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 T 1229-2020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482722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 T 1229-2020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6 T 1229-2020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6 T 1229-2020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6 T 1229-2020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6 T 1229-2020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7.040 B 16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 T 12292020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ain potato pests 2020 - 04 - 07发布 2020 - 10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229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防治原则.1 5 综合防治技术.2 DB36/T 1229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

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英娟、徐雪亮、王奋山、刘子荣、王颖娴、熊焕华。 DB36/T 12292020 1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大田生长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和综合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疮痂病、青枯病及蛴螬、金针虫、蚜虫、粉虱、二十八星瓢 虫、斜纹夜蛾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农药 biological pesticide 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 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3.2 脱毒种薯 virus-free seed 从繁殖脱毒苗开始,在严格控制的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经检测不带病毒或类病毒的种薯。 3.3 防治适期 optimum control period 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

4、最佳有利时期,该时期防治可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成本较低。 3.4 防治指标 economic threshold 又称经济阈值,是指有害生物的某一发生量(病情指数、害虫密度或杂草),达到该发生量时应采 取控制措施,以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量达到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DB36/T 12292020 2 4 防治原则 从农业生产全局和马铃薯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创造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和自然天敌繁衍、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协调应用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 得最佳的经济、

5、生态和社会效益。 5 综合防治技术 5.1 农业防治 5.1.1 品种和种薯选择 因地制宜种植高产、优质、抗(耐)病虫品种。建立无菌留种田,减少病原物感染,宜选用脱毒种 薯,播种前10d15d,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型规则、表皮色泽新鲜、没有龟裂、没有机械损伤、没 有病斑的块茎作为种薯。冬种种薯切块不少于30 g,并保证每块有1个2个芽眼。秋种整薯播种。 5.1.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时开沟(穴)播种。秋马铃薯在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冬马铃薯12月下旬1月下旬播种。根 据土壤肥力合理密植,密度控制在3500株/667m25500株/667m2,土壤肥力低,适当密植。 5.1.3 科学施肥控

6、水 采用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雨后及时清沟排渍, 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原菌萌发侵染的环境条件。 5.1.4 合理轮作换茬 合理轮作换茬,有效消灭土壤中的晚疫病、早疫病、疮痂病和青枯病等越夏病原菌。前茬作物可为 水稻、玉米、葱、蒜或瓜类等,避免与茄科作物轮作。 5.1.5 做好清洁田园 生长期间及早摘除病叶、老叶、黄叶,拔除中心病株,并集中销毁,防止晚疫病、早疫病等病原菌 传播蔓延。 5.2 物理防治 5.2.1 黄板诱杀 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及粉虱等叶部害虫。悬挂支撑物直径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粘虫。悬挂高度高于 植株顶端15cm30cm

7、。每667m2布置大型粘虫板(1000 cm2)15片20片,或中型粘虫板(500 cm2) 30片40片,也可根据虫情调整布置密度。用于监测时每亩按五点悬挂5片中型粘虫板。 5.2.2 频振灯诱杀 DB36/T 12292020 3 用频振灯诱杀金龟子、地老虎及斜纹夜蛾等害虫成虫。频振灯灯管底部距地面高度1.4m1.5m。 每1.3hm22.0hm2布置一盏频振灯。 5.3 生物防治 5.3.1 培育、保护和利用天敌 4月5月和10月11月蚜虫发生高峰期,保护田间捕食性天敌食蚜蝇、瓢虫、草蛉及寄生性天敌蚜 茧蜂,增强对蚜虫的自然控制作用;药剂蚜虫防治选用对天敌昆虫安全的药剂进行喷雾防治;田埂

8、种植 豌豆、蚕豆等喜凉豆科植物,为天敌提供补充食物、避难所和临时栖息场所;生长前期适当放宽防治指 标。 5.3.2 应用生物农药 按照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选用已登记的生物农药在关键防治期进行防治,适当早防。 5.4 化学防治 5.4.1 防治策略 在预报的防治适期内,先查后治,按照防治指标用药,选用已登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按 照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实施。 5.4.2 播种期 5.4.2.1 场地与工具消毒 场地消毒:切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可用2%的硫酸铜溶液喷雾,也可以用草木灰消毒,减 少芽块被感染病菌和病毒的机会。 切刀消毒:切种

9、时每人配备两把切薯刀,一把放于0.5%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当遇到病薯时及 时去除,然后换用经消毒的切薯刀。切刀轮流使用,用后随即放入盆内消毒。 5.4.2.2 种薯处理 种薯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药剂拌种按照药剂推荐施用量均匀拌入滑石粉制成混合粉剂,每50 kg 种薯用2 kg混合粉剂拌匀。药剂浸种按照药剂推荐施用量进行浸种9min10min,晾干后播种。 5.4.2.3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重发区用杀虫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撒施后旋耕耙匀,再开沟播种;或整地后播种前直接 撒施于沟内再行播种。薯块病害重发区用杀菌剂进行播前沟内土壤浇灌处理。 5.4.3 苗期 苗期重点控制蚜虫和粉虱。病毒病严重发生

10、区,在出苗前后,有翅蚜迁飞前,对邻作地十字花科、 茄科蔬菜上的蚜虫进行普遍防治。防治适期及防治指标见表1。 DB36/T 12292020 4 表1 马铃薯不同生育期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适期或防治指标 防治对象 油菜生育期 防治适期 防治指标 苗期 有蚜株率5%,或每株虫量4头6头 现蕾期 有蚜株率10%,或每主枝蚜量6头8头 开花期 有蚜株率10%,每枝蚜量6头8头 蚜虫 成熟期 有蚜株率15%,或每主枝蚜 量10头20头 苗期 有虱株率5%,或每株虫量4头6头 现蕾期 有虱株率10%,或每株虫量6头8头 开花期 有虱株率10%,每株虫量6头8头 粉虱 成熟期 若虫高峰期 有虱株率15%,每株

11、虫量10 头20头 现蕾期 1龄3龄幼虫高峰期 二十八星瓢虫 开花期 1龄3龄幼虫高峰期及成虫 始盛期 百株虫量4头6头 开花期 百株虫量4头6头 叶甲 成熟期 1龄3龄幼虫高峰期及成虫 始盛期 百株虫量6头8头 开花期 百株虫量1头2头 斜纹夜蛾 成熟期 1龄3龄幼虫高峰期 百株虫量2头3头。 现蕾期 晚疫病 开花期 发病初期 防治1次指标为病株率0.5%; 防治2次指标为病株率1%, 间隔期7d10d 现蕾期 早疫病 开花期 发病初期 防治1次指标为病株率1%; 防治2次指标为病株率2%, 间隔期7d10d 现蕾期 青枯病 开花期 发病初期 第1次防治:病株率0.5%;第 2次防治:病株率

12、1%,间隔 期7d10d 5.4.4 现蕾期 现蕾期重点控制蚜虫、粉虱、二十八星瓢虫、晚疫病、早疫病和青枯病。马铃薯现蕾期主要病虫害 防治适期及防治指标见表1。 5.4.5 开花期 DB36/T 12292020 5 开花期重点控制蚜虫、粉虱、二十八星瓢虫、叶甲、斜纹夜蛾、晚疫病、早疫病和青枯病。早熟马 铃薯易感晚疫病,在3月下旬如遇连阴雨,应及时进行用药预防,如天气晴朗则必须在4月上旬时进行 一次预防。马铃薯开花期主要病虫防治适期及防治指标见表1。 5.4.6 成熟期 马铃薯成熟期主要防治蚜虫、粉虱、叶甲及斜纹夜蛾,防治适期及防治指标见表1。早熟品种在5 月上旬前后,中晚熟品种在5月下旬,茎叶由绿变黄并逐渐枯萎时,及时选择土壤适当干爽时的晴天或 阴天进行收获。 5.4.7 施药技术 5.4.7.1 药剂混配及交替使用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药剂,合理混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使用。 5.4.7.2 安全间隔期及用药次数 用药安全间隔期及用药次数应按GB/T 8321的规定实施。 5.4.7.3 统防统治 以村组或合作社为单位统一施药,使用高效植保机械施药。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19682-13-2009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13 Determination of carbonate sulfide pH-value and iron(II)-ions《土壤质量 野外试验 第13部分 碳酸盐、硫化物、pH值和二价铁离子的测定》.pdf DIN 19682-13-2009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13 Determination of carbonate sulfide pH-value and iron(II)-ions《土壤质量 野外试验 第13部分 碳酸盐、硫化物、pH值和二价铁离子的测定》.pdf
  • DIN 19682-2-2014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soil texture《土质 野外试验 第2部分 土壤粗密度的测定》.pdf DIN 19682-2-2014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soil texture《土质 野外试验 第2部分 土壤粗密度的测定》.pdf
  • DIN 19682-5-2007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soil moisture《土质 野外试验 第5部分 土壤湿度的测定》.pdf DIN 19682-5-2007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soil moisture《土质 野外试验 第5部分 土壤湿度的测定》.pdf
  • DIN 19682-7-2015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infiltration rate by double ring infiltrometer《土质 现场试验 第7部分 用双层渗滤环测定渗滤比》.pdf DIN 19682-7-2015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infiltration rate by double ring infiltrometer《土质 现场试验 第7部分 用双层渗滤环测定渗滤比》.pdf
  • DIN 19682-8-2012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by auger hole method《土质 现场试验 第8部分 采用螺旋钻洞法对导水性的测定》.pdf DIN 19682-8-2012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by auger hole method《土质 现场试验 第8部分 采用螺旋钻洞法对导水性的测定》.pdf
  • DIN 19682-9-2011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9 Determination of air permeability《土壤质量 现场试验 第9部分 Determination of air permeability》.pdf DIN 19682-9-2011 Soil quality - Field tests - Part 9 Determination of air permeability《土壤质量 现场试验 第9部分 Determination of air permeability》.pdf
  • DIN 19683-13-2007 Soil quality - Physical laboratory tests - Part 13 Determination of soil volume percentage total pore volume and pore number of mineral soils《土质 实验室物理试验 第13部分 矿物质.pdf DIN 19683-13-2007 Soil quality - Physical laboratory tests - Part 13 Determination of soil volume percentage total pore volume and pore number of mineral soils《土质 实验室物理试验 第13部分 矿物质.pdf
  • DIN 19683-14-2007 Soil quality - Physical laboratory tests - Part 14 Determination of soild volume percentage of bog soils《土质 实验室物理试验 第14部分 沼泽土壤体积百分率测定》.pdf DIN 19683-14-2007 Soil quality - Physical laboratory tests - Part 14 Determination of soild volume percentage of bog soils《土质 实验室物理试验 第14部分 沼泽土壤体积百分率测定》.pdf
  • DIN 19683-16-2015 Soil quality - Physical laboratory tests - Part 16 Determination of aggregate stability using the method of wet sieving《土壤质量 物理实验室试验 第16部分 用湿筛析法测定聚合体稳定性》.pdf DIN 19683-16-2015 Soil quality - Physical laboratory tests - Part 16 Determination of aggregate stability using the method of wet sieving《土壤质量 物理实验室试验 第16部分 用湿筛析法测定聚合体稳定性》.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