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 T 20698-2000(条文说明)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pdf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9039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79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G T 20698-2000(条文说明)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HG T 20698-2000(条文说明)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HG T 20698-2000(条文说明)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HG T 20698-2000(条文说明)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HG T 20698-2000(条文说明) 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HG/T 20698 - 2000 条文说明1总则1.1目的编制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目的旨在保证本行业的生产安全和恰当地实行国家现行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暖通专业设计达到预期的效果。1. 2 适用范围作为行业标准,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石油化工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1. 3 基本要求1. 3.1 本条阐述了暖通空调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既要节省基建投资,又要减少经常的运行管理费用。1. 3. 2 一个合理来暖通风空调设计方案,需间有关专业共同讨论密切配合,因此,在设计开始时,即应向有关专业提出条件或要求。1 总图专业60 1 ) 排出有害或爆炸危险

2、物质的车间或生产装置,应布置在生活区及生活辅助房间的下风侧。2) 排出极度危害物质的生产车间或装置不应布置在山谷或盆地等不利于大气扩散的地区。3) 生产对空气有洁净要求的生产车间,应布置在周围空气比较清洁远离交通干道的地区。的生产厂房的布置应不形成死角,应考虑组织自然通风的可能性。2 土建专业1) 建筑围护结构及体形的设计,应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考虑节约能源。2) 工艺生产有洁净要求时,建筑围护结构应采取措施保证不起尘、不剥落和围护结构的密闭性。3) 生产中产生易燃易爆物质和极度危害物质时,不应设计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中;室内不宜设置地沟,避免危险及有害物质的聚集。的有余热及有害物质产生的生

3、产车间,建筑门窗的开设应有利于组织自然通风。3 工艺专业产生有害物质的车间以及有害物质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放散不同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害大与毒害小的应隔开;2) 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3) 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61 1.4 相关标准列出暖通专业的相关国家标准,便于更好地贯彻这些标准。同时也避免在本规定中重复引用这些标准的条文,以求本规定更具行业特点。1.S术语列出有关生产安全、卫生等术语,以便于准确地理解和执

4、行本规定。2采暖2.1 一般规定2. 1. 1 规定采暖地区的生产及辅助建筑设计集中采暖的条件。非采暖地区操作人员较集中的生产及辅助建筑冬季保持正常室内温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经主管部门批准,也可设计集中采暖。2. 1. 2 每名操作人员占用建筑面积超过100m2时,设置全面采暖较之在固定工作地点设置局部采暖是不经济的。而化工厂房,经常是每名工人占用面积较大,因此特引人此条。采用局部采暖或取暖室,既保证了必要的劳动条件,又节约了投资和能源。2. 1. 3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室内计算参数,都已在国家规范中规定,设计应照例遵守。为了便于应用,将常见生产及辅助房间的采暖室内温度列入附录

5、A。62 2. 1. 4 工厂采暖热媒的选择,应视厂区的供热条件而定,不应强调采用哪一种热媒。利用余热和废热作为工厂采暖热源是一个原则。但必须考虑废热利用的可能性及相应增加的技资。因此该问题应做出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2 热负荷计算2.2.1 采暖热负荷计算在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作了详细阐述,可满足一般生产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计算,本规定不再重复。2.2.2 化工企业多层厂房因泄爆或吊装等原因,楼层间开有较大面积的孔洞,由于热压作用,出现底层冷上层热的现象。为此,给出耗热量的修正(表2.2.2),对楼层的耗热量分配作加、减调配,以纠正上热下冷现象。2.3 散热器来暖

6、2.3.1 散热器的选择1 对放散粉尘的车间选用的散热器,主要考虑灰尘积聚在散热器上不易清扫,影响散热效率;如为爆炸危险粉尘,聚集在散热器凹陷处是不安全的。2 对具有腐蚀性气体,或相对湿度较大的车间,散热器应选用铸铁制造,是考虑在上述情况下散热器应耐腐蚀。3 钢制薄壁散热器耐腐蚀性能较差,蒸汽采暖对钢制散热器的腐蚀性较大,故不宜采用。2.3.2 此条来源于前苏联规范,界定了散热器采暖热媒温度与化学物质引燃温度的关系。从安全角度看,除煤粉引燃温度较低63 外,其他的常见化学品,如树脂、纤维等引燃温度均在300C以上,与常规采暖热媒温度没有矛盾。考虑卫生标准及某些化学物在温度过高时会引起填加剂分解

7、,产生异味等的可能性,对于非燃烧、爆炸性物质生产车间界定的热媒温度,以及放散可燃和爆炸危险物质的车间界定的热媒温度均稍低,并与国标规定一致。2.3.3 对化工生产中储存蒸汽闪点较低的易燃易爆物质,为避免储罐直接受到附近散热器的影响,要求采取遮热措施。此条规定引自前苏联规范。2.4 辐射来暖2.4.1 对于厂房面积大,操作人数少的生产车间,推荐采用局部采暖。从技术上看应用辐射采暖作为局部采暖是可行的,既可节约能源,又可使操作人员直接接受辐射热32.4.2 辐射板元论水平或倾斜安装,在其顶部都容易聚集灰尘。故本条规定认为散发粉尘的车间,不宜采用辐射板采暖。2.4.3 辐射采暖适用于高温热媒。适当地

8、提高热媒温度,可保证辐射采暖的效率。2.4.4 热敏感的设备吸收辐射热,将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2.4.5 机械排风量大的车间,从辐射板以上的空间送风,既利用了辐射板上部的热量,又防止吹风感。2.5 热风采暖2.5.1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采用热风采暖本条所列各款为化工生产常见的几种可采用热风采暖的情况(包括允许空气再循环和不允许再循环的情况)。1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64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等标准规定,不宜设计空气再循环的热风采暖有以下几种情况:1 ) 甲、乙类生产厂房以及未经处理的可燃粉尘和纤维的丙类生产厂房;2) 空气中含有病源微生物或具极难闻气味的房

9、间;3) 建筑中散发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生产房间。在上列情况下,如不可采用散热器采暖时,应设计全新风热风采暖。2 化工生产车间不同程度地会产生有害气体或危险气体,冬季需设计全面排风或局部排风。而排风造成的热损失,用散热器补偿,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一般设计热风系统,补风兼作采暖。3 对室内空气允许再循环的生产厂房,是否采用热风采暖,需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般讲,车间容积大,设计热风采暖较容易满足全面采暖的要求;而用散热器采暖,存在不易做到室温均匀及散热片过多不好布置等问题。2.5.2 在不设置值班采暖的条件下,热风采暖系统不宜少于二个,并保证在其中一个系统因故停止运行时,室内温度仍能满足工艺

10、的最低要求以保持设备不被冻坏,保障生产安全。2.5.3 在经常开启的大门或工艺生产需要无法封闭孔洞上安装热风幕,通常是保持室温稳定,减少采暖热负荷的有效措施。因此,这次修订补充了这一规定。2.6 采暖管道2.6.1 化工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的采暖管道,考虑经济、维修等原因,不宜暗装,尤其是具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的生产厂房,为防止有害气体聚集,不应在地沟内敷设,如必须在地沟内敷设,地沟内应用砂填满。65 2.6.2、2.6.3这两条都是从防火、防爆的角度提出的。其基本出发点是避免不保温的采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情况。2.6.4 散热器采暖及热风采暖管道如需分别控制时,应分设。只有对局部散

11、热器不多,且不需要开关控制的才允许合设。2.6.5 采暖系统,特别是热媒温度较高的采暖系统,因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问题,应予以重视。设计时应进行计算,并尽量考虑自然补偿。2.6.6 鉴于有些采暖系统设计常因排气阀安装位置不当造成系统不热。故此,制订了空气排除的规定。2.6.7 采暖系统停运、检修时的排空问题,同第2.6.6条的排气问题一样,设计中容易被忽视。此次修订增加了这项内容。3通风3.1 一般规定3. 1. 1 考虑通风设计方案时,应首先考虑控制污染源的局部排风,防止有害物质扩散。如果厂房内的污染源布置分散,或其他原因不可能设计局部排风时,才考虑全面通风。对放散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物质的生产

12、车间,通风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满足生产安全的要求。在这些场所设计良好的通风,降低了危险物质的浓度,同时也相应降低了危险等级,从而使这些场所的电气设备等的防护要求相应降低,最终节省了工程费用。3. 1. 2 - 3. 1. 4 在工艺流程及布置合理的前提下,通风设计的任务是防止有害物的扩散,并顺利地排出。3.1. 2 - 3. 1. 4提出了控制污染源和保持工作地带操作条件的基本要求。66 3. 1. 5 关于稀释通风(也称换气通风)通风量的确定问题,过去由于缺乏对生产厂的有害物质泄漏情况的实测总结,故多采用传统的以换气次数来计算通风量的方法。目前,世界各国及我国的各大化工厂,已建立和开始建立空气中

13、有害物质的监测工作制度,并积累了-些数据,为采用有害物泄漏量来计算通风量创造了条件。本条规定稀释通风量按卫生标准规定的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计算,同时提出按附录B的方法计算。附录B的稀释通风量计算方法,是美国现行计算方法,亦为国际上所通用。为便于应用,我们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参考数据(见附录B的说明)。3. 1. 6 数种溶剂或刺激性气体同时存在时可产生相加作用。因此,在计算全面通风量时,应按各个物质分别稀释至最高容许浓度所需的空气量的总和来计算。这种情况在化工设计中较常遇到,故此次修订仍将其列人本规定。3.2 自然通风3.2.1 排除生产余热,组织自然通风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如要在冬季组织自

14、然通风,应进行维持室内温度和热平衡计算,以防止室内温度降低。3.2.2 本条规定是根据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比重效应,采用自然通风可将有害物质稀释到允许浓度时,首先考虑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通风。在有些情况下,自然通风会比机械通风收到更好的效果。3.2.3 组织自然通风,应认真对待,避免室内洁净地区被污染,本条指出设计者应合理地考虑气流组织。67 3.3 机械通凤3.3.1 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才设计机械通风,这是设计机械通风的首要条件。3.3.2 设计机械排风的生产车间,根据建厂地区的气象条件,可设计自然补风或机械补风。但冬季车间需维持一定室温时,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设计热风系统补风。3.

15、3.3 本条是此次修订对原规定所作较大改动的一条。原规定考虑有害气体的比重不同,因而在室内聚集的部位不同,为此,在排风口设置的位置及排风量的分配上要考虑气体的比重,以及有元发热量等因素,从而选定上部或下部地带排出的比例(原规定此条内容引自前苏联标准)。此次修编强调厂房内是否有余热可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确定是否从上部地带排风,而不过多强调有害气体的比重。3.3.4 放散粉尘或比空气重的有害气体和蒸气,当不同时放散热量时,为使气流及温度分布均匀,粉尘不致扬起,采用上部地带送风是比较合适的。除上述情况外,送风送到作业地带,对保护操作人员不受污染是有益的。3.3.5 本条阐明了要求室内空气洁净的生产厂

16、房,送风设计时,应考虑室内有一定的正压。3.3.6 本条指出送风系统设置新风过滤器的条件,至于过滤器选型,应根据工艺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确定。3.4 局部通风3.4.1 局部排风应设置在有害物散发量较集中部位,本条列举了生产过程中经常集中散发有害物质的地方应考虑设计局部排68 风。3.4.2 为了保证局部排风的效果,局部排风罩应是与工艺设备联接在一起的密闭罩,在操作不允许时,再考虑设计其它形式的排气罩。3.4.3 本条规定主要针对一些物质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能够造成爆炸等事故的新物质,如电石粉尘遇水后会产生乙快,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有爆炸危险,因此附录G中列入了接触或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一

17、些物质。3.4.4田3.4.5局部送风(空气淋浴)也不失为-种稀释有害物质浓度的有效措施。3.4.4条为针对放散有害物质无法以密闭罩排除时建议采用空气淋浴。当然,空气淋浴还可以用于高温作业操作岗位的局部降温通风。3.4.5条吊车司机室通风即是高温作业环境下应用空气淋浴降温通风的-种。3.5 防爆通风3.5.1 对于具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车间,必须采取届风措施,以确保这些场所具有良好的通风。通风量应能很快地把爆炸性气体浓度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以下(见GB50058第2.2.4条)。3.5.2 本条规定指出,对于爆炸危险场所在合适的条件下,应首先考虑组织自然通风,以便节约能源,个别爆炸危险气体如氢气

18、,设计自然通风,效果优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则应采用机械通风,以保证车间的安全生产。3.5.3 本条要求机械通风所达到的效果,应满足3.5.1条的要求,即空气量应能很快地将爆炸危险气体,稀释到爆炸下限的259毛以下。在按泄漏量计算出排风量后,应校核换气次数是否低于6次。在电气爆炸危险区内,6次换气被认为是通风良好的一个指标。69 3.5.4 本条规定在连续释放易燃易爆气体和蒸气时,采用局部排风,将易燃易爆气体就地迅速排出,以免在车间内扩散和聚集。3.5.5 本条强调爆炸危险区域不要因通风系统的设置而扩大。3.5.6 设置在爆炸危险场所的非防爆电控设备、专用建筑(例如在线分析室中

19、的非防爆型仪表间),需维持一定的正压,避免室外易燃易爆气体侵入室内,形成爆炸的可能性,本条规定了设计正压通风的条件。3.5.7 对于在爆炸危险场所安装非防爆设备的建筑物的正压值应采取多少,我们对国内引进项目的正压要求,做了调查和分析,据现场实际运行总结,如正压值规定较大,会造成许多不便,而正压值较低,则会形成因操作人员进出开门时,正压值不能保证,不安全,甚至是频繁报警。因此,我们将正压室的正压规定为30-50Pa。对于正压型电气设备的通风系统正压值规定不低于50Pa,这一规定来自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hGB50058)。同IEC规定一致。为防止爆炸危险气体扩散到与其毗邻的有产生电气火花

20、可能的非危险区而引发事故,要求非危险区建筑应有10Pa以上的正压。3.5.8 关于正压通风风量的计算,已有专题资料,故本规定未列入计算公式。3.5.9 为保证正压室及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规范(GB 50058)的要求,规定采气口应在爆炸危险区以外。3.5.10 本条规定,是考虑一旦正压室送风机发生故障,备用风机可保证正常运行。3.5.11 为保证正压室的压力恒定,对建筑物内有可能导致压力70 泄漏的部分,如门窗做了限制或规定。经验证明,室内的缝隙管沟,都会导致室内压力下降。故本规定要求,正压室不设计采光窗,要设计有开关联锁的双层外门。3.5.12 本条中规定了排除有

21、爆炸危险的有害气体或粉尘的排风系统应接地,主要防止静电聚积,因静电放电会产生火花导致爆炸。3.5.13 本条规定主要为防止爆炸危险粉尘在风机内引爆。3.5.14 因为送排风道是火灾蔓延的通道,因此,穿过不同防火等级的建筑物的通风管道应加设防火阀。3.6 事故通凤3.6.1 本条阐明了设计事故排风的条件,即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气体时应迅速地排出,以免人身伤亡或产生事故。3.6.3 关于事故排风的风量确定问题,应根据工艺在事故时可能突然散发的有害物量,经计算确定。但工艺往往不能提出准确的有害物发量,按照前苏联标准规定事故排风按8田12次设计,而欧美及日本等国,事故排风换气次数都比较大,有

22、的达到30次,美国有的资料中,规定事故通风量为正常通风量的二倍,其道理是要在短时间内,将有害或爆炸危险气体迅速排出。原规定引用了这一内容。而此次修订采用了国家规范(GBJ19)的观点,即规定事故通风换气次数按不低于8次计算,上限不作规定。3.6.4 此条规定主要从安全出发,为防止事故排出的有害气体被送风系统吸人,造成车间的再次污染。3.6.5 在外墙上安装事故通风机,是有条件限制的,即应符合本规定第3.6.4条的前提下,方可这样做。3.6.6 对由上部排风的厂房,设计送风式事故通风,排风可自屋顶以上排出。3.6.7 当正常通风量可满足事故通风量时,为保证事故发生时,不致因正常通风机出现故障而影

23、响操作。3.6.8 事故通风的电源应保证可靠,开关方便,以确保事故发生时及时启动。3. 7 除尘与净化3.7.1 对于放散粉尘的工艺设备,应要求密闭,避免暴露生产,尽可能地防止粉尘溢出,至于如何密闭,应考虑操作、维修等因素,与工艺专业共同研究解决。最好是总结已有生产中的成功做法。3.7.2 密闭罩吸风口速度选取不宜过大,这里推荐了不同粒径粉尘的吸风速度。3.7.3 除尘系统的吸气点如设计过多,会影响系统运行的灵活性,甚至影响使用效果,因为吸气点不一定是同时使用的。3.7.4 为避免含粉尘的废水处理,应尽量选择干式除尘器。如必须选用湿法除尘,其排水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3.7.5 在选择除尘

24、设备时,应根据粉尘性质结合除尘设备设计的原理及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3.7.7 除尘设计时,要考虑热物料在空气中的凝结等问题,采取保温或排水措施,并应设置清扫口。72 4 空气调节这一章是本规定新增加的内容。化工厂空调工程量不大,主要是一些生产控制、检验等辅助建筑多有空调要求,而一些具体要求和做法在第6章常设车间内已有专述,故本章不过多编人)般空气调节的技术要求。而这方面的内容,在国家规范及相关标准、手册中都有论述,这里更不宜重复。4. 1 一般规定4. 1. 1 本条系指工艺对室内温湿度等参数有要求的生产及辅助建筑设置空气调节的基本条件。4. 1. 2 建于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通常这种高温

25、高湿持续的时间较长)地区的化工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安全生产,经主管部门批准,在操作和管理人员经常停留的房间,可考虑适当设置空气调节。这条规定,不能理解成有人操作的岗位都可设置空调。要掌握好这个界限,还应根据工厂的规模,效益以及建设地点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4. 1. 3 本条规定,从节能和满足生产需要出发,冬、夏允许采用不同的温、温度基数,应分别采用。目的在于强调空调设计节能要求。4. 1. 4 空调冷源的选择,通常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本条例举的三种情况,是一些设计单位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只能作为一种建议,供设计应用参考。73 4.2 空调系统4.2.1 空调系统的划分,应以要求相同、相

26、近划分一个系统为原则。这样做可简化系统,缩小特殊措施的范围,达到节约技资和能源的目的。4.2.2 这一条的目的也是为了节省运行费用,达到节约能糠的目的。4.2.3 减少空调新风,采用热回收装置步还是为了节约能源。4.2.4 对火灾及爆炸危险环境空调系统是否可以采用空气再循环问题,长期以来未能解决。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中明文规定甲、乙类厂房中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这样,危险环境的空调,只有采用直流风的方式,造成能源浪费的极不合理情况。但对危险环境作具体分析,就可找出如本条1,2两款所述的情况。前者是指虽然放散爆炸危险物质,但不会超过容许浓度;后者是指一旦超过容许浓度,能保证立即消

27、除。在这种两情况下,应当允许采用部分循环空气(另一部分新鲜空气,用以维持室内正常浓度)。本条第1款,见于前苏联规范;第2款的做法,见于近年来国外工程设计。4.2.5 空调房间的排风显著地增加空调负荷。向局部排风罩内送室外空气可显著地节约能源。5 系统控制、检测与联锁随着暖通专业技术的发展,暖通专业设备及系统设计的自动化水平已经有很大提高。为确保暖通空调系统技术要求及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订本章的有关条款。5.0.1 暖通空调系统需要监测和控制的参数指示仪表,应安装74 在便于观察的地方。如果暖通空调系统需集中控制,可同工艺生产装置一起在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设置集中控制仪表盘。5.0.2 对工艺生

28、产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有重要影响的暖通空调参数显示,应与工艺控制系统合设,以便于生产管理。5.0.3 此条系指对生产安全有影响的参数,如正压室失压报警、有害或爆炸危险气体分析仪超过允许浓度报警等。5.0.4 在系统安装完毕试车时,需检测系统各参数是否正常,并利用检测配合系统调试工作,故需设有检测仪表。5.0.5 事故通风机经常处于停开状态,发生事故时启动。安装有害气体分析器,才能及时启动事故通风机。规定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正常值(对有害气体为最高容许浓度;对危险气体为爆炸下限的25%)一定程度才启动事故风机,是为了保证正常通风的正常运行,防止在正常浓度值时,频繁开停事故通风机。自动启动事故通风机一但出

29、现故障,应在操作人员最方便、安全的地方手动开启事故通风机。5.0.6 工艺设备的局部排风,是保证生产安全及人身安全的技术措施,应当视为生产操作的一个环节,局部排风应先于工艺生产装置启动。5.0.7 湿式除尘器断水情况下不能操作。这时如果启动排风系统,势必造成排气超标,污染环境,这是不能容许的。5.0.8 正压室依靠元危险气体的送风保障室内安全。正压室还靠维持正压,以保持无危险的室内空气。一但失去正压,周围危险气体将可能侵人,形成爆炸危险。因此正压室一定要保持正压,一但失压应及时启动备用风机。为保持恒定的正压,门斗的两道门应设不同时启闭的联锁装置。5.0.9 严寒地区空气加热器冻坏的事故偶有发生

30、,特将国标中的第7.3.13条引人本规定。75 6 化工常设车间6. 1 控制室6. 1. 1 大、中型控制室元论从仪表对环境要求,或是仪表操作管理人员对环境要求的角度出发,一般都需要设计空调。只有一些小型常规仪表控制室,在夏季室外计算温度较低,大气质量较好的地区,可不设计空调,冬季可设计采暖系统。6. 1. 2 控制室室内参数的规定,是依照下列原则确定的:1 满足自控设计的要求,符合控制室设计规定(HG 20508 -92)中对室内参数及空气品质的要求。2 参照国家标准室内空调舒适温度(GB 5701 -85)的规定。3 参照近年来国外引进工程的实际情况。4 在覆盖上述标准的要求的前提下,尽

31、量节约能源。对现行标准中,已经过时的部分本规定不予考虑。例如,DCS控制室的温度、湿度及其变化率要求,HG20508 -92中还规定了计算机的环境条件。名称温度温度变化率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变化率冬夏计算机22:!: 1 t: 2t: /h 40 -50% 6%/h 而且还规定使用计算机系统的DCS控制室应按计算机要求设计。同当前的实际情况相比,以上要求显然过于苛刻。关于有害物质容许浓度,HG 20508 -92中除尘埃一项外,其它几项腐蚀性气体含量要求属于很严格,一般化工厂区的大气质76 量均不符合要求。通常应采取过滤措施。但PPb级精度的测定技术,国内仪器尚未有产品,如何进行过滤效率的考核,是

32、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HG 20508 -92中还要求ChlPPb,检测更为困难,而国外公司标准中也有未列此项的,本规定中也暂不列入。6. 1. 3 - 6. 1. 4 控制室是全厂的神经中枢,应保证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而对为它服务的空调系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里对空调系统在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以保证系统可靠地运行:(1)独立的系统,不受其它房间的影响;(2)设备有足够的容量,一旦某一台设备发生故障,还能保证正常能力;(3)电源应有备用回路;冷却水源应有独立的来源(通常考虑风冷为冷源,即使全厂循环水停产,也不致影响控制室空调系统的运行)。6. 1. 7 为防止送人控制室的空气带有水滴,损坏

33、控制仪表中的元件,故规定不采用低温水喷淋处理空气系统,而宜采用表冷器冷却空气。而一般室外空气品质均满足不了控制室有害物容许浓度的要求。故空调系统的新风,一般应经过滤。6. 1. 8 为了防止空调机室因为振动和噪声干扰,与之相邻的职能房间要求考虑消声、减振措施。6. 1. 9 此条为防止一旦出现火灾,不致因空调系统使火灾蔓延。此条符合防火规范要求。6.2 自动分析器室6.2.1 设在危险场所的自动分析器室,应设计换气通风或正压通风。自动分析器对室内温、湿度有要求的以及经常有人停留的自动分析器室应设计空调。由于正压通风的进风取自安全区,室内属元爆炸危险区域,其安装在正压室内的空调设备,可选用非防爆

34、型。77 6.2.2 位于1区危险场所的自动分析器室,应设计正压通风。因为1区在正常生产条件,即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采用换气通风不能达到室内无爆炸危险。6.2.3 位于2区危险场所的自动分析器室,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会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因此可采用换气通风。6.3 .变配电室本节条文,是在归纳近年来工程设计中的常见做法及参照有关标准制订的。6.3.1 变压器室自然通风以及进、排风温度的规定,为各行业变压器室设计的通用做法。6.3.2 配电室夏季应设排热通风,风量按计算确定。对高压配电室,如装有油断路器,从安全考虑,应设事故通风。6.3.4 变、配电室的通风管道材料,以及通风窗的做法,此

35、前一些工程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这里列出以便统一。6.3.5 总变电的主控室或配电室,配有变频控制或计算机控制,在近年的工程设计中屡有所见,大部分设计空调,满足这些房间的工艺要求。6.3.6 配电室和主控室不允许有水,因此采暖设备应采取防止漏水的有效措施。6.4 压缩机室6.4.1 本条规定了压缩机室组织、自然通风的具体条件,是因为在厂房内的设备发热量大或散发危险气体比空气轻(如氢气)的条件下,自然通风有良好的效果。6.4.2 在不符合6.4.1中规定的条件者且散发有毒或爆炸危险78 气体时,应设计机械通风。压缩机厂房的通风换气量应按附录B计算确定,但在缺乏有害物量时,可按附录E所列换气

36、次数确定,该换气次数总结了目前国内设计中常采用的数据而给出的。6.4.3 压缩机室应另外设计8次换气的事故通风,是考虑压缩机室事故泄漏量较大,泄漏较迅速。本条也符合前苏联规范的规定。6.4.4 大型压缩机用电动机或设置于爆炸场所的压缩机用非隔爆型电动机时,电机通风量应按其发热量计算确定。6.5 化验室化验室是化工生产中最为常设的生产辅助建筑。本节参考了有关行业标准,结合化工设计实践总结,针对工程设计常见的问题,编制了本节的条文。6.5.1 本条列举与化验室采暖有影响的诸条因素。在选择化验室采暖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一般也只有选择散热器采暖或热风采暖为宜。6.5.3 化验室工作时产生的污染源,一

37、般是在化验台上,其污染源的控制方式,多采用通风柜或伞形罩,局部排风。有害物就地排除,没有设计全面排风的必要。6.5.4 本规定中通风柜的排风量计算及通风柜工作口风速的选取,引自美国工业通风一书,计算风量小于原规定。些单位的经验说明其效果已达到卫生要求,因而可进一步节省能源。6.5.7 对化验室送风口速度过大造成对化验柜排风气流的干扰,引起喘流等情况,在美国的ASHRAE手册及工业通风等文献上都有论述。本规定引进了书中的观点。79 6.6泵房6. 6. 1 - 6. 6. 2 输送有害或易燃易爆的介质的泵房,由于泵轴的填函部分,处于转动状态,经常有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气漏出,泵房应考虑通风

38、措施。6.6.3 带液封的双机械密封泵,因封闭严密,正常运行时可设计自然通风。但为了考虑检修和事故时,有害物或易燃易爆气液体会漏出,故需设计事故通风。6.6.4 本条是为了节约能源而制定。6.6.5 泵房属要求换气量大的房间,应考虑机械通风设备故障情况下自然通风的可能性。6.6.6 泵房排风量按附录B有害物泄漏量计算确定。6.6.7 水泵房(非防火、防爆泵房)通风的主要任务是夏季排除余热或余湿,地下或半地下泵房排湿问题较大,故通风量应计算。而冬季电机发热往往不能维持室内正常温度,因此应对设备散热量具体核算。6.6.8 水泵房水处理加氯间设在泵房区域内,设计时应考虑氯气的排除问题。一旦出现事故应

39、能立即排除。6. 7仓库6.7.1 一般仓库面积大,在库房工艺无温度要求,只需在工作人员体息室或办公室设计采暖。6.7.2 储存化工易燃易爆产品时,为考虑安全,根据其闪点,在附录F中规定了夏季储存温度,如一般通风不能满足室温要求,必要时应考虑降低室内温度的措施。6.7.3 因化工厂的原料和成品仓库形式较多,必须结合库房的80 工艺特点,来确定通风方案,同时有些成品包装仓库,尚需设计除尘通风,以及除湿降温等要求,因此,需结合本规定的有关条款,来考虑具体的设计方案。6.7.4 化工生产原料及成品仓库,储存有易燃易爆产品或放散危险气体的情况很多,其中要求全面空调维护常年低于环境温度的库房,其空调能耗

40、及相应运行费用较高。本条规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81 附录A采暖室内计算温度本附录综合了有关行业标准及工程设计中采用的数据,列出常见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的采暖室内计算温度,以便于设计应用。附录B化工车间稀释通风量的计算本附录给出的稀释通风量计算公式,来源于美国推荐实用手册一工业通风(Industrial Ventilation - A Manual of Recom mended Practice 19th Edition 1986)。该实用手册自1951年第一版发行以来,经多次吸收实践经验后进行修编,至1986年已发行第19版。该文献目前已被国际公认为工业通风的权威著

41、作,在ASHRAE杂志文章中和ASHRAE手册应用篇中曾多次被引用。下面给出一个设计计算实例,以进一步说明该公式的应用方法。例:某炼油厂能量回收装置,其主机厂房(V= 1300m3)安装有2台丙酣泵和1台压缩机,厂房内丙酣管道阀门48个,法兰140对。丙酣(Acetone)分子量M=58,车间空气中丙酣容许浓度TLV = 750ppm(查附录B附表B.的,属于轻微危害物质。求按卫生要求确定的稀释通风量。首先,确定有害物丙酣的放散量W。因为缺乏可资参考的实测和经验数据,设计人采用了本规定附表B.1提供的估算指标:阀门48 x 21. 3 = 1022. 4 g/h 法兰压缩机密封82 140 x

42、O. 23 =32. 2 1 x 444. 9 = 444. 9 g/h g/h 轻液体泵密封2 x 118 = 236 g/h 厂房内丙酣放散量合计估算值W= 1735. 5g/h = 1. 74kg/h。其次,确定风量修正系数K。根据该厂房排风机安装地点与进风门窗孔洞的相对位置,车间内气流组织状况属于不好,查本规定附表B.2,取K=7。最后,将上述数值代人公式(附B.1),得稀释通风量:24 x 1. 74 x 7 x LO 6 L = 6720m3/h 58 x 750 折合厂房换气次数5.2次/时。本规定的附录B,附表B.1,给出了化工厂一些主要有害物源的泄漏量指标。这些指标来源于美国

43、环境保护协会的数据。是他们对石油化工厂进行了大量监测工作基础上总结出的。美国的其它一些部门也有类似的监测数据。对美国洛杉矶地区的18个炼化工厂监测结果表明,即使是美国现有的生产及管理水平条件下,阀门以及压缩机或泵等的密封处,有害物的泄漏量也是可观的。从洛杉矶对300台压缩机密封测量结果来看,每天泄漏物料1.5吨,每个密封器平均散发怪类达3.8kg。说明对化工厂进行换气通风的必要性。除附录B附表B.l给出的有害物泄漏量估算指标以外,容许浓度是风量计算的基本依据c附录B中通风量计算公式中,(TLV)值是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该值应按国家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本附录中的附表B.4推出的一些有害物质容许浓

44、度,来源于美国OSHA(职业安全和卫生局),也可等效采用。83 附录C危险场所通风量的计算本规定第3.5.1条规定对于具有爆炸危险的生产车间,必须采取通风措施,本附录给出危险场所通风量的计算公式。该以公式引自IEC79 - 10: 1995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设备第10部分:危险场所分类的附录B。附录D、E放散化学物质车间及压缩厂房的换气次数在附录D、E中给出了某些化学物质和有机溶剂的车间以及压缩机厂房的大约通风换气次数。该附录的制定是在多年来沿用前苏联化工车间采暖通风设计指示中给出的通风换气次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的。近年来我国的环保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各大化工企业都建立了环保监测部门,化工

45、系统曾对54个化工企业的七种化工产品作了测定,为评定通风效果提供了数据。我们仅以其中两个化学物质即苯和氯乙烯的测试情况为例进行分析。苯的测点671个,取样2693次,在不同的操作岗位上测得苯的浓度平均值为31.63mg/旷,(其中在于工刷潦和喷潘的岗位上以及在通风不好的搬运岗位上,都出现了浓度超标的情况),在有良好的通风措施情况下,均能保持在卫生容许浓度以下。按8次换气通风设计的北方某化工厂苯蒸儒工段,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为30.6mg/m3(卫生标准为40mg/旷)。华北某化工厂则为16. 18mg/旷。都满足了卫生要求。而有些化工厂在没有通风的情况下超标50倍。因此,我们在规定中基本上肯定了苯

46、的换气次数是8次,基于安全和防爆因素,我们将苯的换气次数定为10次。另外关于氯乙烯,化工系统在测定中做了1690个取样,符合卫生84 标准的合格率占60.37%;在有12次换气通风的华北某化工厂,因工艺流程落后,岗位平均浓度达到44.2mg/m3(卫生标准为30mg/m3) ,鉴于上述情况该厂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造,目前在有12次换气通风的条件下岗位浓度小于lOmg/旷。这一情况说明按12次换气可以满足卫生标准。但是目前已发现氯乙烯为致癌物质,美国已将其容许浓度降至5ppm,我们认为应将通风换气次数提高到20次。对于其它化学物质,我们根据卫生标准的容许浓度,进行排列和推算列表,然后将列表结果与美

47、国资料给出的按化学物质分子量、容许浓度计算出的每磅有害物质需要的稀释空气量做对应比较,各种化学物质的换气次数基本是吻合的。在列表过程中,我们也综合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引进的化工装置采用的通风换气次数。这里必须指出,换气次数的选择,应根据生产规模、流程、生产操作条件的不同有所不同,因此前苏联给出的换气次数表的标题是大约换气次数,而我们所做的工作,限于条件还不可能很深,推荐的换气次数表,只供估算换气量用。我们主张在有条件计算时,通风量应根据有害物量计算求得,这也是本规定在3民1.5及附条B中提出通风量计算方法的宗旨。85 责任编辑章启缰有究川所必川权印川版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化工采暖通凤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HG/T 20698 - 2000 食编辑全国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原化工部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邮政编码:100013 印刷秦皇岛市晨欣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21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HG化工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