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5242-2010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200393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 T 5242-2010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DL T 5242-2010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DL T 5242-2010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DL T 5242-2010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DL T 5242-2010 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L ICS 29.240.10 K44 备案号:J1055一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242 - 2010 P 35kV -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rules for designing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quipment in 35kV,._, 220kV substations it)(ill- OFON-N寸创的H叫同155123.86 销售分类建议:规程规范/电力工程/供用电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35kV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242 - 2010 *

2、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三里河路6号100044 ht:/ /) 北京博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1AHJ月2010年9月第一版2010年9月北京第次印刷850毫米X1l68毫米32开本3.25印张82千字印数0001-3000册2010-10-01实施发布国家能源局2010-05-24发布定价14.00元敬告读者本书封面贴有防伪标签,加热后中心图案消失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版权专有翻印必究1户统一书号155123 86 r一一一-.-一-一一一寸二一DL/T 5242一-2010 目次 II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65 系统要求.7.76

3、接线97 电器和导体选择.128 安装与布置.209 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和自动投切.2310 防火、通风与采暖.29附录A(规范性附录)无功补偿装置接线图.32附录B(规范性附录)计算公式.36 条文说明.;.39DL/T 5242一-2010 刚吕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J739号)的安排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济南迪生电子电气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东北电力

4、设计院、北京电力设计院、沈阳电力勘测设计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宏德、袁智强、吕伟强、孙士民、张利、张东江、曹林放、潘东华、汪亚伦、杨益芹、汪筝、徐劲松、梁学宇、孙国庆。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1号,100761)。II DL/T 5242一201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35kV220kV变电站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10kV66kV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并联电抗器装置、静止无功补偿器装置、静止无功发生器装置的工程设计。本标准适用于35kV220kV新建变电站,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DL / T 5242 - 2010 2规

5、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984 高压交流断路器(IEC62271-100: 2001 , MOD)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T 2900.16 电工术语电力电容器IEC60050 (436): 1990, NEQJ GB/T 11024 (所有部分)标称电压l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2 GB/T 14549 电

6、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DL!T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lT 840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DL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lT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lT 5352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325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DL/ T 5242 - 2010 3术语和定义GB/T 2900.1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0.1 单台电容器capacitor unit 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3.0.2 集合式电容器assem

7、bling capacitor 将单台电容器集装于一个容器或油箱中的电容器。3.0.3 电容器组capacitor bank 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电容器。3.0.4 井联电容器装置installation of shunt capacitors 由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设备组成,并联连接于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能完成独立投运的一套设备。3.0.5 电抗器reactor 由于其电感而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电器。3.0.6 井联电抗器shunt reactor 并联连接在系统中,用以补偿电容电流的电抗器。3.0.7 空心电抗器reactor with air core 一种无铁心的电抗器。3

8、 ?一一一-一-、F一了一严DL/T 5242 - 2010 3.0.8 铁心电抗器reactor with iron core 由绕组和自成闭环的铁心(含小气隙)构成的电抗器。3.0.9 半心电抗器reactor with half iron core 含有铁心,但沿铁心不构成闭合磁路的电抗器。3.0.10 油浸式电抗器oil-immersed type reactor 浸渍于绝缘泊中的电抗器。3.0.11 干式电抗器dry-句pereactor 不浸于绝缘油中的电抗器。3.0.12 串联电抗器series reactor 串接于并联电容器组回路中的电抗器。3.0.13 电抗率reactan

9、ce ratio 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与并联电容器组的容抗之比,以百分数表刁。3.0.14 井联电抗器装置installation of shunt reactors 由并联电抗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设备组成,并联连接于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能完成独立投运的一套设备。3.0.15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thyristor-controlled reactor 一种与晶闸管串联连接并可连续调节无功功率的并联电抗器。3.0.16 磁控电抗器(MCR)magnetically-controlled reactor 一种通过改变电抗器铁心的磁通密度来实现自身电抗值调节4 DL/T 5242 - 201

10、0 的电抗器。3.0.17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static var compensar 无运动元件,能够跟踪系统要求,可连续调节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的成套补偿装置。3.0.18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static compensator 无运动元件,能够跟踪系统要求,连续发出所需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其输出可独立于交流系统电压的装置,亦称为静止同步发电机。3.0.19 晌应时间response time 在任何超调之前,从控制信号的阶跃变化输入到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达到要求输出的90%的持续时间。3.0.20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installation of static com

11、pensators 静止无功补偿器和静止无功发生器装置的总称。3.0.21 无功补偿装置reactive compensation equipment 用于补偿容性或感性无功的装置总称。5 4一号.-千山 DL/ T 5242 - 2010 4总则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谐波水平、负荷特性、环境情况、运行检修要求和实际经验等,合理地选择装置型式,确定补偿容量、电压等级、补偿方式、接线方式、布置型式及控制、保护方式。设计中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运行检修方便。6 DL/ T 5242 - 2010 5系统要求5.0.1 各级电压无功补偿应根

12、据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确定。5.0.2 变电站内装设的感性和容性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和型式,应根据电力系统近、远期调相调压、电力系统稳定、电能质量标准的需要选择,同时考虑敏感和波动负荷对电能质量的影响。5.0.3 无功补偿装置应优先考虑采用投资省、损耗小、可分组投切的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为满足系统稳定和电能质量要求而需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或静止无功发生器时,应通过技术经济及环境因素等综合比较确定。5.0.4 变电站内用于补偿输电线路充电功率的并联电抗器一般装在主变压器低压侧,需要时也可装在高压侧。5.0.5 并联电容器装置一般装设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当条件允许时,应装设在变压器的主要负荷侧。

13、5.0.6 变电站内装设的并联电容器组和并联电抗器组的补偿容量,不宜超过主变压器容量的30%。无功补偿装置应按最终规模设计,并宜根据无功负荷增长和电网结构变化分期装设。5.0.7 综合考虑简化接线、节省技资、提高设备补偿效益,对并联电容器组和并联电抗器组进行合理分组,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分组数。5.0.7.1 电容器分组装置在不同组合方式下投切时,不得引起高次谐波谐振和有危害的谐波放大。5.0.7.2 投切一组电容器或电抗器所引起接入母线电压的变动值,不宜超过其额定电压的2.5%。5.0.8 根据电容器组合闸涌流、系统谐波情况以及对系统和电容7 二一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一一才F阳lL/T 5242

14、一-2010 器组的影响等方面的验算确定分组技切的并联电容器组的电抗率。当变电站无谐波实测值时,可按GB/T14549中规定的各级电压母线的谐波电压畸变率及谐波电流允许值计算。5.0.9 静止无功补偿器中电容器组的设计应避免与其他静止无功补偿支路及系统电源侧产生谐振。8 DL/T 5242一20106接线6.1一般规定6.1.1 无功补偿装置的额定电压应与其接入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运行电压相配合,符合安全经济原则。6.1.2 无功补偿装置的接线方式应根据补偿性质、设备特点和分组数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安全可靠、节约投资、运行维护方便和有利于分期扩建、改建等要求。6.1.3 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直

15、接接入母线的接线方式。当该母线上有供电线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设置无功补偿装置专用母线的接线方式。6.1.4 无功补偿装置的接线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l 任一组无功补偿装置故障不应导致主变压器切除。2 无功补偿装置应装设总断路器或分组断路器,装设总断路器时各组无功补偿装置可装设负荷开关、今断路器或其他开关电器。6.1.5 多台主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之间不宜装设相互切换的设施。6.1.6 静止无功补偿器或静止无功发生器应连接在主变压器低压侧或单独采用降压(连接)变压器接在主要负荷侧或低压侧。6.2 井联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的接线方式6.2.1 并联电容器组可采用单星形接线或双星形接线。在中性点

16、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不应接地。6.2.2 并联电容器装置应在每组回路中设置串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装设在电容器的电源侧或中性点侧,应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接线方式、电抗器的耐受动、热稳定电流及母线短路容量等经9 DL/T 5242 2010 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常见接线方式见附录A图A.1。6.2.3 并联电容器装置应设置满足电容器投切要求的专用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等,分组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等不能满足开断短路的要求时,应增设开断短路用的总断路器。6.2.4 当电容器的外壳直接接地时,保护单台电容器的专用外部熔断器应接于电源侧。6.2.5 当电容器组需自动投切或单台电容器无内放电电阻

17、时,必须加装专用放电器件,放电器件的首尾端子应与电容器组对应端子直接连接。6.2.6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避雷器可采用相对地或中性点接线方式,中性点避雷器应校核放电容量。6.2.7 并联电容器装置宜在其电源侧和中性点侧设置检修接地开关,当中性点侧装设接地开关有困难时,也可采用接地端子等其他检修接地措施。6.3 并联电抗器及其配套设备的接线方式6.3.1 并联电抗器回路应装设断路器。6.3.2 用于保护电抗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应装设在断路器的并联电抗器侧。6.3.3 并联电抗器宜采用星形接线方式。6.4字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接线方式6.4.1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单独的升压变压器或变压器的低压绕组经断路

18、器与系统相连。接线方式见附录A图A.2图A.4。6.4.2 当有静止无功补偿器或静止无功发生器时,断路器的装设原则应符合下列条件:1 SVC主回路装设总断路器,分支回路宜装设负荷开关,TCR回路可不装设负荷开关:当不装设总断路器时,各分支回路均应装设断路器。10 一DLI T 5242 - 2010 2 TCR回路与谐波滤波器回路应固定连接在一起。3 静止无功发生器主回路应装设断路器,断路器具有开断最大容性短路故障的能力。6.4.3 各次谐波滤波器中的电容器组及电抗器装置接线可参照本章有关条款要求。11 DL/T 5242 - 2010 7电器和导体选择7.1一般规定7.1.1 无功补偿装置中

19、的导体和电器选择均应符合DL/T5222的有关规定。7.1.2 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器和导体,应根据其技术条件及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选择和校验。7.1.3 无功补偿装置的电器和导体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短路故障及操作过程的要求。7. 1. 4 无功补偿装置总回路和分回路的电器和导体选择时,回路工作电流应按稳态过电流最大值确定,电容器过电流倍数为回路额定电流的1.30倍。7.1.5 无功补偿装置的绝缘水平,应与变电站中同级电压的其他电气设备相一致。7.1.6 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分组结构,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尺寸,节约占地。7.2并联电容器7.2.1 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20、组成并联电容器组的并联电容器,可选用单台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单组容量较大时,宜选用单台容量较大的电容器。2 设置在特殊环境中的电容器,均应满足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7.2.2 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l 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宜与安装处的母线实际运行电压计12 DL/T 5242一一2010入因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稳态电压升高相适应。2 电容器在运行中应能承受1.10倍额定电压的长期工频过电压。3 静止无功补偿器中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7.2.3 电容器的稳态过电流允许值应为其额定电流的1.30倍。对于具有最大电容正偏差的电容器,其过电流允许值应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7

21、倍。7.2.4 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选择,应根据电容器装置设计容量和每相电容器串联段数和并联台数确定,井宜在电容器产品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7.2.5 电容器的绝缘水平,应满足电容器组接线方式确定的串并联组合、安装方式要求等,根据电容器产品标准选取。7.2.6 单台电容器的技术条件应满足GB/T11024和DL/T840的要求。7.3井联电抗器7.3.1 并联电抗器选型时,可采用干式空心、半心并联电抗器或油浸铁心并联电抗器,户内布置时也可采用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但应进行技术、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比较。7.3.2 并联电抗器三相间感抗偏差值不应大于土2%,每相偏差不应大于额定值的土5%。7.3.

22、3 井联电抗器总损耗值不宜大于额定容量的0.5%。7.3.4 并联电抗器在外施电压为1.10倍最高工作电压时,其伏安、J特性仍为线性。7.3.5 并联电抗器的绝缘水平应符合DL/T620中的规定,其中性点为全绝缘。7.3.6 井联电抗器的噪声水平,油浸铁心式不应超过75dB(A); 干式壁心不应超过60dB(A);干式半心不应超过65dB(A);干13 DL/ T 5242 - 2010 式铁心不应超过62dB(A)。7.3.7 当感性无功需要调节时可选择磁控电抗器,但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7.4串联电抗器7.4.1 串联电抗器一般采用干式电抗器,安装在户内的串联电抗器宜采用干式铁心电抗器。7

23、.4.2 用于限制合闸涌流的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一般按不大于1%选择:用于限制5次及以上谐波,串联电抗率可取4.5%6%;限制3次及以上谐波,串联电抗率可取12%。7.4.3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值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额定电流下电抗值的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0+5.0%。2 空心干式电抗器在所允许的过电流下的电抗值应等于其额定电流下的电抗值。3 铁心电抗器在1.30倍额定电流下的电抗值应不低于额定值,在1.80倍额定电流下其电抗值下降应不超过5%。4 电抗器每相电抗值的偏差应不超过三相平均值的土2%。7.4.4 串联电抗器的过负荷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能在1.10倍额定电压下连续运行。2

24、应能在1.30倍额定电流下连续运行。7.4.5 串联电抗器的最大短时允许电流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抗率在4.5%及以上的串联电抗器,应能承受25倍额定电流、持续28而不产生任何热的和机械的损伤。2 电抗率小于4.5%的串联电抗器,应与制造厂协商确定最大短时允许电流值,但不得低于7.4.5第1款的要求。7.4.6 串联电抗器的绝缘水平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地面安装的串联电抗器绝缘水平应符合表7.4.6-1的要求。14 DL/ T 5242 - 2010 表7.4.6-1地面安装的串联电抗器绝缘水平额定电压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 (干、湿,roin,有效值)( 1.2/501血

25、,峰值)kV kV 10 30 95 20 50 125 35 80 200 66 140 325 2 安装于绝缘台架上的铁心串联电抗器绝缘水平应符合表7.4.6-2的要求。表7.4.6-2绝缘台架上安装的铁心串联电抗器绝缘水平额定电压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 (干、湿,min,有效值)( 1.2/50J.lS峰值)kV kV 35 50 125 66 80 200 7.4.7 串联电抗器的噪声水平不应超过65dB (A)。7.5开关电器7.5.1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断路器应选择真空断路器或SF6断路器,断路器技术性能应满足GB1984的要求,当不要求开断短路电流时可选择其他

26、开关电器,但均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具备频繁操作的性能。2 合分时触头弹跳均应不大于限定值,开断时不应出现重击穿,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有操作过电压的防护措施。3 应能承受关合涌流和工频短路电流,以及电容器高频涌流的联合作用。DL/T 5242 2010 7.5.2 用于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开关电器的长期容性允许电流,应不小于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0倍。7.5.3 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总断路器应具有投切其所连接的全部无功补偿装置最大输出电流和短路电流的能力。7.5.4 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断路器,除应考虑开断系统短路电流外,还需考虑并联电容器组的放电电流的影响。在选择其动稳定电流时应叠加电容器的放电

27、冲击电流值。在选择其遮断容量时,应叠加电容器相应的放电衰减电流值。7.5.5 为防止过高的操作过电压,电容器回路应采用不重击穿的断路器或负荷开关。7.5.6 当井联电抗器回路采用的断路器会产生较高截流过电压时,应力日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加以保护。7.5.7 其他投切设备应满足相关的要求。7.6熔断器7.6.1 单台电容器保护用外部熔断器应采用专用的熔断器。7.6.2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最高工作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1.10倍。7.6.3 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按不小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7倍,并不大于1.50倍进行选择。7.6.4 熔断器的耐爆能量应不小于15kJ/(kW.

28、 s)。7.7电容器放电器件7.7.1 放电线圈应采用电容器组专用v的油浸或干式放电线圈。油浸式放电线圈应为全密封结构,产品内部压力应满足使用环境温度变化的要求。7.7.2 放电线圈的绝缘水平应根据设备安装方式确定:安装在地面上的放电线圈,额定绝缘水平应不低于同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的额定绝缘水平:安装在绝缘框(台)架上的放电线圈,其额定绝16 DL/T 5242一-2010 缘水平应与安装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的电容器组的额定绝缘水平一致。7.7.3 放电线圈的放电时间应能满足电容器组脱开电源后,在5s内将电容器组的剩余电压降至50V及以下。7.7.4 放电线圈的容量应满足在最大放电容量下放电时的

29、热稳定要求,当选用带有二二次线圈的放电线圈时尚应满足二次负荷及电压变比误差的要求。7.7.5 放电线圈的中性点应为全绝缘,并有套管引出。7.8避雷器7.8.1 并联电容器装置操作过电压保护用避雷器,应选用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7.82 选择保护并联电容器装置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应考虑系统单相接地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7.8.3 设计中应校验避雷器通流容量以确保运行安全。7.9静止无功补偿装置7.9.1 应对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暂态及动态稳定、谐波、暂态过电压下的性能作出评价,以保证静止无功补偿装置中各组件或部件在各种系统扰动下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7.9.2 应对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在最严重

30、运行情况下引起的电压畸变和谐波电流值作出评价,包括非特征谐波的影响,应合理选择谐波滤波器的电气参数,以保证在正常运行时的谐波指标满足GB/T 14549有关条款的要求。7.9.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由强制停电造成的年可用率不应低于96%,强制停电的次数不应多于5次。7.9.4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室外噪声不应大于65dB(A)。7.9.5 滤波电容器组额定电压的选取应考虑下列因素:1 串联电抗器引起的滤波电容器工频电压升高。17 DL/T 5242一-2010 2 谐波滤波器接入点的系统最高运行电压。3 谐波引起的滤波电容器电压升高。7.9.6 谐波滤波器装置中的滤波电容器稳态过电流允许值应满足第

31、7.2.3条的要求,或由用户和制造厂协商确定:其他电器的稳态过电流允许值不应小于滤波电容器的稳态过电流允许值。7.9.7 为降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费用,在选型时,应考虑其损耗特性,并对静止补偿装置的损耗进行经济性分析。7.9.8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正常运行时工作人员需要进入的地方,磁场强度应低于2mT。7.10阀体7.10.1 阀体和所有相关设备的设计应耐受系统稳态及暂态运行相关的电压和电流应力,其中过电流应满足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最大的故障电流。7.10.2 阀体冷却系统必须保证半导体元件的正常运行,冷却方式可采用水冷或其他介质的冷却,冷却系统中用的风扇和水泵应设有100%的备用。7.10.3

32、 阀单元的冗余最少为10%,但每相阀单元的冗余不少于1个。阀体的性能和保护要求应满足所有冗余阀单元短路的情况。7.10.4 密闭循环去离子纯水冷却系统的J正常运行水阻率应不低于5MQ/cm,异常情况下不低于3Mntcm。7.10.5 失效水冷元件的更换应在不打开冷却水回路的情况下进行。7.10.6 噪声应符合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总体要求。7.11导体与其他7.11.1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回路,应按1.30倍并联电容器组额定电流选择回路导体截面,并联电容器组的汇流母线和均压线导线截面与分组回路的导体截面相同。18 DL I T 5242 - 2010 7.1 1.2 单台电容器至母线或熔断器的连

33、接线应采用软导线,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0倍。7.11.3 双星形电容器组的中性点连接线和桥形接线电容器组的桥连接线,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7.11.4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所有连接导体除了应满足长期允许电流的要求,还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要求。7.11.5 用于电容器装置电流不平衡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 额定电压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2 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最大稳态不平衡电流。3 应能承受故障状态下的短路电流和高频涌放电流。4 准确等级可按继电保护要求确定。7.11.6 用于电容器装置的支柱绝缘子,应按电压等级、泄漏距离、机械荷载等技术条件选

34、择和校验。7.11.7 TCR回路、滤波器回路及用于谐波补偿目的的STATCOM回路的连接线的长期允许电流,应考虑、由于谐波电流带来的涡流和集肤效应导致的热效应,不应小于该回路包含长期和短时基波及谐波电流在内的最大允许过电流,并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19 一十十二一一一一-_.-一DL/T 5242 - 2010 8安装与布置8.1一般规定8.1.1 无功补偿装置及其配电装置的带电距离应满足DUT5352 的要求。8.1.2 无功补偿装置的布置和安装设计,应利于分期扩建、通风散热、运行巡视、便于维护检修和更换设备。8.1.3 无功补偿装置的布置形式,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设备性能和当地实践经

35、验,选择户外或户内布置。8.1 .4 户内布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宜设置防止凝露引起污闪事故的措施。8.1.5 户内无功补偿装置宜独立布置。8.2并联电容器组8.2.1 电容器组的布置,可分相设置独立的框(台)架,也可采用柜式成套装置。8.2.2 大容量并联电容器装置宜采用多层、分相布置方式。分层布置的电容器组框(台)架,不宜超过3层,每层不应超过2排,四周和层间不得设置隔板。当电容器超过3层时,宜采用横放电容器及相应布置结构。8.2.3 电容器组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应符合表8.2.3的规定。电容器组的安装设计最小尺寸mm 装置顶部至屋顶净距1000 20 DL/T 5242一-2010 8.2.4

36、 户内、外布置的电容器组,在其四周或一侧应设置维护通道,其宽度(净距)不应小于1200mm。维护通道与电容器间应设置网状遮栏,其高度按DL/T5352规定不应低于1700mmo当电容器采用柜式结构双排布置时,相互之间的维护通道宜按单侧门宽加800mm设计,最小只寸不得小于1200mm。电容器框架与墙或框架间应设置检修通道。停电后打开网门方能进行检修和更换设备的通道,其宽度不宜小于1000mm。电容器在框架上单排安装时,框架与墙之间不设检修通道,可靠墙布置。注:1 维护通道系指正常运行时巡视、停电后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换设备的通道。2 检修通道系指停电后维护检修工作使用的通道。8.2.5 电容器组的

37、绝缘水平,应与电网绝缘水平相配合。电容器与电网绝缘水平一致时,应将电容器外壳和框(台)架可靠连接并接地:当电容器绝缘水平低于电网的绝缘水平时,应将电容器安装在与电网绝缘水平相一致的绝缘框(台)架上,绝缘框(台)架应与中间电位相连接,电容器的外壳应与框(台)架可靠连接。各并联段框(台)架之间应无电的连接。电容器组的绝缘台架应分相设置。48.2.6 电容器套管相互之间和电容器套管至母线或熔断器的连接线,应采用软导线连接,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 严禁直接利用电容器套管连接或支撑硬母线。单套管电容器组的连接壳体导线,应采用软导线由壳体端子上引接。2 熔断器应安装在通道侧,熔断后应有明显标志。8.2.7

38、并联电容器装置,可根据周围环境鸟、鼠、蛇类等小动物活动的情况,设置防侵袭的封培、围栏和网栏等设施。8.2.8 凡不与地绝缘的每个电容器的外壳及电容器的框(台架均应接地:凡与地绝缘的电容器的外壳均应接到固定的电位上。未装设接地开关的电容器装置应设便于挂接地线的端子。8.2.9 电容器装置的钢构架应采取镀辞、刷漆等防锈措施。21 DL/T 5242 - 2010 8.3电抗器8.3.1 干式铁心串、并联电抗器,宜采用户内布置方式。铁心电抗器布置在户内时,应考虑电抗器的防振动措施。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宜布置在户外,空心并联电抗器宜分相中型布置或品字形布置。8.3.2 干式空心串、并联电抗器对其四周、上

39、部、下部和基础中的金属构件的距离,以及形成闭合回路的金属构件的距离,均应满足防电磁感应的要求。8.3.3 空心串、并联电抗器的围网、围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选用非金属材料。8.3.4 当空心电抗器布置在户内时,为防止电抗器对二次微机保护及其他弱电设备的电磁干扰,应避免电抗器与易受干扰的弱电设备上、下布置或水平相邻靠近布置,当无法避免时必须采取防电磁干扰的措施。8.3.5 干式空心串、并联电抗器的板形引接线宜立放布置,电抗器所有组件的零部件宜采用不锈钢螺栓连接。8.3.6 干式空心串、并联电抗器的支撑绝缘子接地,应采用放射形或开口环形,并应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8.4静止无功补偿装置8.4.1 静

40、止无功补偿装置阀体应采用户内(阀厅)布置,阀厅应采取电磁屏蔽措施。8.4.2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阀体的冷却系统,除热交换器外,均宜采用户内布置,根据总体布局尽量与阀厅就近布置。8.4.3 电抗器一般为户外布置。对于大容量单相空心电抗器,布置时应满足8.3.2条要求。8.4.4 直流励磁饱和电抗器一般为户外布置。8.4.5 光纤的铺设应考虑能够耐受的机械应力,拉力、弯曲半径应满足要求,且信号衰减也应满足要求。22 DL / T 5242 - 2010 9 二次接线、继电保护和自动投切9.1一般规定9,1.1 变电站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抗器、并联电容器和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的二次接线(包括控

41、制、信号、测量)、继电保护和自动投切等的设计,应与变电站其他部分的相应设计统一考虑,必须满足安全可靠、协调配合和便于使用的要求。变电站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微机型保护和计算机进行监控。9.2控制9.2.1 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宜由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集中控制: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独立的就地控制保护装置,应具备计算、自动调节、监视、保护、通信、启动、停止、顺序控制、文件记录等功能,同时在主控制室应具有远方投切和调整的功能: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冷却系统(例如晶闸管用的冷却系统电动机)可就地和远程控制。9.2.2 无功补偿装置的断路器应由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控制。9.2.3 无功补偿装置的隔

42、离开关、接地开关以及网门,应具有五防功能,以达到防止误操作的目的。9.2.4 无功补偿装置的监视、控制、保护用直流电源应使用变电站内的直流电源。9.3信口可9.3.1 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应接入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的信号系统。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可根据需要设置专用信号系统,在设DL/T 5242一-2010 置专用信号系统时,除发出就地信号外,还应将有关信号接入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9.3.2 无功补偿装置应分别装设反映故障跳闸的信号、异常运行的报警信号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信号。9.3.3 与各种无功补偿装置有关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应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测控装置。9.3.4 对需要远距离传输至各级调度的信

43、息,可根据DLlT5003、DLlT 5002和所属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要求执行。9.4测量9.4.1 应对并联电容器和低压并联电抗器的下列电量进行测量,测量装置宜采用交流采样:1 总回路及分组回路中各相电流。2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的母线上,接有无功补偿装置时,应测量用于绝缘检查的3个相电压和相间电压。3 应测量总回路的无功功率和无功电能。当总回路之下同时接有并联电容器和低压并联电抗器时,应分别测量和计量容性和感性电能。9.4.2 测量装置应满足各无功补偿设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允许耐受的最高电压的要求。9.4.3 静止无功补偿器或静止无功发生器就地应测量下列电气量:24 1 一路参考电压(

44、一般为中压侧)02 一路主变压器中压侧电压。3 中间变压器高压侧的各相电流。4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各分组电容器回路的各相或一相电流。5 总回路双方向无功功率。6 所接的母线电压。7 冷却系统主要部件的运行状态,并具备信号上传和远程控DL/T 5242一-2010 制功能。9.4.4 静止无功补偿器或静止无功发生器在监控系统中应测量下列电气量:1 一路参考电压(一般为中压侧)。2 中间变压器高压侧的各相电流。3 分组电容器回路的各相或一相电流。4 对总回路的测量,可参照本标准9.4.1执行。9.5并联电容器保护9.5.1 单台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可由内熔丝或外烙断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实现。单台电容器当设

45、置专用的外熔断器作为内部故障及引出线的短路保护时,熔断器应有动作指示。9.5.2 并联电容器组的继电保护装置,应对下列故障和异常运行方式,分别作出有选择性的切除或发出信号:1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短路。2 电容器组和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短路。3 电容器组中某一故障电容器切除后所引起的剩余电容器的过电压。4 电容器组的单相接地故障。5 电容器组过电压。6 电容器组所连接的母线失压。7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容器组,各相对中性点的单相短路。8 当发生谐波谐振放大引起的电压或电流超过限值时。9.5.3 并联电容器组可装设电流保护,保护设速断和过流两段,保护动作于跳闸。9.5.4 并联电容器组内部故障,按并联

46、电容器组的不同接线方式,分别采用下列类型保护装置:l 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采用开口三角零序电压保护(接线图见附录A图A.5)。25 一二十一二二一二一4、飞DL/T 5242 - 2010 2 多段串并联星形电容器组可采用桥式差电流保护或采用电压差动保护(接线图见附录A图A.6)。3 双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采用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接线图见附录A图A.7)。9.5.5 并联电容器组应设置母线过电压保护,保护动作值按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0倍整定,动作后带时限切除电容器组。9.5.6 并联电容器组应设置母线失压保护。当母线电压降到额定值的60%时,失压保护动作后带时限切除全部失压的电容器组。9

47、.5.7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的电容器发生-点接地故障时应发出信号。对于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的系统,发生点接地故障时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动作带时限切除故障电容器组。9.5.8 对于多组并联电容器组的无功补偿装置应装设总保护和电容器组分保护,总保护应装设短路保护,电容器组分保护应装设故障保护。多电容器组的无功补偿装置保护示意图见附录A图A.8和图A.9。总保护和电容器组分保护应满足如下要求:1 总保护对整套无功补偿装置的一次设备以及引线电缆、套管的过流和短路进行保护,保护分为速断和过流保护。2 电容器组分保护,对电容器组的内部故障进行保护,保护类型依据9.5.4进行选择。同时设过流保护。9.5.9 对油浸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应装设压力释放和油温保护,压力释放动作于跳闹或信号,油温保护动作于信号。9.6井联电抗器保护9.6.1 对低压并联电抗器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状态,应装设相应的保护:26 1 绕组的单相接地和匣间短路。2 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3 过负荷。DL/T 5242一一20104 油面过低(油浸式)05 泊温过高(油浸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DL电力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