝主疏泄与气血津液运行的关系。(分数:15.00)_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 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寒从中生,与哪两个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分数:1.00)A.心、肺B.心、肾C.脾、肾 D.肝、肾E.心、脾解析:2.饮食偏嗜中,下列哪种提法不确切?(分数:1.00)A.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C.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D.多食苦,则骨痛而发落 E.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解析:3.七情内伤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7、分数:1.00)A.喜则气缓B.怒则气上C.悲则气消D.恐则气乱 E.思则气结解析:4.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的气是:(分数:1.00)A.元气B.宗气 C.营气D.卫气E.中气解析:5.正气的强弱主要与:(分数:1.00)A.居住的地域条件有关B.工作环境有关C.精神状态有关 D.气候变化有关E.以上都不是解析:6.“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分数:1.00)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D.急则治标E.标本兼治解析:7.称为“悍气”的气是:(分数:1.00)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 E.经气解析:8.分布在头侧的经脉是:(分数:1.00)A.太阳经B.阳明

8、经C.少阳经 D.阴维脉E.厥阴经解析:9.“封藏之本”指的是:(分数:1.00)A.心B.肝C.脾D.肺E.肾 解析:10.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物质是:(分数:1.00)A.精B.气C.血D.津E.液 解析:11.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分数:1.00)A.胀痛B.窜痛C.灼痛D.刺痛 E.重痛解析:12.“肾为气之根”是指:(分数:1.00)A.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B.肾阴为人体阴气之根C.肾主纳气 D.肾中精气主司气化E.肾中阳气主管水液代谢解析:13.阴损及阳与阳损及阴的理论依据是:(分数:1.00)A.阴阳互根 B.阴阳对立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制约解析:14.中医学关于

9、“证”的概念是:(分数:1.00)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E.对阴阳失调的概括解析:15.通因通用法,适用于下列哪项:(分数:1.00)A.脾虚泄泻B.五更泄泻C.小便清长、频数、夜尿多D.血瘀崩漏 E.肾虚遗精滑泄解析:16.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分数:1.00)A.数变B.炎上C.炎热 D.生风E.趋下解析:1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主要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分数:1.00)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气化作用E.固摄作用 解析:18.循行于腹面的十二经脉

10、由内向外的排列顺序是:(分数:1.00)A.肾、脾、胃、肝经B.肾、胃、脾、肝经 C.脾、胃、,肾、肝经D.脾、胃、肝、肾经E.肾、脾、胃、肝经解析:19.“水火既济”的关系是指:(分数:1.00)A.心与肾关系 B.肝和肾关系C.脾与肾关系D.肺与肾关系E.脾与肺关系解析:20.“胃之关”是指:(分数:1.00)A.脾B.肺C.幽门D.心E.肾 解析:二、B词语解释/B(总题数:5,分数:10.00)藏象_正确答案:()解析:藏象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不可见的脏腑器官,象指表现于外可见的生理病理现象,通过观察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测知内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即是藏象。天癸_正确

11、答案:()解析: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产生的促进和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六合_正确答案:()解析: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24.风性善行(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25.塞因塞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是指用补益药物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症。三、B问答题/B(总题数:4,分数:40.00)26.五行学说是如何指导治疗的?(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五行学说指导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控制疾病的传变。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发生疾病时,脏腑之间的病变,往往互相

12、影响。临床上多见一脏受病,而波及他脏。而这种传变都有一定的规律。由此,在治疗疾病时,除对本脏治疗外,还应根据五行生克规律,来调整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控制其传变。例如唯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即是补脾以防肝病传脾:因此,掌握了疾病的传变规律,就可以采取措施,防止传变。防患于未然,是临床治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临床上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原则是补母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益火补土法,适用于肾

13、阳衰微以致脾阳不振之证,是通过温肾阳而补脾阳的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培土生金法,适用于肺脾两虚之证,是补脾气而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滋水涵木法,适用于肝肾阴虚,是滋肾阴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补肝肾法。金水相生法,适用于肺肾阴虚,是滋益肺肾的方法。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抑强主要用于相克太过,扶弱主要用于相克不及。对于一行太过所致的乘侮,应抑强为主,扶弱为辅;对于一行不及所致的乘侮,应扶弱为主,抑强为辅。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阳虚衰水湿泛滥之证,是通过健脾益气以治疗水湿泛滥之证的方法。泻南补北法,适用

14、于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而致的心火偏旺,水火不济之证。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肝火犯肺之证,又称清泻肺肝法。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之证,又称疏肝健脾法、疏肝和胃法。 另外五行学说还可指导针灸选穴,并可采用“以情胜情”方法,指导情志病的治疗。27.十二经别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经别,是指从十二经脉中别行分出的经脉。因其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故称经别。十二经别在其循行上的特点,可用“离、入、出、合”概括。 经别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十二经别都是认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进入体内后又都是向心性地循行

15、,从而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部的向心性联系。十二经别均上行于头,因而,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十二经别的循行部位到达十二经脉循行所不及之处,从而弥补了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足三阴、足三阳经别上行经过腹、胸,都与心相联系,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的联系。28.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是阴气盛的表现,故属于阴。阴盛则寒,阳被阴制,阴胜则阳病,故寒邪易于伤阳。寒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之症;寒邪直中脾胃,损伤脾胃阳气,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寒邪伤及

16、心肾,可见形寒肢冷,蜷卧喜温,下利清谷,脉微细等症状。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寒邪入侵,阳气受损,气血失温而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如寒邪伤人多见有头痛、腰痛、关节疼痛等症。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可使人体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寒伤肌表,卫阳被遏,腠理闭塞,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伤经络关节,可使关节屈伸不利;寒伤血脉,血脉挛缩,可见脉紧等。29.何谓“标本”?为什么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含义也是多方面的。标指疾病的现象、疾病的次要矛盾,本指疾病的本质,疾病的

17、主要矛盾。在复杂的疾病过程中,只有通过对疾病标本的分析,归纳,分清证候矛盾的主次关系,才不会被各种错综复杂的症状所迷惑,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为确定治疗的重点和先后次序提供依据,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因此,掌握标本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与本,是临床确定治疗原则的依据。在疾病过程中,标本概括了矛盾对立双方的主次关系。因而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才能使疾病痊愈。同时,从标与本的关系来看,只有消除了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标也会随之消失,这也正是强调“治病必求于本”的目的所在。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30.

18、00)30.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体现在人体组织结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各个方面。 组织结构方面: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复杂的组织结构,在经络系统“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下,构成了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宰的内外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杂巨系统。 生理方面:五脏代表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在心的统领下,各脏腑的生理活动协调平衡,完成机体的统一的机能活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可举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的联系进行说明。 病理方面:人体是一个内外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整体。脏腑

19、病变既可以相互影响,又可反映于体表,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密切相关。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可举五脏之间在病理上的影响进行说明。 诊断方面:诊断疾病,察其外以知其内,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在脏腑的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这是整一体观念在诊断上的具体体现。例如,察舌诊脉可以推论内在脏腑的病变。可从舌诊原理进行说明。 治疗方面:治疗局部病变,可从调整整体出发,使阴阳恢复协调平衡。如治疗口舌生疮,可以采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调整内脏功能,治疗局部病变。而在局部采用一定的治疗方法,也可起到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如针刺内关,可调整心的功能,针刺

20、足三里,可调整胃肠功能等。31.何谓肝主疏泄?试述肝主疏泄与气血津液运行的关系。(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宣泄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并促其通畅条达的作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由于肝气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对于人体气机的疏通、畅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才能正常。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如疏泄不及则引起气机不畅,疏泄太过则引起肝的气火上逆等。 肝主疏泄,促进血液运行。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气行则血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通畅,则血液循行保持

21、通利状态。若肝有病变,疏泄失职,气机不畅,则血液流行亦受阻,引起气滞血瘀之病症。另外,疏泄太过,升发太过,又可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血随气逆,气血并行于上,气血逆乱,可见上窍出血,甚则昏厥等。 肝主疏泄,促进水液代谢。肝的疏泄作用,在促进水液代谢,保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津液的运行输布,依赖着气的推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着气的运动,从而调节着水液的代谢。肝主疏泄,调畅三焦气机和调节肺、脾、肾等脏腑的气机升降,使三焦水道通利、脏腑气机协调,促进水液的运行。若疏泄失职,气机郁滞,则水液停留,临床可见痰饮、水肿等症,或见气水交阻的臌胀病,痰气交阻的梅核气、痰核、瘰疬等 同时,气血的运行又与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气血的病变可使水液代谢失常,“气滞水亦停”,“血不利则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