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012.2-2007 北京鸭 第2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59946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012.2-2007 北京鸭 第2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11 T 012.2-2007 北京鸭 第2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11 T 012.2-2007 北京鸭 第2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11 T 012.2-2007 北京鸭 第2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11 T 012.2-2007 北京鸭 第2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北京鸭 第 2 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 Beijing Duck Part 2: Standards for confinement rearing Breeding duck DB11/T 012.22007代替 DB11/T 012.1012.71992ICS 65.020.30 B 43 备案号:21150-2007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2007-08-13 发布 2007-12-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012.22007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产性能 . 1 4.1

2、种鸭饲养期划分 . 2 4.2 体型外貌 . 2 4.3 北京鸭 300 日龄体重、体尺 . 2 4.4 繁殖性能 . 3 4.5 生活力 . 3 5 种蛋收集与保存 . 3 5.1 种蛋收集 . 3 5.2 种蛋保存 . 3 6 孵化 . 3 6.1 清洗和消毒 . 3 6.2 孵化温度 . 3 6.3 孵化湿度 . 3 6.4 翻蛋 . 4 6.5 晾蛋 . 4 6.6 照蛋 . 4 7 饲喂 . 4 7.1 育雏阶段饲喂 . 4 7.2 中鸭阶段饲喂 . 4 7.3 育成阶段饲喂 . 4 7.4 产蛋阶段饲喂 . 4 8 卫生防疫 . 4 8.1 孵化室 . 4 8.2 雏、中鸭 . 4

3、 8.3 育成鸭 . 5 8.4 免疫程序 . 5 8.5 病死鸭处理 . 5 8.6 异地转运防疫规定 . 5 9 环境与设施 . 5 9.1 场址选择 . 5 9.2 总体布局 . 5 9.3 鸭舍环境技术要求 . 5 9.4 鸭舍的设施要求 . 5 9.5 粪和污水 . 5 DB11/T 012.22007 II 前 言 DB11/T 012北京鸭分为二个部分: 第 1 部分:商品鸭集约化养殖规范; 第 2 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 本部分为 DB11/T 012 的第 2 部分。 本部分替代并废止 DB11/T 012.1北京鸭生产性能标准 、 DB11/T 012.2北京鸭集约化饲

4、养标准 、DB11/T 012.3北京鸭集约化饲养标准 环境与设施标准 、 DB11/T 012.4北京鸭集约化饲养标准 卫生防疫标准 DB11/T 012.5鸭场组织机构及生产设备配置 、 DB11/T 012.6鸭场经济效益指标 、 DB11/T 012.7北京鸭产品标准 。 本部分由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金星鸭业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正根、胡胜强、刘文奇、闫磊、刘菡洁、郝金平。 DB11/T 012.22007 1 北京鸭 第 2 部分:种鸭集约化养殖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北京鸭父母代种鸭的生产

5、性能、种蛋收集与保存、孵化、饲喂、卫生防疫及环境和设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鸭父母代种鸭的集约化生产及生产性能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627 北京鸭品种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

6、国动物防疫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种鸭 breeding duck 生产孵化用种蛋的鸭子 。 3.2 开产日龄 age at 5% laying rate 育成鸭群日产蛋率达 5%的日龄。 3.3 蛋形指数 egg shap e index 蛋的纵径与横径之比。 3.4 合格种蛋 qualif ied egg 剔除畸形、沙皮、钢皮、双黄、裂纹、被污染的脏蛋后,可供孵化的鲜种蛋。 3.5 种蛋合格率 qualified egg percent 合格种蛋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 3.6 种蛋受精率 fertilized egg percent 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

7、血环、血线按受精蛋计算,散黄蛋按无精蛋计算。 4 生产性能 DB11/T 012.22007 2 4.1 种鸭饲养期划分 种鸭饲养期划分见表 1,营养推荐量见表 2 和表 3。 表1 不同饲养阶段 阶 段 日 龄 育雏期 021 生长期 2235 育成期 36154 产蛋期 155淘汰 表2 种鸭各阶段营养推荐需要量 不同阶段 项 目 0d-14d 15d-35d 育成期 产蛋期 代谢能 (MJ/kg) 12.1312.33 13.1312.33 10.8710.00 11.7012.50 粗蛋白 (%) 20.0022.00 17.0018.00 13.0014.00 18.00 赖氨酸 (

8、%) 1.10 0.90 0.55 1.00 蛋氨酸 (%) 0.45 0.37 0.25 0.40 胱氨酸 (%) 0.33 0.28 0.18 0.28 钙 (%) 0.90 0.90 0.90 2.90 有效磷 (%) 0.45 0.40 0.45 0.45 盐 分 (%) 0.30 0.30 0.40 0.40 表3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需要量 项 目 推荐需要量 项 目 推荐需要量 维生素 A (IU/kg) 8000 胆碱 (mg/kg) 1400 维生素 D (IU/kg) 1200 锰 (mg/kg) 100 硫氨素 (mg/kg) 2 锌 (mg/kg) 100 核黄素 (mg/

9、kg) 4 铁 (mg/kg) 20 烟酸 (mg/kg) 55 铜 (mg/kg) 5 泛酸 (mg/kg) 10 碘 (mg/kg) 2 吡多醇 (mg/kg) 3 硒 (mg/kg) 0.15 4.2 体型外貌 外貌特征符合 NY 627。 4.3 北京鸭 300 日龄体重、体尺 北京鸭300日龄体重、体尺见表4。 表4 300 日龄鸭体重、体尺 性 别 公 母 体 重 (kg) 3.63.8 3.23.5 体斜长 (cm) 32.834.6 30.532.6 胸 宽 (cm) 11.113.1 11.012.5 胸 深 (cm) 9.39.5 8.99.1 龙骨长 (cm) 15.21

10、6.3 13.914.8 骨盆宽 (cm) 11.113.2 11.413.7 胫 长 (cm) 7.27.6 7.17.5 颈 长 (cm) 25.728.2 21.125.0 DB11/T 012.22007 3 4.4 繁殖性能 繁殖性能见表 5。 表5 繁殖性能指标 指 标 数 据 年平均产蛋率(25-64 周龄) 70%80% 健雏率 96%99% 开产日龄 22 周龄24 周龄 蛋重 85g92g 蛋壳颜色 白色 蛋形指数 1.34 1.41 种蛋合格率 95% 种蛋受精率 85% 受精蛋孵化率 88% 4.5 生活力 0 周24 周成活率:90% 种鸭产蛋期死淘率: 15% 5

11、种蛋收集与保存 5.1 种蛋收集 凌晨 1 时起每 2h 捡蛋 1 次(夏季 2 时起)每次种蛋收集后用紫外线照射 3min。窝外蛋要随时收集。 5.2 种蛋保存 5.2.1 每天种蛋收集后应使用紫外线照射 3min 或熏蒸法消毒 20min 后方能入库。 5.2.2 种蛋保存期限:一般在 1 周以内,以 4d5d 为宜。 5.2.3 种蛋保存温度:1518。 5.2.4 种蛋保存湿度:70%75%。 6 孵化 6.1 清洗和消毒 种蛋入孵前要清洗和消毒。 6.2 孵化温度 6.2.1 孵化室温度 孵化室温度: 2330。 6.2.2 孵化机温度 6.2.2.1 变温孵化见表 6。 表6 变温

12、孵化温度 胚 龄(d) 温 度() 1 5 38.1 6 11 37.8 12 16 37.5 17 23 37.2 24 28 37.0 6.2.2.2 恒温孵化: 37.8。 6.3 孵化湿度 DB11/T 012.22007 4 6.3.1 孵化室湿度 孵化室湿度:60%65% 。 6.3.2 孵化机湿度 孵化机湿度见表7。 表7 孵化机湿度 胚 龄(d) 湿度 112 70%75% 1324 60%65% 2528 70%80% 6.4 翻蛋 孵化开始到 25d 为翻蛋时间。蛋盘与水平面呈 45倾斜,蛋盘实际变化为 90。每 2h 翻蛋 1 次。 6.5 晾蛋 6.5.1 方法: 同批

13、停温,开动风扇;不同批入孵,可将胚蛋连同蛋盘移至机外晾蛋。 6.5.2 时间: 入孵第 18d 起,每天 3 次,每次 20min30min。 6.5.3 指标: 蛋温达到 38为准。同批入孵种蛋可在机内晾蛋。 6.6 照蛋 用照蛋灯检查胚胎发育状况,剔出无精蛋和死胚蛋。 第一次 7 胚龄 第二次 14 胚龄 第三次 25 胚龄 7 饲喂 7.1 育雏阶段饲喂 出生开始到第一周结束用浅盘散盛饲料,自由采食,少给勤添;第二到三周雏鸭每 3h 喂 1 次, 饲喂量以下次饲喂前食槽基本无料为好。 7.2 中鸭阶段饲喂 第四周至第五周每日 4 次,间隔 6h 喂一次。 7.3 育成阶段饲喂 每天早上饲

14、喂一次。 7.4 产蛋阶段饲喂 每天喂 4 次,间隔 6h 喂一次。 8 卫生防疫 8.1 孵化室 8.1.1 孵化室应建立在种鸭场附近,位于上风向,并和商品鸭场隔开一定距离。 8.1.2 孵化室门口设有消毒池和洗手盆,进入孵化室更换工作服、鞋、帽等并消毒。 8.1.3 孵化器、蛋盘、出雏器、接雏用盘或箱每次用过后应清除污物并清洗消毒。 8.2 雏、中鸭 8.2.1 鸭舍门口设消毒池、脚踏盆(或槽)及洗手盆。 8.2.2 不得从有禽流感、鸭瘟、鸭肝炎、鸭霍乱等疫情的鸭场或专业户购入雏鸭。 8.2.3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舍内不得设可疑传染病鸭的隔离圈。 8.2.4 注意舍内通风换气。

15、8.2.5 喂料盘于每天用清水冲洗。 8.2.6 鸭舍应通风良好,并每天进行 1 次带鸭消毒。 DB11/T 012.22007 5 8.2.7 每批鸭转出后鸭舍、网床、隔板、墙壁、地面、饲养用具等进行彻底清理、消毒。 8.3 育成鸭 每批育成鸭转出后,种鸭舍按 8.2.7 要求进行清理、消毒。 8.4 免疫程序 8.4.1 小鸭病毒性肝炎免疫程序 8.4.1.1 来自鸭肝炎免疫鸭群的雏鸭,于 1 日龄皮下注射疫苗 0.5mL。 8.4.1.2 新选留种鸭,于产蛋前后分别注射两次疫苗,间隔为 14d,注射量为 1mL,以后每隔 4 个月按上述剂量注射一次,在换羽期内不得注射疫苗。 8.4.2

16、禽流感 按照疫苗生产厂家的剂量,在 3035 日龄每只接种一次,以后每 4 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8.5 病死鸭处理 在任何鸭群如发现可疑传染病鸭(如鸭精神沉郁,厌食或不食、不愿走动,体温升高,下痢,绿便或血便等)应及时隔离出鸭舍,送兽医检查,并采取防治措施。病死鸭的处理应按照 GB 16548执行。 8.6 异地转运防疫规定 畜禽交易与运输中的防疫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五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四章有关相关规定执行。 9 环境与设施 9.1 场址选择 9.1.1 鸭场设在上风向,场址与工厂、铁路、主要交通要道、居民点、养殖场、屠宰场之间距离不

17、少于 3Km,交通相对便利、用电方便,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于建筑地基 2m 以下,土质结实,透气透水性良好,无断层滑坡、塌方、无回填土、陷落的砂壤土地段。 9.1.2 应选择在水质洁净、无污染、水源水量充足的地方。 9.2 总体布局 9.2.1 鸭场明确划分为生产区,行政区,生活区和粪污处理区。 9.2.2 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设在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地段;粪污处理区应设在全场的下风向和地势较低处;生产区应安排在生活区和行政管理区的下风向,粪污处理区的上风向。各栋鸭舍之间应有 15m 以上的距离。 9.2.3 鸭场内的道路设置净道和污道并分开,与场内各建筑设施相连。 9.2.4 鸭场四周应

18、建围墙,场内各区、各鸭舍间应设隔离带。 9.2.5 场区应设两道门即进场门与粪污运出门。进场门设车辆消毒池。消毒药可用 2%氢氧化钠溶液、生石灰或氯制剂等。设人员出入用更衣室和消毒室或消毒走廊,脚下趟 2%氢氧化钠溶液,上面喷雾消毒。 9.3 鸭舍环境技术要求 鸭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及环境噪声。按 NY/T 388执行。 9.4 鸭舍的设施要求 9.4.1 屋顶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防水性能。 9.4.2 地基土层一致,压缩性小而匀,抗冲刷力强,膨胀性小。 9.4.3 鸭舍的墙壁应便于清扫、冲洗和消毒。 9.4.4 鸭舍门上无尖锐的突出物。 9.4.5 鸭舍内地面应坚实、平坦、不滑、不透水、导热性小,能抵抗机械压力。 9.5 粪和污水 9.5.1 鸭粪要集中鸭场的下风向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9.5.2 污水应在鸭舍外设暗沟排入污水池,进行集中处理,排放的污水应达到 GB 18596 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