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433620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1.患者男性,55 岁,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导联 T 波直立,U 波倒置(分数:2.00)A.无临床意义B.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冠心病C.有临床意义,多提示肺心病D.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心包积液E.有临床意义,多提示低钾血症2.患者男性,53 岁。因心悸 3 天就诊,心电图如图 422 所示,发现有 R-R 间距不齐现象,其原因为(分数:2.00)A.窦性心律不齐B.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C.房性期前收缩D.二度型窦房阻滞E.二度型窦房阻滞3.患者女性,78 岁。头晕、胸闷

2、半月,心电图如图 425 所示,正确的诊断应为 (分数:2.00)A.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房性期前收缩D.窦性心动过缓,不完全性房室分离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患者男性,25 岁,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示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P 波显示不清楚, QRS 波群形态一致,RR 间距相等。(分数:10.00)(1).该心电图特征不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2).如果 V 1 V 6 导联均无 RS 波,支持(分数:2.0

3、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3).如果胸导联有 RS 波,且最大的 RS 时限(R 波起点到 S 波最深点的时限)100ms,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4).如果胸前导联有 RS 波,RS 时限均100ms,但可见房室分离,且心室率快于心房率,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5

4、).如果胸前导联有 RS 波,RS 时限均100ms,未发现室房分离,V 1 导联 QRS 波群呈 rS 型,r 波时限30ms,V 6 导联 QRS 波群呈 R 型,则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三、A1 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下列疾病可引起异常 Q 波,但不包括(分数:2.00)A.肥厚型心肌病患者,、aVL、V 4 V 6 导联可出现异常 Q 波B.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V 1 V 4 导联可见异常 Q 波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异常 Q 波常出现在 V 5

5、 、V 6 或、aVF、导联D.左房黏液瘤患者,常在 V 5 V 6 导联出现异常 Q 波E.心脏肿瘤偶可产生类似梗死样异常 Q 波5.下列疾病中出现二尖瓣型 P 波而诊断左心房肥大并不可靠的是(分数:2.00)A.高血压左心室肥厚B.主动脉瓣病变C.急性心肌梗死D.急性左心衰E.以上都是6.QRS 波群低电压见于下列情况,但应除外(分数:2.00)A.黏液性水肿B.限制型或浸润型心肌病C.慢性肺部疾病D.无力型的正常人E.胸腔积液7.关于过度换气性 T 波改变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过度呼吸(数十秒)后胸导联出现一过性 T 波低平或倒置B.约 11的健康人在过度呼吸时可引起 T

6、 波改变C.其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早期引起心室肌的不协调复极有关D.服用阿托品可防止这种 T 波改变E.属功能性 T 波改变8.关于窦性 P 波的阐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P 波改变反映心房除极异常B.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指向左、前、下C.正常人 P 波在、aVR、aVF、V 4 V 6 导联均应向上D.正常人 P 波时间一般不超过 011sE.正常人 P 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前导联02mV9.不会引起 QRS 波群增宽的是(分数:2.00)A.室性异位心律B.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D.早期复极E.I c 类药物10.关于 Vereckei 宽 QRS 波群心动过

7、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分数:2.00)A.存在房室分离,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B.aVR 导联 QRS 波群呈 R 型或 RS 型,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C.QRS 波群形态不符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D.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与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之比1,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E.以上都是11.可能是左侧旁路前传引发的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分数:2.00)A.V 4 V 6 导联 QRS 波群均以负向波为主B.V 2 V 6 导联 QRS 波群呈 QR 型C.额面 QRS 心电轴位于一 90一 180D.、aVF 导联 QRS 波群呈

8、高 R 波E.V 1 V 6 导联 QRS 波群均以正向波为主12.以下不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的情况是(分数:2.00)A.运动时出现一过性肺性 P 波B.早期复极C.运动时 J 点型 ST 段下移D.短阵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E.夜间出现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3.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胸导联 R 波振幅逐渐降低B.胸导联 S 波振幅逐渐降低C.导联和 aVL 导联的 P 波、QRS 波群和 T 波颠倒D.aVF 导联图形不变E.与导联图形互换14.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病理性 Q 波的情况是(分数:2.00)A.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B.心肌梗死

9、的厚度57mmC.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D.心肌梗死发生在下壁E.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15.以下为可产生异常 Q 波的疾患,但应除外(分数:2.00)A.心肌病B.心肌炎C.脑血管意外D.Brugada 综合征E.重症感染16.以下情况可引起右胸导联 QRS 波群振幅增高,但不包括(分数:2.00)A.右心室肥大B.右束支阻滞C.A 型预激综合征D.前间壁心肌梗死E.正后壁心肌梗死17.以下情况可引起额面 QRS 心电轴左偏,但应除外(分数:2.00)A.矮胖体型、大量腹水B.B 型预激综合征C.肺气肿D.高钾血症E.左心室肥大18.关于正常人 T 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T 波

10、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B.T 波的方向应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一致C.aVR 导联 T 波向下D.若 Vl 导联 T 波向上,则 V 2 V 6 导联 T 波不应再向下E.V 5 、V 6 导联 T 波可为负正双向19.不属于正常变异或功能性 T 波改变的是(分数:2.00)A.心血管神经症引起的 T 波改变B.过度换气性 T 波改变C.早期复极D.洋地黄作用所致 T 波鱼钩样改变E.心尖现象(孤立性 T 波倒置)20.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可见于(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原来存在左束支或右束支阻滞D.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

11、动E.以上都是21.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是(分数:2.00)A.QRS 波群宽大畸形B.心率为 140200 次分C.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D.房室分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E.节律轻度不齐四、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8.00)AQRS 波群一般不增宽 B宽 QRS 波群的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预激图形相似 C可见房室分离,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DV 1 导联常呈右束支阻滞图形,额面 QRS 心电轴无明显偏移 EQRS 波群形态变异较大(分数:8.00)(1).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表现为(分数:2.00)A.B.C.D.E.(2).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依据是(分数:2.00)A.B.C.D

12、.E.(3).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表现为(分数:2.00)A.B.C.D.E.(4).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分数:2.00)A.B.C.D.E.A室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分数:10.00)(1).图 427 应诊断为 (分数:2.00)A.B.C.D.E.(2).图 428 应诊断为 (分数:2.00)A.B.C.D.E.(3).图 429 应诊断为 (分数:2.00)A.B.C.D.E.(4).图 4210 应诊断为 (分数:2.00)A.B.C.D.E.(5).图 4211 应诊断为

13、 (分数:2.00)A.B.C.D.E.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3,分数:6.00)1.患者男性,55 岁,心电图检查显示胸导联 T 波直立,U 波倒置(分数:2.00)A.无临床意义B.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冠心病 C.有临床意义,多提示肺心病D.有临床意义,多提示心包积液E.有临床意义,多提示低钾血症解析:2.患者男性,53 岁。因心悸 3 天就诊,心电图如图 422 所示,发现有 R-R 间距不齐现象,其原因为(分数:2.00)A.窦性心律不齐B.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C.房性期前收缩 D.二度型窦房阻滞E.

14、二度型窦房阻滞解析:解析:图中第 4 个 QRS 波及第 10 个 QRS 波前有异位 P 波,落在 T 波上,为房性期前收缩,并导致R-R 间距不齐。3.患者女性,78 岁。头晕、胸闷半月,心电图如图 425 所示,正确的诊断应为 (分数:2.00)A.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房性期前收缩D.窦性心动过缓,不完全性房室分离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解析:解析:心电图表现为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为 40 次分,与交界性心律形成竞争心律,出现房室分离现象。心电图所描记的第 5 个 QRS 波群提前出现,为窦性 P 波下传心室形成的心室夺获。患者常规心电图还存在右束支阻滞及左前分支

15、阻滞。这幅心电图提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二、A3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患者男性,25 岁,突发心悸就诊。心电图示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P 波显示不清楚, QRS 波群形态一致,RR 间距相等。(分数:10.00)(1).该心电图特征不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解析:(2).如果 V 1 V 6 导联均无 RS 波,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

16、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解析:(3).如果胸导联有 RS 波,且最大的 RS 时限(R 波起点到 S 波最深点的时限)100ms,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解析:(4).如果胸前导联有 RS 波,RS 时限均100ms,但可见房室分离,且心室率快于心房率,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解析:(5).如果胸前导联有 RS 波,RS 时限均100ms,未发现室房分离,V 1 导

17、联 QRS 波群呈 rS 型,r 波时限30ms,V 6 导联 QRS 波群呈 R 型,则支持(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本题涉及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因 QRS 波群形态一致,RR 间距相等,可除外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可用 Brugada 四步法进行鉴别:如果胸导联均未出现 RS波,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如果胸导联出现 RS 波,最大的 RS 时限100ms,也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如果前两步不能鉴别,但存在房室分离,亦可以诊断室性心

18、动过速;如果前三步不能鉴别,但 V 1 或 V 6 导联 QRS 波群形态符合室性心动过速,则也可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否则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三、A1 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下列疾病可引起异常 Q 波,但不包括(分数:2.00)A.肥厚型心肌病患者,、aVL、V 4 V 6 导联可出现异常 Q 波B.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V 1 V 4 导联可见异常 Q 波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异常 Q 波常出现在 V 5 、V 6 或、aVF、导联D.左房黏液瘤患者,常在 V 5 V 6 导联出现异常 Q 波 E.心脏肿瘤偶可产生类似梗死样异常 Q 波解析:解析:左房黏液

19、瘤一般不产生异常 Q 波。5.下列疾病中出现二尖瓣型 P 波而诊断左心房肥大并不可靠的是(分数:2.00)A.高血压左心室肥厚B.主动脉瓣病变C.急性心肌梗死D.急性左心衰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上述疾病均可引起左心房负荷增加或房内传导异常,心电图可表现为二尖瓣型 P 波,但并不一定有左心房肥大。6.QRS 波群低电压见于下列情况,但应除外(分数:2.00)A.黏液性水肿B.限制型或浸润型心肌病C.慢性肺部疾病D.无力型的正常人 E.胸腔积液解析:解析:无力型(瘦长型)的正常人可见 QRS 波群电压增高,而不是 QRS 波群低电压。7.关于过度换气性 T 波改变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

20、0)A.过度呼吸(数十秒)后胸导联出现一过性 T 波低平或倒置B.约 11的健康人在过度呼吸时可引起 T 波改变C.其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早期引起心室肌的不协调复极有关D.服用阿托品可防止这种 T 波改变 E.属功能性 T 波改变解析:解析:服用普萘洛尔可防止过度换气引起的这种 T 波改变。8.关于窦性 P 波的阐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P 波改变反映心房除极异常B.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指向左、前、下C.正常人 P 波在、aVR、aVF、V 4 V 6 导联均应向上 D.正常人 P 波时间一般不超过 011sE.正常人 P 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前导联02mV解析:解析:

21、窦性 P 波在 aVR 导联倒置。9.不会引起 QRS 波群增宽的是(分数:2.00)A.室性异位心律B.室内差异性传导C.预激综合征D.早期复极 E.I c 类药物解析:10.关于 Vereckei 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方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分数:2.00)A.存在房室分离,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B.aVR 导联 QRS 波群呈 R 型或 RS 型,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C.QRS 波群形态不符合束支或分支阻滞图形,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D.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与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之比1,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心室初始激动速度(Vi)是指从

22、 QRS 波群起点后移 40ms 处的电压绝对值;心室终末激动速度(Vt)是指从 QRS 波群终点前移 40ms 处的电压绝对值。应用 ViVt 比值鉴别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有其电生理的合理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阻滞时其心室激动的初始顺序是通过正常希浦系统进行的,故除极速度较快,Vi 较大,柬支阻滞主要使心室中段与终末除极速度变慢,故 Vt 较小,因而 ViVt1 时支持宽QRS 波群心动过速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时,因激动起源于心室,初始除极是通过传导速度较慢的心室肌进行传导,故 Vi 较小,当心室除极到达希浦系统时激动传导速度较快,Vt 较大,因而ViVt1 支持宽 QRS

23、波群心动过速为室性心动过速。需要注意的是,侵害心肌的某些疾病可能改变 Vi或 Vt,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如伴有前间壁心肌梗死可使减小,而 Vt 无改变,易误诊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肌瘢痕位于心室激动较晚的部位可使 Vt 减小,易将室性心动过速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此,采用 ViVt 比值鉴别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1.可能是左侧旁路前传引发的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分数:2.00)A.V 4 V 6 导联 QRS 波群均以负向波为主B.V 2 V 6 导联 QRS 波群呈 QR 型C.额面 QRS 心电轴位于一 90一 180D.、aVF

24、 导联 QRS 波群呈高 R 波E.V 1 V 6 导联 QRS 波群均以正向波为主 解析:12.以下不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的情况是(分数:2.00)A.运动时出现一过性肺性 P 波B.早期复极C.运动时 J 点型 ST 段下移D.短阵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 E.夜间出现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解析:解析: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病变大多位于希浦系统,不应视为正常变异。13.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胸导联 R 波振幅逐渐降低 B.胸导联 S 波振幅逐渐降低C.导联和 aVL 导联的 P 波、QRS 波群和 T 波颠倒D.aVF 导联图形不变E.与导联图形互换解析:

25、14.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病理性 Q 波的情况是(分数:2.00)A.心肌梗死的直径2025mmB.心肌梗死的厚度57mmC.心肌梗死发生在前壁D.心肌梗死发生在下壁E.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解析:解析:临床上,约有 1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除极化过程发生在心肌除极的终末40ms,故引起 QRS 波群终末 40ms 部分的改变,一般不出现病理性 Q 波。15.以下为可产生异常 Q 波的疾患,但应除外(分数:2.00)A.心肌病B.心肌炎C.脑血管意外D.Brugada 综合征 E.重症感染解析:解析:Brugada 综合征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为:V 1 V 3 导联 ST 段呈下斜型

26、抬高伴 T 波倒置,不出现异常 Q 波。16.以下情况可引起右胸导联 QRS 波群振幅增高,但不包括(分数:2.00)A.右心室肥大B.右束支阻滞C.A 型预激综合征D.前间壁心肌梗死 E.正后壁心肌梗死解析:17.以下情况可引起额面 QRS 心电轴左偏,但应除外(分数:2.00)A.矮胖体型、大量腹水B.B 型预激综合征C.肺气肿 D.高钾血症E.左心室肥大解析:18.关于正常人 T 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T 波代表快速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B.T 波的方向应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一致C.aVR 导联 T 波向下D.若 Vl 导联 T 波向上,则 V 2 V 6 导联 T

27、 波不应再向下E.V 5 、V 6 导联 T 波可为负正双向 解析:19.不属于正常变异或功能性 T 波改变的是(分数:2.00)A.心血管神经症引起的 T 波改变B.过度换气性 T 波改变C.早期复极D.洋地黄作用所致 T 波鱼钩样改变 E.心尖现象(孤立性 T 波倒置)解析:解析:洋地黄作用所致鱼钩样改变是药物引起的原发性 T 波改变,不属于正常变异和功能性 T 波改变。心尖现象多见于瘦长体型青年,心电图表现为 V 4 或 V 5 导联孤立性 T 波倒置。20.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可见于(分数:2.00)A.室性心动过速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C.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原来存在左束

28、支或右束支阻滞D.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E.以上都是 解析:21.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是(分数:2.00)A.QRS 波群宽大畸形B.心率为 140200 次分C.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D.房室分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E.节律轻度不齐解析:四、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8.00)AQRS 波群一般不增宽 B宽 QRS 波群的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预激图形相似 C可见房室分离,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DV 1 导联常呈右束支阻滞图形,额面 QRS 心电轴无明显偏移 EQRS 波群形态变异较大(分数:8.00)(1).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表现为(分数:2.00)A.B.C.D.E. 解析:(

29、2).室性心动过速诊断的依据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表现为(分数:2.00)A.B.C.D. E.解析:(4).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A室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分数:10.00)(1).图 427 应诊断为 (分数:2.00)A. B.C.D.E.解析:(2).图 428 应诊断为 (分数:2.00)A. B.C.D.E.解析:(3).图 429 应诊断为 (分数:2.00)A.B.C. D.E.解析:(4).图 4210 应诊断为 (分数:2.00)A.B.C.D. E.解析:(5).图 4211 应诊断为 (分数:2.00)A.B.C. D.E.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