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病学练习试卷 23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贫血按发病机制分类(分数:2.00)A.失血性贫血B.大细胞性贫血C.红细胞过度破坏即溶血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红细胞生成减少即造血不良性贫血2.可使维生素 K摄入不足的原因有(分数:2.00)A.长期进食过少或不能进食B.胆道疾病C.吸收不良综合征D.长期低脂饮食E.长期口服抗生素3.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包括(分数:2.00)A.理化因素B.血管性溶血性贫血C.环境因素D.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生物因素4.血友病患者可显示异常的实验室检查有(分数:
2、2.00)A.凝血时间延长B.出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消耗不良D.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延长E.凝血酶原时间延长5.患铁缺乏症的病理因素包括(分数:2.00)A.钩虫病B.胃大部切除C.萎缩性胃炎D.慢性腹泻E.慢性失血6.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主要适用于(分数:2.00)A.疾病发展缓慢,肿瘤负荷较小的老年患者B.儿童及成人患者均可C.对 GVL较敏感不适合常规移植的老年患者D.儿童患者E.年轻的恶性病患者7.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检查包括(分数:2.00)A.酶B.红细胞膜C.珠蛋白D.血红素E.自身抗体8.过敏性紫癜的改变有(分数:2.00)A.引起毛细血管广泛性无菌性炎症改
3、变B.血管壁通透性降低C.血管周围无中性粒细胞浸润D.病变常累及骨髓E.病变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9.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有(分数:2.00)A.表达并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B.表达并释放血栓调节蛋白,启动蛋白 C系统C.基底胶原暴露,激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D.表达并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E.表达并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导致血小板在损伤部位黏附和聚集10.白血病的病因包括(分数:2.00)A.遗传因素B.物理因素C.病毒D.电离辐射E.化学因素11.高白细胞血症时应预防的并发症为(分数:2.00)A.高尿酸血症B.电解质紊乱C.酸中毒D.凝血异常E.碱中毒
4、12.难治性贫血和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临床表现包括(分数:2.00)A.进展缓慢B.中位生存期 36 年C.出血及感染易见D.白血病转化率 5%15%E.以贫血为主13.参与止血过程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凝血因素B.血小板因素C.血管因素D.血液因素E.肝功能14.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出现真菌感染如(分数:2.00)A.巨细胞病毒B.带状疱疹病毒C.隐球菌D.念珠菌E.曲霉菌15.TFPI的抗凝机制是(分数:2.00)A.在 CA2+存在的条件下,有抗 TF/FA 复合物的作用B.直接对抗 FAC.直接对抗 TF/FD.在 CA2+存在的条件下,有抗 TF/F复合物的作用E.直接
5、对抗 F16.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中可以是正常的有(分数:2.00)A.骨髓象的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B.血小板的功能C.血块收缩D.出血时间E.血小板计数17.用男性激素治疗低增生性贫血,出现男性特征亢进的表现有(分数:2.00)A.女性男性化B.男性性欲增强C.声音变粗D.女性性欲增强E.毛发增多18.下列有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这些患者的带状疱疹患病率类似于霍奇金淋巴瘤或其他类型的恶性淋巴瘤病者的发病率B.这些患者产生抗体的能力受损C.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D.除带状疱疹外,对其他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常高于正常人E.这些患者易合并自身免疫性
6、疾病19.下列哪些表现可见于 DIC(分数:2.00)A.急性肾衰B.血压升高C.皮肤黏膜出血D.进行性贫血E.休克20.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型的临床表现为(分数:2.00)A.腰背痛B.寒战C.头昏D.起病急骤E.高热21.关于 GVHD,正确的说法是(分数:2.00)A.重症 GVHD多死于感染,死于器官衰竭者少B.发生于移植后一个月以上的 GVHD为慢性 GVHDC.发生于移植后一个月内的 GVHD为急性 GVHDD.发生于移植后 100天内的 GVHD为急性 GVHDE.发生于移植后 100天后的 GVHD为慢性 GVHD22.常用的预处理方案有(分数:2.00)A.CBV
7、方案B.阿霉素C.BEAM方案D.TBIE.白消安+CTX23.叶酸缺乏的原因包括(分数:2.00)A.利用障碍B.摄入减少C.需要量增加D.叶酸排出增加E.吸收障碍24.下列哪些因素可影响血液黏度(分数:2.00)A.血脂B.红细胞压积C.红细胞变形能力D.脱水E.血浆中纤维蛋白原25.慢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 60g/L,但仍可无明显症状,与何因素有关(分数:2.00)A.红细胞内 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下降B.氧离曲线左移C.贫血发生的速度慢D.红细胞内 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上升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26.造血干细胞的特点包括(分数:2.00)A.自我复制,多向分化B.体外培养
8、可产生多种血细胞C.体内能重建造血免疫D.CD34+是其表面标志E.CD34+CD33+细胞比 CD34+CD33-、细胞更接近造血干细胞27.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包括(分数:2.00)A.组织因子(TF)B.因子C.因子D.因子E.Ca 2+28.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可以出现的是(分数:2.00)A.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B.血红蛋白尿C.血中结合珠蛋白增高D.尿中胆红素增高E.尿中尿胆原增高29.下面关于 DIC的诊断依据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 或进行性下降B.血小板100109/L 或进行性下降C.PT缩短或延长 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D.周围血涂
9、片中破碎红细胞2%E.3P试验阳性或血浆 FDP20mg/L,或 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30.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是(分数:2.00)A.化疗药物B.高尿酸C.高血钙D.本周蛋白沉积E.淀粉样变31.血清铁降低的疾病有(分数:2.00)A.地中海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后期C.缺铁性贫血D.慢性失血性贫血E.慢性感染性贫血32.下列哪些项是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依据?(分数:2.00)A.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和(或)血尿B.血小板计数减低C.发病前 13 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E.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血管炎及紫癜33.多发性骨髓瘤由异
10、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表现是(分数:2.00)A.骨质破坏B.肾功能损害C.出血倾向D.血钙增高E.感染34.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证据(分数:2.00)A.周围血中出现幼红细胞B.骨髓腔加宽、皮质变薄C.球形红细胞增多D.网织红细胞增高E.骨髓中、晚幼红细胞明显增生35.慢性溶血发生再生障碍危象可表现为(分数:2.00)A.病情加剧,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C.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或消失D.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E.病情加剧,骨髓增生低下36.下列关于 DIC发病机制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血管内皮损伤,F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B
11、.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人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C.血小板活化,多部位促进凝血反应D.纤溶抑制物的减少E.纤溶酶激活,致凝血一纤溶进一步失调37.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2.00)A.常规化疗效果不好B.肝、脾、淋巴结肿大C.多急性起病D.多伴发皮疹E.易急变3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并发(分数:2.00)A.肾功能不全B.低丙种球蛋白血症C.结肠癌D.红皮病E.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9.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分数:2.00)A.均有贫血B.由于多能干细胞的病变引起C.常伴有其他系血细胞增生D.造血可发生于骨髓外E.各症之间可相互转化40.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分数
12、:2.00)A.病程长B.贫血常较出血及感染为重C.肝、脾及淋巴结常肿大D.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E.病人一般体质尚可41.脾亢切脾治疗的指征是(分数:2.00)A.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B.严重溶血性贫血C.严重血小板减少伴出血症状D.脾大显著伴脾破裂E.脾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42.关于多发性骨髓瘤,哪项正确?(分数:2.00)A.IgG型最常见B.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C.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轻链从尿中排出产生D.血清蛋白电泳均可见单株峰球蛋白E.均可见骨破坏43.血涂片中出现幼粒、幼红细胞可见于(分数:2.00)A.骨髓纤维化B.再生障碍性贫血C.严重溶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急性白
13、血病4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贫血E.缺铁性贫血血液病学练习试卷 23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贫血按发病机制分类(分数:2.00)A.失血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C.红细胞过度破坏即溶血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红细胞生成减少即造血不良性贫血 解析:解析:贫血发病机制包括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和失血性贫血。2.可使维生素 K摄入不足的原因有(分数:2.00)A.长期进食过少或不能进食 B.胆道疾病 C.吸收不良综合征 D.长期低脂
14、饮食 E.长期口服抗生素 解析:3.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包括(分数:2.00)A.理化因素 B.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C.环境因素D.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生物因素 解析:4.血友病患者可显示异常的实验室检查有(分数:2.00)A.凝血时间延长 B.出血时间延长C.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D.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延长 E.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解析:5.患铁缺乏症的病理因素包括(分数:2.00)A.钩虫病 B.胃大部切除 C.萎缩性胃炎 D.慢性腹泻 E.慢性失血 解析:6.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主要适用于(分数:2.00)A.疾病发展缓慢,肿瘤负荷较小的老年患者 B.儿童及成人
15、患者均可C.对 GVL较敏感不适合常规移植的老年患者 D.儿童患者E.年轻的恶性病患者解析:7.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检查包括(分数:2.00)A.酶 B.红细胞膜 C.珠蛋白 D.血红素 E.自身抗体 解析:8.过敏性紫癜的改变有(分数:2.00)A.引起毛细血管广泛性无菌性炎症改变 B.血管壁通透性降低C.血管周围无中性粒细胞浸润D.病变常累及骨髓E.病变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 解析:9.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有(分数:2.00)A.表达并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B.表达并释放血栓调节蛋白,启动蛋白 C系统 C.基底胶原暴露,激活因子,启动内源性凝血 D.表达并释放
16、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 E.表达并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导致血小板在损伤部位黏附和聚集 解析:10.白血病的病因包括(分数:2.00)A.遗传因素 B.物理因素C.病毒 D.电离辐射 E.化学因素 解析:11.高白细胞血症时应预防的并发症为(分数:2.00)A.高尿酸血症 B.电解质紊乱 C.酸中毒 D.凝血异常 E.碱中毒解析:12.难治性贫血和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临床表现包括(分数:2.00)A.进展缓慢 B.中位生存期 36 年 C.出血及感染易见D.白血病转化率 5%15% E.以贫血为主 解析:13.参与止血过程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凝血因素 B.血小板因素 C.
17、血管因素 D.血液因素E.肝功能解析:14.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出现真菌感染如(分数:2.00)A.巨细胞病毒B.带状疱疹病毒C.隐球菌 D.念珠菌 E.曲霉菌 解析:15.TFPI的抗凝机制是(分数:2.00)A.在 CA2+存在的条件下,有抗 TF/FA 复合物的作用 B.直接对抗 FA C.直接对抗 TF/FD.在 CA2+存在的条件下,有抗 TF/F复合物的作用E.直接对抗 F解析:16.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中可以是正常的有(分数:2.00)A.骨髓象的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 B.血小板的功能 C.血块收缩D.出血时间E.血小板计数解析:17.用男性激素治疗低增生性贫血,出现
18、男性特征亢进的表现有(分数:2.00)A.女性男性化 B.男性性欲增强 C.声音变粗 D.女性性欲增强E.毛发增多 解析:18.下列有关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这些患者的带状疱疹患病率类似于霍奇金淋巴瘤或其他类型的恶性淋巴瘤病者的发病率 B.这些患者产生抗体的能力受损 C.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D.除带状疱疹外,对其他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常高于正常人E.这些患者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解析:19.下列哪些表现可见于 DIC(分数:2.00)A.急性肾衰 B.血压升高C.皮肤黏膜出血 D.进行性贫血 E.休克 解析:20.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型的临床表现为
19、(分数:2.00)A.腰背痛 B.寒战 C.头昏D.起病急骤 E.高热 解析:21.关于 GVHD,正确的说法是(分数:2.00)A.重症 GVHD多死于感染,死于器官衰竭者少 B.发生于移植后一个月以上的 GVHD为慢性 GVHDC.发生于移植后一个月内的 GVHD为急性 GVHDD.发生于移植后 100天内的 GVHD为急性 GVHD E.发生于移植后 100天后的 GVHD为慢性 GVHD 解析:22.常用的预处理方案有(分数:2.00)A.CBV方案 B.阿霉素C.BEAM方案 D.TBI E.白消安+CTX 解析:23.叶酸缺乏的原因包括(分数:2.00)A.利用障碍 B.摄入减少
20、C.需要量增加 D.叶酸排出增加 E.吸收障碍 解析:24.下列哪些因素可影响血液黏度(分数:2.00)A.血脂 B.红细胞压积 C.红细胞变形能力 D.脱水 E.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解析:25.慢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 60g/L,但仍可无明显症状,与何因素有关(分数:2.00)A.红细胞内 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下降B.氧离曲线左移C.贫血发生的速度慢 D.红细胞内 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上升 E.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 解析:解析:慢性贫血可使 RBC内 2,3-DPG 含量增加,使 Hb和氧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在组织中释放更多的氧。26.造血干细胞的特点包括(分数:2.00)
21、A.自我复制,多向分化 B.体外培养可产生多种血细胞 C.体内能重建造血免疫 D.CD34+是其表面标志 E.CD34+CD33+细胞比 CD34+CD33-、细胞更接近造血干细胞解析:解析:造血干细胞的特点为作为更新、分化为多种血细胞、能重建造血和免疫,其表明标志为CD34+,但 CD34+CD33-更接近造血干细胞。27.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包括(分数:2.00)A.组织因子(TF) B.因子 C.因子 D.因子E.Ca 2+ 解析:解析:外源性凝血途径以组织因子开始,与因子和 Ca2+形成复合物,活化 X因子。28.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可以出现的是(分数:2.00)A.血中结合胆红素
22、增高B.血红蛋白尿 C.血中结合珠蛋白增高D.尿中胆红素增高E.尿中尿胆原增高 解析:29.下面关于 DIC的诊断依据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 或进行性下降 B.血小板100109/L 或进行性下降 C.PT缩短或延长 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D.周围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2% E.3P试验阳性或血浆 FDP20mg/L,或 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 解析:30.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是(分数:2.00)A.化疗药物 B.高尿酸 C.高血钙 D.本周蛋白沉积 E.淀粉样变 解析:31.血清铁降低的疾病有(分数:2.00)A.地中海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
23、后期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失血性贫血 E.慢性感染性贫血 解析:解析:地中海贫血多致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升高。32.下列哪些项是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依据?(分数:2.00)A.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和(或)血尿 B.血小板计数减低C.发病前 13 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 D.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E.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血管炎及紫癜 解析:解析:过敏性紫癜血小板一般不减少。33.多发性骨髓瘤由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引起的表现是(分数:2.00)A.骨质破坏B.肾功能损害 C.出血倾向 D.血钙增高E.感染 解析:解析: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可致感染、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3
24、4.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证据(分数:2.00)A.周围血中出现幼红细胞 B.骨髓腔加宽、皮质变薄 C.球形红细胞增多D.网织红细胞增高 E.骨髓中、晚幼红细胞明显增生 解析:解析:球形红细胞不是溶血骨髓代偿性增生的特点。35.慢性溶血发生再生障碍危象可表现为(分数:2.00)A.病情加剧,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 C.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或消失 D.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E.病情加剧,骨髓增生低下 解析:解析:慢性溶血再障危象与再障表现相似。36.下列关于 DIC发病机制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A.血管内皮损伤,F激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
25、径 B.组织损伤,组织因子(TF)释放人血,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 C.血小板活化,多部位促进凝血反应 D.纤溶抑制物的减少E.纤溶酶激活,致凝血一纤溶进一步失调 解析:解析:纤溶抑制物减少不是 DIC发生机制,为血栓形成机制。37.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2.00)A.常规化疗效果不好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多急性起病 D.多伴发皮疹 E.易急变解析:解析:见幼年型 CML的特点。3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并发(分数:2.00)A.肾功能不全B.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C.结肠癌 D.红皮病 E.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解析:解析:CLL 不易并发肾功能不全。39.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
26、分数:2.00)A.均有贫血B.由于多能干细胞的病变引起 C.常伴有其他系血细胞增生 D.造血可发生于骨髓外 E.各症之间可相互转化 解析:解析:骨髓增殖性疾病多无贫血。40.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分数:2.00)A.病程长 B.贫血常较出血及感染为重 C.肝、脾及淋巴结常肿大D.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 E.病人一般体质尚可 解析:解析:慢性再障很少发生肝、脾淋巴结肿大。41.脾亢切脾治疗的指征是(分数:2.00)A.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 B.严重溶血性贫血 C.严重血小板减少伴出血症状 D.脾大显著伴脾破裂 E.脾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 解析:解析:均为脾切除指证。42.关于
27、多发性骨髓瘤,哪项正确?(分数:2.00)A.IgG型最常见 B.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C.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轻链从尿中排出产生 D.血清蛋白电泳均可见单株峰球蛋白E.均可见骨破坏解析:解析:骨髓瘤未分泌型无 M蛋白,其血清 ALP不升高。43.血涂片中出现幼粒、幼红细胞可见于(分数:2.00)A.骨髓纤维化 B.再生障碍性贫血C.严重溶血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E.急性白血病 解析:解析:溶血红细胞破坏增加的直接证据为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4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见于(分数:2.00)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缺铁性贫血 解析:解析:急性失血和再障为正细胞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