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7108030G 17 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7102008代替6BT 771710一1994工业用丙烯腈第1 0部分: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2008-06-19发布分光光度法Acrylonitrile for industrial usePart 1 0: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peroxides-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2009020 1实施丰瞀鹃紫瓣警雠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前 言GBT 7717102008GBT 7717工业用丙烯腈预计分为如下几部分:第1部分:规格;第5部分:酸度、pH值
2、和滴定值的测定;第8部分:总醛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第9部分:总氰含量的测定滴定法;一第10部分: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第11部分:铁、铜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第12部分:纯度及杂质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第15部分:对羟基苯甲醚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本部分为GBT 7717的第10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ASTM E 1784:1997(2002)丙烯腈中总过氧化物含量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英文版),本部分与ASTM E 1784:1997(2002)的结构性差异参见附录A。本部分与ASTM E 1784:1 997(2002)的主要差异为: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适用的浓度范围修
3、改为005 mgkg10 mgkg;在无过氧化物丙烯腈的制备中,删除离子交换树脂法;将碱洗蒸馏法中的碱液浓度降低到7(质量分数),删除水洗、增加无水氯化钙脱水步骤;并明确了活性氧化铝吸附法的制备条件;调整了显色反应试剂的加入顺序;明确规定了加入碘化钾后的摇动时间为3 min,显色时间改为40 rain;吸收池规格由1 cm调整为2 cln;一一改变了校准曲线中各浓度点的配制方法;增加了采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标定过氧化氢储备液的方法;采用了自行确定的重复性限(r)。本部分代替GBT 771710一1994工业用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本部分与GBT 771710一1994相比的主
4、要变化如下:适用的浓度范围修改为005 mgkg10 mgkg;将碱洗蒸馏法中的碱液浓度增加到7(质量分数),将无水氯化钙脱水时间减少为4 h;增加了用活性氧化铝制备无过氧化物丙烯腈的方法;加入碘化钾后的摇动时间改为3 min;吸收池规格由1 am调整为2 cm;改变了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校准曲线中各浓度点的配制方式;增加了采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标定过氧化氢储备液的方法;重新确定了重复性限(r)。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 63SC 4)归口。IGBT 7717102008本部分起草单位:上
5、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琼、李唯佳、王川。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771710一1987、GBT 771710 1994。工业用丙烯腈第10部分: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77171020081范围11 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工业用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本部分适用于过氧化物(以过氧化氢计)含量为005 mgkg10 mgkg的工业用丙烯腈试样。12本部分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建立适当的安全与健康措施,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7717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
6、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601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372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GBT 3723-1999,idt ISO 3165:1976)GBT 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6682 2008,ISO 3696:1987,MOD)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3方法提要在乙酸酐的
7、作用下,试样中过氧化物与碘化钾反应,生成黄色的碘三离子(I。)。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365 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由过氧化氢标准溶液绘制的校准曲线查得试样中过氧化物(以H。O。计)的含量。4仪器41分光光度计:精度o001 A,配置2 cm的石英吸收池;42电子天平:感量01 mg;43定时器;44酸度计:精度01 pH;45具塞锥形瓶:100 mL;46碘量瓶:250 mL;47滴定管:25 mL,棕色;48容量瓶:50 mL、100 mL和500 mL棕色49刻度移液管:1 mL;5mL;410单标线移液管:05 mL、2 mL、6 mL和25 mL;411分液漏斗:1 000 mL】
8、GBT 771710一2008412全玻璃蒸馏系统;413色层分析柱:溶液柱内径40 mm,溶液柱长400 mm,具有砂芯滤片和活塞,在距砂芯滤片235 mm处作一标记。5试剂除另有注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均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的规格,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均按GBT 601、GBT 603的规定制备,若使用其他级别试剂,则以其纯度不会降低测定准确度为准。51碘化钾:粉末状,若为块状结晶须碾细后使用;52乙酸酐;5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30;54无水氯化钙:若为块状须碾碎后使用;55盐酸溶液It(HCl)一001 molL;56氢氧化钠溶液c(NaOH)一001 t
9、oolL;57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7;58硫酸溶液c(12 H:SO。)一12 molL:量取360 mL浓硫酸(H:SO。p一184),缓慢注入约400 mL水中,冷却,稀释至1 000 mL;59钼酸铵溶液,30 gL:溶解15 g钼酸铵(NH。)。M070:。4H。O于适量水中并稀释至50 mL,用盐酸(55)或氢氧化钠(56)调节pH至70;510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S:O。)一01 molL;511淀粉指示剂溶液;512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一01 molL;513硫酸溶液:1:4(体积比);514活性氧化铝:球形,直径(35)mm,氧化铝含量92,
10、比表面积(300420)m2g,孔容04,堆积密度o7 gmL。515无过氧化物丙烯腈:可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5151碱洗蒸馏法:取600 mL丙烯腈和300 mL氢氧化钠溶液(57)置于同一分液漏斗中,振摇5 rain,静置10 rain,待溶液分层后放出水层,将上层的丙烯腈倒入已盛有60 g无水氯化钙(54)的棕色试剂瓶中,放置4 h后,在全玻璃系统中进行蒸馏,收集沸程为755790的中间馏分。所制备的无过氧化物丙烯腈应不少于200 mL。5152活性氧化铝柱吸附法:活性氧化铝预先在17531 5活化处理后备用。在色层分析柱中装入活性氧化铝至标记处(预先在烧杯中用丙烯腈试样漂洗至无粉末出现)
11、,称作A柱;以相同的方法填充另一根色层分析柱(柱内的活性氧化铝用通过A柱的无过氧化物丙烯腈漂洗),称作B柱。使丙烯腈试样以60 mLmin220 mLmin的速度依次通过A柱和B柱,最后收集通过B柱的无过氧化物丙烯腈。所制备的无过氧化物丙烯腈应不少于200 mL。注:经上述步骤处理的无过氧化物丙烯腈按81步骤检测,吸光度应小于o170。6采样按GBT 3723和GBT 6680规定的技术要求采取样品,放置至室温。7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校准曲线的绘制71 过氧化氢标准储备溶液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和标定。2GBT 771710200871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法7111 过氧化氢储备溶液的制备用
12、移液管移取25 mL过氧化氢(53),移人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合。称作溶液A,该溶液含过氧化氢约15 mgmL。7112过氧化氢储备溶液的标定71121 在三只盛有100 mL水的250 mL碘量瓶中各溶解2 g碘化钾(51),加入25 mL硫酸(58)和3滴钼酸铵溶液(59)并摇匀。注:钼酸铵溶液起催化作用。71122移取25mL溶液A于其中的两只碘量瓶中,移取25 mL水于另一碘量瓶中作空白,具塞并摇匀。71123在暗处静置5 ra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510)滴定释放出的碘直至溶液变成浅黄色,再加1 mL2 mL淀粉溶液(511),继续滴定至蓝色刚消失为
13、止。71124溶液A的准确浓度按式(1)计算,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P。一盟型趔式中:PA过氧化氢储备溶液A的准确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V。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o一空白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之物质的量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y移取的过氧化氢储备溶液A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1701与100 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S。O。)一1000 to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过氧化氢的质量。712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法7121 过氧化
14、氢储备溶液的制备用移液管移取5 mL过氧化氢(53),移人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合。称作溶液B,该溶液含过氧化氢约15 mgmL。7122过氯化氢储备溶液的标定71221用移液管移取2mL溶液B于2只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硫酸溶液(513)。71222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512)滴定至出现玫瑰红色,且保持l min内不褪色。71223溶液B的准确浓度按式(2)计算,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一堕型掣(2)一 V式中:J。B过氧化氢储备溶液B的准确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V,样品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15、mL);c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之物质的量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移取的过氧化氢储备溶液B的体积11701与100 m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KMn0。)一1000 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过J氧化氢的质量。71224用移液管移取5 mL溶液B于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合,称作溶液C,该溶液含过氧化氢约15 mgmL。溶液C的准确质量浓度按式(3)计算:3GBT 77171020081Pc。而。B式中:Pr一过氧化氢储备溶液C的准确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PR一过氧化氢储备溶液B的准确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72过氧化氢标准溶液
16、的制备用移液管移取05 mL溶液A或溶液C至已盛有25 mL乙酸酐(52)的50 mL棕色容量瓶中,并用乙酸酐(52)稀释至刻度,得到含过氧化氢约15 l-gmL的标准溶液,称作溶液D。按式(4)计算溶液D的准确质量浓度:PD一隧蠕净塑式中:一一过氧化氢标准溶液D的准确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pgmL);P 过氧化氢储备溶液A或溶液c的准确浓度或&,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050一移取的过氧化氢储备溶液A或溶液c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5000一过氧化氢标准溶液D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73校准曲线的绘制731在6只已干燥的100 mL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移取按表1规定的乙酸酐(5溶
17、液D(72),每只锥形瓶中所含的过氧化氢约为o00、075 pg、15 pg、375lg、7表1制备校准曲线时乙酸酐和过氧化氢标准溶液的加入量2)和过氧化氢标准5 pg和1125 pg。移取的溶液 1 2 3 4 5 6乙酸酐mL 5oo 495 490 475 450 425溶液DmI 000 005 010 025 050 075732依次移取25 mL无过氧化物丙烯腈(515)于上述6只锥形瓶中,摇匀。每只锥形瓶中丙烯腈所含的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约为000、0037 mgkg、o074 mgkg、019 mgkg、037 mgkg和056 mgkg,按式(5)计算各标准溶液的质量分数w(mg
18、kg):PDV。103”一万可可五i而式中:w一一校准衄线中各点所含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Pn一溶液D的准确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tgmL);y。一所移取的溶液D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P 取样时丙烯腈的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25o 所移取的无过氧化物丙烯腈体积,单位为毫升(mL)。733加入050 g士002 g碘化钾(51)于锥形瓶中,具塞,摇动3 min,避光反应40 rain。注:在加入碘化钾之前,锥形瓶需用铝箔避光或使用有色锥形瓶以避光。计时从碘化钾加入锥形瓶开始,避光反应时间中包含摇动溶液的3 rain。734在365 nlTl处,用2
19、CITI吸收池,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735以每一个标准溶液净吸光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对丙烯腈中过氧化氢质量分数w(mgkg)绘制校准衄线。8试样的测定81移取5 mL乙酸酐(52)和25 mL丙烯腈试样到100 mL已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以下按733、4GBT 7717102008734步骤进行。注1:当试样中过氧化物含量超过o6 mgkg时取样量酌减。注2:乙酸酐可吸收丙烯腈中的水分并保持样品溶液呈酸性。82同时按81步骤,用无过氧化物丙烯腈(515)做一空白试验。83根据试样的净吸光度(实测试样的吸光度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在校准曲线上查得丙烯腈试样中的
20、过氧化物(以Hzoz计)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9分析结果的表述取两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其结果,按GBT 8170规定进行修约,精确至001 mgkg。10重复性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20,以大于其平均值20的情况不超过5为前提。11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有关样品的全部资料,例如样品名称、批号、采样地点、采样日期、采样时问等。b)本部分编号。c)分析结果。d) 测定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的细节及其说明。e)分析人员的姓名及分析日期等。GBT 7717102008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章条编号与ASTM E 1784:1997(2002)章条编号对照表A1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ASTM E 1784:1997(2002)章条编号对照本部分章条编号 对应的ASTM E 1784:1997(2008)章条编号1 12 23 344 5,665 6677 871 818572 8 673 878 108 98 1 91、92、938 2 91、92、9383 949 1010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