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1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1402394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1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14,分数:32.00)1.毁损动物的基底神经节,动物将出现(分数:3.00)A.随意运动丧失B.运动增加C.运动减少D.几乎不出现任何症状2.下列关于小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3.00)A.前庭小脑主要调节肌紧张B.脊髓小脑主要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C.皮质小脑主要协调随意运动D.脊髓小脑接受大量本体感觉冲动3.脊髓小脑损伤后较少出现的症状是(分数:3.00)A.运动变得笨拙B.小脑共济失调C.四肢乏力D.容易跌倒4.下列哪一部位或神经元受损可导致舞蹈病(分数:3.00)A.

2、大脑皮质内胆碱能神经元B.大脑皮质-新纹状体谷氨酸能投射神经元C.新纹状体内 -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D.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投射神经元5.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分数:2.00)A.瞳孔缩小B.膀胱逼尿肌收缩C.有孕子宫舒张D.胃肠括约肌收缩6.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分数:2.00)A.瞳孔散大B.汗腺分泌C.胰岛素分泌D.糖原分解增加7.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是(分数:2.00)A.内脏器官均接受交感和副交感双重支配B.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紧张性作用C.活动度高低与效应器功能状态无关D.副交感神经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机体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8.成人在安静、清醒、闭眼时出现的脑电波形主要是(分

3、数:2.00)A. 波B. 波C. 波D. 波9.切断中脑头端网状结构,动物将(分数:2.00)A.出现脊休克现象B.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C.出现站立不稳的表现D.处于持久昏睡状态10.与维持行为觉醒有关的神经结构是(分数:2.00)A.脑干网状结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B.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C.蓝斑下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D.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11.慢波睡眠的特点是(分数:2.00)A.多梦B.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C.生长激素分泌减少D.有利于促进生长、恢复体力1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建立须经大脑皮质的参与B.数量很多,但并非无限C.一旦形成,形式比较

4、固定D.在长期种系发展中形成13.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分数:2.00)A.呼吸道黏膜受分泌物或异物刺激而引起咳嗽B.异物轻触眼角膜而引起眨眼动作C.闻到食物香味而引起唾液分泌D.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疼痛而缩回14.谈论美味佳肴时引起唾液分泌是(分数:2.00)A.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B.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二、B 型题(总题数:7,分数:38.00) A.Na+电导增多 B.K+电导减少 C.K+电导增多 D.Cl-电导增多(分数:8.00)(1).形成快 E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分数:2.00)A.B.C.D.(2).形成快

5、I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分数:2.00)A.B.C.D.(3).形成慢 E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分数:2.00)A.B.C.D.(4).形成慢 I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分数:2.00)A.B.C.D. A.去甲肾上腺素 B.ACh C.缩宫素 D.血管活性肠肽(分数:4.00)(1).储存在轴突末梢内小而清亮透明的突触小泡内(分数:2.00)A.B.C.D.(2).储存在轴突末梢内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突触小泡内(分数:2.00)A.B.C.D. A.A 类纤维 B.A 类纤维 C.B 类纤维 D.C 类纤维(分数:8.00)(1).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属于(分数:2.00)A.B

6、.C.D.(2).支配骨骼肌梭内肌纤维收缩成分的神经纤维是(分数:2.00)A.B.C.D.(3).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属于(分数:2.00)A.B.C.D.(4).自主神经节后纤维属于(分数:2.00)A.B.C.D. A.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减少 B.肌梭的传入冲动不变,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增加 C.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增加 D.肌梭的传入冲动减少,腱器官的传入冲动不变(分数:6.00)(1).当骨骼肌作等张收缩时(分数:2.00)A.B.C.D.(2).当骨骼肌作等长收缩时(分数:2.00)A.B.C.D.(3).当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分数:2.00)A.B.

7、C.D. A.黑质 B.丘脑底核 C.新纹状体 D.旧纹状体(分数:4.00)(1).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是(分数:2.00)A.B.C.D.(2).亨廷顿病的病变部位是(分数:2.00)A.B.C.D. A.视上核 B.视交叉上核 C.下丘脑腹外侧区 D.下丘脑腹内侧区(分数:4.00)(1).控制日周期节律的关键部位是(分数:2.00)A.B.C.D.(2).防御反应区主要位于(分数:2.00)A.B.C.D. A.拒食致饿死 B.食欲大增致肥胖 C.出现假怒现象 D.变得温顺驯服(分数:4.00)(1).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可引起动物(分数:2.00)A.B.C.D.(2).破坏下丘脑腹内侧

8、核,可引起动物(分数:2.00)A.B.C.D.三、C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 A.梭外肌纤维 B.梭内肌纤维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分数:6.00)(1).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支配(分数:2.00)A.B.C.D.(2).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支配(分数:2.00)A.B.C.D.(3).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支配(分数:2.00)A.B.C.D.四、X 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5.神经元的功能包括(分数:2.00)A.接受刺激B.传递信息C.分泌激素D.传导兴奋16.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生理作用的描述,哪几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支持、修复和再生作用

9、B.产生神经营养因子C.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D.产生可扩布性电位波动17.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是(分数:2.00)A.无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特化结构B.作用部位较分散,非一一对应C.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且远近不等D.传递所需时间较长,且长短不一18.在突触前抑制中,引起突触前末梢 Ca 2+ 内流减少的原因有 A.末梢膜上 GABAA 受体激活,引起 Cl-外流 B.末梢膜上 GABAB 受体激活,引起 K+外流 C.其他递质通过 G 蛋白抑制 Ca2+通道功能 D.其他递质通过 G 蛋白增强 K+通道功能(分数:2.00)A.B.C.D.19.何种类型的疼痛定位常常不准确(分数

10、:2.00)A.慢痛B.快痛C.肌肉痛D.内脏痛20.姿势反射包括(分数:2.00)A.对侧伸肌反射B.屈肌反射C.牵张反射D.节间反射21.关于腱反射,下列哪几项不正确(分数:2.00)A.是位相性牵张反射B.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发生的牵张反射C.效应器为慢肌纤维D.为单突触反射22.与下丘脑有关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2.00)A.维持体温的稳定B.觉醒的维持C.缩宫素的分泌D.维持水平衡23.本体感觉来自(分数:2.00)A.皮肤B.肌肉和肌腱C.关节、韧带和骨膜D.内脏24.内脏痛具有下列哪些特点(分数:2.00)A.定位不准确B.主要表现为慢痛C.对扩张和牵拉性刺激敏感D.常引起不愉快的

11、情绪活动25.与副交感神经相比,交感神经的特点是(分数:2.00)A.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B.起源相对集中,分布广泛C.节前与节后纤维联系辐散程度较大D.安静情况下,紧张性活动较强26.下列哪些神经递质和调质有助于学习和记忆(分数:2.00)A.纳洛酮B.-氨基丁酸C.缩宫素D.血管升压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临床医学-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14,分数:32.00)1.毁损动物的基底神经节,动物将出现(分数:3.00)A.随意运动丧失B.运动增加C.运动减少D.几乎不出现任何症状 解析:解析 虽然在人类,基底神经节可能参与运动的设计

12、和程序编制,但毁损动物的基底神经节几乎不出现任何症状。2.下列关于小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3.00)A.前庭小脑主要调节肌紧张B.脊髓小脑主要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C.皮质小脑主要协调随意运动D.脊髓小脑接受大量本体感觉冲动 解析:解析 前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的运动;脊髓小脑主要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随意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皮质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的编制。3.脊髓小脑损伤后较少出现的症状是(分数:3.00)A.运动变得笨拙B.小脑共济失调C.四肢乏力D.容易跌倒 解析:解析 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

13、髓小脑和皮质小脑三个功能部分。容易跌倒是前庭小脑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前庭小脑 脊髓小脑 皮质小脑 主要功能 控制躯体平衡和眼球运动 调节正在进行的动作,协调大脑皮 质对随意运动的控制 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 程序编程 主要组成 绒球小结叶 蚓部和半球中间部 半球外侧部 伤后表现 站立不稳、步基宽、步态蹒 跚、容易跌倒、随意运动仍 能协调、位置性眼球震颤 运动变得笨拙、随意运动不能很好 的控制、意向性震颤、小脑共济失 调、四肢乏力 一般无症状,可有起始运 动延缓和已形成的快速 而熟练动作的缺失 4.下列哪一部位或神经元受损可导致舞蹈病(分数:3.00)A.大脑皮质内胆碱能神经元B.大脑皮质-新纹状

14、体谷氨酸能投射神经元C.新纹状体内 -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 D.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投射神经元解析:5.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分数:2.00)A.瞳孔缩小B.膀胱逼尿肌收缩C.有孕子宫舒张D.胃肠括约肌收缩 解析:解析 交感神经兴奋释放的儿茶酚胺作用于胃肠括约肌的 1 受体,引起括约肌收缩。6.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分数:2.00)A.瞳孔散大B.汗腺分泌C.胰岛素分泌 D.糖原分解增加解析:解析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瞳孔缩小;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汗腺分泌、糖原分解增加。7.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特点是(分数:2.00)A.内脏器官均接受交感和副交感双重支配B.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紧张性作用

15、C.活动度高低与效应器功能状态无关D.副交感神经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机体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解析:解析 自主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表现为紧张性作用。不是所有的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自主神经的外周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使机体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是交感神经的主要作用。8.成人在安静、清醒、闭眼时出现的脑电波形主要是(分数:2.00)A. 波 B. 波C. 波D. 波解析:9.切断中脑头端网状结构,动物将(分数:2.00)A.出现脊休克现象B.出现去大脑僵直现象C.出现站立不稳的表现D.处于持久昏睡状态 解析:解析 切断特异性传导通路而不损伤非特异性传导通路的动物将处于觉醒状态

16、;切断非特异性传导通路(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的动物将处于昏睡状态。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去大脑僵直;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动物出现脊休克现象;切除绒球小结叶后,动物出现站立不稳的表现。10.与维持行为觉醒有关的神经结构是(分数:2.00)A.脑干网状结构乙酰胆碱递质系统B.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C.蓝斑下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D.黑质多巴胺递质系统 解析:解析 觉醒状态分行为觉醒和脑电觉醒。行为觉醒主要与黑质多巴胺能系统的功能有关,脑电觉醒的维持与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有关。11.慢波睡眠的特点是(分数:2.00)A.多梦B.脑电

17、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C.生长激素分泌减少D.有利于促进生长、恢复体力 解析:解析 在慢波睡眠中,机体的耗氧量下降,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增多,因此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做梦是异相睡眠期间的特征之一。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是脑电觉醒的表现。1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建立须经大脑皮质的参与 B.数量很多,但并非无限C.一旦形成,形式比较固定D.在长期种系发展中形成解析:解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在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是人和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则为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高级的反射活动。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不断建

18、立起来的,其数量是无限的,可以建立,也可消退。13.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分数:2.00)A.呼吸道黏膜受分泌物或异物刺激而引起咳嗽B.异物轻触眼角膜而引起眨眼动作C.闻到食物香味而引起唾液分泌 D.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疼痛而缩回解析:解析 选项 A、B、D 都是非条件反射。14.谈论美味佳肴时引起唾液分泌是(分数:2.00)A.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B.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解析:解析 谈论美味佳肴为现实具体的信号(第一信号)的相应语词(第二信号),所以该功能活动为第二信号系统。本能行为是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

19、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如摄食、饮水和性行为等。情绪是指人类和动物对客观环境刺激所表达的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和某种固定形式的躯体行为表现。如恐惧、焦虑、发怒、平静、愉快、痛苦、悲哀和惊讶等多种表现形式。二、B 型题(总题数:7,分数:38.00) A.Na+电导增多 B.K+电导减少 C.K+电导增多 D.Cl-电导增多(分数:8.00)(1).形成快 E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分数:2.00)A. B.C.D.解析:(2).形成快 I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分数:2.00)A.B.C.D. 解析:(3).形成慢 E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分数:2.00)A.B. C.D.解析:(

20、4).形成慢 IPSP 的离子基础主要是(分数:2.00)A.B.C. D.解析: A.去甲肾上腺素 B.ACh C.缩宫素 D.血管活性肠肽(分数:4.00)(1).储存在轴突末梢内小而清亮透明的突触小泡内(分数:2.00)A.B. C.D.解析:(2).储存在轴突末梢内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突触小泡内(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突触小泡一般分三种:小而清亮透明的小泡内含 ACh 和氨基酸类递质;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儿茶酚胺类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小泡内含神经肽类递质。 A.A 类纤维 B.A 类纤维 C.B 类纤维 D.C 类纤维(分数:8.00)

21、(1).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属于(分数:2.00)A. B.C.D.解析:(2).支配骨骼肌梭内肌纤维收缩成分的神经纤维是(分数:2.00)A.B. C.D.解析:(3).自主神经节前纤维属于(分数:2.00)A.B.C. D.解析:(4).自主神经节后纤维属于(分数:2.00)A.B.C.D. 解析: A.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减少 B.肌梭的传入冲动不变,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增加 C.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增加 D.肌梭的传入冲动减少,腱器官的传入冲动不变(分数:6.00)(1).当骨骼肌作等张收缩时(分数:2.00)A.B.C.D. 解析:(2).当骨骼肌作等

22、长收缩时(分数:2.00)A.B. C.D.解析:(3).当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肌梭是长度感受器,而腱器官是张力感受器。当骨骼肌作等张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所以肌梭的传入冲动减少,腱器官的传入冲动不变;当骨骼肌作等长收缩时,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所以肌梭的传入冲动不变,腱器官的传入冲动增加;当骨骼肌受外力牵拉伸长时,肌肉长度被拉长,张力也增加,所以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腱器官的传入冲动也增加。 A.黑质 B.丘脑底核 C.新纹状体 D.旧纹状体(分数:4.00)(1).帕金森病的病变部位是(分数:2.00)A. B.C.D.解析:

23、(2).亨廷顿病的病变部位是(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当黑质受损时,黑质细胞分泌多巴胺受阻,脑内多巴胺含量下降,对 ACh 能系统的抑制作用减弱,机体出现 ACh 功能亢进的症状(帕金森病)。纹状体受损时,体内胆碱能神经元和 GABA 能神经功能减退,临床上出现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相对亢进的症状(亨廷顿病)。 A.视上核 B.视交叉上核 C.下丘脑腹外侧区 D.下丘脑腹内侧区(分数:4.00)(1).控制日周期节律的关键部位是(分数:2.00)A.B. C.D.解析:(2).防御反应区主要位于(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控制日周期节律的关键部位在视交叉上核

24、,防御反应区主要位于下丘脑腹内侧区。 A.拒食致饿死 B.食欲大增致肥胖 C.出现假怒现象 D.变得温顺驯服(分数:4.00)(1).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可引起动物(分数:2.00)A. B.C.D.解析:(2).破坏下丘脑腹内侧核,可引起动物(分数:2.00)A.B. C.D.解析:三、C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 A.梭外肌纤维 B.梭内肌纤维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分数:6.00)(1).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支配(分数:2.00)A. B.C.D.解析:(2).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支配(分数:2.00)A.B.C. D.解析:(3).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支配(分数:2.0

25、0)A.B. C.D.解析:四、X 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5.神经元的功能包括(分数:2.00)A.接受刺激 B.传递信息 C.分泌激素 D.传导兴奋解析:解析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和传递信息,有些神经元还能分泌激素(如 ADH、OTX)。传导兴奋是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16.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生理作用的描述,哪几项是正确的(分数:2.00)A.支持、修复和再生作用 B.产生神经营养因子 C.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D.产生可扩布性电位波动解析:解析 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有:支持作用;修复和再生作用;免疫应答作用;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绝缘和屏障作用;稳定细胞外的 K + 浓度

26、;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17.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是(分数:2.00)A.无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特化结构 B.作用部位较分散,非一一对应 C.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且远近不等 D.传递所需时间较长,且长短不一 解析:18.在突触前抑制中,引起突触前末梢 Ca 2+ 内流减少的原因有 A.末梢膜上 GABAA 受体激活,引起 Cl-外流 B.末梢膜上 GABAB 受体激活,引起 K+外流 C.其他递质通过 G 蛋白抑制 Ca2+通道功能 D.其他递质通过 G 蛋白增强 K+通道功能(分数:2.00)A. B. C. D. 解析:19.何种类型的疼痛定位常常不准确(分数:

27、2.00)A.慢痛 B.快痛C.肌肉痛 D.内脏痛 解析:解析 快痛是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出现的一种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肌肉痛属于深部痛,一般表现为慢痛,定位不明确。内脏痛的最主要特点是定位不明确。20.姿势反射包括(分数:2.00)A.对侧伸肌反射 B.屈肌反射C.牵张反射 D.节间反射 解析:解析 在脊髓水平能完成的姿势反射有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等。肌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但不属于姿势反射。21.关于腱反射,下列哪几项不正确(分数:2.00)A.是位相性牵张反射B.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发生的牵张反射 C.效应器为慢肌纤维 D.为单突触反射解析:解析

28、 腱反射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效应器是快肌纤维。腱反射的潜伏期很短,为单突触反射。22.与下丘脑有关的生理功能包括(分数:2.00)A.维持体温的稳定 B.觉醒的维持C.缩宫素的分泌 D.维持水平衡 解析:解析 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起调定点的作用。缩宫素是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主要是室旁核)分泌的。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刺激下丘脑前部的脑渗透压感受器而引起渴觉,导致饮水。觉醒的维持是通过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达到的。23.本体感觉来自(分数:2.00)A.皮肤B.肌肉和肌

29、腱 C.关节、韧带和骨膜 D.内脏解析:解析 躯体感觉包括浅感觉和深感觉两大类,浅感觉又包括触-压觉(触觉和压觉)、温度觉(热觉和冷觉)和痛觉;深感觉(本体感觉)主要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是指来自躯体深部的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等处的组织结构,主要是对躯体的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的感觉。24.内脏痛具有下列哪些特点(分数:2.00)A.定位不准确 B.主要表现为慢痛 C.对扩张和牵拉性刺激敏感 D.常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 解析:25.与副交感神经相比,交感神经的特点是(分数:2.00)A.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B.起源相对集中,分布广泛 C.节前与节后纤维联系辐散程度较大 D.安静情况下,紧张性活动较强解析:解析 与副交感神经相比: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因此节前纤维短而节后纤维长;安静情况下,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较弱。26.下列哪些神经递质和调质有助于学习和记忆(分数:2.00)A.纳洛酮 B.-氨基丁酸 C.缩宫素D.血管升压素 解析:解析 有助于学习记忆的神经递质有:毒扁豆碱、-氨基丁酸、血管升压素、纳洛酮。使学习记忆减退的神经递质有:东莨菪碱、利舍平、缩宫素、脑啡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