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I CS 备案号: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7 1 7 2 0 0 8 春小 麦 高原 1 4 2 2 0 0 8 - 0 6 - 1 7 发布 2 0 0 8 - 0 7 - 2 0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63/ 7172008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怀刚、陈志国、李毅、毛小锋。 DB63/ 7172008 1 春小麦
2、 高原 1 4 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小麦 高原 142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形态特征、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 力及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可作为各级种子和农业科研、 教 学、 生 产、 农 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鉴别、 繁 殖、 推 广、 检 验 、 收购和销售的依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中国 科 学 院 西 北 高 原 生 物 研 究 所 1999年从 国 际 玉 米 小 麦 改 良 中 心 引 进 高 代 品 系 ( 组 合 为 : BABAX/4/BOBWHITE/CROWN/BUCBUC/PAVON/3/ VEERY#10/5/BABAX)。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
3、物研 究所平安生态试验站选择, 2002年定型, 原代号 3142, 属普通小麦 Var: graecumKoern变种。 2007年 1 2 月 19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 , 现定名为高原 142,品种合格证号为 青种合字第 0222号(青审麦 2007001)。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芽鞘绿色, 幼苗直立, 苗绿色、 无茸毛。 株高 102.90厘米 3.14厘米, 株型紧凑, 叶相中间型, 叶 色浅绿, 叶耳紫色。 单 株分蘖数 4.00个, 分蘖成穗率 78.00%。 主茎第一节间长 3.82厘米 1.36厘米, 茎 粗 0.34厘米
4、0.03厘米;第 二节间长 9.35厘米 1.73厘 米 , 茎粗 0.40厘米 0.03厘米,穗 下节间长 43.01 厘米 3.21厘米,茎粗 0.35厘米 0.03厘米。旗叶叶面光滑无茸毛。 2.2.2 穗部性状 穗 纺 锤 形 、 长芒 、白色 , 穗密 度 指 数 15.78, 属 稀 。 穗长 10.88厘米 0.54厘 米 ,小穗 数 18.17个 1.18 个, 不孕小穗 1.13个 0.73个, 穗粒数 53.37粒 5.28粒。 颖壳白色、 无茸毛, 护颖椭圆形, 颖肩斜肩 , 颖嘴锐形,颖脊明显到底。 2.2.3 种子性状 籽粒椭圆形、白色、饱满,腹沟浅窄,冠毛较少。 2
5、.2.4 属性及生育期 属春性中早熟品种,出苗至抽穗期 58天 4 天,期间 0 积温 817.56 32.55 ,抽穗至成熟 50 6 天 ,期 间 0 积温 950.68 115.85 ,出苗 至 成 熟 108天 8 天 ,期 间 0 积温 1768.24 136.78 ,全生育期 126天 6 天,期间 0 积温 1910.64 112.98 。 2.2.5 抗逆性 抗倒伏性、抗寒性、耐青干能力中等,抗旱性弱。 2.2.6 抗病性 中抗小麦条锈病、叶枯病。 2.3 经济性状 千粒重 51.51克 3.53克,经济系数 0.45,籽粒容重 766.10克 / 升 9.05克 / 升。籽粒
6、角质,粗蛋白 13.10%,湿面筋 25.49%。 2.4 栽培技术要点 DB63/ 7172008 2 播前施优质农家肥 45.000吨 / 公顷 -60.000吨 / 公顷 ( 3000.00千克 / 亩 -4000.00千克 / 亩) , 化 肥折 合 纯氮 0.113吨 / 公顷 ( 7.50千克 / 亩) , 五 氧化二磷 0.060吨 / 公顷 -0.075吨 / 公顷 ( 4.00千克 / 亩 -5.00千 克 / 亩) 。 播种期 3 月上旬 (东部农业区) 至 4 月上旬 (柴达木盆地) , 白天土壤解冻 5.00厘米 -6.00厘米 时 抢墒早播,播种深度 3.00厘米 -
7、4.00厘米。播种量 0.255吨 / 公顷 -0.360吨 / 公顷( 17.00千克 / 亩 -24.00 千克 / 亩 ) , 保 苗 375.000万株 / 公顷 -525.000万株 / 公 顷 ( 25.00万株 / 亩 -35.00万株 / 亩 ) , 总茎 数 675.000 万茎 / 公顷 -825.000万茎 / 公顷( 45.00万茎 / 亩 -55.00万茎 / 亩),有效穗数 420.000万穗 / 公顷 -600.000 万穗 / 公顷 ( 28.00万穗 / 亩 -40.00万穗 / 亩) 。 二叶至三叶期浇头水, 分蘖期浇二水, 抽穗、 灌浆和麦 黄 时分别浇三
8、、 四 、 五 水。 苗 期中耕除草 1 次 -2次, 抽 穗后拔高草 1 次。 依 据病虫害发生预报 适时防治病 虫 。 及时收获、脱粒打碾。 2.5 生产能力及适宜种植地区 2.5.1 生产能力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6.000吨 / 公顷 - 7.050吨 / 公顷 ( 400.00千克 / 亩 - 470.00千克 / 亩) , 高 水肥条 件 下产量 7.050吨 / 公顷 - 10.500吨 / 公顷( 470.00千克 / 亩 -700.00千克 / 亩)。 2.5.2 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在东部农业区川水地和柴达木盆地种植。 DB63/ 7172008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9、)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平安生态实验站(平安县小峡乡)。 A.2 时间 2005-2006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 2100.00米,年降水量 309.55毫米,年平均气温 7.80 ,日平均气温通过 0 的初日为 2 月 13 日,终日 11月 26日,期间积温 3319.40 ,日平均气温通过 5 的初日 3 月 5 日,终日 11月 4 日,期间积 温 3159.30 。 无霜期 146天, 土壤类型属灌淤型红粘砂土, 含 有机质 1.70% , 全氮 0.112%, 全磷 0.058%, 全钾 1.782%; 碱解氮 0.009毫克 /
10、千克,速效磷 0.008毫克 / 千克。属湟水灌区,灌溉方便。 DB63/ 7172008 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 6.000吨 / 公顷 -7.050吨 / 公顷 ( 400.00千克 / 亩 -470.00千克 / 亩 )。 2006年在乐都县高店良种场生 产 试验中种植 0.033公顷 ( 0.50亩) , 产量 6.302吨 / 公顷 ( 420.10千克 / 亩) 。 2006年在都兰县香日德农 场 生产试验种植 0.033公顷( 0.50亩),产量 7.050吨 / 公顷( 470.00千克 / 亩) B.2 高肥力条件下产量 7.050吨 / 公顷 -10.500吨 / 公顷( 470.00千克 / 亩 -700.00千克 / 亩)。 2006年在西宁市大铺子乡种植 0.067公顷( 1.00亩),产量 7.050吨 / 公顷( 470.00千克 / 亩), 2005年在都兰县香日德镇区域试验中, 产量 10.500吨 / 公顷( 700.00千克 / 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