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256329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6.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GB T 18700.6-2005 远动设备和系统 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 OSI 1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3.200 F 21 道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2部分:与ISO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OSIl至4层基本标准的使用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6-2: Telecontrol protocols compatible with ISO standards and ITU-T recommendations一U se of basic standards (ISO layers 1-4) CIEC 60870-6一2:1995 ,

2、 IDT) 2005-02-06发布2005-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也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缸叩G/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目次前言.,. 1 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定义34 缩略语.5 传输层.85. 1 传输层介绍.85.2 传输服务.85. 3 传输协议6 网络层._.106. 1 网络层介绍.106.2 网络服务.6.3 网络协议7 子网147.1 分组交换网7.2 电路交换网.四附录川规范性附录)传输协议一一过程元素附录B(规范性附录)传输协议二千协议类型26参考文献G/T 18700.6

3、-2005/IEC 60870-6-2: 1995 前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远动实时数据传输也逐渐向网络化发展。IEC57技术委员会编制的IEC60870-6系列标准远动设备及系统第6部分:与IS0标准和ITU-T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是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制定的。为促进我国远动实时数据通信进一步发展,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采用该标准系列中的有关部分制定国家标准GB/T(GB/Z) 18700 TX.电气特性ITU-T X. 气特性ITU-T X. 213 : 199 CEPT T / CD 01-12 CEPT T / CD 01-14 3 定义均衡器的4800 bit/s的调制解一般

4、结构E的使用用的DTE和DCE入式DCE的工程要求规范以下定义适用于本部分。本章定义IEC60050(371)和GB/Z14429中未收入的术语。3. 1 3.2 呼叫控制过程call control procedure 建立和释放呼叫所必需的特定协议集合。呼叫建立call establishment 建立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见IEC60870-1-4)。3 G/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3.3 3.4 3.5 呼叫calling为了在数据站之间建立连接而传输选择信号的过程。ISO 2389-9/09.06. 08J 呼叫释放call release

5、 释放数据连接的事件序列(见IEC60870-1-4)。电路交换网circuit switched network 各种专用(时分或空分)交换设施,以提供基于电路交换方法的远程通信服务。它们可能是电路交换数据网或电话交换网(见IEC60870-1-4)。3.6 3. 7 电路交换公共数据网circui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 CCSPDN) 见电路交换网。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根据需要接通两个或多个数据终端设备,并允许这些终端独占它们之间的数据电路,直到这种连接被释放为止的过程。ISO 2382-9/09.05. 09J 3.8 3.9

6、 3.10 代码透明数据通信code-transparent data communication 使用与数据掘采用的比特序列结构无关的面向比特协议的数据通信模式。ISO 2382-9/09. 05. 05J 连接模式connection-mode (CO) 在连接模式中,通信路径建立以后才开始传输数据。无连接模式connectionless-mode (CL) 在元连接模式中,数据在个包含足够信息的单个独立实体中被逐步传送到目的地,元需建立呼叫,也无需任何类型的网络确认和返回分组。3. 11 数据传输阶段data transfer phase 在一个呼叫中在网络互连的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送

7、用户数据的阶段。3.12 数据报datagram 在分组交换中,一个带有足够的路由信息、与其他分组无关的独立分组。此分组从掠数据终端设备(DTE)逐步传送到目的数据终端设备时,不依赖数据终端设备和网络之间以前的交换。ISO 2382-9/09.06. 28J 3. 13 数据报服务datagram service 分组交换中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发送数据报到数据报地址域中指明的目的地,网络不必参照其他数据报。ISO 2382-9/09. 05. 15J 注:数据报可以不按照数据报进入网络的次序传递到目的地址。4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3. 1

8、4 数字数据电路digital data circuit 数字数据电路由CSDN或串接电路交换数据网CCSDN)提供,数字数据电路可以是交换的也可以是永久的。ENV 41 107J 注:一些ISDN或以前的ISDN通过一个X.21接口提供电路交换服务。这些服务与CSDN提供的服务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功能标准是可用的。3.15 端系统end system 端系统这个术语取自OSI参考模型并且用一个抽象形式表示通信系统的功能,与实际物理实现无关。因此作为一个实例,在现实世界术语中的端系统,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独立系统,也可能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组互连的主计算机系统。所有的端系统均包含传输层实体的

9、功能。3.16 3.17 3. 18 3.19 ENV 41 107J 封装envelope 以n比特的位组构成的二进制数组合,增加一些附加位,这些附加位是数据网络运行所要求的。IEV 721-19-25J 快速选择fast select 虚拟呼叫机制的一个选项,它允许呼叫建立和呼叫清除分组里包含数据。ISO 2382-9/09.05. 16J 流控f10w control 在数据通信中,实际传输率的控制。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igh level data Iink control protocolCHDLC) 由ISO/IEC3309、ISO/IEC4334和ISO/IEC7809定义的数据

10、链路协议规范。HDLC是为编码透明的同步数据传输设计的。3.20 3.21 3.22 中介系统intermediate system 提供网络中继功能的一个实际系统的抽象。ISO 8648-3. 3-5J 多点连接multipoint connection 为了数据传送,在二个以上站之间建立连接。ISO 2382-9/09.04. 03J 开放系统互连(OSI)基本参考模型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 C OSI) , basic reference model OSI基本参考模型是一个与具体实现无关的信息交换系统模型。它由7个功能层组成。参考模型作为定义服务和协议的框

11、架,适用于已经建立的边界内。开放系统互连的国际标准参考模型的目的是为协调用于系统互连的各项标准的开发提供共同基础,同时使已有的标准置入总的参考模型中。开放系统互连(OSI)术语限定那些在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标准,这些系统由于共同使用合适的标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准,实现对另一个系统开放的目的。实际上,系统是开放的并不意味着任何特定系统的实施、互连方法和技术,但涉及对适用标准的共同承认和支持(见GB/T9387.1)。3. 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 30 分组packet 按特定的格式排列的比特序列

12、,包含控制信息和可能的用户数据,作为一个整体传输和交换。 IS0 2382-9/09.06.26,己修正分组交换数据网packet switch 基于分组交换方式,提供远程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见分组交换数据网。服务质量quality 一组由服务质量中继系统 IS0 8648-3. 3 GB/ T 93 87. 1 子网现实子网的抽象。子网接入协议su 可SNAcP是在子网的网络实体条通路。系统中的SNAcP实体直接使用子网3.31 个DTE-DCE协议)。在端服务质量选择功能。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sub-network 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 (SNDCP

13、) SNDCP对子网接入协议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向上和向下的调整。因此,既可为与子网无关汇聚协议提供它所采用的服务,又可以直接提供网络服务。3. 32 3. 33 6 与子网无关的汇聚协议sub-network in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 (SNICP) SN1CP用于在明确定义的下层能力集合上(即子网的能力)构造网络服务。传输线路transmission line 外接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的数据电路部分,用于连接DCE与数据交换机(DSE)、DCE与一个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或多个其他的DCE、DS

14、E与另一个DSE。ISO 2382-9 / 09. 04. 04J 3.34 3.35 透明码/面向比特码transparent code/bit oriented code 在符号组合上无限制的码(见IEC60870-1-4)。虚连接virtual connection(VC) 两个网络实体间的逻辑连接。通常分为失地传输分组。CLNS CLTS CONS COTS CSDN CSPDN HDLC ISDN LAN 岛1LPNC NPDU NSAP NSDU PLP PSDN PSPDN PSTN QoS SLP SNAcP SNDCP SNICP STE STN TC TPDU TSDU Q

15、uality of Service Single Link Procedure 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 Sub-Network D巳pendentConvergence Protocol Sub-Network In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 Signal Terminating Equipment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Transport Connection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Transport Service Data Unit 据网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

16、公共电话交换网服务质量单链路过程子网接入协议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与子网无关的汇聚协议信号终端设备电话交换网传输连接传输协议数据单元传输服务数据单元7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5 传输层5. 1 传输层介绍5. 1. 1 概述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式的第4层(见ISO/IEC7498-1)。它是OSI参考模型中的高层即面向应用的部分(5,6,7)和低层网络有关部分门,2,3)之间的边界。传输层主要用途就是为面向应用的高层提供具有规定服务质量的透明、可靠、高效的端到端信息传输。传输层的目标是提供与使用网络无关的(可靠信息传送)服务。5. 1. 2

17、传输层的功能传输层的功能是:一一一将传输地址映射到网络地址。一一建立或释放端到端的传输连接。一一端到端流控和顺序控制。一一在单个网络连接上,复接/分接传输连接。一一拆分和组合:单一传输连接上使用多个网络连接的功能。差错检测、恢复和监视服务质量。一一分片和重组、成块和分块:使传输服务数据单元(TSDU)长度适应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例如,由会话层提交报文)长度的功能。一个TSDU可以分成几个TPDU或者几个TSDU可以组成一个TPDU。一一紧急数据传送:用于避开正常数据流控,传输特定数据的功能。一一组合和分离:使TPDU长度适应网络服务数据单元CNSDU)长度的功能。根据给定网络NSDU

18、的长度(如:X.25分组长度),不同的TPDU可以组合到单个NSDU中。监视功能。一二紧急TSDU传输。5.2 传输服务5.2.1 连接模式/无连接模式的传输服务连接模式(COTS)和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CLTS)两者都包含在国际标准CISO,ITU-T)中,然而,无连接模式传输服务不适用于远动应用需求(比如,端对端确认服务、QoS的协商、流控只在COTS中存在)。基于CONS(连接模式网络服务)的COTS实现远距离远动传输,或者基于CLNS(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的COTS实现局域网传输,这都是基本需求。5.2.2 参考标准集传输服务在ISO/IEC8072中定义。5.2.3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9、列表传输连接(TC)建立(仅用于COTS)。数据传输。一一TC释放(仅用于COTS)。5.2.4 对远动的建议服务质量(Qo日8 应检查定义服务质量(见ISO/IEC8072)的下列参数:一-TC建立的时延;十一TC建立失败概率;一一吞吐率;GB/T 18700.6一2005/IEC60870-6-2: 1995 一一传输时延;一一残留差错率;传输失败概率;一一TC释放时延;一-TC释放失败概率;-TC保护;-TC优先级;一一一TC恢复能力。对0日.TC优先级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定TC的相对重要性:一一如有必要,按优先级次序,降低TC的QoS级别p如有必要,按优先级次序,中断TC以恢复资源。优先级

20、别是有限制的(比如4级:低、中、高、最高)。5.2.5 紧急数据传输服务这个服务的使用应进行检验。紧急数据传送时没有编号和流控。即使有其他正常数据传送正在进行,紧急数据也总是首先传送。具有传输协议类选择的网络紧急数据传输服务的适宜性应严格检查。5.2.6 传输层的中继能力在OSI参考模型中可能提供的实现中继功能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传输层。这涉及传输层本身LAN和WAN之间的中继。参考配置参见GBIZ18700. 5一2003的2.1。子网互连通过基于无连接网络服务仗队LAN)的传输连接与基于面向连接网络服务(如:WAN)的传输连接之间的关联和中继实现。在二个传输连接之间发生中继。这个解决方案无需在

21、WAN上传送互连协议报头(特别是互联地址)。中继能力在MAP-TOP用户组的文章中介绍并称作MSDSG(多系统分布式系统网关)。虽然中继类型没有遵循当前的OSI模型,但它是IS0技术报告CISO/IECTR 10172)的主题。5.3 传输协议5.3.1 参考标准集一一ISO/IEC8073; -IS0 8602。5.3.2 建议使用的传输协议(分类或子集、选项的选择、参考值范围)过程元素在OSI传输协议中(见ISO/IEC8073)定义了23个过程,这些过程在附录A中给出。协议分类使用不同的过程元素组合,ISO定义了5个传输协议类型。在附录B里描述。类型的选择(0、1、2、3、4)依赖于网络

22、的分类(未检出差错率等),需要明确和IS0的A、B、c3 类型的分类相关性。传输协议类型的选择通常根据过程元素项的功能协议子集的需要(比如:多路复用、流控等)。在远动应用中,通常建议类型4。类型协商类型协商的规则意味着没有它,双方就不能进行通信。比如:设备A只提供类型N,而B设备只提供类型MN。为了与B设备通信建立一个传输连接,A设备也须支持B设备的类型Mo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考虑3种类型:0、2和4,就有3种类型设备。只支持0类型设备;9 GB/T 18700.6一2005/IEC60870-6-2: 1995 6 网络层一一支持0、2类型设备;支持0、2、4类型设备。类型协商机制是强制的,除

23、非整个系统选择同一类型。QoS参数一一如果使用QoS参数的协商是有用的,则传输服务应该提供在目标Ctarget)和最小量(minimum)方面的QoSC优先级、吞吐量、传送延时等)参数的可见度。这些参数的访问对第4层的管理也是有用的。一一传输连接之间相对优先级的标记在ISO/IEC8072: 1994中10.10定义。一一优先级层次的编码应被确定(在ISO/IEC8073中,只给出编码格式并且是整数,没有值规定)。选项一一在远动应用中推荐使性宜适的等制6.1 . 2 子网、OSI定义:子网是一个或多个中介习、,连接。子网是诸如公网、专网、局域网等现实网络的抽象表示。着重考虑的子网有:一一分组交

24、换网;一一电路交换网;一固定线路;一一一局域网。10 6. 1. 3 参考标准集基本网络层的内部结构在ISO8648中定义。服务-CONS在ISO/IEC8348中定义。一-CLNS在ISO/IEC8348中定义。一一网络层寻址在ISO/IEC8348中定义。协议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一-CONS:目前唯一支持CONS的网络协议为GB/T16974和ITU-TX. 25。为了提供CONS,利用X.25分组呜蝉件凶峪时应遵守GB/T阳6给定的规则。提供和支持CONS的协议规引按照ISO8648中如一一与子网无关c一二与子网有SNICP在.叫行

25、或链路层直一种网络一角色的离散在毒队。6. 2.1 CONS旦对于远动应吨当下层子网是常的选择。当所有陆远程的LAN通过WAN6.2.2 连接模式提供的服务本表引自GB/T9387.1。一一一网络连接(NC)的建立;一一数据传输;一一接受确认;一一一服务质量参数;一一紧急数据传送;一一差错通知;一一顺序;一一流也子网特性约束下工务或者直接提供网也网络层协议的运11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一一NC复位;NC挥放。6.2.3 无连接模式下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表CLNS只定义一种服务:数据传输。6.2.4 远动附加建议CONS的服务质量(QoS)应检

26、查定义CONS服务质量的下列参数:一NC建立时延;NC建立失败概率;一一吞吐率;一一传输时延;一一-残留差错率;传输失败概率pNC释放时延;十NC释放失败概率;NC保护;NC优先级;一一最大可接受成本。CLNS的服务质量(QoS)应检查定义CLNS服务质量的下列参数:吞吐率;传输时延;一一残留差错率;一一一传输失败概率;一一最大可接受成本。CONS的QoS参数协商在ISO/IEC8348,三个参数可协商:吞吐率、传输时延和优先级。网络连接一旦建立,贯穿其生命周期,己协商过的QoS值并不能随意重新协商,同时不保证维持其初始值。12 更进一步说,QoS的降低并不通知用户。对于远动应用,希望通过管理

27、功能去通知用户。QoS参数的协商机制在ISO标准中描述。其余的QoS参数(非协商)由管理功能或由协定决定。在OSI中,NC优先级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定NC的相对重要性:如有必要,按优先级的顺序,降低NC的QoS;一一如有必要,按优先级的顺序,中断NC以恢复资源。优先级的数量是有限的(例如,四个级别:低、中、高、最高)。对远动所需求的QoS优先级概念的适应性的检查是必需的。CLNS的QoS参数协商CLNS没有需协商的参数。紧急数据传输服务应对本服务的使用进行检查:它可有效地用于解决拥塞问题和辅助信息管理。紧急数据传输服务不是解决远动数据优先级问题的手段。GB/T 18700.6-2005/IEC 6

28、0870-6-2: 1995 更进一步说,本服务的使用对子网类型的适应性应进行严密检查。寻址网络服务访问点CNSA凹的语法由IS0/IEC8348给出。NSDU最大长度网络服务数据单元的最大长度应当是固定的(例如:1024个八位位组)其他一网络服务应当提供在目标、最小方面QoS参数的可见性,目标、最小在ISO/IEC8348中描述。一一-服务提供商和两端用户之间的QoS参数协商应遵循IS0/1EC8348: 1993的12.2.7中描述的规则。一在IS0/IEC8348: 1993的10.2. 11中,网络服务描述了网络连接的相对优先级标记。一不同的传输设施(具有不同的性能)的选择依赖于参数吞

29、吐率、传输时延的值。6.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遵循6.1.3中描述的标准。6.3. 1 与子网无关的汇票协议CSNICP)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ONS)实现时使用X.25分组层协议(见GB/T16974),这是目前唯一支持CONS的协议。这个协议实现CONS网络层的所有三种角色,因此没有一种仅实现SNICP角色的单独离散协议。提供CONS的X.25协议的使用应该遵循GB/T16976给定的规则。无连接模式网络服务(CLNS)实现时使用互连协议GB/T17179. 1作为SNICP,直接为传输层提供网络层服务。整个协议都被使用,但有以下例外:一一不使用内部子网通信的不活动子集;一一不使用元分段子集;

30、一一利用当地的系统管理可以去选择检查和的使用;一支持所有的类型1功能;生命周期参数(和PDU的生命周期控制功能有关)按GB/T17179. 1中的规定使用;一一初始化的PDU在重新组装点的重新组装时间(和重新装配PDU功能有关)不大于任何派生PDU的生命周期参数中的最大值。还有其他的协议功能需要研究,包括:安全参数、部分路由记录的使用和源路由。路由和中继事宜也需要处理。6.3.2 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协议(SNDCP)GB/T 17179. 1定义与子网有关的汇聚功能(SNDCF)集,或定义子网提供的服务与GB/丁17179.1所采用的抽象底层服务之间的关联规则。SNDCF不是附加协议,适当的SN

31、DCF适用于ISOPDU从源NSAP向目的NSAP传输所经过的每个子网。GB/T 17179. 1规定CLNS在子网上的操作,该子网使用GB/T16974中定义的X.25分组层协议或8802-2中定义的逻辑链路控制过程。GB/T 17179. 1规定CLNS在提供OSI数据链路服务的子网上的操作。对于电路交换子网,无论是传统型的还是ISDN,通信开始之前,在两端之间先要建立电路。CONS没有单独的SNDCPo6.3.3 子网接入协议CSNAcP)通过GB/T16974中定义的X.25分组层协议访问下层子网(例如z分组交换子网或固定线路)时,X. 25 PLP充当SNAcP角色。下层子网是IS0

32、8802亿LAN或者是HDLC干线(例如:子网提供OSI数据链路服务)时,如上所述,GB/T17179.1中定义的SNDCP充当SNAcP角色。13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6. 3. 4 附加建议优先级X.25协议优先级编码规则正在ISO考虑之中。目前,已形成ISO/IEC8208第二版的工作草案JTCl/ SC6 N50390 注:ITU-T X. 25建议在附录G中定义一些功能(包括编码)支持OSI网络服务。它们在分组的功能域中传输,用于连接建立阶段(呼叫请求分组、呼入分组、呼叫接收分组、呼叫连接分组)。ITU_T X. 25建议在优先

33、级功能中定义三种类型的优先级:一一与报文有关:在连接上的数据优先级;-一一与连接有关:获得一个连接的优先级,或保持一个连接有255个可能的优先级。优先级参数按目标ITU-T X. 25建议X.25网络优先级的一-QoS参数.算计押只诸和路。以七线网可mu定域阿巴固局子二一一5的目标不是描述用于管理的标准化机制的适数据链路。一-业匕7 子网本章以概用。由于在范围3层基本部分的使以和子网之间的中介系统接口,如LAN和PSDN之间的网关。每个子网的描述包括第1层物理层,第2层数据链路层和第3层网络层,直至SNDCP角色。在本部分第6章描述的网络层SNICP角色一般情况下适用于每个子网,第4层至第7层

34、和下层子网类型无关,不包括在下述的子网描述之中。本章不考虑子网和互联网互连的情况,这些情况将在随后的功能性协议子集中处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提供穿越物理层的可靠信息传输。它处理通信介质及用户的需求。14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 1995 本层提供功能性和过程性的方法以实现,在网络实体之间建立、维护、释放可靠数据链路连接以及传输链路数据服务数据单元。数据链路层检测和尽可能纠正在物理层可能发生的差错。数据链路层使网络层能够控制物理层中的数据电路互连。数据链路层实现以下功能:一一数据链路连接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服务数据单

35、元的映射;一-数据链路连接的分割;一一定界和同步;顺序控制;一一差错检测和恢复;流控;一一标识和参数交换;数据电路互连控建立的物理连接。助于物理介质。物理层提供7. 1. 1 引言分组交换子网,据传输网络。报文进参考端系统通过PSDN(或可接PSDN典型的PSDN包含通信链路和或终端。这类网络的基本特性如下:实体之间为比特传输而统。实体间的连接借分组交换节点组成的数制的小报文)以便穿越网节点逐跳穿越网络。在目相兼容的端系统通信。一一一共享传输资掘。所有的端系统动态共享链路和节点,一个分组仅占用一个链路的一短瞬,时间为毫秒级。一一使用任意拓扑结构。尽管全网格状网络为端系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由

36、一个节点到网络中其他任意节点至少有两条不同的路由,但PSDN可以在任意拓扑结构中实现,包括环形、星形、层次形树状网络。15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一一对网络变化情况自动适应。拓扑变化(由链路/节点故障或链路/节点增加引起的变化)或流量模式和强度发生变化而导致分组自动重新选择路由,或者其他自动变化以减少传输时延和数据丢失,而无需人工干预。一一端系统完全互连。和网络相连的任意一对端系统之间均可以通信。虽然如后文所描述的现有PSDN没有多播和广播的能力,但任何一个端系统能够和多个端系统进行通信。是否使用虚电路或数据报是分组交换网络的重要特性之一,

37、这两种类型的分组交换描述如下:一虚电路分组交换。类似于电路交换,在数据能够经过网络进行传输之前,需要在端系统之间建立连接。然而,对于虚电路分组交换,建立一个逻辑连接以替代物理连接。主叫端系统发送一个呼叫请求分组给被叫端系统以建立虚电路连接,如果被叫端系统准备接受连接,则接着用一个呼叫接受分组进行响应。最后,其中一个端系统使用清除请求分组终止连接。数据报分组交换。类似报文交换,每个分组单独处理。发送分组之前没有呼叫建立。每个分组依据分组头部的地址域中的地址在网络中向前传送。在PSDN中,虚电路和数据报的使用有两个层次或范围,外部使用和内部使用。对于外部使用.PSDN在端系统和PSDN节点问(即:

38、X.25的DTE和DCE之间)的接口上提供虚电路(即:面向连接)服务或者提供数据报(即:无连接)服务。使用虚电路接口时,端系统执行呼叫请求以建立虚电路,并且利用序号来实行流控制和差错控制,网络试图按序号传递分组。使用数据报接口时,网络只适合独立处理分组,分组可能以任意的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对于内部使用,网络可以在端点间实际构造一条固定的路径(虚电路),也可以不构造。PSDN的内部操作不是由提供给端系统且位于端系统和PSDN之间接口的服务所支配。可能的组合如下: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端系统申请一条虚电路时,构造了一条穿越网络的固定路由,所有分组沿相同路由传送。本组合提供面向连接的子网服务。一

39、一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在同一虚电路上传输的不同分组采用不同的路由,当然,网络试图按顺序将分组传递给目的端系统。网络采用的典型方法为:在目标节点将分组进行缓存,以保证这些分组按正确的顺序进行递交。本组合也提供面向连接的子网服务。-一一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端系统和网络两个方面来看,都是独立处理每个分组。因此,每个分组经过不同的路由到达端系统,同时也以任意的顺序递交给端系统,本组合提供无连接的子网服务。在任何情况下,PSDN的内部协议的标准化都超出了GB/T18700的范围。对远动应用而言,仅建议使用提供外部虚电路的PSDN(如:CONS),虽然内部数据报协议似乎比内

40、部虚电路服务优越,但这个课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7.1.2 参考标准集1991年8月,CIGRE-SC35-WG03题为专门针对远动的分组交换网需求和特性的报告收集了远动使用各种PSDN的数据(见图2)。GB/T 16974(也参见ITU-TX. 25建议)是现阶段PSDN方面唯一的ISO标准。16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由网络用户来和到网络用户去(传输层IC倒S面向连接网络服务第三层GB/T 16976NS元素和GB/T16974元素的之间映射|GB叫叫使用X嘟CLNSIEC/ISO 8208分组层协议PLPl I 盯则川/厅庙脏I扭町E町

41、CGB厅143扮99LAP阳B兼容数据链路过程SNDCP SNAcP 层第ISOIIEC 10022 ISO 4903. X.21. X.24. X.26(V.10) X.27(V.ll) 第一层I GB/T 15125. X. 21 bis. V.饵.V.28 分组交换数据网PSDNa仅对ISO/IEC8208 :1980版而言。圄2分组交换数据网络模型描述7. 1. 3 功能ITU-T X. 25建议提供面向访问协议的PSDN虚电路,虚电路既可以供网络层的SNICP子层使用(当一种协议如ISO/IEC8475-lIP用于提供CLNS时),也可直接被传输层用来提供CONS。虚电路是在一对逻辑

42、或物理端口之间的双向,透明、带流控的路径。三种类型的虚电路规定如下:-一交换虚电路或虚呼叫:处于两个DTE的两个进程之间的临时连接,初始化使用呼叫建立过程,停止则使用呼叫清除过程。-一一永久虚电路:两个进程之间的永久联接,在系统初始化时建立,不需要使用呼叫建立分组。-一一快速选择:短期交换虚电路,每个方向包括一个分组交换。初始化分组包含带可选数据的呼叫请求,返回分组包含带可选数据的呼叫清除。提供以下特定服务:一呼叫建立和清除;-一数据传输和中断;二一多路复用;-一流控;一一复位与重启;-一快速选择功能;一一用户功能。用户功能分为两个类别,描述如下:合同期内给定的参数:一流控参数协商;一一吞吐量

43、级别协商;17 GB/T 18700.6-2005/IEC 60870-6-2: 1995 一一闭合用户群;一一快速选择接受;一呼入禁止;一一呼出禁止;一一单工逻辑通道输出。每个虚呼叫请求的参数:一一流控参数协商;吞吐量级别协商;一一闭合用户群;一一快速选择;-一-传输时延选择和7. 1. 4 协议PSDN互联的。还有内其余的为实物理层1物理层提供实DCE之间(网络访问活、维持、释放。DCE级网关。X.21C也可选X.21链路层2链路层提供功能性和据单元。使用窗口技术以以及同步发送者和接收者,因此3层)和相同类型中说明的多条线路上运行的多链路过程CMLP)0 SLP被规定为LAPBCGB439

44、9),为HDLC异步茄有模式的一个子集。当DTE和DCE之间、STE之间存在多链席前呼每伞悻臂自SLPLAPB管理。虽然HDLC是普遍使用的标准,但没有规定内部链路层协议。网络层3SNAcP 本子层提供一些方法以建立、维持、终止网络连接和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网络连接之上建立的两个传输连接之间交换网络数据服务单元(如:分组)的过程。为本子层指定的网络访问协议为ITU-TX. 25分组层协议CPLP),此协议在GB/T16974中定义。没有内部网络操作所使用的分组层协议标准。可是本层所使用的所有协议应实现某种算法,其目的是为传输层提供独立性,即提供与指定网络连接的建立和操作有关的路由和中继的元关性

45、。包括以下算法:18 GB/T 18700.6-2005/ IEC 60870-6-2: 1995 一一路由和中继算法此算法应提供分组通过网络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径选择。此过程自动完成,而且能够动态适应部分或全部网络条件变化。如:线路或节点故障,流量模式或拥塞状况发生变化。对于使用内部虚电路的PSDN,此算法仅在呼叫建立时使用;对于使用内部数据报的PSDN,当分组到达每个分组交换节点时,此算法用于决定在一个网络连接中每个分组的路由。可达或连通算法此算法可以标识网络中的失效节点或与网络相连的外部节点。一一流控此算法为了防止过多的数据进入网络。SNDCP 对于1984版或最近的X.25协议,、关

46、系在GB/T16976被规定。统)的交换网络(OS(模拟或数字)和/或电路交换网也电话交换网(PSTN,可能的各种交换设备列一一基于机电空分系统,务和ISDN等同。用户交换设备间及交换设备间可能的传输信道如下:一一模拟语音通道。一一音频(overvoice)通道(如:使用脉幅调制PAM)。一一多路复用通道(欧洲:PCM30/32,美国:PCM24)。除电路交换,还存在两种交换网络:一一永久电路(不必呼叫)。一一半永久电路,也称牢固连接(只可能是一个对相同的对侧或端系统的连接)。7.2. 2 电路交换数据网参考端系统通过CSDN(或串接CSDN)及可能存在的中介系统和兼容的端系统进行通信(见图3

47、)。GBjT 18700.6-2005jIEC 60870-6-2: 1995 参考揣系统固3电路交换数据网场景描述首先,需要区分一下呼叫控制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呼叫控制阶段由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组成。连接建立为两步过程,首先利用X.21过程产生电路建立,接着是利用OSI规则建立虚呼叫。在数据传输阶段,X.21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数据传输阶段使用GB/T14399 LAPB兼容的数据链路过程(见图4)。X.25分组层协议(GB/T16974)的使用本标准规定了在分组层遵循X.25的为DTE操作所用的过程、格式、用户可选功能。还包括两个DTE通过专用路径或交换电路连接直接进行通信时所需的附加分组层过程。7.2.2.1 功能在呼叫控制阶段,依照X.21所提供的功能。在数据传输阶段,提供依照进行透明数据传输的X.21和依照GB/T16974 PLP的功能,例如:逻辑通道分配,分组层窗口,分组尺寸,吞吐量级别和快速选择。呼叫控制阶段数据传输阶段由网络用户来,到网络用户去传输层SNAcP X.21 GBI1 16974分组层协议PLP第三层GBI1 16976使用X.25提供CONSISOIIEC 8886=X.212 数据链路服务定义2SYN字符X.21GBI1 14399 LAPB兼容的数据链路过程第二层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