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T 240-1994 西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55238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 T 240-1994 西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NY T 240-1994 西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NY T 240-1994 西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NY T 240-1994 西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NY T 240-1994 西北地区夏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NY/T 240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西北地区夏玉米公顷产量60007500kg(每亩400500kg)的基础条件、产量的构成和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西北地区夏玉米种植区域。 2 引用标准 GB 4404 粮食种子 3 产量指标及构成因素 3.1 产量指标 中等肥力地块公顷产量6000kg(亩产400kg)左右,中等以上肥力地块公顷产量7500kg(亩产500kg)左右。 3.2 产量构成因素 中等肥力每公顷收获株数4950052500株(每亩33003500株),单株生产力115130g;中等以上肥力每公顷收获株数5250060000株(每亩35004000株),单

2、株生产力125150g。一些特早熟或紧凑型玉米密度还可增加到67500株(每亩4500株)左右,单株生产力100120g。 4 生产技术规程 4.1 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种子处理 4.1.1 品种选择 选用早中熟(90110d)、高产(公顷产量7500kg(亩产500kg)以上)、抗病虫(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甘肃陇南抗红叶病,新疆抗玉米粗缩条纹病及红蜘蛛,耐水、耐肥、抗倒伏的杂交种。陕西有户单1号、丹玉13号、陕单9号等,新疆有武单早、京早8号、墨单8621、荷单2号,甘肃有京早7号、酒单2号等杂交种。 4.1.2 种子质量 选用符合GB 4404一级良种(纯度在97以上,净度在98以上,发芽

3、率不低于90,水分含量不高于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无虫蛀,无破损。 4.1.3 种子处理 4.1.3.1 晒种 播前晒种23d(不宜在水泥地板上晒),厚度23cm,日翻动34次。 4.1.3.2 选种 页码,1/5NY/T 24094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240000K.htm 结合晒种,清除小粒、未成熟秕粒、破粒、霉变烂粒、虫蛀粒、杂粒。 4.1.3.3 浸种与催芽 当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5以上或播后立即能灌水者,可对种子进行浸种与催芽。一般用清水浸泡1214h,空水后待种子芽尖露白时即可。 4.2

4、 播种 4.2.1 播种期 播期陕西、甘肃应不迟于6月15日。新疆一般不迟于6月25日,如选用特早熟种复播,播期应不迟于7月5日。麦行套种玉米陕西适宜播期为麦收前710d 。 4.2.2 播种方法 4.2.2.1 灭茬播种 麦收前灌足麦黄水,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旋耕灭茬,按规定行距用播种机播种;或用步犁翻耕灭茬,每隔3犁在犁沟内人工溜施种肥后溜籽播种。播后耱地镇压。地墒不足者(土壤相对含水量不足80),播后及时浇灌出苗水。 4.2.2.2 硬茬(切茬)播种 前作收获后,先用犁按行距开沟、溜肥播种,再用犁覆土盖籽,地墒不足时,播后浇灌出苗水,待出苗后进行行间灭茬。 4.2.2.3 麦行套种 在麦行

5、预留空行内先开沟或挖穴施种肥,按株距每穴点籽23粒,地墒不足者播后应浇麦黄水。 为了弥补玉米缺苗,每隔数行播一段预备苗。 4.2.3 播种量 条播每公顷45.052.5kg(每亩3.03.5kg),穴播每公顷37.545.0kg(每亩2.53.0kg)。 4.3 留苗密度 按植株矮的比高的密,紧凑型比松散型的密,生育期短的比长的密,肥地比薄地密的原则确定留苗密度。公顷产量6000kg(亩产400kg)以上的水平,松散型品种,一般每公顷留苗52500株(每亩3500株)以上。新疆可达6750082500株 (每亩45005500株)。紧凑型矮杆品种比一般品种每公顷留苗可增加1500022500株

6、(每亩10001500株)。 4.4 田间管理 4.4.1 查苗、补种、移栽、翻种 4.4.1.1 查苗 页码,2/5NY/T 24094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240000K.htm 播种67d后,逐行检查,如发现严重缺苗断条者应及时补种移栽。 4.4.1.2 补种 将种子用清水浸泡催芽,待芽尖露白后挖窝补种。墒情不足及时浇水。 4.4.1.3 移栽 先在缺株处挖穴,将补栽苗连根带土挖移到缺株穴内,然后填土压实浇水,待水渗完后,覆绵土。 4.4.1.4 翻种 要把握时期(陕西6月20日前),地墒充足(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80),选用早熟品

7、种。翻种时要浸种催芽,条施种肥,保证播后4d出苗。 4.4.2 开沟、中耕除草 4.4.2.1 开沟 为进行沟灌,在拔节前结合施拔节肥在行间用犁开沟。开沟时严防压苗伤苗。 4.4.2.2 中耕除草 夏玉米多是硬茬播种,出苗后要及时中耕,清除株、行间根茬、杂草和破除板结,此外在封行前还应进行中耕。 4.4.3 间定苗 三叶期将丛苗疏开,五叶时按株距定苗,若地下害虫严重,可适当推迟。间定苗时拔掉病株、异株、弱株,保留健壮株,若遇缺株,两侧可留双苗。 4.4.4 去分蘖(打杈) 玉米分蘖要及时扳除。去蘖时,切不可动摇根系损伤全株。 4.5 施肥 根据夏玉米需肥规律,其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保证种肥,

8、重施拔节(7叶展)肥,补施穗肥(1011叶展),添加微肥。总的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及产量指标而定。 4.5.1 施足底肥 底肥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宜,每公顷用量3000045000kg(每亩20003000kg),掺合过磷酸钙300450kg(每亩2030kg),结合整地埋施土中。 4.5.2 施好种肥 播种时,每公顷施复合肥或碳酸氢铵4575kg(每亩35kg)。肥料要掩埋并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墒情不足,种肥应慎施。未施底肥的,磷肥要与种肥同时施入。底肥未施土粪、磷肥者,磷肥应增至750kg(每亩50kg)。 页码,3/5NY/T 240942006-3-29file:/C:Inetpubw

9、wwrootdatagbrR240000K.htm4.5.3 重施拔节肥 拔节时(7叶展),在距苗10cm处开沟或挖穴深施(10cm以下)重施(约占追肥总量的60左右,未施底肥、种肥者,拔节肥应占总追肥量80左右)。每公顷施碳酸氢铵600kg(每亩40kg)或尿素220kg(每亩15kg),未施底肥者则每公顷施碳酸氢铵 1050kg(每亩70kg)或尿素375kg(每亩25kg)。 4.5.4 补施穗肥 大喇叭口期(1011叶展开时)每公顷穴施尿素75150kg(每亩510kg)。若有脱肥早衰现象,施肥期应适当提前,施肥量可适当增加。 4.5.5 添加微肥 若土壤中缺少锌、硼、锰、铁等微量元素

10、或植株表现有缺素症状时,要施用微肥。一般可采用单元或多元微肥进行拌种。如施用锌肥,可用4g硫酸锌溶于70g 温水中,将溶液均匀喷洒在1kg种子上,堆闷1h,摊开晾干即可播种。 4.6 灌溉 4.6.1 需水量 一般每生产1kg籽粒需水700800kg。因缺水而致叶片萎蔫卷曲,傍晚仍不能恢复时,就应及时灌溉。 4.6.2 灌溉原则 依据夏玉米需水规律保证出苗水,巧灌拔节水,灌好抽雄水,饱灌升浆水。灌溉方式为沟灌或小畦灌溉。 4.6.2.1 保证出苗水 播种时,要求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80,否则就应灌水,灌水时间在麦收前浇灌麦黄水或播后浇灌压茬水。 4.6.2.2 巧灌拔节水 拔节期(7叶展)

11、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6,否则就应灌水。 4.6.2.3 灌抽雄水 抽雄开花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80,否则就应灌水。 4.6.2.4 饱灌升浆水 升浆期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85,否则就应灌水。 4.7 防治病虫害 4.7.1 防治原则与主要防治对象 防治病虫害要坚持早防早治,及时彻底的原则,防治对象主要有粘虫、地老虎、玉米螟页码,4/5NY/T 24094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240000K.htm等。 4.7.2 防治粘虫、地老虎 每百株有粘虫15头以上或每平方米有地老虎0.3头以上(或地老虎卵孵化盛期)就要及时防治。方法

12、是:每公顷选用40甲基异硫磷或50钾铵磷或辛硫磷乳剂 7501125mL(每亩5075mL),兑水750kg(每亩50kg)喷雾;或每公顷喷0.25的敌百虫粉剂3037.5kg(每亩22.5kg),或每公顷用90固体敌百虫15002250g(每亩100150g)溶于水中,喷洒在75kg (每亩5kg)切碎的青草或75kg(每亩5kg)的油渣上,拌成毒饵,于傍晚撒在玉米行中诱杀。 4.7.3 防治玉米螟 有虫株率达5即应防治,方法是每公顷用 3呋喃丹颗粒剂52.560.0kg(每亩3.54.0kg)(每株23粒)进行灌心,收后应处理秸秆。 4.7.4 病害严重地区应选用抗病品种为主,结合农业技术

13、综合防治。 4.8 防倒伏 对倒伏的玉米,若小于45度,可在倒后12d内在相反方向手扶茎杆,用脚踩踏茎基部土壤,相同方向填土支撑,切忌断根与折断茎秆。 4.9 收获及贮藏 4.9.1 成熟前后地面若有积水应设法排除 4.9.2 成熟指标 当籽粒变硬,用手指掐后看不到痕迹,并呈固有颜色,即可收获。 4.9.3 编辫上架 收获后立即编辫上架,防雨淋及烟薰,剩下的净棒与籽粒应立即晾晒,严防堆积发霉。 4.9.4 脱粒 晒干脱粒,扬净归仓 4.9.5 贮藏 贮藏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检查,防止鼠害和霉坏变质。 页码,5/5NY/T 24094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rR240000K.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NY农业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