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476.2-2004(2015) 无公害高温蘑菇 第2部分 生产技术.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4440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476.2-2004(2015) 无公害高温蘑菇 第2部分 生产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3 T 476.2-2004(2015) 无公害高温蘑菇 第2部分 生产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3 T 476.2-2004(2015) 无公害高温蘑菇 第2部分 生产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3 T 476.2-2004(2015) 无公害高温蘑菇 第2部分 生产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3 T 476.2-2004(2015) 无公害高温蘑菇 第2部分 生产技术.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7.080 B 31 备案号: 15063-2004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476.22004无公害高温蘑菇 第 2 部分:生产技术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igh temperature mushroom Part 2: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04-02-24 发布 2004-03-24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476.22004 I 前 言 DB33/ 4762004无公害高温蘑菇系列标准分为三个部分: 第 1 部分:菌种。 第 2 部分:生产技术。 第 3 部分:商品菇。 本部分是 D

2、B33/ 4762004 的第 2 部分。 本部分由 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 本部分起草单位: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杭州市萧山区义蓬镇农技站、杭州市食用菌协会。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叶爱、何传俊、施伯祥、周祖法、王良忠。 DB33/T 476.22004 1 无公害高温蘑菇 第 2 部分:生产技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高温蘑菇的定义、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部分适用于设施栽培的高温蘑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 部分 的引用而成为本 部分 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部分 ,然而,鼓励根据本

3、 部分 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DB33/ 291.2 无公害蔬菜 3 定义 本部分采用 GB/T 12728 的定义。 4 环境要求 地势高爽、环境清洁、水源方便,远离畜禽舍、饲料场及仓库。 4.1 灌溉水质要求 按 GB 5749 中的生活用水标准实施。 4.2 覆土材料要求 按 GB 15618 中的二级标准实施。 4.3 空气质量要求 按 GB 3095 中的二级标准实施

4、。 5 栽培技术 5.1 栽培季节 5 月9 月。 5.2 菇房及消毒 5.2.1 菇房 可利用现有蘑菇房、塑料大棚的夏季空闲期。菇房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保湿性能,有能及时通风换气的设施。菇房栽培面积以 200m2为宜,宽度不超过 9m。 菇棚采用毛竹支架床式搭建,床面宽 1.3m1.5m,分 5 层6 层,底层离地 0.5m,床架层距0.65m,床与床之间留走道,走道宽 0.6m,每个走道两端开 0.4m0.5m 的上窗和地窗,窗要对准DB33/T 476.22004 2 走道。 5.2.2 消毒 每 100m2栽培面积,用敌敌畏 0.5kg、甲醛 2kg2.5kg,在培养料进房前 5 天密

5、封熏蒸,3 天后打开门窗,使空气新鲜。 5.3 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配方见表 1 表 1 培养料配方(按 100m2栽培面积计算) 单位:kg 原料 培养料 干稻(麦)草 干牛粪 尿素 硫酸铵 菜籽饼 过磷酸钙 石膏 石灰 粪草培养料 2000 700 20 50 100 50 50 3040 无粪合成料 2500 40 20 200 50 50 3050 5.4 培养料室外堆制发酵 5.4.1 预湿 干稻(麦)草、菜籽饼、干牛粪在建堆前预湿。 5.4.2 建堆 料堆高 1.5m 1.8m、宽 1.8m,长度不限,四边垂直。采用一层草料一层粪肥 (牛粪、菜籽饼、尿素、硫酸铵),分层堆制,边堆边用

6、脚踏实,分十多层堆完。料堆成后,顶部用草帘覆盖,下大雨时,用塑料膜覆盖,但要注意通气。 5.4.3 翻堆 第 1 次:建堆 6 天后,当料面下 30cm 处温度达到 70以上时进行。抖松培养料,将外层和底层的料翻入中心,中心的料翻到外层,边翻堆边补充水分,把含水量调节在 65%左右(手紧捏料时有 2 滴3滴水),均匀加入全部过磷酸钙和 60%石膏。料堆缩小到 1.6m 宽、1.3m1.6m 高。 第 2 次:建堆 10 天后进行,加入余下的 40%石膏和 20kg 石灰,方法和要求同上。 第 3 次:建堆 13 天后进行,加入 20kg 石灰,方法和要求同上。 第 4 次:建堆 15 天后进行

7、,方法同上,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把含水量调节在 70%左右(手紧捏料时有 5 滴8 滴水),把 pH 调节在 7.5 左右。 第 4 次翻堆后的 2 天3 天,用 500 倍敌敌畏和 5%甲醛溶液喷施料面,喷后用塑料薄膜密封 12 小时,培养料即可进房进行后发酵,培养料置上三层床架。 5.4.4 质量要求 室外堆制发酵后,培养料为深褐色;手捏有弹性、不粘手;含水量为 70%左右(手捏约有 8 滴水);pH 为 7.2,允许有微量氨味;有少量放线菌。 5.5 培养料室内后发酵 5.5.1 巴氏灭菌 培养料进房后, 第 2 天开始加热升温, 用 10 个小时使室温和料温都达到 6058并保持 5 小

8、时8 小时。 5.5.2 控温发酵 巴氏灭菌结束后,要求每天以 1.52的速度,使室温和培养料温度从 6058降至 48,保持 7 天。 5.5.3 质量要求 后发酵结束后,培养料为暗褐色;手压有弹性、不粘手、手拉易断;含水量为 60%左右(手紧捏有湿感);pH 为 7,无酸败、无氨味、有甜面包香味;整个料层长满白色有益微生物的菌丝。 5.6 播种和发菌期管理 DB33/T 476.22004 3 5.6.1 翻格 经后发酵的培养料应趁热进行翻格,翻格时将整个料抖松,让有害的气体散发出去,同时将各料层的厚度整理均匀。 5.6.2 播种 当料温降至 32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播种量按每平方米计算

9、,麦粒种为 2 瓶,棉籽壳种为 2瓶2.5 瓶;采用混播加面播,即先把 2/3 的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用手指将菌种耙入料层,再把余下的 1/3 菌种播在料面,然后压紧培养料,播后关好门窗,让其发菌。 5.6.3 发菌期管理 在播种后,保持菇房温度 2730;5d7d 后,开始通风换气,通气量的多少,要根据菇房的湿度、温度和发菌情况而定。 5.7 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 5.7.1 覆土时间 菌丝长透整个料层时(播种后 2天左右),进行覆土。 5.7.2 覆土材料 采用砻糠泥土,糠泥体积比为 1:2030(粘性重的土,垄糠比例多一点;砂性重的土,砻糠比例少一点) 。泥土采自耕作层下的无菌生土,经适当

10、晒干、打碎,土粒直径 1.0cm0.5cm。 5.7.3 覆土消毒 在覆土前 5 天进行。砻糠用 3%5%石灰水预浸 24h48h,沥干后与泥土拌匀。100m2栽培面积的覆土用 3kg5kg 甲醛和 1kg 多菌灵均匀地拌和,覆盖塑料薄膜,密封熏闷 72 小时以上,然后用石灰调节pH 至 7.0。 5.7.4 覆土技术 覆土厚度 3cm 左右,分 2 次进行。第 1 次为 2.5cm 左右, 覆土时要开窗通风换气,如覆土的含水量不足时,第 2 天用水慢慢地将覆土充分调湿,但不漏入料层,待土层表面水渍干后,逐步关紧门窗。要求菇房内温度 2728。待部分菌丝长到土表面时,进行第 2 次覆土,覆土厚

11、度为 0.5cm,并补足水分,打开窗门,加强通风。当床面发现原基形成时,喷出菇水,用量每平方米 2kg3kg,分 2 次完成。 5.8 出菇期管理 第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清理床面,补好覆土,第 2 天根据覆土湿度和菌丝生长情况,进行喷水。喷水方法采取一潮菇一次水的管理,宜在早晚进行,喷水期间应加强通风换气,一般每隔天天采一潮菇,可连续采收 5 潮6 潮菇。 6 病虫害防治 选用 DB33/ 291.2 无公害蔬菜要求的农药。按“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出菇期禁用化学农药。严格后发酵工艺,严格空气、水、覆土层消毒,严格按无公害农药使用规范进行操作。 6.1 绿色木霉 降低菇房温度,及

12、时通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5%以下,初发期可喷 50%多菌灵 600 倍液。 6.2 胡桃肉状菌 菇床上发现胡桃肉状菌,降低菇房湿度,及时挖除杂菌块深埋或烧毁,撒上漂白粉。 6.3 细菌斑点病 降低菇房湿度,摘除病菇,喷洒 600 倍漂白粉溶液或链霉素。 6.4 瘿蚊 清洁菇房内外环境,在房内墙上及地面喷 0.1%敌敌畏乳剂消毒;在门窗上挂蘸有敌敌畏原液的棉花球;若在播种后发生,可在出菇前和采收落潮时喷洒 5%锐劲特 3000 倍液;对感染菇房采取隔离措施,DB33/T 476.22004 4 防止人为传播。 6.5 螨类 杜绝使用带螨菌种。在播种后发现螨类,必须在覆土前彻底消灭,先在菇房内喷 0.5%敌敌畏或 15%哒螨灵 2000 倍液,每平方米喷 400g500g,每 100m2再用 800g 敌敌畏熏蒸 18h20h。 7 采收 7.1 每天采收 2 次3 次。 7.2 当近根基部的一个菌环开始破裂,即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捏住菇盖,小心转动使菇根向上旋出,保持菇体洁净。 7.3 最后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菇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