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485126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 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DB37 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DB37 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DB37 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DB37 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3 A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 准 DB 37/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and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s of elevator safety 2018-12-29发布 2019-01-2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452 2018 I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 规范

2、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4.1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2 4.2 落实主体责任 .2 4.3 建立制度 .4 4.4 全员培训要求 .4 5 风险分级管控 .5 5.1 风险点确定 .5 5.2 危险源辨识分析 .5 5.3 风险评价 .6 5.4 风险分级管控 .6 6 隐患排查治理 .7 6.1 隐患分类、分级 .7 6.2 排查类型、周期和组织 .8 6.3 隐患治理 .8 7 文件管理 .9 8 持续改进 .9 9 信息化管理 .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登记台账 电梯 . 10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

3、 电梯 .11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25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重大风险告知栏(举例) .26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27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使用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28 附 录 G (资料性附录) 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32 DB37/T 3452 2018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

4、市特种设备检 验检测研究院、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山东金鲁班明德电梯有限公司、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济南分公司、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青岛中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青岛百盛啤酒城物业管 理有限公司、青岛诚基物业有限公司、北京仲量联行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德州市产品检 验检测研究院、山东德百集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彬、张洪涛、徐宁、孙景强、周珊珊、孙倩伟、赵路宁、胡薇薇、董霞、张 培宽、田家鹏、吴忠政、刘振锋、李玉山。 DB37/T 3452 2018 III 引言 本标准依据电梯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体系通则生

5、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的要求,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 电梯安全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电梯使 用管理现状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内电梯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有效管控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有效防范电梯安全事故。 DB37/T 3452 2018 1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电梯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

6、施指南的 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电梯使用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 各行业领域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时, 其中涉及电梯使用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适用于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10058 电梯技术条件 GB/T 10059 电梯试验方法 GB/T 10060

7、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 16899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31821 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TSG 03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T5002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TSG T700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TSG T700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 TSG T7003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防爆电梯 TSG T7004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 TSG T7005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TSG T7006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

8、物电梯 TSG T7007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 DB37/T 288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88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78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3079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与定义 DB37/T 2882、DB37/T 2883、DB37/T 3078、DB37/T 3079界定的术语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DB37/T 3452 2018 2 3.1 电梯 elevator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 者平行运送人

9、、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3.2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using unit of elevator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电梯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的自然人,一般是电梯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 立的电梯实际使用管理者。 电梯自行管理的,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受委托 方为电梯使用单位;出租、出借配有电梯的场所的,出租、出借合同应当约定电梯使用单位,未约定的, 出租、出借方为电梯使用单位;新安装电梯未移交给所有权人的,项目建设单位为电

10、梯使用单位。 3.3 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的电梯使用单位 using unit of elevator of p roviding operation services for the public 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的电梯使用单位是指以电梯作为经营工具的使用单位。 3.4 公众聚集场所 public assemb ly occupancies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车站、机场、客运码头、商场、餐饮场所、体育场馆、 展览馆、公园、宾馆、影剧院、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公共浴池、养老机构等。 3.5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maintena nceunit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以下简称维保

11、单位)是指从事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并且依法取得电梯制造或 者安装、改造、修理许可的单位。 4 基本要求 4.1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使用单位依据DB37/T 3078和本标准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电梯的风险辨识、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明确分级管控的责任部门、责任人,落实管控措施。 使用单位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按照电梯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以及DB37/T 3079的要 求,形成隐患排查清单,确定隐患排查的类型和周期,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4.2 落实主体责任 4.2.1 使用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全面负责电梯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工作: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

12、员,设立管理机构,规定其职责与任务; 组织实施电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 DB37/T 3452 2018 3 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电梯使用标志、标识,包括;使用管理单位名 称、电梯应急处置标识和维保单位名称等; 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医院、商场、 体育场馆、文艺演出场馆、展览馆、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 一次救援演练,其它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进行救援演练; 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

13、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 新投入使用; 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 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 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和维护工作; 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要求,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 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4.2.2 主要负责人职责: 对本单位电梯安全使用负总责; 组织建立电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14、制度, 定期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度、 督导和考核; 组织制定电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督促、 检查安全工作, 及时消除电梯安全事故隐患; 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确定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配备电梯安全管理员和作业人员; 确保人力资源、技术与财务资源、专业技能、方法、信息系统等的投入,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督促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 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 4.2.3 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 协助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电梯安全的领导职责; 组织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实施文件; 组织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度,

15、落实电梯安全工作管理机构、管理人员; 组织对电梯风险辨识结果的评审,对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批准发布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组织制定隐患排查计划,组织或督促各级人员按计划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事故 隐患治理和措施落实情况; 组织制定电梯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当收到电梯存在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用的报告时,立即做出停止使用电梯的决定,并且及时报 告单位主要负责人; 当电梯安全管理员报告风险点(电梯)及其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变 更。 4.2.4 电梯安全管理员职责: 协助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电梯安全的管理职责; 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

16、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 办理电梯使用登记,编制电梯定期检验计划并按期报检; 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 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单位安全管 DB37/T 3452 2018 4 理负责人; 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及时救援; 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编制电梯风险辨识、评价,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制定隐患排查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具体组织实施电梯隐患排查; 发现风险点(电梯)及其危险源(危险

17、有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及时向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负 责人报告; 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搜集和汇总有关电梯举报信息,接受乘梯人的反馈意见和诉求,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4.2.5 电梯司机职责: 电梯司机应掌握电梯的风险分布及后果、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典型控制措施,配合安全管理员进 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风险点及其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及时向电梯安全管理员汇报,申请风险点 及其危险源变更; 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 向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严格执行电梯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

18、作; 参加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技能。 4.2.6 其他部门及人员职责: 财务部门负责保证电梯安全费用的提取, 以保证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实施与运 行,并监督经费的使用落实情况;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职权范围内的电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负 责职权范围内的风险监督管理;负责职权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 4.3 建立制度 4.3.1 风险管控制度 使用单位应规定电梯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明确风险点确定、风 险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单位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 4.3.2 隐患排查制度 使用单位应

19、规定电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电 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 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 4.3.3 奖惩考核制度 应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 4.4 全员培训要求 4.4.1 培训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电梯双重预防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操作规程;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DB37/T 3452 2018 5 电梯风险点评价概况; 电梯风险管控措施; 其他风险信息。 4.4.2 培训记录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

20、录包括: 培训计划; 培训课件或教材; 培训签到表; 培训考核或效果评价记录; 其他相关资料。 5 风险分级管控 5.1 风险点确定 使用单位的风险点为单台电梯及其相关的作业活动,风险点名称可以用“位置+电梯名称”的形式 来命名。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包含种类、类别、品种、型号、数量、位置等基本信息的风险 点登记台账-电梯,形式可参照附录A。 5.2 危险源辨识分析 5.2.1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贯彻电梯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操作、 维护保养的要求, 按照TSG 03列出的事故特征, 对该台电梯及其作业过程中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辨识范围应考

21、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 人的因素包括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电梯安全管理员和电梯司机的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 配置,电梯检验人员、维保人员和乘客的行为等; 物的因素包括机房区域及警示标识、驱动主机、层门门锁、井道、轿厢、底坑、控制柜状况以 及电梯维护保养状况等; 环境因素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构造、 设备使用频率以及温度、 湿度、 雨雪冰冻等自然环境等; 管理因素包括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档案等。 5.2.2 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电梯相关的事故特征主要包括坠落、剪切、打击、触电、碰撞、挤压、故障、受困等;引发的后果 包

22、括人身伤害、人员受困、财产损失、影响信誉等。 5.2.3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使用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由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电梯安全管理员、电梯维保人员、电梯司机以及行业专家等人员组成 辨识小组; 收集有关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制度等相关资料; 分析电梯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 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分类辨识。 DB37/T 3452 2018 6 5.3 风险评价 5.3.1 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按照DB37/T 3078“附录C:风险矩阵(LS)评价法”的规定执行,也可结合单位实际,采用其它适 宜的方法进行评价。 5.3.2

23、风险等级确定原则 单台电梯风险等级是以该台电梯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最高的等级确定。 风险等级按照从高到低 分为5级:1、2、3、4、5,其中,1级为最高风险,5级为最低风险。 5.3.3 风险控制措施 5.3.3.1 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对维保单位维保项目及时核实确认,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保证维保质量; 开展定期检验、定期维保和隐患排查工作; 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用语和乘梯须知,提高安全乘梯意识; 停用; 其他。 5.3.3.2 管理措施包括: 制定实施电梯安全使用规定等; 建立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作业和运营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等各种

24、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等; 配备足够数量的电梯作业人员; 相关人员按照规定持证作业; 其他。 5.3.3.3 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员工入职培训; 每年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相关规范、标准更新发布后,组织学习培训; 其他。 5.3.3.4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应配备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体防护措施。 5.3.3.5 应急措施包括: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 其他。 5.3.3.6 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上述措施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

25、效性, 若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险 可以接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5.4 风险分级管控 5.4.1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DB37/T 3452 2018 7 5.4.1.1 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对单台电梯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表 1 规 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确定管控层级,并对该台电梯实施分级管控。 表 1 风险等级对照表 判定方法 管控级别 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低风险 采用风险矩阵(LS)法 1 级 2 级 3 级

26、 4 级 5 级 风险色度(风险值) 红色(20-25) 橙色(15-16) 黄色(9-12) 蓝色(4-8) 蓝色(1-3) 管控层级 公司 项目(部门) 班组 岗位 岗位 5.4.1.2 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在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格式见附录 B)的基础上,汇总形成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格式见附录 C),逐级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5.4.1.3 根据电梯使用管理的特点,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点,用红色标识,公 司级管控,重大风险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额定速度大于 6 m/s 的电梯; 载货电梯载重量大于 5000 kg; 乘客电梯载重量大于 1

27、800 kg; 提升高度大于 100 m 的电梯; 公众聚集场所的运输能力大于等于 8200 人/h 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一年以内发生冲顶、蹾底困人(夹人)事件的电梯; 负有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电梯。 5.4.2 风险告知 5.4.2.1 使用单位应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人员和维保单位,使其掌握本岗位所涉及的风险 点和危险源,包含电梯的风险等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5.4.2.2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电梯值班室设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告栏(参见附 录 D);在电梯轿厢或者醒目位置设置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

28、标志。 6 隐患排查治理 6.1 隐患分类、分级 6.1.1 隐患分类 6.1.1.1 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使用现场类隐患。 6.1.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排查类型 清单参见附录 E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6.1.1.3 使用现场类隐患包括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电梯安全 技术规范、标准、相关规程制度等要求的问题或缺陷,排查类型清单参见附录 F使用现场类隐患专项 排查清单。 6.1.2 隐患分级 DB37/T 3452 2018 8 6.1.2.1 根据 DB37/T 3079,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

29、隐患。 6.1.2.2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隐患: 未取得许可进行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和维护保养的; 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使用资料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导致检验不合格的电梯除外); 国家明令淘汰的; 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未依法履 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的; 电梯或者其主要部件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包括安全附件、安全装置缺少或失灵; 发生召回的(含企业主动召回、政府相关部门强制召回); 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的; 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电梯; 电梯发生事故未报告而继续

30、使用的; 公众聚集场所未按要求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 公众聚集场所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的。 6.2 排查类型、周期和组织 6.2.1 日常排查 电梯安全管理员或经过使用单位专业培训的人员(当电梯配备电梯司机时,可由电梯司机配合进行 日常排查)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检查。检查可采用目视或操作验证等方式进行。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 安全因素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安全管理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报告。 6.2.2 专项排查 6.2.2.1 定期排查 安全管理员实施或参与,使用单位可以结合维保单位维保和检验单位检验过程,由电梯安全管理员 或聘请的

31、专业机构(人员)同步开展定期排查;也可采取确认相关维保或检验项目,选择重点项目进行 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 6.2.2.2 投诉排查 安全管理员实施或参与,针对电梯投诉的内容,开展相应的隐患排查工作。 6.2.2.3 重点时段排查 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参加,在政府重大活动或者节假日前,对各级管理人 员、维保单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的重点检查。 6.3 隐患治理 6.3.1 一般隐患治理 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经安全管理员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 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6.3.2 重大隐患治理 DB37/T 3

32、452 2018 9 6.3.2.1 发现重大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隐患消除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将重大隐患内容、存在岗位、 隐患形成原因、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相关人员进行通报.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组 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 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3.2.2 对于检验机构、维护保养单位、乘客等告知的重大安全隐患线索,应及时进行排查治理。 6.3.2.3 根据评估报告书,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 括下列主要内容: a)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33、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 治理的费用和物资; 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f)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含应急措施)。 6.3.2.4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填制 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格式可参考“附录 G”)。 7 文件管理 使用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建档资料至 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制 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内容。涉及重大风险、重大事故隐患时,其辨识、评价、 整改

34、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改进记录和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8 持续改进 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发生非常 规作业活动(如新安装的电梯、电梯机房改造、电梯候梯厅维修、线路变更等),应适时开展危险源辨 识和风险评价。根据以下情况对双重预防体系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分析,更新相关信息: 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规范性文件变化或更新;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补充辨识出新的危险源、风险点; 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后,需要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调整; 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

35、关人员进行培训。 9 信息化管理 根据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或微信,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管理信息系 统,并与当地监管部门相关监管信息系统相连接。 DB37/T 3452 2018 10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登记台账电梯 (记录受控号)单位: : 序号 风险点名称 种类 类别 品种 型号 位号/所 在部位 是否为公众聚 集场所 备注 1 1#楼2单元 电梯 电梯 曳引与强制 驱动电梯 曳引驱动 乘客电梯 A 型号电梯 1#楼2单 元 否- 2 商场西侧 扶梯 电梯 自动扶梯与 自动人行道 自动扶梯 B 型号自动扶梯 某某商场 西侧扶梯 是 填表人: 日期:

36、审核人: 日期: 填表说明: 1、风险点名称:以“位置+电梯名称”形式填写; 2、种类、类别、品种,按特种设备目录要求填写。 DB37/T 3452 2018 11 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电梯 序 号 检查 项目 检查要求 不符合要求情况可能导 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控制措施 L 可能 性 S 严重 性 R LS 评价 级别 管控级 别 建议新增 (改进 措施) 备 注 基础管理部分 1 人员持证情 况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或司机: 1.人员持证; 2.作业证在有效期内; 3.作业内容与证书项目相符。 坠落、剪切、触电、碰撞、 挤压、受困或故障 建立电梯安全管理人 员与作

37、业人员管理制 度 4 3 12 3 级 黄 2 人员安全培 训情况 按规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培训覆盖相关人员 坠落、剪切、触电、碰撞、 挤压、受困或故障 建立电梯安全管理人 员与作业人员培训制 度 4 3 12 3 级 黄 3 人员配置情 况 按规定配备相关人员: 1.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游客观 光的速度大于 2.5 米/秒的乘客电梯,以及需 要人工操作的电梯,按规定配备电梯司机; 2.公众聚集场所设立专人进行现场疏导。 坠落、剪切、触电、碰撞、 挤压、受困或故障 建立岗位责任制 3 2 6 4 级 蓝 4 人员配置情 况 按规定配置安全责任人: 使用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者在公众 聚集场所使用 30 台 以上(含 30 台)电梯的, 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 坠落、剪切、触电、碰撞、 挤压、受困或故障 建立岗位责任制 3 3 9 3 级 黄 DB37/T 3452 2018 12 序 号 检查 项目 检查要求 不符合要求情况可能导 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控制措施 L 可能 性 S 严重 性 R LS 评价 级别 管控级 别 建议新增 (改进 措施) 备 注 5 按规定配置安全管理人员: 使用电梯总量 20 台以上(含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