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170.388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 咨询服务中心 微信二维码,扫一扫 信息更多、服务更快 销售分类:水资源/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SL/T7692020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D座 100038) 网址: Email: 电话:(010)68367658(营销中心) 北京科水图书销售中心(零售) 电话:(010)88383994、63202643、68545874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和相关出版物销售网点经售 北京瑞斯通印务发展有限公司印刷 * 140mm203mm 32开本 1.75印张 47千字 2020年6月
2、第1版 2020年6月第1次印刷 * 书号155170388 定价28.00元 凡购买我社规程,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的, 本社营销中心负责调换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农田灌溉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导则等3项 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20年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导则(SL/T7692020)等3项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1 农田灌溉建设 项目水资源论证 导则 SL/T76920202020.5.152020.8.15 2 水利水电建设 工程安全生产条 件和设施综合分 析报告编制
3、导则 SL/T79520202020.5.152020.8.15 3 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规范SL/T79220202020.5.152020.8.15 水利部 2020年5月15日 前 言 根据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12014水 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GB/T35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基 础上,针对农田灌溉特点,对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做出 具体规定。本标准共10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总则; 术语; 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范围及基本资料; 建设项目概况分析;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节水评价和用水量核定; 取水水源论证;
4、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 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 综合评价。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向阳 于义彬 齐学斌 何宏谋 蔡大应 欧阳如琳 李 平 刘晓民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李砚阁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陈 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通信地 址
5、: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邮政编码:100053;电话: 01063204533;电子邮箱:),以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3 3 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范围及基本资料6 3.1 一般规定6 3.2 工作等级6 3.3 论证范围8 3.4 水平年9 3.5 基本资料9 4 建设项目概况分析11 4.1 一般规定11 4.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 4.3 建设项目取用退水方案12 5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13 6 节水评价和用水量核定14 6.1 一般规定14 6.2 用水过程及水量平衡分析18 6.3 灌溉制度分析19 6.4 灌溉用水效率指标分析20 6.5
6、用水效率分析22 6.6 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及灌溉用水量核定22 7 取水水源论证23 7.1 一般规定23 7.2 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23 7.3 地下水取水水源论证25 7.4 其他取水水源论证28 8 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29 8.1 一般规定29 8.2 取水影响论证30 8.3 退水影响论证31 9 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33 9.1 一般规定33 9.2 节约措施33 9.3 保护措施33 9.4 管理措施34 10 综合评价36 附录A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基本情况表37 附录B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编制提纲39 标准用词说明44 1 总 则 1.0
7、.1 为规范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内容、程序和技术 要求等,指导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与审查, 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采取灌、排等工程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用 水条件的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设施种植 类、林(果)地、草地等灌溉项目可参照执行。 1.0.3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应遵循以下原则: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节水政策及区域农 业发展政策等规定; 符合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农田水利规划、灌 区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和农业规划等要求; 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协议)和用水总量控制要 求,以水定产、定灌溉规模; 符合节约用
8、水和用水效率控制及水功能区管理要求;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1.0.4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程序应参照GB/T 35580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规定进行。农田灌溉建设 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基本情况表和编制提纲分别见附录A 和附录B。 1.0.5 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2092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 GB/T21303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 GB/T29404 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 GB/T35580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1 GB/T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505
9、99 灌区改造技术规范 SL183 地下水监测规范 SL368 再生水水质标准 NY/T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1.0.6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 语 2.0.1 灌溉设计保证率 probabilityofdesignedirrigationwateruse 设计的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保证的概率,以按设 计灌溉用水量正常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注:改写SL5702013,定义7.5.1.11。 2.0.2 作物需水量 cropwaterrequirement 作物正常生长时的蒸发蒸腾量与构成
10、植株体的水量之和。由 于后者与前者相比甚小,实际应用中常以正常生长的作物蒸发蒸 腾量代替作物需水量。对于水田,将正常渗漏量与作物需水量之 和称为田间耗水量。 SL132015,定义2.0.4 2.0.3 非充分灌溉 deficitirrigation 灌溉水量不足条件下,为争取达到总体效益最佳,在作物全 生育期或某些生育阶段采取的不完全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灌溉 方式。 SL132015,定义2.0.7 2.0.4 节水灌溉 watersavingirrigation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 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 措施。 SL132015
11、,定义2.0.14 2.0.5 灌水技术 irrigationtechnology 把渠道或管道中的水分配到田间对作物实施灌水的方式与技 术措施。 SL5702013,定义7.1.3.1 2.0.6 灌溉制度 irrigationscheduling 作物播种前(或移栽前)及全生育期内,按作物需水要求和 3 不同灌水技术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 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注:改写SL132015,定义2.0.6。 2.0.7 灌水定额 irrigationquotaperunitirrigationarea 单位灌溉面积上的一次灌水量或灌水深度。 SL5702013,定义7.5.
12、4.5 2.0.8 灌溉定额 irrigationquota 作物播种前(或移栽前)及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 量或灌水深度,为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注:改写SL5702013,定义7.5.4.1。 2.0.9 渠道水利用系数 waterefficiencyofcanal 某时段内流出渠道水量与流入渠道水量的比值。 注:改写SL/Z6992015,定义2.0.4。 2.0.10 渠系水利用系数 waterefficiencyofcanalsystem 末级固定渠道输出水量之和与干渠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也 是各级固定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SL5702013,定义7.5.5.3 2.0.
13、11 田间水利用系数 waterefficiencyofapplication 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末级固定渠道输出水量的 比值。 SL5702013,定义7.5.5.4 2.0.12 灌溉水利用系数 waterefficiencyofirrigation 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水源取用的总水量的比值, 也是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的乘积。 GB/T505092009,定义2.0.10 2.0.13 灌溉用水量 irrigationwateruse 从水源引入的灌溉水量(又称毛灌溉用水量)。包括作物生 长所需的灌溉水量(又称净灌溉水量)、渠系或管网输水损失水 量和田间灌水损
14、失水量。 注:改写SL5702013,定义7.5.1.3。 4 2.0.14 灌溉用水定额 irrigationwaterquota 在规定位置和规定水文年型下核定的某种作物在一个生育期 内单位面积的灌溉用水量。 GB/T294042012,定义2.1 2.0.15 农田退水量 returnwaterofirrigation 水稻种植区由于水稻生长或盐渍化地区因洗盐需要产生的通 过独立退排水沟、渠、管道等排入水功能区的水量,不包括退水 回用水量。 5 3 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 范围及基本资料 3.1 一般规定 3.1.1 论证工作等级、论证范围和水平年应根据农田灌溉建设 项目及所在区域特点,按
15、照GB/T35580的规定确定。 3.1.2 应附图说明水资源论证范围,并根据灌溉水源类型、取 水规模、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的对象与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图 注内容。附图应简洁、清晰,可根据需要合并或者单独绘制。 3.2 工作等级 3.2.1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由分类等级的最 高级别确定。分类等级由取水水源、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分类中 不同分类指标的最高级别分别确定。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 证分类分级指标见表3.2.1。 表3.2.1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 分类分类指标 分类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 取水 水源 地表 水取 水 项目规模 /万亩3030,且11 开发利用
16、 程度/%3030,且1010 灌溉用水量 /(m3/s)2020,且33 地下 水取 水 开发利用 程度/%9090,且7070 灌溉用水量 /(万m3/d)1010,且22 供水水文 地质条件复杂中等简单 6 表3.2.1(续) 分类分类指标 分类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 取水影响 和退水 影响 对水资源 利用的影响 对流域或区 域水资源利用 产生显著影响 对第三者取 用水影响显著 对第三者取用 水影响轻微 对水生态、 水环境的 影响 现状水生态 问题敏感;取 水对水文情势、 生态水量与流 量、土壤及地 下水环境产生 明显影响;退 水有水体富营 养化影响问题 现状水生态 问题较为敏感; 取水对生
17、态水 量与流量、土 壤及地下水环 境产生一般影 响;退水有潜 在水体富营养 化影响 现状无敏感水 生态问题;取水 和退水对水生态、 土壤及地下水环 境影响轻微 对水功能区 的影响 涉及一级水 功能区的保护 区、缓冲区或二 级水功能区的饮 用水水源区;涉 及除饮用水水源 区以外其他3个 及以上二级水功 能区;涉及水功 能区水质管理目 标为GB3838规 定的类、类的 涉及一级水 功能区的保留 区、跨地(市) 级的二级水功 能区或涉及2 个二级水功能 区;涉及水功 能区水质管理 目标为GB3838 规定的类的 涉及1个二级 水功能区 注1:再生水取水参照地表水取水,地下微咸水、矿坑排水取水参照地下
18、水取水 的分级指标执行。 注2:扩建、续建配套农田灌溉建设项目依据灌溉用水量确定分类等级时,可依 据新增的灌溉用水量。 3.2.2 以下情况应在表3.2.1确定的分类等级基础上,根据农 田灌溉建设项目特点、水资源管理要求等适当调整论证工作 等级: 1 项目所在区域取用水总量已接近控制指标的农田灌溉建 7 设项目,论证工作等级为一级。 2 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新建农田灌溉建设项目,论证工作等 级应提高一级,最高为一级。 3 建设项目农田退水对水功能区功能或其他利益相关方造 成重大影响的,论证工作等级应提高一级,最高为一级。 4 地表水资源丰沛地区的小型农田灌溉建设项目,论证工 作等级可降低一级,最低
19、为三级。 5 表3.2.1中,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水分类指标“开 发利用程度”为一级而其他指标均为三级的,工作等级可降低为 二级。 3.2.3 应按照工作等级确定农田灌溉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工作深 度。对于多水源取水的项目,各水源的取水水源论证和取水影响 论证可按照表3.2.1确定的分类等级分别确定工作深度。 3.3 论证范围 3.3.1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范围宜包括分析范围、取 水水源论证范围、取水影响范围和退水影响范围。 3.3.2 分析范围应根据GB/T35580的要求,结合项目涉及的 行政区域确定。 3.3.3 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和取水影响范围应根据GB/T35580 的要求,结合
20、项目取水量、用水过程等影响的水功能区确定,应 覆盖引输水工程沿程渗漏可能影响的地表水域及地下水的范围。 3.3.4 退水影响范围应根据GB/T35580的要求,考虑灌溉季 节集中退水、农田面源污染的影响等确定,应覆盖农田退水沿程 渗漏可能影响的地表水域及地下水的范围。 3.3.5 应根据GB/T35580的要求绘制分析范围图、取水水源 论证范围图、取水影响范围图和退水影响范围图,并结合农田灌 溉建设项目特点,补充标注下列内容: 1 分析范围图应标注分析范围内水功能区、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已建灌区、水资源分区及种植业分区等。 8 2 取水影响范围图应标注已批准或规划但未取水的用水户 取水口位置和
21、供水范围。 3 取水影响范围图和退水影响范围图应标注水功能区。 3.4 水 平 年 3.4.1 现状水平年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年份,宜选取基本资料 易于获取的最近年份,并考虑水文情势接近多年平均的年份或平 水年,避免特枯水年和特丰水年。 3.4.2 规划水平年应结合农田灌溉建设项目建设计划和取用水 计划确定,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 划及灌区规划等有关规划水平年相协调。 3.5 基本资料 3.5.1 基本资料收集应按照GB/T35580的要求进行,并同时 收集下列资料: 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相关规划 (水资源综合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资源保护规 划等
22、)、节水灌溉规划等,以及水资源总量控制指标、 水资源配置方案和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等; 项目所在区域水利区划、种植业结构规划、农田水利规 划、土地利用规划、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业产业政 策等; 项目所在区域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和土壤类型、耕地质 量、作物种类、种植结构、耕作制度等; 项目所在区域或周边灌溉试验站作物灌溉定额试验资 料,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的灌溉用水定额标准等; 项目所在区域水利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现状与规划布 局,现状有效灌溉面积、实灌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及其 在不同水源类型上的分布情况,现状灌溉定额、亩均灌 溉用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等灌溉用水水平指标。 9 3.5.2 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
23、的建设项目,应收集取水水源论证 范围内近10年地下水动态资料和地下水供水量,以及水文地质 资料、成井资料、单井出水量、现状机井数量、水质资料等;水 文地质资料缺乏时,应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等工作。 3.5.3 以再生水为灌溉水源的建设项目,应收集污水处理设施 日进出水量、水质监测资料及污水处理设施相关设计技术文件。 3.5.4 应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必要的现 场查勘,重点调查建设项目的灌溉水源、取水口位置和现有灌溉 工程等情况。 3.5.5 应按照GB/T35580的要求对所收集水文资料和地下水 动态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进行分析,当人类活动明显 影响资料的一致性
24、时,应进行一致性修正。 01 4 建设项目概况分析 4.1 一般规定 4.1.1 从项目建设规模、作物种植结构、取用水特点和灌水技 术选型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与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经济社会 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农业清 洁生产要求等的相符性。 4.1.2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条件、土壤条件及土地利用状 况,阐明建设项目与水土资源的匹配性。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 应限制发展高耗水的作物。 4.1.3 简要介绍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介绍项目提出的取水、 用水方案,具有退水的应同时介绍退水方案。 4.1.4 扩建、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应说明原有项目的设计、 实际运行情况及取
25、用退水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与原有项目取用退 水之间的关系和水量变化情况。 4.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4.2.1 根据建设项目的前期技术文件,简要介绍项目位置、规 模、种植作物、灌溉分区、投资规模及建设周期等,并附建设项 目位置图、灌溉分区图、种植作物空间布局图、地块和渠系分布 图及建设项目工程特性表等。 4.2.2 根据相关技术文件,简要说明建设项目及各灌溉分区作 物种植结构、作物生育时期、土壤条件及农业清洁生产方案等。 4.2.3 扩建、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应说明原有项目的设计、 建设及运行情况,并在已有收集资料或典型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分 析原有项目实际取用水量、农田退水量、灌溉定额及灌溉水利用
26、 系数等。以水权转让为目的的节水改造项目,应说明水权出让方 与受让方的基本情况、节水用途变化、水权转让费用及其构 11 成等。 4.3 建设项目取用退水方案 4.3.1 根据建设项目取水方案,说明建设项目灌溉水源、取水 地点、取水方式、取水规模、取水过程、取水计量设施以及取水 涉及的水功能区等。 4.3.2 根据建设项目用水方案,简述项目采用的输配水形式和 构成、灌水技术及灌溉制度、节水措施等,说明灌溉设计保证 率、灌溉水质要求、灌溉用水过程及灌溉用水量等。 4.3.3 根据建设项目退水方案,说明退水地点、退水过程、农 田退水量、退水主要污染物种类、退水计量设施以及退水涉及的 水功能区等。 4
27、.3.4 扩建、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应说明原有项目水资源论证、 取水许可情况及取水工程或设施验收和运行情况等。 21 5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5.0.1 应按照GB/T35580的规定,进行分析范围内水资源状 况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并突出与农业水资源相关的分析 内容。 5.0.2 应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基础上,分析现状农田灌 溉用水情况及灌溉用水水平。 5.0.3 简述分析范围内地表水供水工程、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 外调水工程及再生水、微咸水、矿坑排水等供水工程现状,阐述 分析范围内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并绘制现状供水工程 分布图及灌区分布图。 5.0.4 根据GB/T355
28、80的规定,开展分析范围内现状水平年 来水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评价水资源供需紧缺程度。 5.0.5 根据已有资料,简述分析范围内现状有效灌溉面积、实 灌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及灌溉用水量等,统计分析亩均灌溉用水 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5.0.6 根据GB/T35580的规定,进行分析范围各行业用水水 平分析评价,并重点参照国内外农田灌溉用水先进水平、相关标 准、区域灌溉用水定额标准和节水要求等,评价分析范围内现状 灌溉用水水平,分析本项目的必要性。 5.0.7 按照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等管理要求及相关指标落实情况,根据分析范围水资源条件、水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
29、析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潜力。 5.0.8 根据GB/T35580的规定,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基础上,补充分析灌溉用水管理、农业节水及水生态、水环境等 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6 节水评价和用水量核定 6.1 一般规定 6.1.1 根据建设项目的用水方案,分析建设项目作物种植结构、 灌水技术和灌溉定额等与用水相关的设计参数,绘制水量平衡 图、计算灌溉用水指标、评价灌溉用水水平,并分析建设项目用 水规模的合理性。用水过程复杂的,应进行灌溉分区,并进行分 区分析。 6.1.2 根据当地水资源、水生态条件及项目种植作物种类和面 积、输配水形式、灌水技术等,分析项目规模、种植结构、灌水 技
30、术和灌溉制度的合理性,并核算灌溉水利用系数等灌溉用水指 标的合理性。 6.1.3 根据水资源条件、建设项目灌溉用水指标和区域用水控 制指标要求,按照同类型地区的先进用水水平,确定项目的用水 水平,核定项目合理的灌溉用水量。 6.1.4 对于扩建、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应收集已有项目取水、 用水和退水资料,分析本项目与已有项目取水、用水和退水之间 的关系,计算扩建、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的有关用水指标,绘制 整个项目的水量平衡图,并提出节水潜力。 6.1.5 根据农田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工作等级,确定节 水评价的工作深度。农田灌溉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分级论证深度要 求见表6.1.5。 41 51 表
31、6. 1. 5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节水 评价分级论证深度要求 类别 工 作 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用水过程与水量平衡 以灌溉分区为基本单 元 , 绘制用水流 , 、 灌水技术 、 程图 标明输配水形式 灌;、 溉制度及主要灌溉 用水指标和用 水量 分析输配水形式及 灌水技术的合 理性 先进性 。 绘制项目及各灌溉分区 不同季节和全 年的水量平衡图 以灌溉分区为基本单 元 , 绘制用水流 , 程图 标明输配水形式 、 灌水技术 、 灌;、 溉制度及主要灌溉 用水指标和用 水量 分析输配水形式及 灌水技术的合 理性 先进性 。 、 非集中 绘制项目及各灌溉分 区集中 灌溉季节和全年的水量 平衡图
32、 ; 绘制项目用水 流程图 分析 输配水形式及灌 水技术的合理 性 、 先进性 。 绘制项目全年水量平衡 图 灌溉制度 分析 。 , 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试 验资料成果复 核种植作物全生育期作 物需水量和各旬 的作物需水量 资料缺乏时 应以彭曼 蒙蒂斯 (Penm anMont ei th ) 方法为 主 , 采用不少于两种方法 计算结果进行 复核 。 采用灌溉试验 资料直接计算 时 , 试验资料系列不应少于 5 年 。 。 , 5 分析各灌溉分区各种作 物对应灌水技 术的灌溉制度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 和所 在区域已建灌溉项目实 际情况复核灌溉 制度时 应收集 年以上主要作物对 应 灌水技术的灌溉
33、制度试 验资料 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试 验资料成果复 核主要作物全生育期作 物需水量和各旬 。 的作物需水量 资料缺乏时 , 可采用彭 曼蒙蒂斯 方法计算结果 进行复核 。 采 用灌溉试验资料直接计 算时 , 试验资料 3 系列不应少于 年 。 。 , 3 分析各灌溉分区主要作 物对应灌水技 术的灌溉制度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 制定 灌溉制度时 应收集 年以上主要作物 对应灌水技术的灌溉制 度试验资料 。可参考基本条 件相近地区的 试验资料成果复 核主要作物全 生育期和各生育 阶段作物需水 量 也可通过查询 已鉴定过的 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进 行复核 。 。 分析项目区主 要作物对应灌 水技术的灌溉
34、制度 可采用或 参照项目区已颁 布实施的灌溉 用水定额标准 61 表 6. 1. 5 (续 ) 类别 工 作 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灌溉用水效率指标 计算 收集各灌溉分区典型田 块的净灌溉水 量和田间水利用系数 、 各级典型渠道的 ( ), 典型管道的管复核计算灌溉 渠道水利用系数或 和 道水利用系数成果资料定额和灌溉水 利用系数 。 无成果资料 时 , 应根据输配水形式 , 选择不少于 3 个典型渠段或 (和 ) 典型管段 , 实测渠 道水利用系数 或 (和 ) 管道水利用 系 ; 数 根据作物种类 、 土壤条件 、 灌水技 术和灌溉制度等 , 分别选择不少于 3 个 , 并计算 典型田
35、块实测田间水利 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 收集各灌溉分区典型田 块的净灌溉水 量和田间水利用系数 、 各级典型渠道的 ( ), 典型管道的管复核计算灌溉 渠道水利用系数或 和 道水利用系数成果资料定额和灌溉水 利用系数 。 无成果资料 时 , 应根据输配水形式 , 选择不少于 2 个典型渠段或 (和 ) 典型管段 , 实测渠 道水利用系数 或 (和 ) 管道水利用 系 ; 数 根据作物种类 、 土壤条件 、 灌水技 术和灌溉制度等 , 分别选择不少于 2 个 , 并计算 典型田块实测田间水利 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 根据项目区 已有成果 资料 , 复核计算灌溉 定额 、 灌溉水利 用系数 。 无
36、成果资料 时 , 应根 , 选择不少于 1 据输配水形式个典型渠段或 (和 ) 典型管段 , 实测渠道水 利用系数 或 (和 ) 管道水利用系 数 ; 根据作物种 、 类 土壤条件 、 灌水技术和 灌 溉制度等 , 分别选择不 少于 1 个典型田块实测 田间水利用系 数 , 并计算灌 溉水利用 系数 。 无法实测时 , 可参照条件 相似 地区测算成果或 农业用水统计 成果相关资料计算 71 表 6. 1. 5 (续 ) 类别 工 作 等 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3 个具有可比性的先, 收集国内不少于 进灌溉用水水平案例域用水效率控制要求 , 结合项目所在区分析评价建设项 目灌溉
37、定额 、 灌溉水利用 系数的合理 性 , 综合分析评价其灌溉 用水水平 。 依, 据灌溉用水效率控 制及节水管理 要求 参照先进灌溉定额和案 例中的灌溉水利 用系数等用水指标 , 对照分析项目进一 步节水的可行性和可能 性 , 计算节水量 2 个具有可比性的先, 收集国内不少于 进灌溉用水水平案例域用水效率控制要求 , 结合项目所在区分析评价建设项 目灌溉定额 、 灌溉水利用 系数的合理 性 , 综合分析评价其用水 水平 。 依据灌 溉用水效率控制及节水 管理要求 , 利用 , , 较先进灌溉定额和灌溉 水利用系数等用 水指标 对照分析项目节水潜 力 计算 节水量 根据项目所在 区域颁布实施
38、的灌溉用水定额 标准及水资源 管理目标要求 , 评价建设项 目 灌溉定额 、 灌溉水利用 系数的 。, 依据灌溉用 水效率控 利用区域定 额和行业 合理性制要求标准 , 对照分析项目节水潜力 灌溉用水量 核定 明确工程 、 农艺及管理 节水措施方 , 案 核减可节省的水量 , 说明项目核减 , 综合评价 前后的灌溉用水量变化 情况 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 明确工程 、 农艺及管理 节水措施方 , 案 核减可节省的水量 , 说明项目核减 , 综合评价 前后的灌溉用水量变化 情况 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 , 综, 明确主要节水 措施方案 合评价建设 项目用水 合理性 核定项目灌溉用水量 6.2 用水过程及
39、水量平衡分析 6.2.1 根据国家农业节水政策和技术要求,结合当地水资源条 件和用水效率控制要求,重点分析项目输配水形式及灌水技术的 合理性与先进性,以及退水回用的可行性。 6.2.2 输配水形式合理性应根据建设项目灌溉水源类型、所在 区域水资源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埋深、冻土深度及水资 源管理要求等进行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渠道输水流量、 土壤入渗特性等,分析渠道防渗级别和防渗率的合理性。 2 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建设项目,应根据灌水技术及项 目区经济水平、水资源管理要求等,分析采用的输配水形式的适 用性。 3 以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供水为灌溉水源
40、的建设项目,应根 据项目所在区域土壤入渗条件、渠道防渗形式、地下水补源要求 等,分析渠道防渗级别和防渗率的合理性。 6.2.3 灌水技术选择的合理性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水平及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质地、种植作物种类等, 从技术适用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农田灌溉建设项目应采用国家鼓励推广的喷灌,微灌, 管道输水灌溉,渠道防渗输水灌溉,水田薄、浅、湿、晒等节水 灌溉技术。 2 对于设施种植类灌溉项目,应根据灌溉水源水质、土壤 条件及长期灌溉对土壤环境的潜在影响等分析灌水技术选择的合 理性。 3 应依据相关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在有关灌水技术参数合
41、理性分析基础上,分析项目所采用灌水技术的合理性。 6.2.4 根据建设项目提出的取水、用水和退水方案,阐述项目 取水、用水和退水过程等,分析项目取水、用水和退水的关系, 并绘制水量平衡图。灌溉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的项目,应绘制不 81 同季节和全年的水量平衡图。 6.3 灌溉制度分析 6.3.1 水资源丰富地区宜采用充分灌溉制度,水资源紧缺地区或 灌溉季节供水不能满足作物用水需求时,应采用非充分灌溉制度。 6.3.2 根据下列要求复核作物需水量确定的合理性: 1 应根据作物灌溉试验系列资料选取适宜的方法直接计算 作物需水量,一级、二级论证的试验资料系列应分别不少于5 年、3年,三级论证可参考基本
42、条件相近地区的试验资料。 2 灌溉试验资料缺乏时,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采用彭曼蒙 蒂斯方法(计算公式可参考GB/T29404附录A)或水面蒸发强 度法复核计算作物需水量,或依据已鉴定过的作物需水量等值线 图进行复核。 3 采用彭曼蒙蒂斯方法计算作物需水量时,应根据项目所 在地灌溉试验资料及成果,分析作物系数确定的合理性;试验资 料缺乏时,应根据FAO56推荐的标准作物系数,结合当地气 候、土壤、作物和灌溉条件等,分析作物系数确定的合理性。 4 种植水稻时,应在分析水稻田正常渗漏量和水稻作物需 水量基础上,复核计算田间耗水量。 6.3.3 根据建设项目设计的灌水技术,在灌溉设计保证率合理 性分析基
43、础上,分析作物灌溉制度制定的合理性。 6.3.4 应依据项目对应灌水技术的灌溉试验资料或按水量平衡 原理,并参考当地丰产经验,分析作物灌溉制度合理性,缺少资 料地区可参照条件相近地区试验资料。作物灌溉制度合理性分析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作物灌溉制度合理性时,应重点 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条件与原试验条件(气象条件、水文年 型、产量水平、农业技术措施和土壤条件等)的一致性。 2 按水量平衡法分析作物灌溉制度合理性时,应重点分析土 壤计划湿润层深度、作物允许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作物需水 91 量、有效降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等水量平衡要素确定的合理性。 6.3.5 作物灌水定额设
44、计的合理性,应根据建设项目种植作物 种类及所在区域气候特点等进行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种植旱作物时,应在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土壤田间持 水量等参数合理性分析基础上,分析旱作物生育期及播前灌水定 额设计的合理性。 2 种植水稻时,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土壤、地势、地下水 埋深等类似田块实测资料,分析水稻生育期及泡田灌水定额设计 的合理性。 6.3.6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有改良盐碱土或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需求的,应根据当地已有试验资料或实践经验,复核相应的灌水 定额确定的合理性。 6.3.7 水资源紧缺地区采用非充分灌溉制度时,应根据作物不 同生育阶段对缺水的敏感性分析其合理性。采用作物水关系模
45、 型拟定非充分灌溉制度时,应重点分析模型参数选取的合理性。 6.3.8 根据建设项目当地已颁布实施的灌溉用水定额标准和 GB/T29404的要求,结合项目所在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灌区类 型及项目区作物种植结构、栽培方式、种植面积、采用的灌水技 术等,复核单一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及作物综合灌溉用水定额确定 的合理性。 6.4 灌溉用水效率指标分析 6.4.1 根据种植作物种类、采取的灌水技术等分析田间水利用 系数的合理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收集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各典型田块的某次或某时段 (或年)田间水利用系数成果资料,复核项目区田间水利用系数; 典型田块在作物种类、灌水技术、畦田规格、土地平整程
46、度及坡 度、土壤类型、灌溉制度和地下水埋深等方面应具有代表性。 2 无成果资料时,一级、二级和三级论证应根据作物种类、 土壤条件、灌水技术和灌溉制度等,分别选择不少于3个、2个和1 02 个典型田块实测田间水利用系数,并计算和复核田间水利用系数。 3 三级论证可参照条件相似地区成果资料复核计算田间水 利用系数,或依据GB/T50363、GB50599等相关标准,复核 田间水利用系数确定的合理性。 4 项目区田间水利用系数应根据各典型田块的田间水有效 利用系数和用水量,按式(6.4.1)计算: = N i=1 iWi N i=1 Wi (6.4.1) 式中 项目区田间水利用系数; i项目区第i个
47、典型田块的田间水有效利用系数; Wi项目区第i个典型田块所代表作物实灌面积上的用 水量,其值为该典型田块的单位面积毛灌溉用水量 与其所代表区域作物实灌面积的乘积; N项目区典型田块的总数。 6.4.2 根据建设项目采取的输配水形式,分析渠道水利用系数 或(和)管道水利用系数合理性,复核计算建设项目渠系水利用 系数或(和)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收集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典型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或 (和)典型管道的管道水利用系数成果资料,采用连乘法推算建 设项目渠系水利用系数或(和)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 2 无成果资料时,一级、二级和三级论证应根据建设项目 输配水形式,分别选择不
48、少于3个、2个和1个典型渠段或 (和)典型管段,实测渠道水利用系数或(和)管道水利用系数, 计算建设项目渠系水利用系数或(和)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 3 三级论证可参照条件相似地区成果资料复核计算渠系水 利用系数或(和)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或依据GB/T50363、 GB50599等相关标准复核渠系水利用系数或(和)管道系统水 利用系数确定的合理性。 12 6.4.3 项目灌溉区域较大或地形地貌、用水过程复杂的,应进 行灌溉分区,并在灌溉分区合理性分析基础上,以各灌溉分区核 定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及其毛灌溉用水量为权重加权平均,复核计 算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6.5 用水效率分析 6.5.1 应在
49、建设项目灌溉设计保证率、输配水形式、灌水技术 和灌溉制度等合理性分析基础上,计算建设项目亩均灌溉用水 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等灌溉用水指标。参照同类型地区的灌溉用 水定额标准、区域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及国内外先进的灌溉用水指 标,综合评价本项目用水水平的合理性。 6.5.2 根据水资源管理要求和节水管理要求,结合项目所在区 域灌溉用水定额及灌溉用水效率控制目标要求,说明建设项目取 水、输水、配水和用水各环节提出的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 节水措施,并分析其合理性、可行性和先进性。按照GB/T 50363的要求,分别分析建设项目提出的各项节水措施的节水潜 力及节水总潜力,计算项目潜在的节水量,并说明其用途。 6.6 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及灌溉用水量核定 6.6.1 针对建设项目作物种植面积、灌水技术及灌溉制度等, 复核规划水平年灌溉设计保证率对应的建设项目灌溉用水量确定 的合理性。 6.6.2 应在节水潜力分析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和节 水潜力提出综合性的评价结论,核减可节省的水量,并核定建设 项目的灌溉用水量。 6.6.3 应在项目灌溉用水量核定基础上,根据所在区域用水总 量控制指标及现状用水情况,分析本项目新增灌溉用水量与区域 用水总量控制管理要求的符合性。 6.6.4 根据核定的灌溉用水量,结合项目用水、退水方案,估 算农田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