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湛江卷)历史(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31012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湛江卷)历史(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湛江卷)历史(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湛江卷)历史(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湛江卷)历史(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湛江卷)历史(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湛江卷)历史(带解析) 选择题 战国时期,各国 “车途异轨, 文字异形 ”,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A “车同轨 ”,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 “斗 ”容量不同 答案: D 2013年 6月 12日第七届湛江海上龙舟邀请赛将在金沙湾海湾举行。经过多年发展,海上龙舟赛已成为我市的一项传统品牌赛事,深受群众欢迎。这个赛龙舟的节日是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答案: C 某学校的学生用话剧在表演北京大学的前身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刚创立时的一个 情景,以下选项中

2、符合该场景的是 A校园里的男生都是短发 B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人体结构 C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 D集会上学生都穿着整齐的西装校服 答案: C 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片面追求高速度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当时存在严重的 “浮夸风 ”现象 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答案: D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口里劳动 答案: B 据湛江日报报道,预计 2016年湛江到广州将建成高速铁路,届时两地只需要两个 多小时就能到达。沿海高铁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粤西地区的发展。追溯高铁的发展

3、源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本茨 D富尔顿 答案: A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 “百科全书 ”式人物达 芬奇的绘画作品是答案: A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这个改变体现在20世纪 30 年代是 A实行法西斯主义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D开创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先河 答案: D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 20世纪 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匈牙利 D罗马利亚 答案: C 宰相魏征去逝后

4、,唐太宗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为 A “文景之治 ” B.“贞观之治 ” C.“开元盛世 ” D.“光武中兴 ” 答案: B 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 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 代 “医圣 ”的医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 D伤寒杂病论 答案: D 被马克思称为 “第一个人权宣言 ”的是 A 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典 答案: B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魏源的 思想主张

5、是 A “自强 ”“求富 ”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 C民主共和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答案: B 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答案: B 2013年 5月 8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英国政府并未改变英长期以来的对华及涉藏政策,即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 “西藏独立 ”,尊重中国主权:历史上,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而设置了 A宣政院 B达赖喇嘛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答案: C 毛泽东于 193

6、5年 10月著诗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军过后尽开颜 ”。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答案: A 2005年 4月 29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两只手伸过台湾海峡,伸过 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60年前,国共两党 “相逢一笑泯恩仇 ”达成了 A论统一战线 B论解放区战场 C双十协定 D论联合政府 答案: C 在包头开往青岛的 K712次列车上,每个餐桌都放上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一 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等标牌,提醒乘客按量取食。

7、可见 “光盘行动 ”在全国的广泛兴起。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杰出贡献的 “杂交水稻之父 ”是 A袁隆平 B孔繁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答案: A 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国:中美两国都加入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答案: A 两位学生正在争论阿拉伯数字到底是谁创造的,经查证后确定是 A古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印度人 D.阿拉伯人 答案: C 综合题 (16分 )共筑中国梦 材料一:古代,中国曾是世界的一大强国,实现了民族的兴盛。近代,走向衰落的中华民族经历了 “自强求富梦 ”、 “政改救国梦 ”、 “民主共和梦 ”、 “文化救国梦 ”等,但都没有圆梦。 材料二: 2012年 7日至 11日,中

8、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广东深圳等地进行调研。他表示之所以来到广东,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材料三: 2012年 11月 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复兴之路 ”展览时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古代中国曾经是当时世界的一大强国,请举出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科技成就二例。(2分 (2)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在追梦过程中广东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 (2人 ) (2分 )用史实说明近代的 “自强求富梦

9、”是如何在经济、军事方面追梦的? (4分 ) (3)材料二中 “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 ”是指广东 (除深圳外 )的哪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4分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选广东作为视察地说明了什么 (2分 ) (4)随着港澳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世博梦、航天 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等的实现, “中国梦 ”正在 个个成为现实。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奋斗历程中你有何感悟 (2分 ) 答案: (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或火药; ( 2)代表人物:孙中山、康有为;经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军事:创建新式海军。 ( 3)特区:珠海、汕头;开放城市:广州,湛江;说明坚持改革

10、开放并推向前进。 ( 4)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等。 (14分 ) 材料二: 2013年 4月 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开否认侵略历史,并称参拜靖国神社 “理所应当 ”,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安倍与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行,引起相关国家强烈反对。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纷纷强烈抨击和严厉谴责。 材料三: 1970年 12月 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尤太人隔离区所在地的纪念碑前。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华沙之跪 ”。 “华沙之跪 ”也成为联邦德国与东欧重归于好

11、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拜德国在 1973年 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材料四:二战后,美国利用单独占领日本的机会,从战 略需要出发,积极扶持日本,为 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二战后,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为什么强烈谴责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 (2分 ) (2)历史不容篡改。请指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 (1分 )后来日本又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分 ) (3)概括说明二战期间和战后美日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侵略的历史。德国与日本

12、的态度有何不同? (2分 )勃兰特“华沙之跪 ”对联邦德国国际地位 的提高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2分 )对于日本的态度你有何感想 (2分 ) 答案: ( 1)日本一直不为侵略战争诚恳道歉,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时甲级战犯的牌位。 ( 2)七七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事变 ( 3)由敌对,转变成战略合作伙伴。演变: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4)态度:德国诚实面对历史并一直反思历史;日本一直不承认侵略历史,甚至否认侵略历史。作用:重塑国家形象,得到被侵略国家的谅解和接受,为德国加入联合国铺平道路。 想法: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对历史没有正确认识的民族是很难对自己国家的前途作出明确的选择的;日本政府的错误立场,必然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