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闻传播史(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新生活报(分数:2.00)_2.文萃周刊(分数:2.00)_3.联合日报(分数:2.00)_4.新民报晚刊(分数:2.00)_5.解放报(分数:2.00)_6.中国学生导报(分数:2.00)_7.“拒检运动”(兰州大学 2004 研)(分数:2.00)_羊枣_9.“客里空”(四川大学 2007 研;清华大学 2003 研)(分数:2.00)_10.反“客里空”运动(复旦大学 2013 研;北大 2012、2006 研;北师 2
2、010 研;华科 2006、2003 研;中国传媒大学 2005 研;华中师大 2003 研)(分数:2.00)_11.中国新闻社(清华大学 2004 研)(分数:2.00)_12.新闻总署(分数:2.00)_13.胡乔木(分数:2.00)_14.邮发合一(人大 2004 研)(分数:2.00)_15.人民日报(分数:2.00)_邓拓_17.中国青年报(分数:2.00)_18.光明日报(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9.简述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过程中同国民党的新闻统治所作的斗争。(山东大学 2008 研;华科 2006研)(分数:2.00)_20.简述 1945、
3、1946 年间新华日报与大公报就和战问题展开的两次交锋。(复旦大学 2004 研)(分数:2.00)_21.简述延安新闻理论改革的理论收获。(分数:2.00)_22.50 年代初,为什么我国实行对私营新闻事业进行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华中师大 2010研)(分数:2.00)_23.简述 1956 年中国新闻工作的改革。(复旦大学 2010 研)(分数:2.00)_24.1956 年人民日报改版基本情况与影响。(人大 2011 研)(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25.如何评价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华中师大 2005 研)(分数:2.00)_26.简
4、要叙述 1949 年以前中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人大 2011 研)(分数:2.00)_27.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各自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点。(湖南大学 2006 研)(分数:2.00)_28.试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报刊文体的演进。(人大 2003 研)(分数:2.00)_中国新闻传播史(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新生活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生活报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创办的重要刊物之一,创刊于 1945 年 8 月 16日,即日本
5、宣布投降的第三天,由中共上海地下组织领导创办。该报的创办使得共产党在国民党势力返回上海之前就先占据了上海报摊的一席之地。该报以苏联塔斯社主办的俄文新生活报中文版的名义出版,并聘请苏商担任发行人,但实际负责人是中国共产党员姜椿芳。9 月 1 日后,该报改名为时代日报。)解析:2.文萃周刊(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萃周刊于 1945 年 10 月 9 日在上海创刊,孟秋江等创办并主持编务,初为文摘性刊物,以转载重庆、成都等地报刊的进步文字为主,旨在沟通大后方与收复区的民主舆论,将内地民主运动扩展至收复区。1946 年 6 月由黎澍接办并任主编,逐步改版为时事政治性刊物,以适应新的
6、斗争需要,揭露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的真相,反映人民群众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述评性特稿日渐增加,使“述评”成为文萃的特色。1947 年改为地下出版,并改名文萃丛刊,每期以一篇文章的篇名作书名,由 16 开杂志形式改为 32 开书本形式。同年 7 月,文萃丛刊社被国民党特务查获,该刊工作人员吴承德、陈子涛、骆何民三人被捕,后在上海解放前夕惨遭杀害,史称“文萃三烈士”。)解析:3.联合日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联合日报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上海创办的一份较有影响力的报刊,1945 年 9 月在上海创刊,由中共中央从重庆派至上海的原重庆中外出版社负责人筹建。该
7、报名义上是一份民间日报,声称“纯民间资本,无党派立场,发挥民间舆论精神”,实际上是中共的报纸。该报仅出版了两个月就被国民党当局指令停刊。后经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于 1946 年恢复出版,改名联合晚报,由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直接领导。)解析:4.新民报晚刊(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民报晚刊是一家政治上“居中偏左、遇礁即避”的民营报纸,1946 年 5 月1 日创刊于上海。该报在创刊时便确定了一要进步、二要保全的办报方针,新闻报道采取“超党派”的立场,不论要闻版、本埠版,基本上采用本报记者自己采访的新闻稿,而不采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稿件。对于一些重要的政治军事消息,大多根据新华社广
8、播稿改编,以本报南京、北平专电形式发表。解放后,新民报晚刊继续出版,1958 年 4 月改名为新民晚报。)解析:5.解放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放报是抗战胜利后中共在华北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46 年 2 月 22 日在北平创刊,初为三日刊,自第 27 期起改为双日刊,“以致力于和平民主建设为宗旨”。该报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压迫,报童被殴打,报纸被抢劫,报社工作人员被捕,此类情况经常发生。1946 年 5 月 29 日,全面内战爆发前夕,国民党当局查封了解放报。)解析:6.中国学生导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学生导报是抗战以来国统区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
9、学生报纸,1944 年 12月 22 日在重庆创刊,复旦大学等大中院校学生主办。中国学生导报从创刊起就把宣传的根本任务定为将正在兴起的学校民主运动迅速推向高潮,使它成为学运的火种与号角。抗战胜利后,该报发行上海航空版,自 1946 年 5 月起同时出版重庆版和上海版,1947 年 6 月被迫停刊。)解析:7.“拒检运动”(兰州大学 2004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拒检运动”是国统区新闻界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一场斗争。1945 年 8 月 7 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不久
10、,重庆 16 家杂志社联合发表声明,宣布不再送检。这一行动得到重庆各界人士的支持,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重庆杂志界联谊会声明所属 33 家杂志社一致拒检。“拒检”运动的蓬勃兴起,成为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拒检”运动的冲击下,9 月 22 日,国民党中央第 10 次常会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办法。国统区新闻文化界为之奋斗多年的取消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斗争,终于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解析:羊枣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羊枣原名杨潮,是我国的著名记者、军事评论家和国际问题专家。1933 年初在上海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他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参
11、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工作,积极支持并协助出版每日译报、译报周刊、导报并为这些报刊撰写社论、专论。1939 年流亡香港,任星岛日报军事记者,开始用“羊枣”笔名为世界知识半月刊撰写国际政论文和军事评论,并任国际新闻社编委,在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附设的新闻学院授课。香港沦陷后转赴桂林、衡阳、福建永安等地从事新闻工作。1945 年 7 月 15 日,因与新四军浙东游击队秘密联系,被国民党逮捕,1946 年 1 月 11 目被秘密处死。其译、撰著作有中国抗战与苏联、苏联的国防、战略论、太平洋的暴风雨、论太平洋大战等。)解析:9.“客里空”(四川大学 2007 研;清华大学 2003 研)(分数:
12、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 年 6 月 15 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这一运动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掀起了中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解析:10.反“客里空”运动(复旦
13、大学 2013 研;北大 2012、2006 研;北师 2010 研;华科 2006、2003 研;中国传媒大学 2005 研;华中师大 2003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反“客里空”运动是指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新闻界为了反对新闻失实而发起的一场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客里空”被借用为“假新闻”的代名词。在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宣传存在右倾偏向,针对一些失实报道,党中央及时加以纠正。1947 年 6 月 15 日起,晋绥日报率先在报纸上展开自我批评,引发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运动。此后,迅速扩展到整个解放区的新
14、闻事业,掀起了我国新闻史上声势浩大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反“客里空”运动,新闻界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纠正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新闻业务得到了很大改进。)解析:11.中国新闻社(清华大学 2004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于 1952 年 9 月 14 日在北京发起成立,是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中新社主要以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根据华侨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报道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以促进爱国华侨的大团结。中国
15、新闻社于 1957 年脱离新华社独立,其后规模日益发展壮大。其总社设在北京,在全国 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以及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设有分社。)解析:12.新闻总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闻总署是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新中国新闻工作的行政机构,1949 年10 月 19 日成立。由胡乔木任署长。下属机构与单位有一厅(办公厅)、一社(新华通讯社)、三局(广播事业局、国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一校(北京新闻学校)。新闻总署成立后做了很多重要工作,主要有:制定与颁布了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并对这些法规加以贯彻、落实,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新闻法
16、制建设。加强和改进报纸经营管理工作。指导新闻业务工作的改革,推出报纸“企业化经营”与“邮发合一”的新办法。对不同新闻工具之间和不同报纸之间的分工进行统一协调,主持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协助进行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会议。1952 年 8 月7 日,新闻总署被撤销。)解析:13.胡乔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胡乔木是中国新闻事业和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人之一,政论家。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是革命刊物北方青年的撰稿人。30 年代参加上海的左翼文化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工作,并主编革命小
17、报和刊物。1937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共青年杂志,曾为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撰写过一系列评论和新闻。1949 年任新华社社长,中央新闻总署署长兼人民日报社长。1950 年起,长期任职中共中央,分管新闻宣传工作,为新华社、人民日报撰写评论和新闻。)解析:14.邮发合一(人大 2004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邮发合一”是指中国从建国初期到 80 年代实行的一项报刊发行制度。在这种发行制度下,报纸的生产(编印)和流通(发行)是截然分开的,把送信与送报捆在一起,把多家报纸捆在一起,把报纸的征订、运发和投递捆在一起,把批发和零售捆在一起,这种“一分
18、开、四捆起”就是“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这种模式拓宽了报纸发行的深度和广度,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了浪费和混乱。然而,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邮发合一”逐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中国的报刊发行模式逐渐演变为“邮发”与自办发行相结合的格局。)解析:15.人民日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于 1949 年 6 月 15 日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创刊,初为华北局机关报,1949 年 8 月 1 日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建国后,人民日报迅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并向国外发行。该报最初日出对开 6 版(有时 8 版),1951 年起改出对开4
19、 版,1956 年改版后扩充为 8 版。自 1955 年 1 月起,该报先后在上海、武汉、西安等地出版航空版。人民日报的主要内容是:报道评论国内外重要时事和重要思想、政策问题;介绍全国各地及首都的情况与中心工作,交流经验,开展各种思想与工作问题的讨论;刊登文艺作品和介绍文艺工作经验;发表读者来信问答。)解析:邓拓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邓拓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主编、政论家、杂文作家,是当代中共新闻事业的创建人之一。青年时代受进步书刊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邓拓进入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从事党的报刊工作并长期担任主要的负责人,先后任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
20、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通讯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务。1949 年 8 月到 1958 年 9 月,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宣传贯彻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建设发展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邓拓从事报刊活动近 30 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新闻工作者。在晋察冀日报工作期间,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坚持“马背办报“。在人民日报和前线杂志工作期间,除担任报刊主编外,还撰写了大量社论,为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为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前线杂志的“三家村札记”等专栏写的杂文,谈古论今,包罗万象,引人人胜,发人深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读者欢迎。)解析:17.中国青
21、年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1954 年 4 月 27 在北京创刊,初为对开周刊、周 3 刊,1956 年 1 月改出对开 4 版日报。它以全国广大青年、团员和青年团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它的使命和特点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青年,帮助青年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培养青年高尚的生活情操,反映和指导全国青年运动的发展。中国青年报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知识性,深受青年读者欢迎。)解析:18.光明日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光明日报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创办的机关报。1949 年 6 月 16 日创刊于北平,为对开
22、 4 版综合性报纸。首任社长、编辑分别是章伯钧、胡愈之。1953 年 1 月改组成为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华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合主办的报纸。它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传播国内外重大新闻,宣传报道文教界、统一战线方面的动态、成绩和经验。以多种学术专刊见长。史学、文学遗产、哲学等专刊,为繁荣学术提供了重要园地。)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9.简述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过程中同国民党的新闻统治所作的斗争。(山东大学 2008 研;华科 2006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华日报自 1938 年 10 月 26 日起,至 1947 年 2 月 28 日被国民
23、党当局封闭,在重庆出版了 8 年又 4 个月。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该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又顽强的斗争,成为一把插在国民党心脏的尖刀。毛泽东曾赞扬说,新华日报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一个方面军。新华日报迁至重庆出版后,国民党当局也开始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因而对新华日报设置重重障碍,从物资条件、出版发行,到言论、新闻报道等各个方面,处处予以钳制乃至迫害。针对国民党当局的罪恶行径,新
24、华日报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斗争。 (1)在物资条件方面,新华日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纸张问题。当时,纸张供应十分紧张,国民党顽固派采用一推、二拖、三扣的卑劣伎俩,企图用断绝纸张供应来扼杀新华日报。对此,新华日报一方面向国民党有关当局争取纸张分配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该报又到市场零星购买纸张、去产纸地区收购纸张,后来还在重庆附近的梁山、岳池以及华蓥山下的丁家坪等地创办小型纸厂,以扩大纸源,从而保证了新华日报的用纸。国民党有关当局曾通过控制报贩和邮局,阻止新华日报的发行。对此,新华日报社雇用了一百多名报童,建立起自己的发行队伍。 (2)在言论、新闻报道方面,新华日报始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
25、查制度进行斗争。该报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反检”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新华日报宁可违犯国民党当局制定的法律规定,必要时甚至不惜冒停刊的危险,全力突破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和新闻封锁,直接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除“拒检”外,新华日报还常常采用“暴检”的手段来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暴检”就是在报纸上开“天窗”,将国民党删改言论、新闻报道的行径予以公开暴露(曝光)。“开天窗”就是在被检查人员删去内容的报纸版面上故意留下空白,或在空白版面上排上“此段遵检”、“被删”、“被略”等字样,以示抗议。)解析:2
26、0.简述 1945、1946 年间新华日报与大公报就和战问题展开的两次交锋。(复旦大学 2004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1945 年,随着国共两党军事冲突加剧,国统区新闻界围绕着和平民主还是内战独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1945 年 11 月 20 日,重庆大公报发表质中共社评,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并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次日,新华日报发表与大公报论国事的社论予以反驳。社论列举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破坏和谈协议的事实,说明内战的责任完全在国民党方面。在政治尚未民主化的时候,大公报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这正是它“大私”的表现。 (2)大公报在遭到反击、短暂沉默后,1 9
27、46 年又开始附和国民党当局的反共攻势。当年 4 月苏军撤出长春,国共两党军队展开了长春争夺战。4 月 16 日,上海大公报发表可耻的长春之战的社评,指责东北民主联军在进攻中,“常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4 月 18 日,新华日报发表可耻的大公报社评,针锋相对予以痛斥。社论指出,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用美国的枪炮杀自己的同胞,大公报从来没有说一句“可耻”。当人民军队发起自卫反击战时,大公报忽然说可耻了。大公报这样“替反动派开脱罪名”,进行“帮凶”甚至采用造谣手段,才真正是“残忍到极点,可耻到极点”! (3)在论战中,新华日报得到了群众和进步报刊的支持。这对于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自卫的方针,
28、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罪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析:21.简述延安新闻理论改革的理论收获。(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延安新闻改革时期,党中央的机关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以及群众周刊、解放周刊,各根据地地方党委机关报的新闻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新闻理论。 (1)阐明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主张新闻必须完全真实。1934 年 9 月 1 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文章首先指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系统地阐述党报的性质和任务。无产阶级报刊不仅要坚持阶级性,而
29、且要树立党性原则,党报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服务,要宣传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理论正式形成,并付诸办报实践。首先从理论和认识上加深了对列宁“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一著名论断的理解;其次从组织上落实全党办报的思想,中央书记处指示各级党委加强对报纸的领导,这是党报体制的重大改革,再次把选拔、组织和培养通讯员作为报社的基本任务之一,群体性的黑板报运动和读报运动也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 (4)党报的三大作风基本树立。无产阶级办报活动在反对资产阶级新闻观点的斗争中,也逐渐形成了党报的三大作
30、风的理论:报纸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即要充分反映实际、又要用马列主义正确指导实际,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作风;报纸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即坚持群众路线的办报方针,使办报成为群众的事业,为人民服务,由人民大众大家来办;报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即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实是求事,诚恳坦白与人为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5)树立了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反对党八股。 (6)加强思想建设,建立无产阶级的新闻队伍。延安整风运动,在新闻方面集中解决了两个观点:其一,确立“人民公仆”思想,反对“无冕之王”的观点;其二,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一”,反对“技术第一,政治第二”的观点。)解析:22
31、.50 年代初,为什么我国实行对私营新闻事业进行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华中师大 2010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新闻事业的清理、整顿与改造工作,由没收国民党以及其他反动势力主办的新闻机构阶段转入改造私营新闻事业阶段。 (1)对于这些私营新闻机构,党和政府最初根据公私兼顾的政策,在经济上予以扶持。对于私营新闻机构的宣传报道活动,实行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对新闻、言论不实行事前检查的办法,而是采取团结教育的方式,帮助它们改进宣传报道内容,但不得反对或者损害人民的利益。如果出现错误的或失实的报道,由有关方面函请更正,必要时在党
32、和政府的报纸上予以适当的批评。 (2)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私营报纸自身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办报业务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党和政府要求新闻工作联系实际,对工作和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一般私营报纸缺乏这方面的素质,不熟悉新的办报方式,因而报纸的思想性和群众性较差。不少报纸还不时登载低级、庸俗的东西,甚至出现“歪曲党的政策”的报道。例如,天津的博陵报、哈尔滨的建设日报等就曾因发生这类问题而受到停刊处分。 在新中国的读者心目中,党报的威信远远高于私营报纸。私营报纸在采访活动和获得新闻方面的条件较差,获得广告也比较困难,许多私营报纸在经济上难以维持。 私营报馆内部的职工也大多数不愿继续留下工作。因此,
33、私营报纸在新中国虽能继续出版,但不久后发行量不断下降,自行停刊的越来越多。 (3)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党和政府又转而采取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等措施,对私营报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0 年 7 月,大公报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并在报社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大公报公私合营后,根据当时新闻总署的指示,既不正式对外宣布,也不故意否认。接着,文汇报、新民晚报也先后实行了公私合营,在经济上除保留私股外,由政府给予适当的投资或贷款作为公股,以扶持报纸发展。至 1953 年,私营报纸除停办者外,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此后,人民政府又逐渐退还私股,进一步将公私合营报纸改造成公营报纸。 私营广播电台的经历也与私营报纸基本
34、相同。至 1953 年,全国各大城市的私营广播电台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后又并入当地的国营广播电台。)解析:23.简述 1956 年中国新闻工作的改革。(复旦大学 2010 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56 年中国新闻工作改革是一场在人民日报社内最先兴起的、以改版为中心的改革运动。 (1)1956 年中国新闻工作改革的背景 全国解放以来,新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工作经验,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盲目照搬的教条主义错误,严重束缚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致使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新闻报道面窄、缺乏自由讨论以及文风枯燥等。 客观上看,1956 年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也为新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