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03.160CCS A004205宜昌市地方标准DB 4205/T 1142023在宜务工人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2023-08-11 发布2023-09-12 实施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4205/T 114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工作目标.15建设要求.26日常管理.27作用发挥.5附录 A(规范性)党组织命名规则及组织架构.8DB 4205/T 114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中共秭归县委非公有
2、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宜昌市信息与标准化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华君、张琴剑、张笛、程世柱、郑静媛。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请反馈至宜昌市信息与标准化所,联系电话:0717-6340019。DB 4205/T 11420231在宜务工人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宜务工人员基层党组织的术语和定义、工作目标、建设要求、日常管理、作用发挥。本文件适用于规范在宜务工人员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3、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0143志愿服务组织基本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在宜务工人员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宜昌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4工作目标4.1组织健全。围绕组织设置合理、职能定位明晰、工作全面覆盖目标,突出发挥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优化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扩大组织覆盖,实现应建尽建、全面覆盖;选优配强党组织班子,加强培训、管理和考核,按期做好换届工作,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4.2队伍过硬。围绕日常管理有力、教
4、育培训有效、服务群众有为,突出规范管理,建强党员队伍。严格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全面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生机活力不断激发。党员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的骨干、带头、桥梁作用更加彰显。4.3活动规范。围绕融入日常工作、氛围严肃认真、激发支部活力目标,务实开展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志愿服务、社会公益、走访慰问等活动,注重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党组织活动感染力、吸引力、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4.4制度完善。围绕制度健全完善、内容务实管用、工作规范运行目标,突出制度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
5、制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联系服务群众、党务公开、领岗承诺、请示报告、党费收缴、述职评议等制度。DB 4205/T 114202324.5保障有力。围绕骨干队伍过硬、阵地建设规范、经费足额列支目标,党组织工作经费、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和党务工作者待遇等保障到位、使用规范、管理严格。活动场所达到“六有”标准,场所布局合理、基本设施配套、管理措施完善、整体功能优化。注:“六有”: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识、由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项目、有实际效果。5建设要求5.1党组织建设要求5.1.1以户籍所在的县(市)为划分依据,设立党组织。5.1.2正式党员 3 人以上的设党支部;原则上,党员超过 50 人、不
6、足 100 人的设党总支委员会;党员达 100 人以上的设党的基层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 3 人的县市,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 5 个。党员人数较多或者党员工作地、居住地比较分散的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划分若干党小组。5.1.3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5.1.4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
7、期三年至五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5.1.5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置功能性党组织。5.2命名规则及组织架构5.2.1党组织党员人数达 100 人以上,宜采用附录 A 中图 A.1 的结构和命名方式。5.2.2党组织党员超过 50 人、不足 100 人,宜采用附录 A 中图 A.2 的结构和命名方式。5.2.3党组织党员超过 3 人、不足 50 人,宜采用图附录 A 中图 A.3 的结构和命名方式。6日常管理6.1党员教育6.1.1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8、和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努力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6.1.2突出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教育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到“四个服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6.1.3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入党誓词,坚持合格党员标准,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培育良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家风。加强宪法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6.1.4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践行全
9、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6.1.5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热情。DB 4205/T 114202336.1.6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围绕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推进落实重大任务,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世情国情党情,回应党员关注的问题,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6.1.7注重知识技能教育,根据党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实用
10、技术等,帮助党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增强服务本领。6.2党员管理6.2.1组织关系管理每年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1次集中排查。摸清党员流入、流出情况,积极引导流动党员亮明身份,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推荐采用“宜昌党建云平台”准确建立和及时更新党员花名册,健全党员档案。6.2.2流动党员管理6.2.2.1流出地党组织主要职责流出地党组织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流出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负有跟踪管理责任,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教育管理工作。b)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做好台账登记,并在“宜昌智慧党建云”中标记流动党员身份,
11、完善相关信息,向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c)及时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情况。d)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e)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可通过“宜昌智慧党建云”平台,掌握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f)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注:本节规定的是:当党员流出时,在宜务工人员基层党组织作为流出地党组织应当承担的职责。6.2.2.2流入地党组织主要职责流入地党组织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流入地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
12、负有主体管理责任,要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工作中。b)党支部要组织流动党员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以及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如实记录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c)关心外来务工流动党员,为他们就业、创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并给予就业指导、政策宣传、法律援助等个性化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d)做好外来务工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注:本节规定的是:当党员流入时,在宜务工人员基层党组织作为流入地党组织应当承担的职责。DB 4205/T 114202346.2.3党员发展管理严格遵循中国共
13、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落实好申请入党、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等五个阶段二十五个步骤。重视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重点岗位、优秀青年骨干中发展党员,推行“双培双推”工程,注重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到管理层,把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荐为党务工作者。积极引导优秀人才向党组织靠拢。注:“双培双推”是指:在非公企业中,把关键岗位的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把经过培训的优秀党员推荐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岗位,把决策层的党员培养成党组织负责人,把经过培训的党组织负责人推荐到决策层,实现党的建设与企业科学发展互利双
14、赢。6.2.4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按照标准每年年初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具体数额,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每月支部主题党日公布党费收缴情况。对上级下拨党费按照规定用途、依照合法程序进行使用和管理。其中流动党员的党费缴纳至流出地党组织。推荐采用“宜昌党建云平台”统一缴纳、统计、管理党费。6.2.5推进合格党员标准体系建设。采取承诺践诺、设岗定责、服务、星级评定等形式,结合在宜务工人员的工作特点,为党员搭建履职服务、奉献作为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6.3组织生活6.3.1三会一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每季
15、度至少上1次党课。6.3.2主题党日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宜围绕在宜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展开,为在宜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维权等提供帮助,组织党员围绕主题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党员积极参加,活动记录规范。6.3.3组织生活会根据上级党组织部署要求,按时召开组织生活会,一般以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或党小组会议形式召开。党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班子报告履职情况和上年度组织生活会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对照检查,支部班子成员、党员逐一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6.3.4民主评议党员根据上级党组织部署,党支部一般在每年第四季度或者次年一季度,以党员大会形式组织开展1 次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可与组织生活会一并进
16、行)。“七一”期间,也可根据党员意愿开展1 次民主评议。对照合格党员标准,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区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个等次,采取无记名投票形式,组织党员进行评议。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个人自评和党员互评可以在党小组范围内进行。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员大会根据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情况,提出评定意见,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对不合格党员,及时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严格按照程序稳妥处置。DB 4205/T 11420235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评议结果由流入地党组织反馈至流出地党组织。6.3.5谈心谈话党支部应当经常开展谈心谈
17、话。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谈心谈话宜结合在宜务工人员就业、生活的特点,充分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化解矛盾,增进团结。7作用发挥7.1基本工作法“三五”聚人心,“三安”促发展。7.1.1五项措施抓队伍7.1.1.1建强班子注重选拔和培养党员骨干干部,组建一支忠诚、有能力的党员领导班子。定期进行班子成员的党建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班子成员的党性修养和领导水平。建立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推动班子成员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7.1.1.2提升能力在党建工作中,搭建学习平台,鼓励党员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推行党员轮岗制度,促进党员相互学习
18、、交流,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实行科学化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党员积极进取、提高工作表现。7.1.1.3优化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党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推动形成良好的工作协同机制。重视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鼓励党员提出改进建议,推动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7.1.1.4丰富文化:在党建工作中,培育和弘扬优秀的党员文化,强调党员的先进性、纪律性和奉献精神。建立党员之家、党员之园等共享空间,举办文艺活动、主题讲座等,丰富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党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现党员真情奉献的精神风貌。7.1.1.5真情奉献:在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员教育,培养党员的家
19、国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关心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真情奉献精神。鼓励党员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DB 4205/T 114202367.1.2五条机制畅运行党委领导、支部牵头、党员示范的领导机制源头推荐、重点对接、多方联动的联系机制个人捐助、集体平摊、适当补贴的保障机制中心统筹、分区建站、团队管理的工作机制常态开放、定期值班、全时在线的服务机制7.1.3五大服务显作为7.1.3.1引领融入建立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帮助新入党员迅速融入党组织并理解党的指导思想。举办党员学习交流活动,如读书会、座谈会等,让党员更好地融入党组织和团队。
20、7.1.3.2扶持就业建立就业岗位信息数据库,为在宜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推荐和相关就业培训服务。指导党员进行职业规划,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项目扶持,支持党员就业创业。7.1.3.3关爱帮扶设立关爱帮扶小组,关注在宜务工人员的身心状况,并提供心理咨询和帮扶服务。建立党员互助基金,为困难党员提供经济援助和帮扶支持,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7.1.3.4维护权益建立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在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和支持。设立党建服务热线,及时处理党员投诉和相关纠纷,并确保公正处理和维护党员利益。7.1.3.5回馈家乡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如环境整治、社区服务等,积极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组织党员积极参与扶贫
21、工作,关注家乡贫困地区的发展需求,为家乡提供帮助和支持。7.1.4“三安”促进在宜务工人员安身立足、安心创业、安稳融入。7.2志愿服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助农宣传、爱心捐赠等)、党员互助(含就业援助等)等。志愿服务队的运行应符合GB/T 40143的要求。7.3就业援助7.3.1提供就业信息。联合市工会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举办招聘会、职业介绍等方式,为在宜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7.3.2开展就业培训。充分调研,了解企业和在宜务工人员需求,组织在宜务工人员定向培训。7.3.3实施创业指导。为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在宜农民工提供自
22、主创业指导和创业扶持服务。DB 4205/T 114202377.4法律援助提供法律援助,依托法律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专业志愿律师,采取固定值班与不定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方式,积极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律师调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活动。7.5政策宣讲宜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时开展契合人员就业、生活的政策宣讲,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开展政策宣讲。DB 4205/T 11420238附录A(规范性)党组织命名规则及组织架构党组织命名规则及组织架构参见下图。图 B.1 党组织党员人数达 100 人以上图 B.2 党组织党员超过 50 人、不足 100 人DB 4205/T 11420239图 B.3 党组织党员超过 3 人、不足 5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