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试题卷) 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给下面这句加点的字注音,并将划横线的词语用正楷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 美观) 。 (3 分) 花坞前面是一道清清的小溪,它淙淙潺潺地唱着欢乐的歌,流进了一个水波粼粼、银光闪闪的 大湖。 淙( ) 潺( ) 2古诗文默写: (8 分,每空 1 分,任选 8 空填写) (1)足蒸暑土气,_。 (2)东风不与周郎便,_。 (3)_,似曾相识燕归来 (4)感时花溅泪,_。 (5)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 (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 , _。
2、 (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_,_。 3文学文化常识: (2 分)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苏洵、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_、_。 4名句阅读: (4 分) 请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出情节的主要内容。 (1)武松斗杀西门庆 (2)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 (3)邮政局长私拆假钦差的 信件 情节概述: 起因:_ 经过:_ 结果:_ 5语言的综合运用: (8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 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
3、:表达感情(亲情、友情、 爱情) ;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 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 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 分)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 (4 分) (3)请选择两则材料中的一个节日,向你的同学或亲友设计一句问候语与祝福语。 (2 分)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45 分) 阅读下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
4、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蒙辞以 军中多务 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 A B 使如逖者统之以 复中原 左丞相睿以为 军谘祭酒 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 肃遂 拜蒙母 C D 宋何罪之 有 遂 与外人间隔 7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是:_ ,_。 (2 分) 8谈谈
5、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这句话的理解。 (2分) 9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 分) (二)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 头。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2 分) 11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 (3 分) (三)甘露的秘密 仇春霖 甘露在我国古代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了不得的“神物” ,被认为是“神灵之精,仁瑞之泽” , “天下升平则甘露降” ,就像龙、凤、龟、麟一样,一向作为吉祥的瑞征。有些帝王听说域中喜降
6、甘露,连当时的年号也以甘露命名。汉宣帝刘询,吴国的归命侯孙皓,西晋前秦的苻坚等,都曾以 甘露作过年号。 传说甘露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 , “其凝如脂,其甘如饴” ,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 岁” , 所以称为“天酒” 、 “神浆” 。于是,它便成为那些妄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 求的珍宝。 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 ,汉武帝为了吃到甘 露,在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座高二 十丈、大七围的承露盘。清朝的乾隆皇帝梦想“长生久视” ,也效法汉武帝建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 一尊铜仙塑像,立于四米多高的蟠龙石柱之上,手托铜盘,祈求上天赐露。如今这座承露盘,仍坐 落在北京北海公园琼
7、岛西北面的半山之上。 汉武帝和乾隆究竟得到天赐的甘露没有?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可以断定,在他们 的承露盘里,永远也不会得到什么“天酒” “神浆” 。因为所谓的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 灵之精” ,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 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 发现的有 2000 多种。其中除五倍子蚜虫外,都是庄稼的大敌。危害庄 稼、蔬菜、果木的麦蚜、豆 蚜、棉蚜、菜蚜、桃蚜、柑蚜、苹果绵蚜、葡萄瘤蚜、甘蔗绵蚜等,都是蚜虫家族中的成员,它们 专靠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是农业的害虫。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
8、四周探索一 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 标,便将那根尖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 物体内的浆汁。植物遭到蚜虫的危害,有的发生卷叶病、黄萎病,有的发生肿瘤病、黑霉病,不仅 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大片地枯死,造成灾 害。法国昆虫学家莱拉特和凡拉在 1880 年曾作出 一个估计,法国葡萄园受葡萄瘤蚜为害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 1000 万法郎。1951年,我国东北和 华北地区的棉田,一度遭到棉蚜的侵害,结果使籽棉减产 1.5 亿斤。蚜虫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实在惊 人! 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 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收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 分,然后把多余的 糖分和水一起排泄出来,洒在植物的
9、枝叶上,有的“其凝如脂” ,有的“皎莹如雪” ,这就是所谓的 甘露。宋代文豪苏东坡在物类相感志中记载说: “此露天降,着草木上,如饴糖。 ”蚜虫的排泄 物确实含有较多的转化糖、甘蔗糖和松子糖。据分析,其中碳水化合物占 70左 右,糖精占 20 以上,蛋白质占 3。说它有滋养作用,确是诚言不谬。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实在想 不到这东西竟来自小小的蚜虫。 最早揭穿甘露的秘密的是我国明代学者杜镐,他 说: “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 乃是虫之尿也。 ”一泡虫 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的“天酒” 、 “神浆” ,实在荒唐得 可笑! 12根据文章的说明内容,简单概括甘露的特点。
10、(2 分) 13帝王、贵族、豪强们对甘露梦寐以求的原因是什么?(2 分) 14概括甘露产生的代价。 (2 分) 15概括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列出三种即可) (2 分) 16一泡虫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的“天酒” 、 “神浆” ,实在荒唐得可笑! ”你从这 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2 分) (四)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 ,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 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 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
11、。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 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 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 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 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 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 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
12、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 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 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 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 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 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 “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
13、 ,实 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 “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 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 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 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 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 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旦盟查叠盛翌邀: 。擅堡丝盎。我 们
14、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 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 ,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7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 分) 18文章第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 (2 分) 19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3分) 20第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2分) 2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2 分) (五)鸟是树的花朵 吴 忌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 不能说丑, 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 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巨大的空
15、旷, 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艘从 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冬天总是如此疏疏朗朗,这是不是我们在冬天缺少快乐的真正原由呢?树木仿佛艘停止了生 长,我们总是怀着一种等待的心理度过冬天,如果下雪,玉树琼枝,以及屋檐吊着冰凌,都能令我 们开心。没有树木的阴凉,我有些心虚,感觉厕所没有围墙。大雁的声音已经很远了。我在大地上 为冬日的阳光感到可惜, 因为, 阳光的灿烂和温暖如不照在红花和绿叶上, 阳光岂等于虚度了岁月。 正如袖手旁观的我们,在一堆红红的炭火前,等天黑。 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 有时候,鸟是
16、一群一群地飞来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 一群地飞,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枝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棵树,装点一丛树林。鸽 子也这么飞,要是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 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我觉得这三只五只鸟,它们各自有各自 的心事,说话的时候少,不说话的时候多。有的飞走,有的留下。有时候只一只,一只也好。一只 鸟,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 之间飞赖飞
17、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 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 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 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 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 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鸟是树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发现并且说出。如此美丽的事物不会等到今天才有人惊喜。我站 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
18、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 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 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 我说,在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 起歌唱,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夜月被一声鸟鸣切开。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真细想起来,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 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因为,我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 的花朵,唱着歌的花朵 22
19、 “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 ,句中“空旷”一词的含义是: (2 分) 23作者为什么说“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2 分) 24 “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 的夜月被一声鸟鸣切开。 树木本来就是鸟的家园。 ” 这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分) 25作者在文中说“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 ,为什么人也会感谢鸟?说 说你的理解。 (3 分) 三、作文(50 分) 26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四名学生的生命,自己却永远地 离开了我们 材料二:湖南身患绝症
20、的黄舸少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他的爱心让 受捐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让光明生生不息 材料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湘潭导游文花枝,在一次带团出游中遭遇车祸。在自己受重伤的 危难时刻,她把救助的机会让给游客,并用“挺住!加油! ”的鼓励声让游客获得了支撑下去的勇 气,并让他们在噩梦中看到生的希望,兑现了自己对游客的服务承诺。为此,她尽管付出了截肢的 代价,但还是像以前一样,用真情和微笑面对生活和工作。 细读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爱,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 2600 字以上 3不能以所给材料作文作文素材;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
21、名和人名 5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湖南省衡阳市2010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1 (3 分) cng chn 书写(略) 2 (8 分,每空 1 分,任选 8 空填写) (1)背灼炎天光 (2)铜雀春深锁二乔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恨别鸟惊心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 (2 分)苏辙、曾巩。 4 (4 分)答案示例 1: 起因:西门庆伙同王婆婆引诱潘金莲,潘金莲设计毒死了武大郎。 经过:武松为报兄仇,用计谋引诱西门庆前来,痛杀了西门庆 结果:武松被逼上
22、了梁山。 5 (8 分) (1) (2 分)中国人对待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态度。 (2) (4 分)可以保留。现在的世界是个多元化的世界。西方节日及其文化传入中国是一种潮 流。只是我们无论追崇哪种节日,都应该将其跟节日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盲目的追逐所谓的时 尚。 (3) (2 分)母亲节。母亲,今天是你的节日。我想对你:感谢你十几年来对我的辛勤培育。 你辛苦了! 二、阅读理解与鉴赏(45 分) (一) 6 (2 分) D 7 (2 分)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8 (2 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 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
23、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 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 9 (2 分)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二) 10 (2 分)表现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 11 (3 分)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词人 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 (三) 12 (2分)在古代人们的心目中,甘露是一种了不得的“神物” 作为吉祥的瑞征,而实质上它是 一种蚜虫的排泄物,内含有较多的转化糖、甘蔗糖和松子糖,有滋养作用。 13 (2分)因为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甘露是一种了不得的“神物” ,而且是一种能延年益寿的“圣 药” , “其凝
24、如脂,其甘如饴” ,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 岁” ,被那时的人们称为“天酒” 、 “神浆” 。 14 (2 分)蚜虫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收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然后把多 余的糖分和水一起排泄出来, 洒在植物的枝叶上, 就是所谓的甘露。 植物被蚜虫吸取其中的汁液后, 有的发生卷叶病、黄萎病,有的发生肿瘤病、黑霉病,不仅被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大片地枯 死,造成灾害。 15 (2 分)引用史料、举例子、列数字 16 (2 分)人类如果不懂科学知识,将会是可笑而可悲的。 (四) 17(2 分)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 18(2 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
25、,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9(3 分)列举了观察事物 、劳动、 读书、做人四个方面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 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 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 勉勉强强地做一做, 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 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20(2 分)不能去掉。 “似乎”意思是“好象” , “知”比“不知” 表面上好些,但实质上如果仅 仅是“知” ,而并没有把“知”到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去养成一种习惯,那么“知”实际上与“不 知”并无两样。强调了养成习惯的重要性。 21(2 分)因为一个人习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学校教育 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面。 (五) 22 (2 分)天空 23 (2 分)因为小鸟的跳跃,冬天的风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因为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 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树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 24 (4 分)比喻、拟人。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一年四季鸟儿给树林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25 (3 分)因为鸟儿来树木带来了舞蹈音乐,带了生机与活力,让人在沉寂的静止的树林中感受 一种自然的灵气,一种活动的生命的感悟。 三、作文(50 分) 26 (50 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