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23 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 5992023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able use sweetpotato2023-06-08 发布2023-07-15 实施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6/T 59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大学、海南澄迈桥沙现代农业开发
2、有限公司、海南绿翠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海南东方乡薯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海南农福源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海南康隆元现代农业规划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国鹏、陈艳丽、祝志欣、刘意、王文克、张思明、吴丰耀、郭问、林尤奋、司成成、王蒙召、刘永华、蔡富强、王永敢、蔡文光。DB46/T 5992023 1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甘薯生产的术语定义、产地选择、品种选择、园地准备、种苗准备与处理、栽插、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生产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鲜食甘薯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15063 复合肥料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35795 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334 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NY/T 3
4、339 甘薯储运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鲜食甘薯 table use sweetpotato 适用于生食、蒸煮、烘烤等食用的甘薯。4 产地选择 应选择交通方便、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通畅的场所,耕作层厚度30 cm以上、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和前茬未种植甘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的沙土或沙壤土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5 品种选择 DB46/T 5992023 2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藏和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鲜食甘薯品种。推荐选用的主栽品种及其主要特征特性见附录A。6
5、 园地准备 6.1 整地 6.1.1 使用拖拉机配旋耕机进行翻耕,二犁二耙或二犁三耙,犁地深度 30 cm50 cm,犁耙间隔期充分晒白土壤,做到深、松、细、平。6.1.2 最后一次耙地时,每亩地表均匀撒施以下药剂之一: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 2.5 kg;每克 2 亿孢子的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 4 kg6 kg;10%的阿维噻唑膦颗粒剂 1.5 kg2 kg;2辛硫磷颗粒剂 2 kg 拌细土 15 kg20 kg。6.2 施基肥6.2.1 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基肥。一犁一耙后施基肥,推荐用量见表 1。表1 土壤肥力与基肥施用量对应表 土壤养分养分含量mg/kg 每亩推荐基肥用量速效氮 30 纯氮
6、 5 kg15 kg 80 0 速效磷 20 五氧化二磷 5 kg 50 0 速效钾 30 氧化钾 20 kg 3050 氧化钾 10 kg20 kg 50 0 注:基肥施用量为折算后的纯养分含量。6.2.2 中等肥力沙壤田块推荐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500 kg1 500 kg,速效磷16%的过磷酸钙 10 kg15 kg,三元复合肥(15-15-15)或高钾复合肥 15 kg20 kg,其中,50%基肥地面撒施耕翻,另外 50%基肥起垄时集中施在垄底。6.3 起垄 6.3.1 整地后,可使用拖拉机配起垄机或甘薯旋耕起垄复式移栽机进行机械起垄,要求垄距均匀,垄形饱满,垄向以南北走向
7、为宜,起垄后四周开好排水沟。6.3.2 可根据土壤状况和对商品薯大小的要求选择大垄单行或大垄双行,小型商品薯适合大垄双行。6.3.3 大垄单行,垄距 80 cm100 cm,垄高 40 cm 左右;大垄双行,垄距 100 cm120 cm,垄高 45 cm 左右。6.4 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 6.4.1 起垄后,推荐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沿田间垄向排布滴灌带,主管位于水源一侧与垄垂直,进水口与施肥器相连,每一垄垄面安装 12 条滴灌带。DB46/T 5992023 3 6.4.2 选用管径为 1.6 cm2.0 cm、壁厚 0.3 mm0.6 mm 的滴灌带,滴头间距以株距为准,支管主管选用内径
8、5 cm 的聚乙烯软水带。过滤器为叠片式或筛网式。6.5 覆盖地膜 采用人工或机械覆膜(拖拉机配起垄覆膜机)进行覆膜。人工覆膜宜选择略大于垄宽的地膜,机械覆膜宜选择和起垄宽度相同或相近的地膜。推荐使用银黑双面的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质量应符合 GB/T 35795 的规定;如使用普通农用地膜,质量应符合 GB 13735 的规定。6.6 酸性土壤改良 园地土壤pH5.0时,宜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的使用浓度与方法按其使用说明书执行。7 种苗准备与处理 7.1 种苗选择 种苗应符合以下要求:脱毒健康壮苗;顶端叶色浓绿,茎上无气生根,无病虫危害的第一段薯苗;种苗长 20 cm30 cm、节间
9、长 2.5 cm3.5 cm,茎蔓中部最大直径 5 mm 左右;其他指标应符合 NY/T 1200 的有关规定。7.2 种苗处理 栽插前,采用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 6002 000 倍液,加 30%吡丙虫螨腈悬浮剂 1 000 倍液,浸泡种苗基部 8 min10 min。8 栽插 8.1 栽插时期 一年四季均可栽插,以 912 月栽插为佳。8.2 栽插规格与密度 8.2.1 夏、秋薯宜采用较高密度种植,冬、春薯宜采用较低密度种植。8.2.2 大垄单行种植,株距 15 cm20 cm,每亩栽插 3 6005 000 株。8.2.3 大
10、垄双行种植,株距 15 cm20 cm,行距 30 cm35 cm,每亩栽插 5 0007 000 株。8.3 栽插方式 8.3.1 人工栽插 8.3.1.1 选择阴天全天或晴天 16:00 后栽插。采用斜插法或水平栽插法。随插苗随盖土并轻压实,后滴透定根水。8.3.1.2 斜插时,薯苗与垄面 45左右插入,薯苗埋入土中约 34 节,苗尖露出土面 12节。8.3.1.3 水平栽插时,薯苗与垄面呈 30左右插入,薯苗埋入土中深度 34 节,苗尖露出土面 12 节。DB46/T 5992023 4 8.3.2 机械栽插 有条件的地区可用甘薯移栽机进行机械栽插。随插苗随盖土并轻压实,后滴透定根水。9
11、 田间管理 9.1 查苗补苗 栽插后7 d内查苗补苗,随查随补;补苗参照8.3给出的方法。9.2 中耕、除草、培土 9.2.1 起垄后覆膜前,选用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剂进行地表喷雾封闭,除草剂使用应符合 NY/T 1997 的规定。9.2.2 栽插后到封垄前,中耕、除草、培土 23 次。中耕可结合除草、培土进行。也可选择拖拉机配以中耕机或者除草机进行。覆盖地膜的田块,只在垄间进行中耕除草。9.2.3 化学除草宜选择无风天气,选用 5%精禾草克乳油 1 000 倍液进行喷雾。注:药剂仅对单子叶杂草有效,对于双子叶杂草,可以进行人工拔除。9.3 施肥管理 9.3.1 施肥原则 肥料施用遵循以下原则:平
12、衡施肥,以产定肥,测土施肥,按照减氮、稳磷、增钾,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施肥;追肥以生长前期为主,生长中后期为辅,以氮、钾肥为主;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肥和生物肥料;所用肥料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所用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 525的规定;生物有机肥应符合NY 884的规定;复合肥应符合GB/T 15063的规定。使用动物粪肥,使用前应经充分腐熟,腐熟操作按照NY/T 1334和GB/T 25246的规定执行。9.3.2 施肥种类、施肥量 9.3.2.1 推荐测土配方施肥,确定施肥量与施肥种类,中等肥力地块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参考表 2 的规定。表2
13、 中等肥力地块施肥料种类以及施用量 施肥种类 施肥量/公斤每亩 氮(N)56 磷(P2O5)35 钾(K2O)1015 有机肥 6001 000 注:施肥种类为折算后的肥料纯养分含量。9.3.2.2 施用肥料主要选用商品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牛粪、羊粪等粪肥;三元复合肥,硫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钾和氨基酸叶面肥等。DB46/T 5992023 5 9.3.3 基肥施用 基肥施用按6.2给出的规定。9.3.4 追肥施用 9.3.4.1 土壤追肥 根据植株长势,整个生育期酌情追肥 12 次,具体追肥时期和肥料用量参考表 3。表3 传统土壤追肥时期和肥料用量 追肥时期 肥料种类 施肥量/公斤每亩 栽
14、插后 20 d40 d 复合肥(15-15-15)/高钾复合肥 2530 硫酸钾 1015 尿素 35(苗较弱时增施)栽插后 60 d80 d 钾肥 510 微肥 23 9.3.4.2 滴灌追肥 在追肥总量不变情况下,滴灌追肥根据情况少量多次进行,栽插后每15 d20 d随水追肥一次,整个生育期追肥6次。第12次追施复合肥,第35次追施复合肥和钾肥,第6次追施钾肥。可根据土壤、生育阶段和田间长势,调整每次施肥量。9.3.4.3 叶面追肥 生长后期,如果发现植株长势弱,可进行叶面追肥防止茎叶早衰,用 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亩喷施 75 L100 L,每隔 10 d 喷施 1 次,
15、连喷 23 次;如选用氨基酸叶面肥时施用浓度按其说明书执行。叶面追肥应选晴朗无风早晨或者傍晚进行。9.4 水分管理 9.4.1 灌溉 9.4.1.1 灌溉技术 宜采用(膜下)滴灌、垄作沟灌等高效灌溉技术。9.4.1.2 灌溉方案 灌溉方案详见表 4。表4 灌溉措施及方案 生长时期 栽插后天数/d 灌溉次数 土壤田间持水量/%前期 710 少量多次 6070 中期 4190 少量多次,频次适当增加 7080 后期 91收获前 少量少次 6070 9.4.2 排水 DB46/T 5992023 6 雨后及时排涝防渍。9.5 控旺管理 9.5.1 控旺时期 根据甘薯长势及时控旺,控旺宜早不宜晚。第
16、1 次在蔓长 35 cm40 cm 时,第 2 次在蔓薯同长期,第 3 次在藤蔓生长高峰期。9.5.2 控旺方法 9.5.2.1 水肥控旺 藤蔓生长过旺时减少土壤水肥供应,应控制氮肥施用,叶面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9.5.2.2 提蔓控旺 甘薯藤蔓封垄后,若植株长势旺盛,应提蔓断根,轻放回原位,不宜翻动薯藤。9.5.2.3 化学控旺 选用多效唑或烯效唑等植物生长抑制剂,于晴天17:00后均匀喷施藤蔓。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科学、经济、安全、有效地控
17、制病虫鼠害。农药的使用严格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执行,推荐优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或化学农药,不得使用国家和海南省禁限农药。10.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甘薯根腐病、甘薯茎腐病、甘薯病毒病、甘薯根结线虫病等;主要地上害虫有蚜虫、烟粉虱、甘薯卷叶蛾、甘薯茎螟等;主要地下害虫有甘薯蚁象、金针虫、蛴螬、小地老虎等。10.3 综合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见附录B。11 收获与贮藏 11.1 收获 11.1.1 收获适期 根据品种特性、栽插时间和市场需求等适时分批收获上市或贮藏。栽插后 120 d150 d可收获。11.1.2 割蔓 DB46/T 5992023
18、 7 收获前 1 d2 d 进行割蔓,或当天边割蔓、边挖薯。可人工割蔓,或用拖拉机配甘薯秧蔓粉碎还田机进行操作。11.1.3 收获方法 11.1.3.1 收获宜在晴天 10:00 以前,或在 16:00 以后进行。11.1.3.2 薯皮较薄易破皮的品种提倡人工收获;也可采用拖拉机配甘薯专用收获犁,先破垄、翻松土壤,再由人工捡薯的方式进行收获。11.1.3.3 薯皮较耐磨损的品种可用拖拉机配甘薯收获机进行收获。甘薯收获机收获要求达到明薯率90%,伤薯率5%,破皮率5%。11.1.4 收获注意事项 11.1.4.1 收获过程中应轻挖、轻放、轻装、轻运、轻卸、防晒,避免薯块破皮、损伤或晒伤。11.1
19、.4.2 收获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注意薯块遮荫防晒。11.1.4.3 薯块收获时可进行初选,并及时运到包装车间,统一进行分级与包装。收获后将残余薯蔓、薯根、破损坏薯、烂薯和畸形薯清理出田外集中处理。11.1.4.4 覆盖地膜的田块,注意残膜的收集和回收,避免塑料污染。11.2 贮藏 薯块人工分拣后,在透气、避光、干燥的通风储藏库内常温放置 1 d2 d,之后转移至冷库进行保存,冷库设置温度为 12 15,湿度为 85%90%。其余按 NY/T 3339 的有关规定执行。12 生产档案 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档案,种植规模较大的生产产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对地块进行编号。档案内容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
20、、采收、包装、运输和贮藏等措施。生产档案记录见附录 C,档案材料应保留 3 年以上。13 生产技术路线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路线见附录D。DB46/T 5992023 8 A A 附录A (资料性)鲜食甘薯主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鲜食甘薯主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见表 A.1,薯块实物图见图 A.1。表A.1 鲜食甘薯主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品种名称 特征 特性 薯形 薯皮色 薯肉色 高系 14 纺锤形 红色 白色 微黄 薯块大小均匀。薯块纤维丝少、糖度高、淀粉高,蒸熟后有板栗香味,可用于切片加工、蒸熟加工薯泥、保鲜出口、烤薯等 三角宁 纺锤形 紫色 白色 薯块皮薄、薯形较小。蒸熟后薯肉晶莹,带特殊清香,糯
21、甜中带有微咸 心香 纺锤形 紫红色 黄色 单株结薯 48 个,结薯部位浅而集中。表皮光滑,商品率高。蒸熟后口感具香、甜、粉、糯四大特性。薯块耐贮性较好。较抗蔓割病 红瑶 纺锤形 紫色 黄色 薯肉无筋、干面、甜度极高。抗逆性强,耐旱耐瘠,病虫害较少 鸣门金时 长纺锤形 紫色 黄色 单株结薯 26 个,结薯集中。表皮光滑,口感扎实,质地细腻,水分较少,适合烤熟后加工成酱、薯条、薯片等 普薯 32 下膨形 红色 桔红色 俗称“西瓜红”。单株结薯多,商品性高。胡萝卜素含量高。薯块耐贮性较好,贮藏中易“回糖”。熟食肉质细腻,无丝,口感松甜 山川紫 长纺锤形 紫色 紫色 单株结薯 36 个。熟食口感面沙、
22、适口性好。薯块出粉率 18%,烘干率 27%,花青素含量高,加工价值高,经济效益高。抗病性较强、耐旱、耐瘠、耐贮藏 宁紫薯 4 号 椭圆形 紫色 紫色 单株结薯 45 个,结薯集中整齐,商品性好,耐贮藏。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含量高。适合蒸煮、烘烤食用,熟食口感细腻、香甜。较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 徐紫薯 8 号 纺锤形 紫色 紫色 单株结薯 36 个,大小均匀。淀粉和花青素含量高,贮存后可溶性糖可达约 6。蒸煮后口感香、甜、粉、糯。该品种开发用途较广,亦做茎尖菜用、绿化用苗、加工等。耐旱、耐盐性好 花心紫薯 纺锤形 红色 外白内紫 又名“冰淇淋薯”。蒸煮后口感香浓甜滑、软糯细腻 DB46/T 5992
23、023 9 a)高系 14 b)三角宁 c)心香 d)红瑶 e)鸣门金时 f)普薯 32 g)山川紫 h)宁紫薯 4 号 i)徐紫薯 8 号 j)花心紫薯 图A.1 鲜食甘薯主栽品种薯块实物图 B B DB46/T 5992023 10 附录B (资料性)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见表 B.1。表B.1 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药剂防治 其他防治 推荐药剂浓度 施药期 施药方法和用量 甘薯根腐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薯苗期 浸种薯苗 5 min 选用抗病丰产品种;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加强田间管理,深翻改土、增施净肥、适时浇
24、水;病地实行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轮作或间作;使用健康种苗 70%甲 基 硫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600 倍液 浸种薯苗 5 min 5 亿每克哈茨木霉菌粉剂 缓苗期 每亩 1 000 g 随水滴灌 30%甲霜噁霉灵水剂 每亩 100 mL 随水滴灌 30%甲霜噁霉灵水剂 生 长 中期 每亩 100 mL 随水滴灌 5%氨基寡糖素水剂 每亩 200 mL 随水滴灌 甘薯茎腐病 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7501 000 倍液 发 病 初期 灌根 严格实行检疫;种植抗病品种和无病薯苗;合理的田间管理;水旱轮作;高剪苗种植;高畦栽培防积水;科学施肥;防治虫害;及时清
25、理病株,同时对病株空穴撒施生石灰消毒 5%噻霉酮悬浮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 750 倍液 喷雾 20%噻菌铜悬浮剂 7501 000倍液 喷雾 甘薯病毒病 20%吗 呱 乙 酸 铜 可 湿 性 粉 剂300400 倍液 发 病 初期 每 7 d10 d 喷施 1 次,连喷 3 次 种植脱毒种苗;加强检疫措施;加强病害早期调查;加强田间介体昆虫烟粉虱、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的防治,化学防治介体昆虫见附录 B 甘薯根结线虫病 2 亿孢子每克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 整地时 每亩 4 kg6 kg 拌细土15 kg20 kg 于地表后起垄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苗;清洁田园;高剪苗;地膜覆盖栽培 1.8%阿维菌
26、素乳油 2 000 倍液 移栽前 每亩 4 kg6 kg 拌细土15 kg20 kg 于地表后起垄 10%的阿维噻唑膦颗粒剂 每亩 1.5 kg2 kg 拌细土(沙)15 kg20 kg 撒于地表畦面,混匀土后起垄 2.0 亿每克淡紫紫孢菌粉剂 栽插 20d 内 每亩用 1 000 g 随水滴灌 20%噻唑膦水乳剂 栽插 30d 后 每亩 300 mL500 mL 随水滴灌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每亩 300 mL500 mL 随水滴灌 蛴螬 2%白僵菌粉 起 垄 前或 栽 植时 每亩穴施粉 2 kg 植物检疫;清洁田园;水旱轮作;适时中耕培土;适时早收 2 亿孢子每克的金龟子绿僵菌颗粒
27、剂 4 kg6 kg 起垄时撒施或者扦插时穴施 0.36%苦参碱水剂 每亩穴施 2 kg4 kg 穴施 3%辛硫磷颗粒剂 每亩穴施 3 kg5 kg 2%噻虫氟氯氰颗粒剂 每亩穴施 1.5 kg DB46/T 5992023 11 表 B.1 鲜食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续)防治对象 药剂防治 其他防治 推荐药剂浓度 施药期 施药方法和用量 蚜虫、烟粉虱 40%氟虫乙多素水分散粒剂 2 0003 000 倍液 虫害初期 喷雾 清洁田园;水旱轮作;保护中华草蛉、异色瓢虫、丽蚜小蜂、东亚小花蝽等天敌;采用黄板进行物理防治,每亩挂 50 个,高度为距离生长点 15 cm 处;将大蒜捣碎或者浸泡烟
28、叶过滤出汁水喷施 3%啶虫脒微乳剂 1 500 倍液 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0002 000倍液 20%螺虫噻虫胺悬浮剂 1 000 倍液 生长期 喷雾 7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 500 倍液 甘薯卷叶蛾 1.8%阿维菌素乳油 1 000 倍液 2 龄幼虫分散前 交替用药,收获前 7 d 停止用药 清洁田园;人工捏杀幼虫;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成虫高峰期发生前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成虫 10%氯氰菊酯乳油 1 000 倍液 25%的灭幼脲悬浮剂 1 000 倍液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 750 倍液 80 亿孢子每毫升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 1 500 倍液 成虫盛发期 喷雾 苏 云 金
29、杆 菌 可 湿 性 粉 剂 16 000IU/mg Bt 生物制剂 5001 000 倍液 甘薯 茎螟 1.8%阿维菌素悬浮剂乳油 1 0001500 倍液 成虫羽化高峰期 喷洒 清洁田园;水旱轮作 5%氟啶脲乳油 600800 倍液 甘薯 蚁象 2%白僵菌粉 起 垄 前/栽植时 每亩穴施 2 kg 水旱轮作;加强检疫与虫情监测;清洁田园;适时中耕培土防止露薯;适当提早采收;采用性诱剂诱杀雄性成虫,每亩 23 个诱芯,间隔 15 m18 m,每 2 个月换 1 次诱芯 甲维吡丙醚悬浮剂 1 500 倍液 苗期 沿茎基部喷施 25 g/L 多杀霉素悬浮剂 1 000 倍液 2%氯氟噻虫胺悬浮剂
30、750 倍液 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 750 倍液 金针虫 2%白僵菌粉 起垄前或栽植时 每 亩 撒 施 或 穴施 2 kg 清除杂草,清洁田园;栽插前深耕多耙;田间设置黑绿单管双光灯进行诱杀;用性信息素诱杀 0.38%的苦参碱乳油 300500 倍液-喷施或灌根 40%辛硫磷乳油 1 500 倍液 移栽前 灌土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750 倍液 1%噻虫氟氰菊酯颗粒剂 每亩使用 1 000g 配合基肥一起混施入土壤 90%敌百虫粉-田 间 堆 放8cm10 cm 略萎蔫的鲜草撒布敌百虫粉,每亩布 50堆 小地老虎 0.36%苦参碱水剂 起垄或扦插时 每 亩 撒 施 或 穴施 2 kg 清
31、洁田园;种植前深耕多耙;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盏灯可控制 15 亩;配制糖醋液(糖:醋:酒:水:菊酯类杀虫剂=3:4:1:2:1)放入容器,置于田间距地面 1 m 左右处诱杀成虫 2%白僵菌粉 50%辛硫磷乳油 1 0001 500 倍液 幼虫三龄前 喷雾 3%阿维吡虫啉颗粒剂 撒施 1%氯虫噻虫胺颗粒剂-撒施 DB46/T 5992023 12C C 附录C (资料性)鲜食甘薯生产记录档案 鲜食甘薯生产记录档案见表 C.1、表 C.2、表 C.3。表C.1 肥料使用记录 基地名称地块编号种植者栽培品种种苗来源种植面积/亩栽插日期年月日肥料名称、类别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肥料来源供应商亩施用量kg 施
32、肥方法施肥日期施肥人年月日年月日表C.2 农药使用记录 基地名称地块编号种植者栽培品种种苗来源种植面积亩栽插日期年月日农药名称有效浓度、剂型农药来源供应商使用倍数或用量施药方法施药日期施药人年月日年月日表C.3 收获记录 基地名称地块编号种植者面积亩品种栽插日期年月日收获日期收前情况产量kg 品质情况去向及数量(1)去向及数量(2)记录人年月日年月日 DB46/T 5992023 13D D 附录D (资料性)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路线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路线见图 D.1。图D.1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路线 栽插田间管理查苗补苗、中耕、除草、培土、合理施肥、适时灌水、及时控旺等来促进产量适时栽插、根据大垄单行和大垄双行确定不同栽插密度、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栽插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生产技术档案根据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特点,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药剂防治等方法综合防控机械采收与人工采收相结合提高效率和商品率,采后冷库储藏记录档案、生产溯源等园地准备种苗准备与处理整地、施药除土中病虫、施基肥、起垄、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覆盖地膜、改造酸性土壤选择脱毒种苗,或药剂处理薯苗基部,保证健康壮苗品种选择产地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藏、适应性好的优良鲜食甘薯品种交通方便、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水通畅、耕作层厚度 30 cm 以上、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沙土或沙壤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