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19 2019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香菇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Export Shiitake Mushroom 2019 - 07 - 23发布 2019 - 08 - 23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619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 1 4 菌种 . 2 5 培养料制备 . 2 6 菌棒制作 . 2 7 出菇期管理 . 3 8 生产投入品管理 . 3
2、9 水源管理 . 4 10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4 11 收获 . 5 12 劳动保护 . 5 13 批次管理 . 6 14 技术档案 .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进口国香菇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 14 DB37/T 3619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济南市植物保护站、聊城市植物保护工作站、阳谷县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晓庆、李秀深、吕华、童金
3、春、钟凯、滕芳超、李振博、何海、唐伟、成文 华、王广莲、周丽萍。 DB37/T 3619 2019 1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香菇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香菇基地选择与管理、菌种、培养料制备、菌棒制作、出菇期管理、生产投入品 管理、水源管理、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收获、劳动保护、批次管理和技术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香菇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4、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 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基地选择与管理 3.1 基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的要求。宜选择易于排水、通风朝阳、交通方便的区域。基地应远 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1)。 3.2 基地管理 3.2.1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环境质量检验,并进行风险评估。每 2 3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并填写基地生产水质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 录 A.2)、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要求见附录 A.3)。 3.2.2 档案 每个香
5、菇生 产棚室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3.2.3 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 30 m2以上为宜。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电、通讯配套齐全,放 置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3.2.4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3.2.5 仓库 DB37/T 3619 2019 2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原料、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农药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通风、 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 20 m2以上为宜。所有包 装和贮藏场所,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6、 3.2.6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3.2.7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3.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 4 菌种 客商有品种要求的,应根据客商要求选择品种。客商无要求的,可选择适宜当地经省级以上农作物 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品种,应按照 NY/T 528标准制备菌种,填写菌棒制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4)。 5 培养料制备 5.1 配料 培养料应符合 NY 5099标准要求,木屑粉碎颗粒粗粒 8 mm 11 mm,细粒 3 mm 6 mm。粗细比 7:3。 5.2 培养料配方 根据外商要求,选择培养基配方。 客商无要求的,
7、可选择以下配方: 配方 1:阔叶硬杂木木屑 80 %,麦麸 18 %,白糖 1 %,石膏粉 1 %; 配方 2:阔叶硬杂木木屑 68 %,棉籽壳 15 %,麦麸 15 %,白糖 1 %,石膏粉 1 %; 配方 3:阔叶硬杂木木屑 83 %,麦麸 16 %,石膏粉 1 %; 配方 4:阔叶硬杂木木屑 79 %,麦麸 15 %,玉米粉 5 %,石膏粉 1 %。 6 菌棒制作 6.1 拌料 木屑堆积时间不低于 2个月,大型拌料机械搅拌,先干拌 15 min,加水搅拌 20 min,原料和辅料混 合均匀,干湿均匀,含水量 58 % 60 %、 pH值 6.0 6.5。 6.2 装袋 搅拌好的培养料通过
8、装袋机械械装入 0.005 cm 17 cm 33 cm或 55 cm规格聚丙烯袋中,培养料填 充紧实,长度距离袋口 8 cm 10 cm,袋口清理干净,套上套环,用棉花塞紧,培养料应在 6 h内装袋完 毕。 6.3 灭菌 DB37/T 3619 2019 3 高压灭菌,在 0.11 MPa 0.15 MPa的压力下灭菌 3 h 4 h;常压灭菌, 100 保持 12 h 16 h。 6.4 冷却 宜采用预冷和强制制冷二级冷却,菌袋冷却至 25 以下。 6.5 接种 按无菌操作规程,可采用固体或液体菌种自动接种机器接种和封口。 6.6 发菌 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环境温 度 23 25 、湿度 6
9、5 % 70 %。根据菌丝生长和菌棒变化,做好翻 堆、刺孔增氧、通风降温、发菌检查。温度宜控制在 25 以下,不能超过 30 ;接种后 10 d 15 d 第一次翻堆,隔 10 d 15 d翻堆一次;翻堆同时细针刺孔增氧,刺孔部位不应触及未发菌培养基。 40 d 50 d菌丝即可长满。 6.7 脱袋转色 菌丝长满袋后 10 d 15 d,菌袋内壁菌丝体明显雪白、瘤状物占袋面 2/3、菌棒富有弹性时表明菌 丝体成熟,用刀划破并脱掉菌棒袋,将菌棒放在培养架上,间隔 8 cm 10 cm,保持温度 20 22 , 空气相对湿度 85 % 90 %,适当通风、降温、保湿,间歇光照;菌被棕褐色、均匀、有
10、弹性时完成转色。 7 出菇期管理 7.1 催蕾 控制日夜温差 8 10 以上,连续 3 d 4 d,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 30 min,增加光线刺 激,光照 100 lx以上。人为创造冷热差和干湿差,结合通风和光暗差刺激促进菇蕾发生。 7.2 子实体发生后管理 出菇期温度保持 15 20 ;相对湿度保持 80 % 90 %,光照保持 300 lx 500 lx。 7.3 养菌和补水 每潮菇采收后,适当偏干养菌 7 d 10 d, 1潮 2潮菇菌棒 喷水保持水分, 2潮 3潮菇后,菌棒采 取浸泡补水或注水,补足原菌袋重量的 70 %以上为宜。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5)。 8
11、 生产投入品管理 8.1 农药采购与储藏 8.1.1 农药采购 应按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采购的农 药应填写基地使用投入品表(要求见附录 A.6)和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要求见附录 A.7)。 8.1.2 农药储藏 DB37/T 3619 2019 4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8.2 原料 原料 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 9 水源管理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一次水质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基地生产水质检验结果表
12、(要 求见附录 A.2)。 10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10.1 种植者 种植者应当经过植保技术培训,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本标准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并填写 基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录 A.8)。 10.2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香菇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 隔期用药。 10.3 主要防治措施 10.3.1 农业防治 10.3.1.1 品种 选用适宜温型、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丰产品种。 10.3.1.2 基质 优质、新鲜、无霉变、无腐烂,配方科学,不得使用
13、来源于污染农田或污灌区的原料,禁止加入农 药和禁止的化学添加剂。 10.3.2 物理防治 10.3.2.1 防虫网阻隔 宜选用 60目的防虫网,直接罩在通风口和入口处。 10.3.2.2 灯光诱杀 悬挂电子 (或频振式 )杀虫灯,诱杀菇蚊、菇蝇等。 10.3.3 化学防治 10.3.3.1 净化生产环境 DB37/T 3619 2019 5 冷却室、发菌室、培养室、菌棒运输工具使用前 2 d严格消毒,翻堆刺孔前做好空间消毒,栽培室 使用前、后消毒。冷却室消毒: 3 %煤酚皂水溶液喷雾净化消毒,然后紫 外线灯消毒半小时;培养室消 毒:空间先用 3 %煤酚皂水溶液喷雾,再按用量 4 g/m3 6
14、g/m3二氯异氰尿酸钠气雾剂进行熏蒸;栽培室 消毒: 3 %煤酚皂水溶液喷雾。 10.3.3.2 施药 施用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1 500倍液或 50 %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均匀喷洒于菇房地面、 支架、墙体等环境用于防治菇蝇、菇蚊;施用 73 %炔螨特乳油 2 000倍液均匀喷洒于菇房地面、支架、 墙体等环境用于防治螨类。施药时,严禁直接喷洒子实体,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要求见附 录 A.5)。 10.4 施药器械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 净并校验。施药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10.5 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并填写剩余
15、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 表(要求见附录 A.9)。 10.6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三次以上,并将冲洗液用于药剂稀释或按剩 余药液处理方法处理。经彻底冲洗后的空包装物,将其压坏或刺破,然后集中处理。 11 收获 11.1 采收 菌膜破裂,菌盖尚未完全展开,菌褶已经全部伸长并有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时,为最适采收期。 客商有要求的,根据客商要求的规格采收。按市场要求分级包装。采收 前,应当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 行农药残留检测,并填写样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附录 A.10)。 11.2 质量要求 11.2.1 感官要求 具有品种固有的色泽、形状、滋味、
16、气味,菇体完整、无损伤,洁净、无霉烂、无虫害、无异味、 无杂质。 11.2.2 质量安全要求 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标准要求(要求见附录 B)。 11.3 包装物 包装物应妥善存放。再利用的包装物品,应清洗干净。 12 劳动保护 DB37/T 3619 2019 6 12.1 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填写基 地人员档案表(要求见附录 A.8)、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要求见附录 A.11) 。 12.2 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做好安全防护,进行安全操作。 12.3 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置警示
17、标志。潜在危险区 的警示标志设于入口处。 13 批次管理 同一地块采用同一种植管理模式,在同一天采收的同一品种为 1个生产批次。以 1年为 1个流水周期 编号。产品批次号为采收日期( yymmdd)流水号基地所在省(市、区)行政区划代码( 6位)基 地名称拼音首字母。 14 技术档案 种植者应保留香菇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要求见附录 A),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 求,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记 录一般应保留 2年或更长时间。 DB37/T 3619 2019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记录结果表 记录结果见表 A.1 A.11。 表 A.1 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称
18、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 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 资格证书号 灌溉水源 周围环境情况 前茬栽培主要作物 拟种植的主要作物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2 基地生产水质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9 2019 8 表 A.3 基地空气质量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19、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4 菌棒制作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作物品种 操 作 人 防治对象 基 质 灭 菌 处 理 情 况 记 录 处理方式 处理时间 处理日期 操 作 人 接 种 接种人 接种时间 接种量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9 2019 9 表 A.5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话: 日 期 活 动 内 容 投 入 品 名 称 使用量 使用设备 天气状况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注: 天气状况主要记载温度、风力、降水等。 DB37/T 3619 2019 10 表 A.6
20、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通用名及规格 生产厂家 登记证号 登记作物 防治对象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9 2019 11 表 A.7 农药质量检验结果记录表 农药名称 剂型含量 生产厂家 登记证号 采购单位 发票号码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验项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8 基地人员档案表 姓 名 性 别 民族 照片 出生日期 职称 /职务 电话 学 历 毕业学校 籍 贯 健康状况 住 址 参加工作时间 培训记录: 制表人: DB37/T 3619 2019 12 表 A.9 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
21、结果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操 作 人 电 话 剩余药液 /清洗废液名称 数 量 处理单位 移交日期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表 A.10 样品农药残留检验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样品名称 基地负责人 检验单位 检验日期 检验执行标准 检验报告编号 检 验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限 量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9 2019 13 表 A.11 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学 历 职称 /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家庭住址 电 话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3619 2019 14
22、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进口国香菇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进口国香菇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见表 B.1。 表 B.1 进口国香 菇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药剂名称 英文通用名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mg/kg) 日本 美国 韩国 欧盟 炔螨特 propargite 3 溴螨酯 bromopropylate 高效氯氟氰菊酯 lambda-cyhalothrin 0.5 0.01 0.5 0.02 灭蝇胺 cyromazine 1 1 5 10 注 1: 农药残留控制范围是防治方案用药可控制的残留值,也是进口国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注 2: “ -”无残留限量规定。 注 3: 若进口国农药残留限量变化,以变化后残留限量为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