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716-2019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pdf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1476562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716-2019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DB11 T 716-2019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DB11 T 716-2019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DB11 T 716-2019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DB11 T 716-2019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工程技术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3.080.01 P 51 备案号: DB11 北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 11/ T 716 2019 代替 DB11/T 716 2010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 工程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rossing Existing Road Facilities 2019 - 06 - 18 发布 2019 - 10 - 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716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3 5 工前检测 . 5 5.1 一般要求

2、 . 5 5.2 工前检测步序 . 5 5.3 资料收集整理 . 5 5.4 现场调查 . 5 5.5 工前检测方案编制 . 6 5.6 检测实施 . 8 5.7 检测结果分析 . 8 5.8 工前检测报告编制 . 8 6 工前评估 . 9 6.1 一般要求 . 9 6.2 评估范围与对象 . 9 6.3 资料收集整理 . 9 6.4 现场复核及补充 . 9 6.5 变形控制指标确定 . 9 6.6 变形控制参考值 . 9 6.7 安全风险评估 . 11 6.8 工前评估报告编制 . 12 7 道路设施安全保护 . 12 7.1 专项设计 . 12 7.2 工前加固 . 13 7.3 穿越施工

3、 . 13 8 道路设施监测 . 14 8.1 一般要求 . 14 8.2 监测方案内容 . 14 8.3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 14 8.4 监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 16 8.5 监测频率 . 17 8.6 监测信息反馈 . 19 DB11/T 7162019 II 8.7 监测报告编制 . 20 9 工后检测 . 20 9.1 一般要求 . 20 9.2 检测实施 . 21 10 工后评估 . 21 10.1 一般要求 . 21 10.2 资料收集整理 . 21 10.3 评估范围与对象 . 21 10.4 工后评估工作内容 . 21 10.5 现场会商 . 22 10.6 安全性核算

4、. 22 10.7 工后评估报告编制 . 23 11 工后加固 . 23 11.1 一般要求 . 23 11.2 加固设计 . 24 11.3 加固实施 . 2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技术流程 . 2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穿越工程影响分区 . 26 参考 文献 . 27 DB11/T 716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代替 DB11/T 7162010穿越既有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要求。与 DB11/T 716 2010相 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 2010版中涉及轨道交通部分的相关内

5、容( 见 2010版的 6、 7、 8、 9章 ); 修改了穿越既有道路设施技 术流程( 见 录 A, 2010版的 3.0.1); 增加了穿越工程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及不同风险等级工作内容 ( 见 4.4、 4.5); 增加了工前检测步序图( 见 5.2); 增加了 不同风险等级 既有道路设施 的 工前检测项目( 见 5.5.2); 增加了既有道路设施监测项目及部分控制参考值( 见 6.5、 6.6); 增加了既有道路设施 安全 保护相关内容( 见 7.1、 7.2、 7.3); 增加了道路设施监测的测点布置、监测方法及相关技术要求( 见 8.3、 8.4); 增加了道路设施监测的监测信息反馈流

6、程( 见 8.6.6); 增加了工后评估分级方法 及相应的分级处理措施( 见 10.4) 。 本 标准 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起 草单位: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建 筑大学 、 北京逸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侯小明、刘春杰、乔晓军、王 光、周 恒、李晓东、李贵军、郑国富、毛海东、 牛晓凯、崔晓青、赵江涛、杨东波、张晗、宋伟、苏洁、张明、姚旭飞、房倩、王健、龙佩恒、王毅鹃、 马建南、牛云。 本标准 历次版 发布情况为 : DB11/T 716 2010。 DB11/T 7162019 1 穿越既有道路

7、设施 工程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 的 工前检测、工前评估、 设施安全保护要求、道路设施监测 、工后 检测、工后评估与 工后加固等环节的技术 要求 和 流程 。 本标准适用于穿越既有道路设施 工程 设计、检测、评估、施工、监测 、加固 等环节 的方案编制、论 证、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9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CJJ 99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 JT

8、G 3370.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 规范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3 术语 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穿越工程 crossing engineering 穿越工程是指采用上穿、下穿、并行、上跨或连接等方式穿越既有道路设施,并对其结构或运行可 能产生影响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根据穿越角度的不同 (见图 1) ,穿越工程 一般分为正交( =90)、 斜交( 1590)和平行( 15)三种方式。 既有道路设施 穿越角度 90 穿越工程 a) 正交( =90) DB11/T 7162019 2 既有道路设施 穿越角度 穿越工程 b)

9、 斜交( 1590) 既有道路设施 穿越工程 c) 平行( 15) 图 1 穿越角度 3.2 既有道路设施 existing road facility 建设完成 或投入 使用的道路及其附属设施统称为既有道路设施。主要包括市政道路、市政桥梁、城 市隧道、地下通道、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人行天桥及上述结构的附属设施等。 3.3 影响分区 partitioning of influence zones 根据 穿越工程 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受 穿越 工程施 工影响程度的大小而进行的区域划分。 3.4 工前检测 pre-work detection 穿越工程施工前, 对 影响范围内 既有道路设 施

10、 的技术 状态 进 行 检测评价 。 3.5 工前评估 pre-work evaluation 包括变形控制指标确定和安全风险评估两部分。穿越工程施工前对既有道路设施现状进行综合分 析,确定既有道路设施的变形控制指标,分析穿越工程对既有道路设施影响,提出道路设施监测技术要 求和安全防护建议等。 3.6 专项设计 specialized design 为了 保证 穿越工程施工期间既有道路设施安全而 实施 的 专项工程 设计。 3.7 道路设施监测 road facility monitoring 依据工前评估 报告确定的变形控制指标、专项设计文件提出的监测要求以及相关规范 , 在穿越工程 实施过

11、程中,对既有道路设施 的结构变形或受力变化进行 监测及现场巡视。 3.8 工后检测 post-work detection DB11/T 7162019 3 穿越施工 完成 后 一定时间内 , 对照工前检测内容, 对影响范围内的既有道路设施结构状态进行检测 评价。 3.9 工后评估 post-work evaluation 工后检测完成后, 评价 穿越工程施工对既有道路 设施 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相应结论。 3.10 控 制偏离度 control deviation 穿越工程施工结束后, 既有道路 设施 偏离原有状态的程度,包括 监测控制偏离度和检测控制偏离度 两部分。 4 基本规定 4.1 穿

12、越既有道路设施宜采用正交穿越方式。 4.2 穿越工程应根据相关技术规范 保证 施工 影 响范围内 的 各 类 既有 管线满足安全要求。 4.3 穿越既有道路设施 技术 流程 应按 附录 A 执行 。 4.4 穿越工程风险等级 依 据既有道路设施重要性等级(见表 1)和 穿越工程与既有道路设施接近关系 (见表 2)分为 四级 , 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具体 划分方法见表 3。 表 1 既有道路设施重要性分级表 既有道路设施重要性等级 基本条件 修正依据 A类(特别重要) a) 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 及其附属桥梁、 隧道等 ; b) 高速公路 及其附属桥梁、隧道等; c) 商业繁华街道、

13、重要生产区道路、 外事活动路线、重要游览路线及其 附属桥梁、隧道等 。 a) 既有道路设施下方存在直径 0.6m 的管 线(包括天然气管线、市政热力管线、自 来水管线、雨水或污水管线等),重要性 等级为 A 类(特别重要) ; b) 既有道路设施下方存在直径 0.6m 的管 线(包括天然气管线、市政热力管线、自 来水管线、雨水或污水管线等),重要性 等级为 B 类(重要) ; c) 当既有道路设施有特殊保护要求时, 重要 性等级为 A 类 (特别重要) 。 B类(重要) a) 城市次干路 及其附属桥梁、隧道等 ; b)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 及其附属桥梁、 隧道等 。 C类(一般重要) a) 城

14、市支路 及其附属桥梁、隧道等 ; b)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及其附属桥梁、 隧道等 ; c) 人行 道 、广场 。 注 :既有道路设施重要性等级 可根据相关养护管理规定或养护技术规范进行调整 。 表 2 穿越工程与既有道路设施接近关系分级表 施工方法 接近关系 接近 较接近 一般 不接近 明(盖)挖法 基坑周边 1.0H(含 1.0H)范围内 基坑周边 1.0H1.5H(含)范围内 基坑周边 1.5H2.0H(含)范围内 基坑周边 大于2.0H 范围 DB11/T 7162019 4 表 2 穿越工程与既有道路设施接近关系分级表 (续) 施工方法 接近关系 接近 较接近 一般 不接近 矿山法

15、(包含人工顶管) 隧道正上方 1.5B(含) 范围内;隧道外侧 1.0B (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 1.5B3.0B (含)范围内;隧道外侧 1.0B2.5B(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 大于 3.0B; 隧道外侧 2.5B3.0B (含)范围内 隧道外侧 大于 3.0B 范围 盾构法 隧道正上方 1.5D(含) 范围内;隧道外侧 1.0D (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 1.5D3.0D ( 含)范围内;隧道外侧 1.0D2.5D(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 大于 3.0D; 隧道外侧 2.5D3.0D (含)范围内 隧道外侧 大于 3.0D 范围 非人工 顶管法、夯 管法、拉管法 隧道正上方 2.0D(

16、含) 范围内;隧道外侧 1.5D (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 2.0D4.0D (含)范围内;隧道外侧 1.5D2.5D(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 大于 4.0D; 隧道外侧 2.5D5.0D (含)范围内 隧道外侧 大于 5.0D 范围 注 1: H 基坑开挖深度, B 矿山法隧道毛洞设计宽度, D 盾构法隧道或管道设计外径。 注 2: 接近关系是指穿越工程 与既有道路设施之间的最小水平或垂直距离。 表 3 穿越工程风险等级表 接近 较接近 一般 不接近 分级修正依据 A类(特别重要) 一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a) 当穿越工程采用顶管法、夯管法或 拉管法施工,且管道外径小于 0.8m 时,风险等

17、级为四级; b) 当地质条件复杂或既有道路设施 现状安全性较差时,可上调一级; c) 当采用盾构法施工、既有道路设施 在建时与新建工程设计有过相关 配合或预留了一定穿越条件等情 况时,可下调一级 。 B类(重要) 二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C类(一般重要) 三级 三级 四级 四级 注 :既有道 路设施重要性等级依据表 2确定,接近关系依据表 3确定。 4.5 不同风险等级穿越工程的 道路设施安全监管 工作内容应按表 4 确定 。 表 4 穿越工程工作内容 穿越工程 风险等级 工前检测 工前评估 道路设施监测 工后检测 工后评 估 主要影 响区 次要影 响区 变形控制指 标确定 安全风险评 估 主

18、要影 响区 次要影 响区 主要影 响区 次要影 响区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接近关系 风险等级 既有道路 设施重要性等级 DB11/T 7162019 5 表 4 穿越工程 工作内容 (续) 穿越工程 风险等级 工前检测 工前评估 道路设施监测 工后检测 工后评 估 主要影 响区 次要影 响区 变形控制指 标确定 安全风险评 估 主要影 响区 次要影 响区 主要影 响区 次要影 响区 注 1: 应做项目, 选做项目, 不做项目。 注 2: 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的确定方法 依据附录 B确定。 注 3: 不同风险等级穿越工程工后评估工作内容依据 表 17确定。 5 工前检测 5.1 一般要求

19、5.1.1 工前检测 应 为工前评估 和专项设计提供 全面、可靠的 既有道路设施 现状 资料 、 检测 结果和 检测 结论 。 5.1.2 工前检测范围 应 按 附录 B 中的穿越工程影响分区确定,检测 范围应能满足工前评估 和 专项设计 的 工作 要求。 5.1.3 当穿越工程进行 降水施工时,工前检测范围应根据降水 影响 区域适当扩大。 5.1.4 工前检测单位应具备 道路设施相关 检测资质。 5.2 工前检测 步序 工前检测 技术流程 如 图 2所示 ,包括资料 收集 整理、现场 调查 、工前检测方案编制、 检测实施 、检 测结果分析和工前检测报告编制。 资料 收集 整理 工前检测方案编

20、制 检测实施 检测结果分析 工前检测报告 补充检测 现场调查 满足专项设计 、 工前评估要求 是 否 图 2 工前检测 技术流程 DB11/T 7162019 6 5.3 资料 收集整理 检测方 案编制前,检测单位 应及时 收集整理工程相关资料, 一般包括 既有道路设施的名称、位置、 建造时间,专项设计资料、施工方案等。 5.4 现场 调查 5.4.1 现场 调查 应 核查 现场 检测条件 、 检测环境和检测工作量 , 同时现场校核既有道路设施的基本数 据。 5.4.2 现场 调查 主要对既有道路设施实际 运行 状况、现场交通状况、病害整体状况、附属设施状况、 周边环境 、 穿越 工程与既有道

21、路设施的位置关系等进行 调查 ,为工前检测方案 提供依据 。 5.4.3 现场 调查 中发现 既有道路设施 重要 部位 存在明显 影响结构安全或使用的 缺损时,应及时 通报 既 有道路设施 管理 养护 单位及穿越工程建设单位。 5.5 工前检测方案编制 5.5.1 工前检测实施 前应编制工前检测方案,方案应包括 穿越 工程概况、 既有道路设施相关资料、 检 测依据、 检测范围、检测 项目 与方法、 检 测 抽样方案与工作量统计、检测结果评定、组织机构及检测人 员、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进度计划、安全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进度保证措施、交通导改及应急预 案等。 5.5.2 工前检测项目应 依据 穿

22、越工程风险等级 按 表 5表 8 确定 。 如工前评估、专项设计有特殊要求, 检测项目 可 适当增加 。 表 5 道路 结构 工前检测项目 检测对象 检测项目 穿越工程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道路 外观检测 平整度检测 下方疏松空洞检测 人行道 外观检测 下方疏松空洞检测 附属设施 外观检测 注 1: 应做项目, 选做项目, 不做项目。 注 2: 道路或 人行道 下方 疏松空洞检测深度为道路或 人行道下方 05m。 表 6 桥梁 结构 工前检测项目 检测对象 检测项目 穿越工程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桥梁 外观 检测 连续梁桥线形检测 混凝土强度检测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桥

23、梁引堤下方 疏松空洞 检测 墩柱双向垂直度检测 DB11/T 7162019 7 表 6 桥梁结构工前检测 项目 (续) 检测对象 检测项目 穿越工程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注 1: 应做项目, 选做项目, 不做项目。 注 2: 桥梁外观检测包含对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设施等的检测。 注 3: 桥梁引堤 下方 疏松空洞检测深度为桥梁引堤 下方 05m。 注 4: 桥梁 工前 检测项目及 技术 要求 宜按 照 CJJ 99、 JTG H11、 JTG/T H21 执行 。 表 7 城市隧道、地下通道与公路隧道结构 工前检测项目 检测对象 检测项目 穿越工程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24、 三级 四级 道面 机动车道 / 非机动车道 外观检测 平整度检测 人行道 外观检测 主体结构 衬砌结构 外观检测 裂缝检测 渗漏水检测 混凝土强度 及碳化深度 检测 变形缝 外观检测 接缝处错位检测 出入口 梯道 外观检测 裂缝检测 栏杆或护栏 外观检测 洞口 护坡、挡土墙 外观检测 洞门 墙身裂缝检测 结 构倾斜、沉陷、断裂检测 洞门与洞身连接处环向裂缝 检测 混凝土起层、剥落 , 钢筋外 露 检测 墙背填料流失检测 排水设施 外观检测 排水设施堵塞检测 排水设施丢失残缺检测 地基 下方疏松空洞检测 注 1: 应做项目, 选做项目, 不做项目。 注 2: 出入口一般为地下通道检测项目,洞口

25、、洞门一般为城市隧道、公路隧道检测项目。 DB11/T 7162019 8 表 8 挡墙结构工前检测项目 检测对象 检测项目 穿越工程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砌 体 挡墙 外观检测 倾斜 率 检测 鼓胀、变形检测 变形缝状态 检测 基础 周边 疏松空洞 检测 混凝土挡墙 外观检测 倾斜 率 检测 变形缝状态 检测 混凝土强度 检测 基础 周边 疏松空洞 检测 注 : 应做项目, 选做项目, 不做项目。 5.5.3 工前检测技术要求应依据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5.5.4 经过事故处理的桥梁,应根据事故影响范围和程度 扩大检测范围, 并相应 增加检测项目 。 5.6 检测实施 5.6.1

26、检测实施 前应对仪器设备当前状态进行检查 ,仪器设备的精度和量程应满足检测需要。 5.6.2 检测 实施 时 应遵守 既有道路设施产权单位或委托管理单位 的安全管理规定 ,并做好 既有道路设 施保护 工作 。 5.6.3 既有 结构材料缺损状况检测宜根据缺损的类型、位置和检测要求,选择表面测量、无损检测技 术和局部取试样等方法 。试样宜在有代表性构件的次要部位获取。 5.6.4 现场无损检测 部位 应有明晰标注和编号,必要时标注和编号 应 保留一定时间。 5.6.5 混凝土强度检测范围包括结构或构件的 强度检测与承重构件主要受力部位的强度检测。结构或 构件的强度检测宜按整个(批)构件进行检测;

27、承重构件主要受力部位的强度检测宜在主要受力部位布 置测区,测区布置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5.6.6 检测实施时 应做好交通导改, 并 严格按照批准的交通导改方案实施。 5.7 检测结果分析 5.7.1 应对检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当发现检测数据不足或异常时, 应分析原因并 补充检测。 5.7.2 既有道路设施 工前检测结论应在汇总工前检测 数据 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判定、 分析 得出 , 检测结 论应 明确给出道路设施技术状况等级,并对检测结果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判定。 5.7.3 对检测中难以判明损 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为四、五类的公路桥梁、桥梁完 好状态评定为不合格级的

28、 I 类养护城市桥梁或 D、 E 级的 IIV 类养护城市桥梁,应 建议 进行特殊检测。 5.8 工前检测报告编制 工前检测报告应包括 工程概况、检测依据、检测目的 、检测范围、检测内容 及 方法、 检测仪器 、 检 测 成果、 检测 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6 工前评估 DB11/T 7162019 9 6.1 一般要求 6.1.1 工前 评估 应 以工前检测报告 和既有道路设施相关资料 为 依据, 对 既有道路设施 结构安全和使用 状态 进行 计算分析 ,评价 穿越工程 施工 对既有道路设施的影响程度。 6.1.2 工前评估 应 包 含变形控制指标确定 和 安全风险评估 两 部分 。 不同风险

29、等级穿越工程 的 工作内容 按 表 4 确定。 6.1.3 变形控制指标确定时应综合考虑已有穿越工程影响 、 既有道路设施现状 以及 穿越工程与既有道 路设施的相对位置关系, 提出 穿越工程影响范围 、既有 道路设施的变形控制指标 与相应控制值 , 以及 既 有道路设施 的 监测 要求和 安全防护建议 等 。 6.1.4 安全风险评估 应 依据 专项设计和施工方案, 对 穿越工程 主要施工工序影响下既有 道路设施的变 形进行分析 预测 , 评价穿越 道路设施专项施工 方案是否满足既有道路设施变形控制值,并提出建议。 6.1.5 穿越桥梁 结构 的 变形控制指标与相应控制值 应 由 原设计单位确

30、认。 6.2 评估范围与对象 6.2.1 工前评估 范围应依据 专项 设计 按 附录 B 综合确定。 6.2.2 工前评估对象为评估范围内的既有道路设施及其附属结构。 6.3 资料 收集整理 工前评估 收集整理 的 资料应包括: 既有道路设施的设计、施工、竣工、大修和专项维修资料,被穿 越记录资料 及相关监测资料 , 评估范围内 的地勘资料、工前检测报告等。 6.4 现场 复核及补充 工前评估应 进行现场 复核调查 ,对已有资料进行核实 补充 ,确定已有资料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6.5 变形控制指标 确定 6.5.1 应依据 既有道路设施已发生的变形、 工前检测结果、原设计技术指标和运行安全要求

31、,对既有 道路设施的剩余变形能力进行检算,确定既有道路设施变形控 制指标及相应控制值。 6.5.2 既有道路设施 变形控制指标确定 技术 流程 见 图 3。 资料收集整理 现场复核与调研 确定评估范围与对象 剩余变形能力检算 提出变形控制指标及相应控制值 提出既有道路设施监测要求及建议 图 3 既有道路设施变形控制 指标确定 技术 流程 DB11/T 7162019 10 6.5.3 既有道路设施变形控制指标确定后, 应 提出 对 道路 设施 监测范围、 监测 对象 、 监测 项目等 的 技 术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同风险等级穿越工程的监测项目 应按 表 9 确定。 表 9 道路 设施 监测 项

32、目 对象 监控项目 主要影响区 次要影响区 道路 现场巡视 沥青路面 路面沉降 路面差异沉降 路面隆起 混凝土路面 路面沉降 路面相邻伸缩缝差异沉降值 人行步道 步道沉降 道路下方土体 土体深层沉降 桥梁 现场巡视 墩柱(或桥台) 沉降 相邻 墩柱(或桥台) 沉降差 同一盖梁下相邻墩柱的沉降差 墩柱倾斜 结构裂缝 结构 应力 城市隧 道、地下 通道与公 路隧道 现场巡视 结构 沉降 结构水平位移 结构变形缝差异沉降 结构裂缝 路面 沉降 结构净空收敛 挡墙 现场巡视 结构 沉降 新增倾斜率 沉降缝处错缝差 注 : 应测项目, 选测项目。 6.6 变形 控制参考值 6.6.1 穿越工程风险等级为

33、一级 三级时 , 既有道路 及挡墙 变形 控制值应 通过 计算分析确定;穿越工程 风险等级为四级时,道路结构、挡墙结构 的 变形控制值 应按 表 10表 11 确定。 6.6.2 穿越既有桥梁、城市隧道、地下通道及公路隧道时,其变形控制值应通过计算分析确定。 DB11/T 7162019 11 表 10 道路结构 变形 控制值 对象 控制 项目 预警值 警戒值 变形 控制值 道路 沥青路面 路面沉降 -9mm -12mm -15mm 路面沉降速率 / / -2mm/d 路面差异沉降 / / 4.5mm/3m 路面隆起 3mm 4mm 5mm 混凝土路 面 路面沉降 -4.8mm -6.4mm

34、-8mm 路面相邻伸缩缝差异沉降 4.8mm 6.4mm 8mm 人行步道 步道沉降 -12mm -16mm -20mm 注 : 预警值为 变形 控制 值的 60%,警戒值为变形控制值的 80%。 表 11 挡墙结构变形控制值 对象 控制项目 预警值 警戒值 控制值 挡墙 结构 沉降 -6mm -8mm -10mm 结构 沉降速率 / / 2mm/d 注 :预警值为 变形 控制值的 60%,警戒值为 变形 控制值的 80%。 6.7 安全风险评估 6.7.1 评估 计算 模型应包括评估范围内的主要地 层、 穿越工程结构、 既有道路设施 结构 、重要荷载等 对象,并能够反映各对象的空间位置关系与

35、结构尺寸。 6.7.2 应依据 穿越 工程的水文地质资料 、既有道路设施已发生的变形、 工前 检测 发现的既有结构损伤 等因素,设定模型中所需物理力学参数。 6.7.3 评估计算应 依据专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 ,对穿越施工进行全过程施工模拟计算,得出 各主要 施工工序下既有道路设施的 变形特征及相应 变形量。 6.7.4 将评估计算 结果与既有道路设施变形控 制 值 进 行对比分析 ,得出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并提出相 关评估建议。 6.7.5 安全风险评估 技术流程 见图 4。 DB11/T 7162019 12 是 数值建模 施工过程简化 参数设定 防护或加固措施模拟 施工全过程模拟计算 变形

36、预测值 变形控制指标预测值 控制值 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及建议 否 专项设计及施工 方案优化 图 4 安全风险 评估 技术流程 6.8 工前评估报告编制 工前评估报告应 包括 穿越工程概况、既有道路设施概况、穿越工程与既有道路设施的空间位置关系、 穿越工程影响范围、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穿越工程 对既有道路设施的影响分析、既有道路设 施变形控制指标、安全风险评估 结论 、 既有道路设施监测要求 及建议等内容。 7 道路 设施安全保护 7.1 专项设计 7.1.1 一般要求 7.1.1.1 专项设计应针对穿越工程对既有道路设施主体及附属结构的影响,综合考虑工前检测 结果及 建议 ,制定保障既有道路设施安全的专项技术措施。 7.1.1.2 专项设计内容应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原则、 穿越工程与既有道路设施空间位置关系、 保护 既有道路设施安 全运行的技术措施、 道路设施 监测要求 、穿越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