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497-2005 菊芋青芋2号.pdf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494177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 T 497-2005 菊芋青芋2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63 T 497-2005 菊芋青芋2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63 T 497-2005 菊芋青芋2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63 T 497-2005 菊芋青芋2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63 T 497-2005 菊芋青芋2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 CS 备案号: 16819-2005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4 9 7 2 0 0 5 菊芋 青芋 2 号 2 0 0 5 - 0 3 - 3 0 发布 2 0 0 5 - 0 6 - 2 8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63/ 4972005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本元 侯全刚 李 莉 李 江 王志远 DB63/ 4972005 1 菊芋 青芋 2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

2、定了菊芋青芋号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形态特征、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 力、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有关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的依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该品种来源于农家品种(常规种),自 2000年起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青海省威德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经系统选育而成。 2005年 1 月 10日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定 名为青芋 2 号菊芋,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191号。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幼茎浅绿色。幼茎绿色,上有刺毛,紫色针点。植株高 268.60 9.42厘米,

3、茎粗 2.30 0.56厘米,节间长 7.09 1.28厘米。叶长卵圆形,叶面粗糙,叶面及叶背均有茸毛,叶边缘有锯齿, 中下部最大叶, 叶长 22.60 2.51距米, 宽 13.64 1.45厘米, 叶柄长 7.83 1.12厘米, 基部多分枝, 植 株开展度 52.68 5.62厘米。 2.2.2 花果性状 头状花序,单株着生 10 3.43朵花,生于顶部及各分枝先端,花盘直径 1.70 0.26厘米,周围有 2 3 层披针形苞叶,外部绿色,内为白色,边缘为黄色舌状花,不结实。 2.2.3 块茎形状 块茎呈不规则瘤形, 块茎表皮浅红色, 肉白色, 致密度紧, 芽眼外突, 地下块茎着生较集中

4、, 块 茎 长 8.63 1.35厘米,块茎宽 3.97 0.68厘米,块茎休眠期 150天左右。 2.2.4 经济性状 单株块茎个数平均 26.7 8.71个,单株产量平均 1243 268克,单个块茎平均重 110.63 41.27 克。块茎粗蛋白 1.62,可溶性糖 12.72,粗纤维 5.11,粗脂肪 1.29。 2.2.5 属性及生育期 属中晚熟品种。播种到出苗 30 38天,期间 0 的积温为 332 376 ;出苗至显蕾 85 92天,期 间 的积温 980 1007 ;显蕾至成熟 68 72天,期间 5 的积温为 465 480 ,从出苗到收 获,生育期 183 202天,期间

5、 的积温为 1662 1780 ;全生育期 210 225天,期间 5 的积温 为 2157 2287 。 2.2.6 抗逆性 抗旱性、抗寒性强,耐瘠薄,耐盐碱。 2.2.7 抗病虫性 中抗菌核病,金针虫、蛴螬危害轻。 2.3 栽培技术要点 2.3.1 耕作要求 喜疏松、 肥 沃的沙壤土。 前茬作物收获后秋深翻, 翻 前施农家肥, 并进行冬灌或在播前 天 进 行春灌。 2.3.2 施肥水平 每公顷施有机肥 45.000 60.000吨( 3000.00 4000.00千克亩),五氧化二磷 0.20吨( 15.00千 克亩),氧化钾 0.150吨( 10.00千克亩),苗期至显蕾期追施纯氮 0.

6、15吨( 10.00千克亩)。 DB63/ 4972005 2 2.3.3 播种方法 2.3.3.1 种用块茎的选择 选单重 30 50克,无病伤的整块茎作种,可整块茎播种,也可切块播种。 2.3.3.2 适宜播期、播量及方法 适宜播种期为 10月中、下旬或 3 月下旬。播种量每公顷 1.050 1.200吨( 70.00 80.00千克 亩)。株距 40.00厘米,行距 70.00厘米,播深 10.00厘米,密度 4.20万株公顷( 2800.00株亩)。 2.3.4 田间管理 苗齐后除草松土,松土层达 5.00厘米以上,出苗期、显蕾期、开花期及时灌水、追肥。 2.3.5 防治病、虫害 生育

7、期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 2.4 收获与贮藏 于 10月中、下旬田间植株茎叶干枯时收获,防止机械损伤,块茎在通风透光处放置 1 2 天后在背 阴处进行埋藏,埋藏沟规格宽为 1.00 1.50米,深 1.00米,长不限,一层块茎一层土,埋至与地面相 平。 3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3.1 生产能力 每公顷产量 42.00 49.50吨( 2800.00 3300.00千克亩)。 3.2 适宜地区 适宜于在我省川水地区种植。 DB63/ 4972005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试验地 A.2 时间 2003年 2004年 A.3

8、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 2309.00米,年降水量 443.00毫米,年平均气温 4.20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 的初日为 4 月 6 日,终日为 10月 20日,期间积温 2514.60 ;稳定通过 5 的初日为 4 月 25日,终日为 10月 10日 , 期间积温 2365.90 ; 无 霜期为 144天。 土 壤类型栗钙土, 土 种为白黄土, 质 地粉砂壤。 土 壤有机质 17.12 克千克,全氮 1.012克千克,全磷 2.39克千克,碱解氮 0.069克千克,速效磷 0.065克 千 克 , 肥力水平中等,地区类型属湟水流域灌区,有灌溉条件。 DB63/ 4972005 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B.1 2004年在西宁市大堡子镇水地种植 0.120公顷( 1.8亩),平均每公顷产量 45.270吨( 3018.00 千克亩)。 B.2 2004年在湟中县汉东乡水地种植 0.12公顷( 1.8亩),平均每公顷产量 53.366吨( 3557.73千 克亩)。 B.3 2004年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水地种植 0.170公顷 ( 2.55亩) , 平 均每公顷产量 44.839吨( 2989. 27 千克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