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1924-2020 公路工程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504345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5 T 1924-2020 公路工程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35 T 1924-2020 公路工程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35 T 1924-2020 公路工程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35 T 1924-2020 公路工程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35 T 1924-2020 公路工程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3.080.20 P 66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9242020 公路工程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manufactured sand for concrete in highway engineering 2020 - 09 - 29发布 2020 - 12 - 2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924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生产的规定及质量控制.2 5 分级与规格.4 6

2、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测.4 7 原材料组成设计.7 8 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性能.8 9 施工.8 10 验收.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机制砂取样方法.10 条文说明.12 DB35/T 1924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福建武夷瑞通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福泉高速公 路公司、福州大学、福建省高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福建高速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冬青、许晟、蔡晖、胡昌斌、王德辉、卢申、杨鸿红、李音、姜雪亮、张国良、 刘旭华、范腾、林伟。 DB35/T 192

3、42020 1 公路工程混凝土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混凝土用机制砂生产的规定及质量控制、分级与规格、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测、 原材料组成设计、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性能、施工及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机制砂的公路工程预拌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500812016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4、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T/T 8192011 公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TG E41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T F30 2014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T 365020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60202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制砂 manufact ured sand

5、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在4.75 mm以下的岩石颗粒。 注: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3.2 泥块 clay 机制砂中原粒径大于1.18 mm,经水浸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 mm的颗粒。 3.3 石粉 stone powder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075 mm且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 DB35/T 19242020 2 3.4 亚甲蓝MB值 methylen e blue value 每千克0 mm2.36 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质量。 注:也称MB值。 3.5 轻物质 material l ighter than 2 000 kg/m 3

6、表观密度小于2 000 kg/m 3 的物质。 3.6 压碎指标 crushi ng index 用于检验机制砂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及控制其颗粒形状的 技术指标。 4 生产的规定及质量控制 4.1 母岩选择 4.1.1 新建砂场应做好矿山资源的勘察工作,经现场取样,岩石的抗压强度、岩性和 SO 3含量分析测 试后,确定石料场和制砂场。 4.1.2 宜使用洁净、质地硬质、无软弱颗粒及风化石的花岗岩、辉绿岩、凝灰岩、砂岩、石灰岩、白 云岩或玄武岩等岩石生产机制砂,不宜使用泥岩、页岩、板岩等岩石生产机制砂。 4.1.3 母岩抗压强度宜满足以下要求: a) 火成岩不小于

7、 100 MPa; b) 变质岩不小于 80 MPa; c) 沉积岩不小于 60 MPa。 4.1.4 对于石料厂的开采断面应认真清除表面覆盖土层、软弱层、风化层或黏土层。开采时应防止泥 土、软弱岩石、风化岩、黏土、树根草皮等杂物混入。 4.2 机制砂生产 机制砂生产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石料场确定后,应人工或机械清除表面覆盖土层或软弱风化层,使岩层裸露。对于覆盖土层较 厚、夹层含泥较多、母岩强度低以及岩石分层成片状等质量差的矿山应避免就地建场; b) 岩石开采的破碎度符合制砂机的喂料要求; c) 制砂机安装应离采石场爆破区 200 m 以外,确保开采与制砂作业安全; d) 适用于制砂的破碎

8、设备有:立轴冲击破碎机、棒磨式、反击式、立式冲击破或锤式破碎机等, 不宜采用单纯的颚式破碎机; e) 制砂中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宜通过水洗除粉、风选收集装置或静电收尘系统进行调整,并根据具 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洗砂机、收尘器。水洗法宜优先采用轮式洗砂机,宜安装细砂回收装置,并 配备沉淀浓缩装置。干法生产的机制砂在皮带出口应适量喷水降尘,以保证机制砂的生产环境 质量。 DB35/T 19242020 3 4.3 机制砂的检验 4.3.1 型式检验 机制砂应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取样,按照JT/T 8192011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型式检验,并向 有关管理部门备案。型式检验的项目包括: a) 坚固性; b)

9、 颗粒级配; c) 泥块含量; d) 石粉含量; e) 有害物质; f) 压碎指标; g) 磨光值; h) 母岩抗压强度; i) 表观密度; j) 堆积密度; k) 空隙率; l) 碱集料活性; m) 吸水率。 4.3.2 出厂检验和进场复检项目 机制砂应进行出厂检验和同等批量进行进场复检。项目包括: a) 松散堆积密度; b) 颗粒级配; c) 细度模数; d) 泥块含量; e) 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 f) 压碎指标。 用户对其他指标有要求时,应报告其实测值。出厂检验不合格或进场复检项目不合格的机制砂不得 使用。 4.4 机制砂的验收 4.4.1 机制砂出厂时,供需双方在厂内验收产品,

10、生产厂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其内容包括: a) 产品名称; b) 砂的级别; c) 规格和生产厂名; d) 母岩的岩性; e) 母岩抗压强度; f) 批量编号; g) 供货数量; h) 出厂检验结果; i) 生产日期; j) 执行标准编号; k) 合格证编号及发放日期; DB35/T 19242020 4 l) 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 4.4.2 机制砂的验收批次宜按相同产地、原料规格、进场批次进行检验,根据机制砂的数量可分为: a) 数量超过 600 t 时,以 600 t 为一批次; b) 不足 600 t 亦视为一批次; c) 机制砂生产线日产量超过 2 000 t,按 1 000

11、t 为一批次; d) 日产量不足 1 000 t,以一天产量为一批次; e) 当确认产品质量稳定可按 1 000 t 为一个批次进行检验验收。 4.5 机制砂的堆放、装卸和运输 机制砂在堆放、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颗粒离析、混入杂物、粉尘飞扬,并应按岩性、级别、 规格分别堆放和运输。机制砂落高大于1 m时应安装导流装置。 4.6 环境保护 4.6.1 机制砂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应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制砂厂建设应包含废水处理、粉尘 治理、废弃物处置及噪音防治措施。 4.6.2 机制砂堆放的场地应进行硬化,必要时堆放处应设有防雨措施。 4.6.3 运输过程应加湿、覆盖,防止尘土飞扬和洒落。

12、4.6.4 生产过程应减少污水排放,排水系统应符合 GB 8978 的要求。 4.6.5 生产厂区废水处理应符合 GB 8978 的要求,环境噪声应符合 GB 12348 的要求。 5 分级与规格 5.1 分级 机制砂按技术要求分为级、级、级。强 度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和有高耐久性要求的混凝 土宜用级;强度大于或等于C30,小于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宜用级及以上;强 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宜用级及以上 。 5.2 规格 机制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a) 粗砂:3.73.1; b) 中砂:3.02.3; c) 细砂:2.21.

13、6。 6 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测 6.1 颗粒级配 6.1.1 机制砂分成三个级配区,见表 1。级机制砂的颗粒应满足区级配范围,其他级别机制砂的颗 粒级配应处于表 1 中的任何一个区以内。机制砂的实际颗粒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 4.75 mm、0.6 mm 筛档外,可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应小于 5%。 6.1.2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表 1 中区砂。当采用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 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6.1.3 泵送混凝土宜选用表 1 中区砂。 DB35/T 19242020 5 表1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区 方孔筛(mm) 累计筛余(

14、%) 级配区 区 区 区 9.50 0 0 0 4.75 100 100 100 2.36 355 250 150 1.18 6535 5010 250 0.60 8571 7041 4016 0.30 9580 9270 8555 0.15 9785 9480 9475 当采用机制砂的颗粒级配不符合表1的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经 相关部门认可后方允许使用。 6.2 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机制砂中泥块含量和石粉含量限值 项目 指标 级 级 级 亚甲蓝MB值1.40 或合格 石粉含量 (按质量计,%)

15、5.0 7.0 10.0 亚甲蓝MB值1.40 或不合格 石粉含量 (按质量计,%) 1.0 3.0 5.0 泥块含量 (按质量计,%) 0.5 1.0 2.0 当亚甲蓝MB值小于1.40,石粉含量大于10%但小于等于15%情况下,根据使用部位和用途,经试验证明能确保工程质 量的前提下,经相关部门认可后方可使用。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0%。 6.3 有害物质 机制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沥青等杂物。机制砂中如含有云母、轻 物质、有机物、氯化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有害物质限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DB35/T

16、 19242020 6 表3 机制砂中有害物质限值 项目 指标 级 级 级 云母含量 a (按质量计,%) 1.0 2.0 2.0 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 1.0 1.0 1.0 有机物(用比色法试验) 合格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b (以 SO 3质量计,%) 0.5 0.5 0.5 氯化物(以 Cl - 离子质量计,%) 0.01 0.02 0.06 a 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机制砂中云母含量应不大于1.0%。 b 机制砂中如发现含有颗粒状的硫化物或硫酸盐杂质时,则要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 能采用。 6.4 压碎指标 机制砂的压碎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

17、定。 表4 机制砂的压碎指标 项目 指标 级 级 级 单级压碎指标(%) 20 25 30 6.5 岩石抗压强度 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宜满足: a) 配制级砂的母岩抗压强度宜不小于 80 MPa; b) 配制级砂的母岩抗压强度宜不小于 60 MPa; c) 配制级砂的母岩抗压强度宜不小于 30 MPa。 对配制C60及以上混凝土的机制砂,其母岩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宜不小于1.2。 6.6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机制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5 机制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项目 指标 表观密度(kg/m 3 ) 2 500 堆积密度(kg/m 3 )

18、 1 400 空隙率(%) 45 DB35/T 19242020 7 6.7 碱集料反应 对重要结构部位及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混凝土工程,应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或砂浆长度法进行集料的 碱活性检验。经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碱活性危害时,应控制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在3.0 kg/m 3 以内。对 重大工程,还应进行专门的试验论证,确认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时,方能使用。 6.8 磨光值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所用机制砂,应检验母岩磨 光值,其值宜不小于35(PSV),不宜使用抗磨性较 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机制砂。 6.9 吸水率 机制砂吸水率应不大于2.0%。 6.10 试验方法 机制砂的取

19、样、试样数量、试样处理、试验方法应符合JT/T 8192011中第6章、第7章的有关规定。 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试验应符合JTG E412005的有关规定。 7 原材料组成设计 7.1 原材料 7.1.1 机制砂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机制砂应符合第 6 章的规定,水泥、粗骨料、外加剂、 矿物掺合料、水应满足普通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相关标准要求。 7.1.2 机制砂混凝土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机制砂混凝土所用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应根据混凝土 使用环境与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进行选择,可通过试验确定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可按表 6 规定选 择,根据 6.2,机制砂中泥块或石粉含量为上限值或超过上限

20、值的情况下,水泥宜选择表中较高强度等 级的水泥。 表6 机制砂混凝土所用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项目 指标 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等于 C50 C50 至 C35 小于等于 C30 水泥强度等级 52.5 42.5 32.5 7.1.3 机制砂的级别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选择,宜优先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宜在 2.53.2。同 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过大,宜分别堆放。 7.1.4 机制砂混凝土所用碎石,针片状含量和含泥量宜采用去天然砂混凝土标准所用碎石的上限。 7.1.5 机制砂混凝土所用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要求。同时,宜进行外加剂 效果的相容性实验。 7.2 机制砂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2.1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照普通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要求。 DB35/T 19242020 8 7.2.2 机制砂混凝土的砂率,应根据机制砂细度模数、颗粒级配、石粉含量,按所选水灰比及碎石最 大粒径通过试验确定。考虑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机制砂混凝土的砂率一般较天然砂混凝土高 2%4%, 初选时宜在 34%42%选取。 7.2.3 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控制,应根据试验确定。配制大于等于 C60 的混凝土或有高耐久性要求的混 凝土,机制砂混凝土的石粉含量可适当降低。 7.2.4 机制砂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通过掺加减水剂、引气剂或优质粉煤灰、磨细矿粉等改善 混凝土工作性能。

22、 8 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性能 8.1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8.1.1 拌合物性能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流动性和和易性,可采用机制砂与天然砂复掺的方 法,也可使用外加剂复配、引气剂等调整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8.1.2 要测试和掌握机制砂混凝土的经时损失。 8.1.3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 8.1.4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早期抗裂性能,应做好及时充分的养护。 8.1.5 机制砂混凝土拌合物的水溶性氯离子和总碱含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要求。 8.2 力学性能 8.2.1 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级别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8.2.2 机

23、制砂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抗拉疲劳强度设计 值、疲劳变形模量等应符合 GB/T 500812016 的要求。 8.2.3 对于重特大工程,经受冲击荷载和循环荷载的结构和构件,应进行冲击试验和疲劳试验测试, 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疲劳试验研究工作。 8.3 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8.3.1 机制砂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性能应符合 GB/T 500822009 的要求。 8.3.2 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和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应符合 GB 50164 的规定。对于重要工程和严酷环境

24、,应严格控 制机制砂石粉含量和含泥量,并经过试验验证。 9 施工 9.1 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参照普通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要求。 9.2 机制砂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等施工要求均与天然砂混凝土施工相同,但机制砂混凝土搅拌 时间应比天然砂混凝土搅拌时间增加 15 s30 s。同时,机制砂混凝土比同天然砂混凝土易液化离析, 应避免过振。 9.3 按照天然混凝土的经时性能要求,应注意检测和保证机制砂混凝土施工的经时性能。 9.4 机制砂混凝土应重视早期保湿养护,以防止机制砂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裂缝。对于严酷 环境,可考虑养生剂、养生膜、土工布分阶段综合养生。 DB35/T 19242020 9 1

25、0 验收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验收应符合GB/T 501072010、GB 50204、JTG/T 36602020、JTG/T 36602020 及JTG/T F302014的规定。 DB35/T 19242020 10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机制砂取样方法 A.1 机制砂取样方法 A.1.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 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A.1.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砂4份,组 成一组样品。 A.1.3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

26、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 A.2 试验数量 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表A.1的规定。做多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 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多项不同的试验。 表A.1 单项试验取样数据 序号 试验项目 最少取样数量(kg) 1 颗粒级配 4.4 2 含泥量 4.4 3 石粉含量 6.0 4 泥块含量 20.0 5 云母含量 0.6 6 轻物质含量 3.2 7 有机物含量 2.0 8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 0.6 9 氯化物含量 4.4 10 坚固性 20.0 11 表观密度 2.6 12 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5.0 13 碱集料反应 20.0 A.3 试样处理

27、 A.3.1 用分料器法: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然后通过分料器,取接料斗中的其中一份再次通 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A.3.2 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度约20 m的圆饼,然 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圆饼。重 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DB35/T 19242020 11 A.3.3 堆积密度、机制砂坚固性检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_ DB35/T 19242020 12 条 文 说 明 3 术语和定义 3.1 由于

28、天然砂资源日益减少,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从70年 代起,贵州省首先在建筑工程上广泛使用机制砂,近十几年了我国相继在十几个省市使用机制砂,并制 定了各地区的机制砂标准及规定。实践证明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技术是可靠的,将给建设工程带来经济 与质量的双赢。 3.2 定义采用了国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提法。 3.33.5 一般情况下,天然砂和机制砂中小于0.075 mm颗粒的组成是有区别的。为明确这种区别,天 然砂中小于0.075 mm颗粒称为泥,机制砂中小于0 .075 mm颗粒称为石粉。 3.6 这是保证机制砂质量的技术指标之一,主要为防止机制砂中泥土成分与石粉混淆。石

29、粉对混凝土 是有益的,泥对混凝土是有害的,但都小于0.075 mm,用传统含泥量试验方法是无法区别的,而采用这 种方法可以准确区别小于0.075 mm的物质是泥还是石粉。 3.7 定义采用了国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提法。 4 生产的规定及质量控制 4.1 岩矿质量、制砂设备与工艺是影响机制砂质量的关键,为了从源头保证机制砂的质量,特制定本 条。 4.2 机制砂与天然砂相比,其质量对混凝土影响较大,但机制砂技术指标是可以调整控制的。因此, 对生产企业必须有相应的质量和规模要求,从生产源头就保证机制砂的质量,并由生产厂家承担相应的 责任。 4.3 为确保工程质量,鉴于目前习惯做法,规定了机制砂进厂检验

30、必须的项目。 4.3.1 由于机制砂刚推广使用,为保证其顺利发展,要求必须严格,因此规定了机制砂生产源或机制 砂质量不合格不能在工程中使用。 4.6 为保护环境和产品质量稳定特制定本条。 5 分级与规格 5.1 根据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T/T 8192011)的分类而定。不同级别的机制砂的适用 范围是推荐性条文,根据实践经验,推荐出使用范围,供使用者参考。 有高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是指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或抗弯拉强度)、抗压弹性模量(或抗弯拉弹 性模量),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及高耐久性(满足所处环境条件的设计工作寿命要求)的混凝土结 构。 5.2 依据对国内多条机制砂生产线的调研情

31、况及参照各地方制定的机制砂或人工砂质量标准,机制砂 按细度还是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比较合理。 DB35/T 19242020 13 6 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测 6.1 经调查,我国目前机制砂由于来源不同,生产条件不同,机制砂的粒级有较大的差异。从对贵州、 湖北沪蓉西等不同来源的机制砂颗粒组成统计 结果分析,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中大于2.36 mm的颗粒 和小于0.075 mm的颗粒明显偏多,而中间颗粒范围少,其级配通常超出国家标准。 6.2 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产生一定量的石粉,这是机制砂与天然砂最明显的区别之一。石 粉是指机制砂中小于0.075 mm以下的颗粒。机制砂中的石粉绝大部分是

32、母岩被破碎的细粒,与天然砂中 的泥不同。它们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也有很大区别,石粉含量高一方面使砂的比表面积增大,会增加用水 量,另一方面细小的球形颗粒产生的滚珠作用又会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特别是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泌 水性、粘聚性,这些作用在低强混凝土(水泥用量少)中尤为明显。因此不能将机制砂中的石粉视为有 害物质。 经大量试验证明,当机制砂中含有7.5%的石粉时,C60泵送混凝土其强度比普通天然砂的强度稍高。 考虑高强混凝土中水灰比较小,胶凝材料用量高,过量石粉的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 加上石粉的粒度大多在0.04 mm0.075 mm,在低灰比高强混凝土中填充作用很小,同时过多

33、石粉也可 能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配制高强混凝土及有高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时,宜按公路工程水泥混 凝土用机制砂(JT/T 8192011)控制机制砂石粉的含量。相反,高强混凝土配制用机制砂石粉含量 高,导致浆体含量高,使得磨细矿渣、硅粉等活性掺合料的掺量受到限制,不利于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在配制C30或C30以下强度混凝土中,机制砂石粉含量在7%15%混凝土有较好的工作性,加上石粉 的良好填充作用,强度均比普通天然砂的高。而石粉含量小于7%时,混凝土粘聚性差,易泌水。因此综 合考虑,现将石粉标准定为大于等于C605%、C55C357%,小于等于C3010%是可行的。 6.36.4 与公路工程

34、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T/T 8192011)一致。 6.5 参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302014)确定。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 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 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6.6 与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T/T 8192011)一致。 6.7 明确对于重要结构部位及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工程,所使用的机制砂还应符合碱集料反应等技 术要求,以保证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 对有潜在危害的骨料采用的措施为,控制混凝土中的总的碱含量,既科学又具有操作性。控制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是在3.0 k

35、g/m 3 以内,这在国内各标准中是公认的。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41999)等 标准中均为此值。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是指每方混凝土中水泥、掺合料、外加剂 的钾、钠含量的总和。 6.8 参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302014)确定。 6.9 与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T/T 8192011)的规定一致。 6.10 机制砂的试验均应按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T/T 8192011)的规定进行。 7 原材料组成设计 7.1 原材料 7.1.1 明确机制砂混凝土的原材料技术要求,与天然砂混凝土一样,必须符合现行标准、规范规定。 7.1.2 本条

36、推荐了采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品种与水泥强度等级选择的一般性原则。具体选用时, 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制混凝土时,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可以 达到适当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中的粉料含量,增加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目的。 DB35/T 19242020 14 机制砂混凝土所用水泥中不得掺用石灰石混合材料是强制性条文。 7.1.3 本条推荐了普通混凝土用机制砂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在2.53.2范围的中粗砂。细度模数太 大,则粗颗粒太多,小于0.3 mm颗粒太少,级配不合理,混凝土和易性变差。细度模数太小,则小于 0.075 mm细 粉太多,混凝土用水量可能增大,强度降低

37、,收缩增大,且机制砂生产电耗上升。为了克 服机制砂的粗糙,天然砂细度模数偏细的缺点,采用机制砂与天然砂混合,其混合比例可按混凝土拌和 物的工作性及所要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混凝土。 7.1.4 对于机制砂混凝土而言,由于机制砂表面粗糙、多棱角性,在配制混凝土时使用粒型不好、针 片状含量高的碎石,极易造成混凝土的离析与泌水。因此对碎石的针片状含量予以控制。混凝土中含泥 超过一定的限值,会影响混凝土的需水性、收缩性、抗冻性。故对砂、石材料中的含泥要进行严格限制。 7.1.5 此规定严格外加剂的产品质量对公路工程质量有利。 7.2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2.1 经试验证明,机制

38、砂采用JGJ 552011等国家、行业现行标准、规范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完 全可行。 7.2.2 推荐了配制机制砂混凝土的砂率调整的一般规律,选用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经试验确定。 7.2.3 明确了配制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所选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的限值。在高强混凝土中,对 机制砂中的石粉要进行严格的限制,因为在高强混凝土中水灰比较小,水泥用量高,石粉的存在影响了 混凝土的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机制砂中石粉含量限制在5%以下。 7.2.4 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特点及推荐的和易性改善措施。 8 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性能 本章节内容与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12011)一致。 9 施

39、工 9.2 因为机制砂含有较多的石粉,在拌制混凝土中不易搅拌均匀,所以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宜采用机械 搅拌,搅拌时间应增加15 s30 s,借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保水性与粘聚性。 9.3 由于机制砂混凝土粉料含量高,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开裂几率增大,因此机制砂混凝土应加强早 期潮湿环境下的养护,宜及时养护且养护时间应比天然砂混凝土延长23天。若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期间 浇水不足或缺水将引起干缩开裂,并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不同减水剂掺量与混凝土减水率试验曲线找出该减水剂的最佳掺量。如果采用复合型外加剂,在满 足减水率和工作性的同时,还要满足引气量、缓凝时间(或早强时间)、坍落度损失等多项指标要求, 从中选取最佳外加剂掺量。 10 验收 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检验的批量和试件数量与天然砂混凝土相同,故应符合现行有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