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7 T 003-2020 铁力大米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150659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7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07 T 003-2020 铁力大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2307 T 003-2020 铁力大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2307 T 003-2020 铁力大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2307 T 003-2020 铁力大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2307 T 003-2020 铁力大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05 DB2307 黑龙江省 伊春市地方标准 DB2307/T 003 2020 铁力大米 生产技术规程 2020-10-15发布 2020-11-15实施 伊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07/T 003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 GB/T17924-2008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铁力市人民政府 提出、铁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组织 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力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审核 查验中心、哈尔滨 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旭、王莹莹、顾士鹏、司海婷、陈要

2、武、安庆全、赵玉明、张志君、杨琼、 崔文雅、孙顺民、董玉琨、于灏。 DB2307/T 003 2020 1 铁力大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铁力大米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育苗技术、收获以及生 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范围 的铁力大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0 稻谷 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GB 2761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 GB/T 5502 粮油检验 大米加工精度检验 GB/T 5503 粮油检验 碎米检验法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5490 粮油检验 一般规则 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5493 粮油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 GB/T 5494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

4、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 5496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5682 粮油检验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GB/T 15683 大米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 15790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 17109 粮食销售包装 GB/T 17891 优质稻谷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DB2307/T 003 2020 2 NY/T

5、 59 水稻二化螟防治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2005第 75号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 2006第 109号 关于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志专用标志比例图的 公告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铁力大米 在第 4 章与第 5 章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和 产地环境下,按第 6、 7 章及附录的技术要求生产、加工的 大米。 质量符合 GB 1350、 GB/T 17891要求。 4 保护范围 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6、局 2017年第 39号公告规定,铁力大米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铁力市 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 A。 5 产地 环境 位于东经 127 38 20 -129 24 10,北纬 46 28 40 -47 27 30,土地总面积 6444平方 公里。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5、 GB/T 9137及有关规定。 农田灌溉用水的 水质应符合 GB 5084 及有关规定。 土壤 应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 。 6 育苗技术 6.1 壮苗标准 6.1.1 大苗壮苗标准 秧龄 40d-45d,叶龄 4.0叶 -4.5叶,苗高 17cm左右,根数 18条 -20条,百苗干重 4g以上。苗外观形态 为

7、墩实矮壮,茎基部扁平,整齐多蘖,叶挺举,植株富有弹性。 6.1.2 中苗壮苗标准 秧龄 30d-35d,叶龄 3.0叶 -3.5叶,苗高 12cm-14cm左右,根数 9条 -10条,百苗干重 3g以上。 6.2 育苗前准备 6.2.1 秧田地选择 DB2307/T 003 2020 3 选择无污染的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做育苗田。秧田长 期固定,连年培肥。 6.2.2 秧本田比例 钵体育苗 1:120-130,每公顷本田需秧田 120 -130,纸盘育苗 1:80-100,每公顷本田需秧田 80 -100。 6.2.3 苗床规格 大棚育苗,床宽 6m-7m

8、,床长 27m-42m,步行道宽 30cm-40cm。 6.2.4 整地做床 提倡秋施农肥,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浅耕 10cm-15cm,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要 在早春人工消除积雪,早扣棚膜烤地增温,扣棚时间为 3月 10日 -3月 20日,当棚内土壤化冻 30cm深时, 清除根茬打碎坷垃,床面土过筛后用木板刮平,压实后摆盘,秧盘与地表应紧密结合而平整。 6.2.5 床土配制 将水稻壮秧剂 与备好的过筛床土充分混拌均匀,床土 pH值 4.5-5.5。床土配制好后用塑料布闷 24小 时后装盘播种。 6.2.6 浇足苗床底水 苗床消毒前先浇足底水,施药消毒后使床土达到饱和状态。 6.

9、2.7 床土消毒 30%甲霜 恶霉灵(瑞苗清)水剂播种前作床土消毒,每平方米 1ml兑水 2L-3L。 6.3 种子及其处理 6.3.1 种子质量 种子达二级以上标准,纯度不低于 98%,净度不低于 97%,发芽率不低于 90%(大苗发芽率不低于 95%), 含水量不高于 15%。每两年更新 1次。 6.3.2 晒种 浸种前选晴天晒种 1d-2d,每天翻动 3次 -4次。 6.3.3 浸种 、 消毒、催芽 把选好 的种子用氰烯菌酯 2500-3000备液,浸种 5d-7d,每天搅拌多次以保证发芽率,浸种积温为 70 -100。 6.3.3.1采用智能化浸种催芽技术 确保种子出芽整齐一致。 9天

10、可一次性完成水稻的浸种、消毒、催芽作业,不仅育苗时间大大提前, 而且秧苗质量明显提高,苗齐,根系发达,秧苗素质高,质量好,分蘖多,产量高。 6.3.3.2常规浸种、消毒、催芽技术 把选好的种子用 25%氰烯菌酯 2500-3000倍液浸种,浸种 5d-7d,每天搅拌多次以保证发芽率,浸种 积温为 70 -100。将浸泡好的种子在温度 30 -32条件下破胸。当种子有 90%以上破胸时,将温度降 到 25催长芽,经常翻动。当芽长 1mm时,降温到 15 -20,晾芽 6h左右。 6.4 播种 6.4.1 播期 DB2307/T 003 2020 4 6.4.2 本着抓住寒尾暖头播种的原则,当平均

11、日气温稳定通过 5 -6时开始播种,时间为 4月 10 日 -25日,育大苗超稀植栽培的可以在 4月 1日 -10日播种。 6.4.3 播量 大苗超稀植栽培的用定位定量播种器(不能催长芽)或人工点播,每个钵孔播 2粒 -3粒芽种;中苗 每盘播芽种 125g。 6.4.4 覆土 播后压种,使种子三面入土,用过筛细土盖严种子,覆土厚度 0.5cm-1cm。 6.5 秧田管理 6.5.1 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 期,密封保温;出苗至 1叶 1心期,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 28;秧苗 1.5叶 -2.5叶 期,逐步增加通风量,棚温不超 25;秧苗 2.5叶 -3.0叶期,昼揭夜盖,棚温控制到 20;移

12、栽前全 天 揭膜,炼苗 3天以上,遇到低温时增加覆盖物,及时保温。 6.5.2 水分管理 秧苗 2叶期前宜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遇床面干裂,早晨叶尖无水珠时补水,床面不能积水;秧 苗 2叶期后,床土干旱时要早、晚浇水,每次浇足浇透;揭膜后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不能灌水上床。 6.5.3 苗床灭草 稗草出土后,在水稻 1叶 1心期用敌稗进行茎叶处理,每百平方米用 20%敌 稗乳油 100ml-150ml,兑水 2.5kg均匀喷雾,喷药后立即盖膜 ,30分钟 -40分钟后正常通风管理。 6.5.4 预防立枯病 秧苗 2叶 -2.5叶期时,用 30%甲霜恶霉灵水剂 1500-2500备液于发病初期叶

13、面喷湿。 6.5.5 苗床追肥 秧苗 2.5叶期发现脱肥,每平方米用硫酸铵 1.5g-2.0g,硫酸锌 0.25g稀释 100倍液叶面噴肥。喷后 及时用清水冲洗叶面。秧田可采用苗床施磷,起秧前 6h每平方米撒施磷酸二铵 150g,或重过磷酸钙 250g, 追肥后喷清水洗苗。 6.6 本田耕整地及插秧 6.6.1 本田耕整地 6.6.1.1 准备 整地前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保证畅通。 6.6.1.2 修建方条田 单排单灌,单池面积宜 1000 -4000。 6.6.1.3 耕翻地 DB2307/T 003 2020 5 秋翻地,土壤适宜含水量 15%-18%,耕深 15cm-18cm;采用耕翻

14、、旋耕、深松及耙耕相结合的方法。 以翻一年,松旋二年的周起为宜。 6.6.1.4 泡田 5月上旬放水泡田,井灌稻区要灌、停结合。 6.6.1.5 整地 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秋翻地于 4月下旬要旱耙、旱平、整平堑沟,结合 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 5d-7d进行,整平耙细,做到池内高低不过寸,肥水不溢出。 6.6.2 插秧 6.6.2.1 插秧时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2 -13时开始插秧,高产插秧期为 5月 15-25日,不插 6月秧。 6.6.2.2 插秧规格 中等肥力土壤,行穴距为 30cm 13.3cm( 9寸 4寸);高肥力土壤,行穴距为 30cm 16.

15、5cm( 9 寸 5寸),每穴栽 3棵 -5棵基本苗;超稀植栽培高肥力地块行穴距为采用 36.6cm 13.3cm( 11寸 4寸 或 10寸 4寸),每穴栽 2棵 -3棵基本苗。 6.6.2.3 插秧质量 人工插秧,要求拉线作业,做到行直、穴匀、棵准、不伤蘖、不漂苗,插秧深度不超过 2cm,机械插 秧,做到行直、深浅一致、不重插、不漏插,插后查田 补苗。 6.7 本田管理 6.7.1 灌溉 6.7.1.1 护苗水 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 2/3的水,扶苗护苗。 6.7.1.2 分蘖水 有效分蘖期灌 3cm浅水,增温促蘖。 6.7.1.3 晒田 有效分蘖终止期前 3d-5d排水晒田( 6月末、 7

16、月初)。晒田达到池面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挺 色淡,晒 5d-7d,晒后恢复正常水层。长势差的地块不宜晒田。 6.7.1.4 护胎水 孕穗至抽穗前,遇到低温灌 10cm-15cm深水护胎。 6.7.1.5 扬花灌浆水 抽穗扬花期,灌 5cm-7cm活水。灌浆到蜡熟期间歇灌水,干干湿湿、以湿为主。 DB2307/T 003 2020 6 6.7.1.6 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 可 提早排水,漏水地可适当晚排。 6.7.2 本田施肥 增 施农家肥,少施化肥。如可施非硝态氮肥,公顷施腐熟有机肥 30t,或生物有机肥 300kg-400kg结 合旱耙施入;结合水整地,每公顷施尿素 50kg,磷酸二铵

17、75kg,硫酸钾 35kg-50kg,应全层施肥。 6.7.3 本田病虫草害防治 6.7.3.1 防治负泥虫 当田间大部分卵已孵化,虫口密度达到 30头 /百株时,及时进行防治。优先采取人工物理防治措施: 灌水到只露水稻苗尖,清晨用扫帚将幼虫扫落于水中,并迅速排水。田间喷药防治可选用短稳杆菌、印 楝素等生物药剂,化学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 6.7.3.2防治二化螟 分蘖末期调查二化螟初孵幼 虫为害造成的植株枯鞘率达到 1%时,及时进行田间施药防治。可选用 苏云金杆菌( Bt.)等生物药剂,或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等化学药剂。 6.7.3.3防治稻瘟病 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预测预报,控制发

18、病中心,防治叶瘟应在田间发病程度达到 2级的防治指 标时及时施药;防治药剂应尽量选择防效好、具有增产和兼防纹枯病、鞘腐病等病害的药剂,做到“一 喷多防”和“一喷多效”,并优先选择生物药剂,如井岗春雷、多抗霉素、春雷 .寡糖等;化学药剂可 选用丙硫唑、肟菌酯戊唑醇、烯肟菌胺戊唑醇、嘧菌酯戊唑醇、嘧菌酯咪鲜胺等药剂 。 6.8 农药喷洒器械要求 农药喷洒器械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器械,保证农药施用效果和使用安全。 7 收获 7.1 时期 水稻黄化完熟率达到 95%以上,籽粒含水量在 16%以下,适时进行收获 。 7.2 收获质量 做到单品种单种、单管、单收,机械收获 割茬高度 15-20厘米,不

19、掉穗、脱谷干净、谷草分离彻底、 不裹粮,穗头不着地,秸秆粉碎 5-10厘米,均匀抛洒,收获综合损失率要小于 3%,糙米率小于 2%。 8 质量安全要求 铁力大米质量安全要求见附录 B。 9 生产档案 对全部生产过程,基地各村、合作社要建立技术档案,全面记载,以备查阅及追溯 。 DB2307/T 003 2020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铁力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铁力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 A.1。 图 A.1 铁力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DB2307/T 003 2020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铁力大米质量安全规范 B.1 要求 B.1.1 原料稻谷

20、选用本标准第 3章规定的粳稻谷品种生产的粳稻稻谷,质量符合 GB 1350、 GB 17891要求。粳稻谷品 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要求。 B.1.2 加工工艺 B.1.2.1 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 GB 14881规定。 B.1.2.2 加工工艺 稻谷筛选去石磁选砻谷谷糙分离碾米去碎米色选抛光检验包装。 B.1.3 感官指标 B.1.3.1 应有大米固有的气味 ,无异味。 B.1.3.2 米粒半透明,色泽青白有光泽。 B.1.4 加工质量指标 加工质量指标应符合表 1规定。 表 1 加工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优质一级 优质二级 优质三级 加工精度 背沟无皮,或皮不成线,米

21、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 90% 以上 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 去净的占 85%以上 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 超过五分之一的占 80%以上 碎 米 总量 /% 2.5 5.0 7.5 其中小碎米 /% 0.1 0.3 0.5 不完善粒 /% 0.5 1.0 4.0 杂 质 最 大 限 量 总量 /% 0.25 0.25 0.3 糠粉 /% 0.02 0.05 0.2 矿物质 /% 0.02 带壳稗粒 (粒 /kg) 2 3 5 稻谷粒 (粒 /kg) 3 4 6 DB2307/T 003 2020 9 表 1(续) 项目 指标 优质一级 优质二级 优质三级 黄粒米 /% 0.5 1.0 1.0

22、 互混 /% 5.0 B.1.5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规 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优质一级 优质二级 优质三级 垩白粒率 /% 1.0 2.0 3.0 蛋白质 g/100g 3.5-6.0 3.5-6.0 3.5-6.0 直链淀粉含量(干基) /% 15.0 19.0 胶稠度 /mm 9.0-18 9.0-18 9.0-18 B.1.6 安全指标 应符合 GB/T 2715、 GB/T 2761、 GB/T 2762、 GB/T 2763 及有关规定。 B.1.7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B.2 试验方法 B.2.1 色泽、 气味 按 GB/T

23、 5492规定执行。 B.2.2 加工精度 按 GB/T 5502规定执行。 B.2.3 碎米 按 GB/T 5503规定执行。 B.2.4 不完善粒、杂质 按 GB/T 5494规定执行。 B.2.5 黄粒米 按 GB/T 5496规定执行。 B.2.6 互混 DB2307/T 003 2020 10 按 GB/T 5493规定执行。 B.2.7 垩白粒率 按 GB/T 17891中附录 A规定执行。 B.2.8 直链淀粉含量 按 GB/T 15683规定执行。 B.2.9 胶稠度 按 GB/T 22294中附录 A 规定执行。 B.2.10 安全指标 按 GB 2715、 GB 2761、

24、 GB 2762、 GB 2763规定执行。 B.2.11 净含量 按 JJF 1070规定执行。 B.3 检验规则 B.3.1 扦样、分样 按 GB/T 5491规定执行。 B.3.2 检验的一般规则 按 GB/T 5490规定执行。 B.3.3 产品组批 同原料、同工艺、同设备、同班次加工的产品为一批。 B.3.4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按 B.1.3、 B.1.4、 B.1.5规定执行。 B.3.5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要求的全部检验项目。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 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时; b) 原材料设备或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25、; c) 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差异较大时; d) 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 出要求时。 B.3.6 判定规则 B.3.6.1 凡不符合 GB 2715以及国家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有关规定的产品,判为非食用产品。 DB2307/T 003 2020 11 B.3.6.2 大米的定等指标中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该等级质量要求的,则降为下一等级;低于最低等级指 标的,作为非等级产品。 B.3.6.3 初验不合格时,可加倍抽样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B.4 包装和标签 B.4.1 包装 B.4.1.1 包装应符合 GB/T 17109规定。 B.4.1.2 若采用包装袋,则包装袋应坚固结实,封口或者缝口应严密

26、。 B.4.2 标签 B.4.2.1 标签标识应符合 GB 7718、 GB 28050及有关规定。 B.4.2.2 标注的净含量应为产品最大允许水分状况下的质量。 B.4.2.3 凡是采用本标准的大米产品,应按 本标准规定的名称和等级标注。 B.4.2.4 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标志应符合关于发布地 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比例图的公告规定。 B.5 储存和运输 B.5.1 袋装产品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合格仓库内,不得与有毒 有害物质或水分较高的物质混存。 B.5.2 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运送大米产品,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雨淋和被污染。 B.5.3 产品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不应低于 3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