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335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503425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4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 T 335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21 T 335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21 T 335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21 T 335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21 T 3355-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9.020 CCS P 25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55 2020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 检测技术规范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1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355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2 5 一般规定 . 2 6 土壤视电阻率 . 3 7 土壤 pH值 . 4 8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 4 9 土壤极化电流密度 . 6 10 质量损失 . 7 附录 A( 规范 性 )土壤视电阻率

2、测试方法 . 9 DB21/T XXXXX XXXX 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 化文件 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 的规 定 起 草。 本 文件 由 辽宁省 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 本 文件 起草 单位: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责任公司 、 沈阳兴禹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检 测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现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辽宁生态 工程 职业学院、辽宁省东煤测试分析研究院有 限责任公司 、丹东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杨冬鹏、张巍 、 鲍立新、 徐驰、 王铁 、周奇、贺威、王茺、 王凤霞 、 赵玉权、 王希友、佟

3、胤铮、孙锡荣、 关春先、 许强、王多姿、金亮、李静、任 众 、孟兆武、谷城、张迪、 钟 锁 蓝 、 王琳 、 张 宜洪 、马秀梅、高 良艳、张霁宇、曹卫东、王馨雪、付长剑、王役民、王浩宇、 张宝军、王旭 东、王红霞、董冰、鲁远杰、王浩燃、王 福 峰、高洋洋、 魏国、 纪云静、 贾永革、李伟、曲瑞、那晶 、 刘同旭 、张娜、张瑾 。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 不 承担 识别 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 口管理部门通信地址:沈阳市和

4、平区十四纬路 5号,联系电话: 024-62181315 标准起草单位通信地址:沈阳 市和平区光荣街 68号,联系电话: 024-23863890 DB21/T 3355 2020 1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水利水电工程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项目 为 视电阻率、 pH 值、氧化还原电位、极 化电流密度及质量损失。 本 文件 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 检测,其他行业 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检测 可参照本 文件 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5、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21-2001( 2009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19285-2014 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 HJ 746-2015 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法 SL 326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壤电阻率 soil resistivity 单位长度的土壤电阻的平均值与截面面积乘积,单位是 m 。 3.2 土壤视电阻 率 soil apparent resistivity 在地下介质电阻率不均匀的情况下,用均匀介质的电阻率理论表达 式计算得到的等效电阻率值。其

6、 数值与介质电阻率、介质形态和观测条件有关,单位是 m 。 3.3 氧化还原电 位 redox potential 惰性电极置于含有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湿润土壤中,在它的氧化态与还原态之间建立平衡时的电位, 单位是 mV。 3.4 参比电极 reference electrode 在湿润土壤中,具有稳定可再现电位的电极,在测量其他电极电位值时用以作为参照。 3.5 电极电位 electrode potential 与同一电解质接触的电极和参比电极间,在外电路中测 得的电压,单位是 mV。 DB21/T 3355 2020 2 3.6 极化电流密度 polarized current density

7、 由于电流的流动引起土壤中电解质界面电位的偏移称为极化,极化产生的电流在单位截面面积的通 过量称为极化电流密度, 单位是 mA/cm2。 3.7 质量损失 mass loss 当土壤对钢结构腐蚀到一定程 度的时候,钢材的表面就产生层腐蚀物质,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继 续腐蚀的可能性,我们把这个腐蚀的程度,叫做质量的损失,单位是 g。 3.8 测线 detecting line 在被测构件表面按一定方向布置的测点组成的线。 3.9 测点 detecting point 测区内或测线上的检测点。 3.10 不扰动土样 undisturbed soil sample 原位应力状态虽已改变,但土的结构、

8、密度和含水量变化很小,能满足室内试验各项要求的土样。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E 氧化还原电位 Idt 电流密度 M 质量损失 视电阻率 5 一般规定 5.1 采样 5.1.1 仪器 和设备 a) 常规土壤试样采取的仪器、设备及采样方法应按 GB 50021 中相关规定执行; b) 特殊土壤试样采取 的仪器设备需满足试样要求。 5.1.2 采样原则、数量及规格 a) 如无特殊说明应采取不扰动土样; b) 应在钢结构所在的位置及深度采取,并应保证涵盖工区内所有不同种类的土壤;如不能确定回 填土的种类,则应对每种可能的回填土进行采样; c) 应在地下水位线以上的土壤中采取; d) 每种类

9、型的采样数量不应少于 3 件, 如同类型土壤中盐类成分或含量分布不同时,应分区、 分层取样,每层不应少于 2件;如工程有特殊要求,则按照工程要求进行取样。 DB21/T 3355 2020 3 5.1.3 封存与标记 a) 采样完成后应立即密封; b) 密封后应做好标记,标记内容宜包括:工程名称、采样单 位、编号、土壤类别、采样地点、采 样深度、采样时间及试样测试项目等。 5.2 原位测试 5.2.1 仪器 和设备 a) 仪器性能及精度等相关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b) 特殊设备应满足测试的相关要求。 5.2.2 测试原则 a) 原位测试时气温及土壤温度应在测试仪器设备允许工作温度范

10、围内,且不应在气温低于 0 时 进行; b) 工作温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使土壤温度满足测试要求; c) 原位测试宜在钢结构所在的位置及深度进行。不能在钢结构所在的位置及深度进行测试时,应 选择与钢结构所在的位置及深度成分相同的土壤中进行测试; d) 原位测试应涵盖工区内所有不同种类的土壤; e) 原位测试前应清除测试土壤中的石头、树根等大颗粒杂质、平整测试面且不应人为降低或提高 土壤含水量; f) 每种类型的土壤原位测试点数不应少于 3个。 5.2.3 数据处理 a) 原位测试得到的数据应进行记录并整理; b) 原位测试得到的数据应按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后期处理。 6 土壤视电阻

11、率 6.1 测试 方法 a) 土壤视电阻率的测试方法采用 GB 50021 2001( 2009版) 中规定的四极法,四极法可分为四 极等距法和四极不等距法; b) 四极等距法适用于深度不大于 20m的土壤视电阻率测试; c) 四极不等距法适用于深度大于 20m的土壤视电阻率测试。 6.2 仪器设备 a) 测试仪器可采用 接地电阻测量仪 、直流电法仪进行测试; b) 测量电极应采用铜质电极,供电电极可选用铜、钢或铁质电极。 6.3 测线及电极布置 a) 测线为一条直线且宜布置在地势平坦的区域,不宜布置在地表积水、松散残积土或地表土层被 压实的场地、路面等区域; b) 电极沿测线布置,入土深度应

12、小于 测量电极间距的 1/20,且电极应插牢,不能松动,电极入土 DB21/T 3355 2020 4 尖端不应有石头、树根等。 6.4 测试步骤 a) 在选好的 测量点 按要求布置电极,连接测试仪器,并按要求设置数据 采集参数,测试方法见附 录 A; b) 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测试并记录 测试数据,每个测点重复测试不应少于 3次 ; c) 多次测试数据最大偏差不应大于 1%。 6.5 计算方法 a) 多层土壤应计算多层土壤视电阻率; b) 土壤视电阻率 应进行温度修正; c) 测试数据计算方法见附录 A。 7 土壤 pH 值 7.1 一般规定 本文件规定内容为 土壤中 pH 值原位 测 试方法。

13、室内测试可参照执行,试样规格不应小于 500 mm 100 mm(直径长度)。 7.2 仪器和设备 a) pH计:测量范围( 0 14) pH,基本误差 0.03pH ; b) 电极: 5支 pH玻璃电极 和 1支 氯化钾甘汞电极 。 7.3 测试步骤 a) 平整测试场地,每个测试点应为不小于半径 200mm的圆形测试面; b) 检查 pH 计 、电极是否存在问题; pH 计在连续测定 5 6 个样品后或闲置 1 周以上时,应校正 一次, 并将测量探头浸泡于饱和氯化钾溶液中浸泡 1 2h, 再进行使用 ; c) 将 氯化钾甘汞电极插在测试土壤中,并以氯化钾甘汞电极为中心 200mm 为半径的圆

14、周上按 5 等分插入 5支 pH 玻璃电极,电极插入深度不应小于 30mm; d) 待电极 平衡 10min后 ,将 氯化钾甘汞电极 接 pH 计 负极, pH 玻璃电极接 pH 计 正极; e) 仪器连接完成后 打开仪器,分别测 量 5支 pH玻璃电极 的 pH 值并记录, 取平均值 即 为所测 土壤 的 pH值 。 f) 检测过程应注意 : 1) 测试点土壤表面应清理平整,无石块等大颗粒杂质 ; 2) 电极应插牢,不能松动 ; 3) 每测试完一个样品,需要用去离子水将饱和氯化钾甘汞电极和锥形玻璃电极表面的颗粒冲 洗干净,并用滤纸将吸附的水吸干 。 8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8.1 一般规定 土

15、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原位测试宜采用铂电极法。室内测试可参 照 执行, 其 试样规格不应小于 500 DB21/T 3355 2020 5 mm100 mm( 直径 长度)。 8.2 仪器 及 设备 a) 电位计:输入阻抗不小于 10G ,灵敏度 1mV; b) 氧化 还原电极: 铂金电极 5支; c) 参比电极:氯化钾甘汞电极; d) 温度计:灵敏度为 1 。 8.3 测试步骤 a) 平整测试场地,每个测试点应为不小于半径 200mm的圆形测试面; b) 检查电位 计 、电极是否存在问题; c) 将 氯化钾甘汞电极插在测试土壤中,并以氯化钾甘汞电极为中心 200mm 为半径的圆周上按 5 等分插入

16、 5支铂金电极,电极插入深度不应小于 30mm; d) 待电极 平衡 1h后 ,将 氯化钾甘汞电极 接电位 计 负极,铂金 电极 接电位 计 正极; e) 仪器连接完成后 打开仪器,分别测 量 5支 铂金 电极的氧化还原电位 ,同时 测量氯化钾甘汞电极 处的温度 ,并记录测量数据 。 f) 检测过程应注意 : 1) 新的铂电极在使用前应进行表面处理,将铂电极侵入丙酮中浸泡 10min,脱脂后用水清洗, 再浸入 0.2mol/L HCl+0.1mol/L NaCl 溶液中,加热至微沸,加入少量固体 Na2SO3 ( 0.2g/100mL)继续加热 30min,取出用清水冲洗电极 3 5次,将电极

17、放入氧化 -还原电 位测定仪浸泡液中待用; 2) 同一支铂金电极应在测定每个样品后对电极进行清洗净化,必要时,将电极放置于饱和 氯 化钾 溶液中浸泡,待参比电极恢复原状后方可使用; 3) 如果土壤水分含量低于 5%,可适当缩短铂金电极与参比电极间的距 离,以减小电路中的 电阻; 4) 铂金电极每次使用前都要检查电极是否损坏或污染,如被沾污,可用棉布轻擦,然后用蒸 馏水冲洗; 5) 铂金电极每次使用前应用氧化还原缓冲液检查其响应值,如其测定电位值与标准氧化还原 缓冲液的电位差大于 10mV,应进行净化或更换。参比电极也要检测,可进行相互检测, 但至少需要 3 个参比电极轮流连接,当其中 1 个电

18、极的读数与其它电极读数差大于 10mV 时,可视为电极有缺陷,应弃用。氧化还原缓冲液的制备按 HJ 746 2015中相关要求执 行, 标准氧化还原缓冲液电位 参见 HJ 746 2015中附录 B。 8.4 结果计算 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 mV) 按式( 1)计算 。 Eh = Em + Er ( 1) 式中: Eh 换算为标准氢电极电位后的氧化还原电位,单位为毫伏 ( mV); Em 测试所得平均氧化还原电位 ,单位为毫伏 ( mV); Er 氯化钾甘汞电极氧化还原电位 ,单位为毫伏 ( mV)。 氯化钾甘汞电极氧化还原电位在不同温度下有些差异,见表 1。 DB21/T 3355 2020

19、 6 为了可以统一比较,氧化还原电位一般均需进行 pH校正。其校正 方法 按式( 2)计算 。 Eh7 = Eh + 60( pH 7) ( 2) 式中: Eh7 经 pH校正后的氧化还原电位 ,单位为毫伏 ( mV); Eh 换算为标准氢电极电位后的氧化还原电位,单位为毫伏 ( mV); pH 实测 土壤 pH 值 。 表 1 氯化钾 甘汞电极在 不同温度时的电位 参数 数值 温度(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电位( mV) 260.0 257.0 254.0 250.8 247.6 244.3 241.0 237.6 234.2 231.0 227.

20、1 9 土壤 极化电流密度 9.1 一般规定 本文件规定内容为 土壤 极化电流密度原位 测 试方法。室内测试可参照执行,试样规格不应小于 100 mm 100 mm(直径长度)。 9.2 仪器和设备 a) 电位计 :输入阻抗不小于 10G ,灵敏度 1mV; b) 毫安表:精度为 0.2级; c) 直流稳压电源; b) 参比电极:氯化钾甘汞电极; c) 测试电极:边长 25mm 正方形钢板电极 2个, 电极钢板 宜与埋设钢结构材质相同, 表面清洁度 应达到 SL 105 2007中 3.2.6规定的 St3级, 粗糙度最大高度 Rz不 应 大于 50m , 电极钢板 背面及其侧面刷环氧树脂涂

21、料 。 9.3 测试步骤 a) 平整测试场地,每个测试点应不小于 50 mm 50mm的方形; b) 检查仪器是否存在问题; c) 将测试电极间隔 50mm相对插入测试土壤中,插入深度不小于 30mm,将土稍压,使电极与土壤 紧密接触,参比电极从背后插入测试电极 ; d) 将测试电极、电源及仪器用导线连接,组成 供电和测量回路 ,其中 电位计 的正极接参比电极, 负极接测试电极 ; e) 仪器连接完成后 打开仪器,读取电流 I为 0时的极化电位,用稳压电源对测试电极进行恒 定 电 流供电,每增加一个电流值 It测量一个极化电 位 差 E t, 并记录 It和 E t,每次 增加电流时, 至少需

22、稳定 5min方可测量。当极化电位差 E 大于 600mV时停止测试。 DB21/T 3355 2020 7 9.4 计算方法 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电流密度 Id( mA/cm2), 按式( 3)计算 。 Idt = It / S ( 3) 式中: Idt 为 恒定电流为 It时的电流密度 ,单位为毫安每平方厘米 ( mA/cm2); It 为 恒定供电电流 ,单位为毫安 ( mA); S 为 测试电极面积 ,单位为平方厘米 ( cm2)。 将计算得到的 电流密度 Idt与对应的 极化电位差 E t绘制成 Id-E 极化曲线,并取 极化电位差 E 为 500mV时的电流密度 Id500作为土

23、壤的极化电流密度。 10 质量损失 10.1 一般规定 钢结构质量损失室内测定采用管罐法 。 10.2 仪器和设备 a) 试件:钢管宜与埋设钢结构材质相同,试件规格:长 100mm、外径 20 30mm、壁厚 2mm; b) 直流稳压电源:量程 0 30V,精度 0.1V; c)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 300g,测量精度 0.001g; d) 镀锌钢筒:直径不小于 100mm,底部绝缘密封; e) 混合溶液:盐酸( 1+1)和六次甲 基四胺( 2%)等体积混合制成。 10.3 测试步骤 a) 土样制备: 1) 砂类土样用蒸馏水浸湿; 2) 粘土类土样 在烘箱内恒温烘干 ( 105 , 4h)后

24、研磨过筛(粒径不大于 1.0mm) ,加水拌合 至饱和含水率; b) 先将试件 表面及端 口打磨 清理 光滑 , 表面清洁度应达到 SL 105 2007中 3.2.6 规定的 St3级 , 经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后称重并记录,得到试件测试前质量 Mt并记录; c) 将试件 竖置于 镀锌钢筒内中 心并测试试件与镀锌钢筒间的绝缘性 , 钢筒与试件间用制备好的土 样填 满,并捣实, 土与钢筒及试件接触密实、无空隙, 加蒸馏水 浸泡 24h; d) 吸取 土样表面水渍, 试件接直流电源正极,负极接到镀锌钢筒上,施加 6V 恒定电压 直流电 , 并持续电解 24h; e) 断电后取出试件, 清除 表面腐

25、蚀物及土壤颗粒, 用混合溶液擦拭试件 并清理, SL 105 2007 中 3.2.6规定的 St3级, 再用蒸馏水 冲 洗,干燥后称重,得到测试后的试件质量 M0并记录。 10.4 计算方法 试件的质量损失 按式( 4)计算 。 M = Mt - Mo ( 4) 式中: M 土壤质量损失 ,单位为克 ( g); DB21/T 3355 2020 8 Mt 试件测试前 的质量 ,单位为克 ( g) ; M0 试件测试后的质量 ,单位为克 ( g) 。 DB21/T 3355 2020 9 附 录 A (规范性 ) 土壤视电阻率 测试方法 A.1 四极等距法 A.1.1 一般规定 本方法适 用于

26、测试深度不大于 20m土壤视电阻率。 A.1.2 仪器 a) 接地电阻测量仪。仪器性能、精度 等相关要求应符合 GB/T 19285 2015附录 A中相关规定; b) 直流电法仪。仪器性能及精度等相关要求应符合 SL 326中相关规定。 A.1.3 测 试 方法 a) 四极等距法测 试 装置见参考图 A.1; 说明: A、 B 供电电极 ; M、 N 测试 电极; O 测试 地表 记录点; l 相邻电极间距,单位 为米( m) ; h 测试深度,单位为米( m)。 图 A.1 四极等距法测 试 装置参考图 b) 通常 l值不应大于 20m,测试记录深度 h =l; c) 电极入土深度应小于

27、l/20; d) 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A.1.4 计算方法 a) 接地电阻测量仪测试数据按 GB/T 19285 2015附录 A中计算方法 计算得到测试点处 地表至 深 度为 h的视电阻率值; b) 直流电法仪测试数据即为测试点处 地表至 深度为 h的视电阻率值 ; c) 由于土 壤的不均匀性,对不同深度土壤视电阻率产生影响,需要计算钢结构埋置深度土的(多 层土壤)视电阻率 。 钢结构埋置深度土的(多层土壤)视电阻率按式( A.1)计算。 DB21/T 3355 2020 10 ( AVG) = h1 h2( h1 - h2) /( h1 h2 - h2 h1) ( A.1

28、) 式中: ( AVG) 钢结构埋置深度(土 壤 )的 视 电阻率 ,单位为欧姆米 ( m ) ; h1 第 1层土壤 测试 深度,单位为米 ( m) ; h2 第 2层土壤 测试 深度,单位为米 ( m) ; h1 地表到 h1深度的 视 电阻率 ,单位为欧姆米 ( m ) ; h2 从地表到 h2深度的 视 电阻率 ,单位为欧姆米 ( m ) 。 A.2 四极不等距法 A.2.1 一般规定 本方法适用于测试深度大于 20m土壤视电阻率。 A.2.2 仪器 a) 接地电阻测量仪。仪器性能、精度等相关要求应符合 GB/T 19285 2015附录 A中相关规定; b) 直流电法仪。仪器性能及精

29、度等相关要求应符合 SL 326中相关规定。 A.2.3 测 试 方法 a) 四极不等距法测 试 装置见参考图 A.2; 说明: A、 B 供电电极; M、 N 测试 电极; O 测试地表记录点; l1 供电电极与相邻测试 电极间距,单位为米( m); l2 测试电极间距,单位为米( m); h 测试深度,单位为米( m)。 图 A.2 四极不等距法测 试 装置参考图 b) 采用四极不等距法应先计算确定 4个电极的间距,此时 l1 l2。 l2通常可取 5 10m, l1根据测 试土壤深度计算确定,按式( A.2)计算: l1 = h - l2/2 ( A.2) 式中: l1 供电电极与相邻

30、测试电极间距,单位为米 ( m) ; l2 测试电极间距 ,单位为米 ( m) ; DB21/T 3355 2020 11 h 测试深度,单位为米( m) 。 c) 电极入土深度应小于 l2/20; d) 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 A.2.4 计算方法 a) 接地电阻测量仪测试数据按 GB/T 19285 2015附录 A中计算方法计算得到测试点处地表至深 度为 h的视电阻率值; b) 直流电法仪测试数据即为测试点处地表至深度为 h的视电阻率值; c) 钢结构埋置深度土的(多层土壤)视电阻率按式( A.1)计算。 A.3 低温条件下土壤视电阻率测试 当 土壤温度在 0以下 时, 土

31、壤视电阻率测试应遵守以下要求: a) 测试装置见参考图 A.3; 说明: A、 B 供电电极; M、 N 测试电极; O 测试地表记录点; l1 供电电极与相邻测试电极间距,单位为米( m); l2 测试电极间距,单位为米( m); D 电极入土深度,单位为米( m); d 冻土层厚度(电极绝缘保护范围),单位为米( m); H 测试记录深度,单位为米( m); h 测试深度,单位为米( m)。 图 A.3 低温条件下土 壤视电阻率测试装置参考图 b) 电极入土深度 D应大于冻土层厚度 d, 且差值 应小于 l2/20; c) 电极与冻土层间应加绝缘保护,可采用绝缘护管等; d) 视电阻率 记

32、录 深度 H按式( A.3)计算 : H=h+d ( A.3) 式中: H 测试记录深度,单位为米( m); DB21/T 3355 2020 12 h 测试深度,单位为米( m); d 冻土层厚度(电极绝缘保护范围),单位为米( m)。 A.4 温度修正 土壤温度对电阻率存在影响,为便于对比,视电阻率值宜统一校 正至 15。温度校正 按式( A.4) 计算: 15 = 1+ (t-15) ( A.4) 式中: 15 土壤温度为 15 时的 视 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 ( m) ; 测试得到的土壤 视 电阻率,单位为欧姆米 ( m ) ; 为温度系数,一般为 0.02; t 为实测时土壤温度,指 0.5m以下土壤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 。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