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52-2014 1 500 1 1000 1 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pdf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24164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3.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552-2014 1 500 1 1000 1 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DB33 T 552-2014 1 500 1 1000 1 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DB33 T 552-2014 1 500 1 1000 1 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DB33 T 552-2014 1 500 1 1000 1 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DB33 T 552-2014 1 500 1 1000 1 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7.040 A 76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552 2014 代替 DB33/T 552 2005 1 500 1 1000 1 2000 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1:500 1:1000 & 1:2000 digital topographic maps 2014 - 09 - 03 发布 2014 - 10 - 03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552 2014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1 4 总则 . 2 4.1 测量基准 . 2 4.2 精度衡量指标 . 2 4.3 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先进性、科学性 . 2 5 平面控制测量 . 2 5.1 一般规定 . 2 5.2 卫星定位测量 . 3 5.3 边角组合网测量 . 6 5.4 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 . 6 5.5 RTK 平面控制测量 . 6 6 高程控制测量 . 8 6.1 一般规定 . 8 6.2 水准路线的布设 . 8 6.3 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 9 6.4 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 9 6.5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 10 6.6 RTK 高程控制测量 . 11 7 坐标系统转换 . 11 7.1 一般规定

3、 . 11 7.2 转换方法与技术要求 . 12 8 数字地形图测绘 . 12 8.1 基本要求 . 12 8.2 图根控制测量 . 15 8.3 外业数据采集 . 17 8.4 航测法成图 . 18 8.5 地形图要素表示 . 19 8.6 地形图要素分层与设色 . 24 9 数字地形图要素表达 . 24 10 数字地形图元数据 . 24 DB33/T 552 2014 II 10.1 元数据 . 24 10.2 元数据文件的记录 . 24 10.3 其它要求 . 25 11 成果检查与提交 . 25 11.1 成果检查 . 25 11.2 提 交的资料清单 . 2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4、 大地坐标系有关参数 . 2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坐标转换主要方法 . 27 附录 C(规范性 附录) 房屋建筑结构分类表 . 28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地形图数据分层及层包含内容 . 29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数字地形图元数据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 30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1 500 数字地形图样例 . 32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1 1000 数字地形图样例 . 33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1 2000 数字地形图样例 . 34 DB33/T 552 2014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3/T 552 200

5、5。 本标准与 DB33/T 552 2005相比 较 ,除编辑性修改外 , 主要变化如下 : 采用了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 增加了 RTK控制测量 技术要求; 增加了坐标系转换技术要求; 增加 了 航测成图相关 技术要求 ; 增加了附录 A(规范性附录)大地坐标系有关说明; 增加了附录 B(规范性附录)坐标转换主要方法; 删除了原附录 A(资料性附录)半测回高差互差及测回间高差互差限差 h允 速查表; 修 改了原附录 B(规范性附录)房屋建筑结构分类表; 修改了原附录 C(规范性附录)要素数据分类(大类、中类); 删除了原附录 D(规范性附录)基础要素数据分类(小类); 删除了原附录

6、E(规范性附录)辅助要素类型编码; 修改了原附录 F(规范性附录)基础数字地形图元数据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本标准由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 本标准 参与 起草单位: 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省第二测绘院、浙江省测绘大队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陆军、汤建国、 葛中华 、 盛志鹏、 王永乔 、陈炎钊、杨一挺、盛辉、苏立钱、胡正伟、 尚卫强 。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DB33/T 552-2005。 DB33/T 552 2014 1 1 500 1 1000 1 2000 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1 500

7、、 1 1000、 1 2000比例尺 数字地形图 成图 的内容、方法 、成果等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数字地形图测绘 ,工程项目 的地形 图 测绘 亦 可参照执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917 公路线路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 GB/T 7930 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7931 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 12897 国家一

8、、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4912 1 500 1 1000 1 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7694 地理信息术语 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测量规范 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1部分: 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 品元数 据 CH/T 2009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 RTK)技术规范 CJJ/T 8 城市测量规范 CJJ/T 7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9、 DB33/T 81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 3 术语 和定 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CGCS2000 由国家建立的高精度、动态、实用统一的地心大地坐标系,包括 原 点 、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 4个基本参数。其原点 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 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 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

10、考子午线与地 球赤道面(历DB33/T 552 2014 2 元 2000.0)的交点, Y轴与 Z轴、 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尺度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地球椭球 4个基本参数为长半轴、扁率、地心引力常数和自转角速度。 GB/T 17159 2009 大地测量术语 3.80 3.2 全球 导航 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采 用 全球导航卫星 无线电导航技术确定时间和目标空间位置的系统。目前主要包括 GPS、 GLONASS、GALILEO、中国的北斗 卫星定位系统 (COMPASS)等。 4 总则 4.1 测量基准 4

11、.1.1 坐标系统 应 采 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 若采用其它坐标系,应建立与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的转换关系。 4.1.2 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高程基准 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4.1.3 时间系统宜采用协调世界时 UTC, 如采用北京时间,应考虑时区差与 UTC 进行换算。 4.2 精度衡量指标 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指标, 2倍 中误差作为限差。 4.3 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先进性、科学性 鼓励采用 科学、 先进、 高效 的新技术和 新 方法,但应满足 本标准 规定 的 地形图 精度要求 。 5 平面控制测量 5.1 一般规定 5.1.1 平面坐标系 采用统

12、一的平面坐标系统, 并 符合下列规定: a) 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应大于 2.5cm/km; b) 当采用地方平面坐标系统时,应与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建立联系。 5.1.2 平面控制网布设 平面控制网一般 应优先 布设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也可采用 常规边角组合网 或 导线网 等形式。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允许越级布网。 5.1.3 等级划分 平面控制网等级划分为二、三、四等与一、二级。 5.1.4 点位精度 平面控制网点位精度 要求如下 : DB33/T 552 2014 3 a) 四等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应 5cm; b) 一 、 二级平面控制网最

13、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点位中 误差 应 5cm。 5.1.5 控制点标石选埋 5.1.5.1 控制点选点 要求 见 CJJ/T 8 选点与埋石 的有关规定 。 5.1.5.2 平面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其中 一、 二等平面控制点应埋设柱石和盘石, 柱石中心和盘石 中心的偏离值应小于 3mm,也可建造观测墩;三 、 四等平面控制点可只埋设柱石。 5.1.5.3 各等级平面控制点的标石兼 作 水准标石时,应按照水准标石要求埋设,标志中心应有明显的中心点。 5.1.6 控制点密度 5.1.6.1 各等 级 控制点的密度 应 满足 测区 下 一 级控制网的布设要求, 综合考虑 成图方法、成图比例尺等因素。

14、 5.1.6.2 一、二级控制点的密度 应区分 成图比例尺, 并兼顾 地形类别复杂程度 , 平均每 平方千米点数(含各高等级控制点) 不应少于 表 1 的 要求 。航测成图时,各等级控制点密度 可根据 像控测量的要求另行 规定 。 表 1 等级控制点密度 成图比例尺 1 500 1 1000 1 2000 最少点数 8 4 1 5.2 卫星定位测量 5.2.1 各等级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用 式 ( 1) 计算 。 )( 22 dba ( 1) 式中: 基线测量中误差, 单位为毫米( mm) ; a 固定误差, 单 位为毫米( mm) ; b 比例误差系数, 单位为每千米毫米(

15、 mm/ km) ; d 相邻点间距, 单位为千米( km) 。 5.2.2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的平均距离、精度指标等应符合表 2 的规定。相邻点基线最小距离不小于平均距离的 1 3;最大距离不大于平均距离的 3 倍。 5.2.3 卫星定位观测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5.2.4 数据预处理 应满足下列要求: a) 二等控制网 应采用卫星精密星历解算基线 ;三等及以下等级可 采用卫星广播星历解算基线 ; b) 基线解算可采用多基线解或单基线解,每个同步观测图形应选定一个起算点 。 起算点 应按 CORS站、已知点坐标 、单点定位结果的先后顺序选择; c) 观测值 须 加对流层延迟

16、改 正,对流层延迟 改 正模型中的气象元素可采用标准气象元素 ; d) 长度在 8km 以 下 的基线应采用双差固定解; 8km 及以上 的基线可在双差固定解和双差浮点解中选择最优解 。 DB33/T 552 2014 4 表 2 卫星定位测量 控制 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平均距离 km a mm b 10-6 mm/ km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二等 9 5 2 1 120 000 三等 5 5 2 1 80 000 四等 2 10 5 1 45 000 一级 0.5 10 5 1 20 000 二级 0.2 10 5 1 10 000 当边长小于 0.2 km 时,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 20

17、mm; 当为 1 1000、 1 2000 成图 进行 卫星定位 测量时其平均距离可适当放长。 表 3 各等级 卫星定位静态 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项 目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卫星高度角 ( ) 15 15 15 15 15 有效观测同类卫星数 4 4 4 4 4 平均重复设站数 2 2 1.6 1.6 1.6 时段长度( min) 90 60 45 40 40 数据采样间隔 ( s) 10 30 10 30 10 30 10 30 10 30 PDOP 值 6 6 6 6 6 异步环或附合线路边数(条) 6 8 10 10 10 一 、 二级点若其高程由 水准或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

18、 方法 测定,时 段长度 可以缩短至表 3 规定 时间的 50%。 5.2.5 数据检验 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采用率宜大于 80%; b) 预处理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 ds 应符合式( 2)的规定 : 22ds ( 2) 式中 : 相应级别规定的 基线测量中误差 , 单位为毫米( mm) 。 c) 卫星定位测量 控制 网 中任何一个三边构成的 同步环闭合差应符合 式 ( 3)的规定 : /5 3Wx /53yW ( 3) /53Wz DB33/T 552 2014 5 d) 卫星定位测量 控制 网外业基线预处理结果,其独立异步环或附合线路坐标闭合差应符合式( 4)的 要求

19、。 2Wx n 2Wy n 2Wz n ( 4) 32Ws n 222=Ws ZYX WWW 式中 : n 闭合环边数 。 5.2.6 平差 分 无约束平差 与 约束平差 ,应满足下列要求。 5.2.6.1 无约束平差 要求 如下 : a) 基线向量检核符合要求后,应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 -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按一个点的 地心 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卫星定位测量网的 无约束平差 ; b) 无约束平差 后应 提供各点在 地心 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改正数和精度信息 ; c)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 VX、 VY、 VZ)应符合 式 ( 5)的要求 。 VX 3

20、 VY 3 ( 5) VZ 3 5.2.6.2 约束平差 要求 如下 : a) 对 无约束平差后的观测值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平差中,可对已知点坐标、已知距离和已知方位进行强制约束或加权约束 ; b) 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粗差剔除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 基线相应改正 数 较差的绝对值( dVX、 dVY、 dVZ)应符合 式 ( 6)的要求 ; dVX 2 dVY 2 ( 6) dVZ 2 DB33/T 552 2014 6 c) 当平差软件不能输出基线向量改正数时,应进行不少于 2 个已知点的部分约束平差,在部分约束平差结果中未作为约束的已知点的坐标与原坐标的点位较

21、差不大于 5cm。 5.3 边角组合网测量 边角组合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边角组合网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5.4 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5的规定 。 表 5 电磁波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闭合环或附合导线总长度 km 平均 边长 km 测 距 中误差 mm 测 角 中误差 ()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水平角观测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 DJ1 DJ2 DJ6 三等 15 3 18 1.5 1 60 000 8 12 3 n 四等 10 1.6 18 2.5 1 40 000 4 6 5 n 一级 3.6 0.3 15 5.0

22、1 14 000 2 4 10 n 二级 2.4 0.2 15 8.0 1 10 000 1 3 16 n 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之间或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导线长 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 0.7 倍 。 当附合导线的总长度短于所规定导线长度的 1 3 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 13 cm。 在平坦、开阔地区导线的总长度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 1.5 倍,但其闭合差不应大于 26 cm。 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 12 条时,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5.5 RTK 平面控制测量 5.5.1 基本 要求 5.5.1.1 RTK 控制测量前, 应按 需要收集测区 高 等级控制点 平面 坐标 、坐

23、标系统转换参数 和高程成果。 5.5.1.2 RTK 平面控制 点按精度分 为一 、 二级。 5.5.1.3 RTK 测量 观测条件 应符合表 6 规定。 等级 平均 边长 km 测距 中误差 mm 测距 相对中误差 所用测距 仪等级 测距测回数 测角 中误差 ( ) 方向观测测回数 三角形 闭合差 ( ) 往 返 DJ1 DJ2 DJ6 二等 9 30 1 300 000 3 3 1.0 12 3.5 4 4 三等 5 30 1 160 000 2 2 1.8 6 9 7 3 3 四等 2 16 1 120 000 1 1 2.5 4 6 9 2 2 一级 1 16 1 60 000 2 5

24、.0 2 6 15 二级 0.5 16 1 30 000 1 10 1 2 30 DB33/T 552 2014 7 表 6 RTK 测量 观测条件基本要求 PDOP 值 截止高度角 15 以上的 卫星个数 观测窗口状态 4 6 良好 4 且 6 5 可用 6 5 不可用 5.5.1.4 经纬度记录精确至 0.000 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 0.001m, 天线高 量 取 精确至0.001m。 5.5.2 技术要求 RTK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7规定。 表 7 RTK 平面控制 测量 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相邻点间 距离 m 点位中误差 cm 边长相对 中误差 与 基准站

25、的 距离 km 观测次数 起算点等级 一级 500 5 1/20 000 5 4 四等及以上 二 级 200 5 1/10 000 5 3 一级及以上 采用单基准站 RTK 测量一级控制点 , 需更换基准站进行观测,每站观测次数不少于 2 次 , 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应不大于 4cm, 取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中数作为结果 。 采用 网络 RTK 测量 可不受流动站到 基准站 距离的限制,但 须 在网络有效 服务 范围内。 5.5.3 RTK 观测 5.5.3.1 流动站不宜 设 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 5.5.3.2 平面 控制测量时 流动站 采用三角架 或带有三角支撑的对

26、中杆 对中, 每次观测 前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 ,当超过 5 分钟 尚 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 信链路, 重新 进行初始化操作。 5.5.3.3 每次作业 开始与 结束前, 应 进行一个 或 一个以上已知点的检核。 5.5.3.4 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 应 重新初始化。 5.5.3.5 在求解 坐标 转换参数时, 应 采用不少于 4 个 高等级 重合点的 两套坐标系成果, 且 所选 重合点分布均匀,能控制整个测区。 5.5.3.6 平面 控制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 2cm。 5.5.3.7 控制点 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 2cm。 5.5.3.8 流动站每次观测历

27、元数应大于 20 个, 各次测量 的 平面坐标较差应 4cm, 取中数作为最终结果。 5.5.3.9 后处理动态测量时,流动站应先在静止状态下 观测 10min 15min,然后在不丢失初始化状态的前提下进行动态测量。 5.5.4 成果检测 DB33/T 552 2014 8 RTK平面控制 测量 成果应进行 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 5 10的外业检测,外业检测 可采用相应等级的 卫星 定位 静态 技术 或 全站仪 检测 等方法 , 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检测结果应满足表 8 的要求。 表 8 RTK 平面控制点检测精度要求 等级 测距中误差 mm 边长较差的相 对误差 测角中误差 (

28、 ) 角度较差限差 ( ) 坐标较差中误差 cm 一级 15 1/14 000 5 14 5 二级 15 1/7 000 8 20 5 5.5.5 其它技术要求 未明确的 其 它技术要求按 CH/T 2009、 GB/T 18314 、 CJJ/T 73执行 。 6 高程控制测量 6.1 一般规定 6.1.1 高程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和卫星定位高程测量等。水准测量的等级分为二、三、四、五等。 6.1.2 首级高程控制网等级的选择应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 、 区域的远景规划 和 水准路线的长短而定 ,一般不应低于四等。 6.1.3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可代替四、五等水准测量

29、。 6.1.4 平坦地区各等级平面控制点的高程一般采用四等及以上等级水准精度要求施测,一、二级导线点的高程可用五等水准精度要求施测。 6.1.5 四等及以上水准网按式 (7)、 (8)要求计算每千米偶然中误差与全中误差。 6.1.6 四等水准网在建成区布设的 , 还须计算其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并满足20mm 的要求。 6.2 水准路线 的 布设 6.2.1 水准路线布设 长度 应符合表 9 的规定。 表 9 各等水准路线布设 长度 要求 单位为千米 设计项目 等级 建成区 其它 地区 水准点间测段长度 二 、 三 、 四等 1 3 3 6 水准环线或附合于高级点间 水准路线的最

30、大长度 二等 400 400 三等 45 150 四等 15 80 五等 12 40 水准网中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 级点之间的 长度 , 建 成 区不应超过表 9 规定的 0.7 倍 ,其它 地区 三等水准路线 结点之间 的距离不超过 70km,四等水准路线 结点之间 的距离不超过 30km,山区可适当放宽 。 高程精度有特殊要求时,可在专业技术设计书中 另行规定 。 DB33/T 552 2014 9 6.2.2 各等水准测量因地形条件限制允许布设水准支线,水准支线长度不超过表 9 规定的 0.7 倍,且必须往返观测,三等及以下可以单程双转点代替往返测。 6.3 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6.3.

31、1 各等水准测量基本精度指标以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 M与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 Mw进行衡量。凡进行往返测的每条水准路线均应按测 段往返高差(或左右路线)不符值计算 M;当测区内水准网形成的水准环数超过 20 个时,还应按环闭合差计算 Mw。 M和 Mw 计算方法见 式 ( 7)和 式 ( 8)。 )4/(/ nLM S ( 7) 式中: n 测段数; Ls 测段长度, 单位为千米( km) ; 测段往返(或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单位为毫米( mm) ; )/(/ NLWWM W ( 8) 式中: N 水准环数; L 水准环线周长, 单位为千米( km) ; W 经过各项改正后的水准环线

32、闭合差, 单位为毫米( mm) 。 6.3.2 各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 表 10 各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单位为毫米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数 中误差 测段、区段、 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环线 闭合差 检测已测段 高差之差 偶然中误差 M 全中误差Mw 平地、丘陵 山地 二等 1.0 2.0 4 Ls 4 L 6 Li 三等 3.0 6.0 12 Ls 8 Ls 12 L 15 L 20 Li 四等 5.0 10.0 20 Ls 14 Ls 20 L 25 L 30 Li 五等 7.5 15.0 30 L 40 Li 注 1:

33、Ls 为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 L 为水准符合路线或环线周长, Li 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均为 km; 注 2: 山地指路线中最大高差超过 400 m 的地区; 注 3: 当水准环线由 不同等级水准路线构成时,闭合差的限差按各等级路线长度分别计算,然后取其平方和的平方根为限差; 注 4: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的限差,对单程及往返检测均适用;检测测段长度小于 1 km 时,按 1 km 计算。 6.4 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6.4.1 采用光学水准仪时各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DB33/T 552 2014 10 表 11 采用光学水准仪时各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34、标尺 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 视距 差 m 前后 视距 累积差 m 视线 高度 m 基辅分划 或黑红面 读数的差 mm 基辅分划、 黑红面或 两次高差 的差 mm 单程双 转点左 右路线 转点差 mm 检测 间歇点 高差 之差 mm 仪器 类型 视距 m 二等 因瓦 DS1 50 1.0 3.0 下丝读数 0.3 0.4 0.6 1.0 DS05 60 三等 双面 DS3 65 2.0 5.0 三丝能读数 2.0 3.0 3.0 因瓦 DS1、 DS05 80 1.0 1.5 1.5 四等 双面 DS3 80 3.0 10.0 三丝能读数 3.0 5.0 4.0 5.0 五等 双面 DS3 10

35、0 5.0 20.0 4.0 6.0 当成像清晰、稳定时,三、四等水准观测视线长度可以放 宽 20 。 四等水准观测中的单程双转点左右路线转点差,适用四等支线;四等与五等水准附合线路与闭合线路用单程。 6.4.2 采用数字水准仪时各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 表 12 采用数字水准仪时各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距差 m 前后视距累积差 m 视线高度 m 重复测量次数 二等 DSZ1、 DSZ05 3 且 50 1.5 3 0.55 且 2.8 2 三等 DSZ1、 DSZ05 100 2.0 5 三丝能读数 2 四等 DSZ1、 DSZ05 150 3.0 10 三丝能读数 2 五等 DSZ1、 DSZ05 150 5.0 20 三丝能读数 1 6.5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6.5.1 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