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江苏兴化常青藤联盟八年级下第三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 有误 的一项是( )( 2分) A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人群里有人说。 B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 C谁都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干什么? D有人说散文姓 “散 ”, “散 ”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C句问号应该是问号,因为本句不是提出问题寻求解答,而是陈述一个问题。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
2、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通过对旧片翻拍现象的审视,我们不难看出目前艺术创作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B升旗仪式观礼者在天安门广场留下垃圾,不仅不是小事,而是关乎国民素质的大事。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母亲节,她瞒着妈妈和爸爸买了一大束康乃馨,准备以此作为礼物,给母亲一份惊喜。 答案: A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用反选排除法, B句中 “不仅 ”不能单独使用,多余,应删去; C句前句中 “是否 ”表
3、达的意思 “不确定 ”,而后句表达的意思是确定的,前后搭配不当; D句中 “以此 ”“作为 ”累赘,故选 A。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迟子建的哑巴与春天一文。( 20分) 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 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 他的名字就像秋
4、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 。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的黑,出奇的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 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地,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 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
5、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 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嚅动,嗓子里发出 “呃呃 ”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兼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
6、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 ,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 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 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
7、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 嚓嚓 ” 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 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 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 ,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
8、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 【小题 1】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题目。( 6分) 赏析第 段中画浪线的句子。 (3分 ) 文章中多次写到达子花,请分析第 段中写到达子花的作用。 (3分 ) 【小题 2】结尾说老哑巴是 “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探究其中 “春天 ”蕴含的多层含义。 (4分 ) 【小题 3】鲁迅说孔乙己 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请分析老哑巴与孔乙己的异同之处。 (6分 ) 【小题 4】第 段结尾总结道: “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根据 段内容,说说“声 ”与 “色 ”的具体体现。 (4分 ) “声 ”:
9、_ “色 ”:_ 答案: 【小题 1】( 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 “名字 ”来代表哑巴的身份,表现哑马身份的低微,不被人重视,表达了作者的同情,语言形象生动。( 2)用达子花依然在开放来反衬哑巴生命之花的凋谢。 【小题 2】一是指自然界的春天,说明哑巴无法在春天的田野上唱出歌,二是指社会生活,说明生活没有给哑巴一点春天般的温暖,三是指哑巴的 “生命 ”,说明哑巴的一生永远是那么弱小,没有活力。 【小题 3】不同的是人物的身份、性格、生活环境,相同是身份一样的低微不被人重视,缺少人们的关怀。 【小题 4】声: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色: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 【小题 1
10、】 试题分析:第一句,从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方面赏析句子。首先要点明语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从表现人物身份的特点和作者的感情两方面来分析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使用评价语 “形象生动 ”。第一句,点明反衬的手法,从表达人物命运的状态方面分析其表达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文中作者对人物生活环境和生活境况的描写,从 “社会生活 ”和人物的 “生命 ”意义上理解 “春天 ”的含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人物的身份、性格、生活环境以及人们的态度来比较两个人物的异同。 考
11、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描写的角度来看, “声 ”指听觉, “色 ”指视觉,概括这两个特点直接从文段中摘引句子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李明启的时间 “跑 ”哪去了。 (10分 ) 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 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 “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 ”另一 则是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 “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 ”一位回答说: “我们单位好像没买。 ”另一位说: “买过,
12、只是没有时间读。 ” 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共同的不读书的理由 没时间。我不知道他们的时间究竟 “跑 ”到哪里去了,只知道报纸曾有报道,在北大、清华做食堂炊事员和门卫保安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有时间坚持读书, “偷 ”着听课。后来我在近代文化名人林语堂的一篇文章读书的艺术中找到了相关的文字。文章说: “那些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到他那眼前世界所 禁锢的。他们生活是机械的,刻板的。他只是跟几个朋友和相识在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 监狱 里是逃不出去的。 ”原来如此 !读书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兴趣,没形成习惯。 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去发现那些未曾被眼
13、睛看到的大美,去寻找那些未曾让心灵抵达的大善。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坦,文章却越来越单薄;环境越来越优越;表达却越来越苍白。究其原因,与我们不阅读、少阅读有直接关系,也与我们常常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有关联。 对于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读书的人 ,不妨看看古人潜心读书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 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读书要静得下心来 ,耐得住寂寞 ,心无旁骛 ,潜心铸剑,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第二种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读书不仅要坐得下来,还要能读得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 “春风得意马蹄疫,一日看尽长安花 ”;第三种境界:“会当凌绝
14、顶,一览众山小 ” 书籍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古今多少事,一切尽在灵心观照之中;第四种境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永无止 境。读书读到最后,就套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读书需形成习惯,愿每个人做一颗 “读书的种子 ”,催生自己的事业发芽、开花、结果。 (摘自人民日报 2012年 11月 20日 ) 【小题 1】文章以 “时间 跑 哪去了 ”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 【小题 2】选文第 段讲述了关于读书的传闻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3】文章第 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
15、分 ) 答案: 【小题 1】标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疑惑,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分) 【小题 2】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 作为事实论据,与下文形成对比; 引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任两点, 4分) 【小题 3】对比论证、事实论证。( 2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许多人 “读书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兴趣,没形成习惯 ”这一中心论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要从写作手法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本题首先要点明 “跑 ”的拟人手法,说明时间消失之快,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要用评价语 “生动形象地说明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6、。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议论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主话题引发议 论、充当论据、激发阅读兴趣等方面来概括。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 “有力地证明 ”“形象生动地说明 ”等。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
17、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 10分) 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 ,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
18、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 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 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 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 ,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
19、增长。 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 氟氯烃( tng),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 5个之多,总面积近 4000万平方公里 ,接近地球表面积的 10分之一 。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小题 1】通读全文,说 说本文说明的对象?该说明对象有何特点?( 4分) 【小题 2】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4分) 第 段仅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 第 段中规划横线句中的 “只能 ”说明了人类对太空垃圾和核垃圾
20、的束手无策。 【小题 3】分析第 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 答案: 【小题 1】高科技污染。( 2分)种类多,分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对人类危害大。(大意对即可, 2分) 【小题 2】 第 段不仅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分类别、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分类别、作诠释只要答到其一即可, 2分) “只能 ”突出了依靠新技术处理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的难度较大。( 2分) 【小题 3】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臭氧层破坏严重,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章第一句用下定义的方式即提出了说明对象 “高科技污染 ”,抓住各段段首句即可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考点
21、: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一小题问的是说明方法,了解有哪些说明方法,然后再根据第一段文字判断。根据 “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 ”此句可知其分类说明的方法。第二小题根据文段表达的意思来 判断 “只能 ”的限制作用,其所说明的是“难度 ”的问题。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指出此句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抓住本段段首句指出其说明的问题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 15
22、分) 然吾未见业果 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 ,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雍滞 ,必有通时;士 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 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 食者哉?然则特 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 “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节选自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注】 果:果真。 “农果力耕 ”中的 “果 ”译为 “如果 ”。 饥馑:饥荒。 雍滞:这里指货物积压。 士:指读书人。 科名: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 特:只。 【小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业果精而终不得
23、食 者 ( ) 患 业之不精耳( ) 又 岂 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 ) 不专之 咎 也 (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 “之 ”的用法 相同 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A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何陋之有(陋室铭 D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 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然 则 特 患 业 之 不 精 耳 【小题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 译文:_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 【小题 4】结合自身学习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有何感悟 ( 3分) 答案: 【小题
24、 1】 吃,谋生 怕,担心 哪里,怎么 专一、专心( 4分) D( 2分) 【小题 2】然 则 / 特 患 / 业 之 不 精 耳( 2分) 【小题 3】 读书人如果果真能精于他们的学业,怎么见得他们最终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呢?( 2分)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2分) 【小题 4】能结合学习实际,从勤奋学习、用心专一方面谈自身感悟即可。(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第一小题,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食 ”“患 ”是多义词,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第二小题先大
25、致了解 “之 ”的用法,然后概括句子的意思来判断比较, D句的 “之 ”与例句相同,都是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 “主谓 ”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果 ”“精 ”“业 ”“安 ”“终 ”,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 写
26、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短文内容不能理解,是谈学习的,抓住 “然则特 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 ”此句理解,从学要专心这方面来感想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诗歌鉴赏 阅读宋末诗人周密的野步。( 6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小题 1】诗题 “野步 ”意为郊野漫步。 “_”与 “_”两字说明诗人已经被美景深深吸引。( 2分) 【小题 2】从前两句中选择一个能体现春的气息的字眼,并加以分析。( 2分) 【小题 3】全诗流露了诗人
27、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 【小题 1】 羡 醉 ( 2分) 【小题 2】 示例: “翠 ”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 “噪 ”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活力。 “肥 ”写出了水草的肥美,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斜 ”写出了春风徐来,麦浪波动的美好景象。(任一, 2分) 【小题 3】 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大意对即可,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阅读诗歌,即可从诗中找出写诗人心理感受的两个字,直接摘引即可。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题中表现 “春的气息 ”这一要求选出句子,从描写的方法和表出景物的特点
28、方面分析评价,并选出几个生动的字词,一一点评。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古诗常用的写作是写景抒情,从诗歌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即理体会诗人借写春景表达自己对恬淡生活的喜爱。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 【小题 1】写出含有 “叶 ”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2分) 【小题 2】乱砍乱伐森林,将会引发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课本中 “叶 ”的专题为我们讲述了不少道理,请 运用相关知识 ,说说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2 分) 【小题 3】 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扶不扶给
29、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时常上演。 【新闻链接】 2014年 5月 15日上午,在学院路上,一名 70岁左右的老人晕倒在地,其间路上来往车辆、行人繁多,却没一人出手相扶,后来一名上班的女子经过,小小地犹豫之后,她先掏出手机拍照,而等她准备上前扶的时候,一个骑电动车的中年男子经过,二话没说就上前扶人。 这时,先前在一旁观望的路人才纷纷上前帮忙。当老人被扶起后颤颤巍巍地双手合十相谢时,这些人有些不好意思了。(据 “新浪浙江 ”) 假如在生活中你遇到老人当街摔倒的现象,究竟是扶,还是不扶?为此,班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这场辩论中,反方认为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请你从正方的角度
30、,写一段辩论词。( 4分) 答案: 【小题 1】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2分) 【小题 2】可从增加氧气含量、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方面回答,须运用相关知识具体说明,如:绿叶在阳光下,将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 质的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大量的氧气;叶子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造成多云、多雾,增加了降雨量,改变了环境小气候;叶子能吸收工农业生产中排出的大量有害气体,还有的叶子能分泌杀菌素,可以杀死多种病菌;叶子还可以防治噪音;等等。( 2分,答出一点即可) 【小题 3】 示例一: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如果说自己
31、的老人倒在地上,我们希望所有看到的人都能来救他,但是当别人的老人倒在地上时,难道我们就没有勇气去搀扶起来?社会呼唤爱的传递,请搀扶起中国人的 “爱心 ”吧! 示例二:我方 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不要为自己的冷漠找借口。既然旁边有那么多围观者,我们上前扶了总会有人站出来证明我们的清白。何况我们都会老的,如果将来我们老了也遭遇类似情况该是多么的令人不寒而栗啊!(观点正确 1分,理由充分 2分,语言通顺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按要求默写出两句古诗即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可从产生氧气有益人的身体健康、吸附灰尘噪音净化环
32、境、调节气候等方面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反方的观点 “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 ”,分析其 “理由 ”,从对方 “以偏概全 ”的论证反驳对方,并从社会影响方面发表自己正面的见解。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6分) 智取生辰纲出自元末明初 _(作者)长篇小说 _,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 _。( 3分) 请你结合故事内容,说说智取生辰纲能够成功的原因。( 3分) 答案: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
33、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第二小题要从押送 “生辰纲 ”的杨志一方和智取生辰纲的梁山好汉一方来分析原因。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拼搏创造奇迹,奋斗 zh ji成功。如果 y w时机,追悔莫及。 答案:铸就 贻误( 4分) 试题分析:阅读句子,根据语境和组词的特点来判断,用普通话读准拼音。判断词语后,注意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可结合词义和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正误,比如 “贻 ”不要写成 “遗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34、A。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 每题 1分,第 题 4分) 知人者智, _。 耳闻不如目见, _。 _,疏而不漏。 故余虽愚, _。 古 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_, _”,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赵翼论诗中的 “_,_”, 道出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的创作真谛。 答案: 自知者明 目见不如足践 天网恢恢 卒或有所闻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8分) 试题分析:第五小题要根据题中关键信息 “新陈代 谢的自然规律 ”“创新 ”来选择所以篇目中的诗句;默写古诗要注意易错字的写法
35、,比如本题中“践 ”“恢 ”“卒 ”“畔 ”“骚 ”等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作文( 60分) 因为亲近自然,我们读懂了山川草木的诗意;因为亲近书籍,我们触摸到文字背后的情怀;因为亲近生活,我们呼吸着人性人情的芬芳 成长的历程中,因为亲近,我们感受到种种美好。 请以 “因为亲近,所以美好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 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书写工整规范。( 4分) 答案:例文: 因为亲近,所以美好 感情,多么微妙的一个词。情,是由感而生,感,又由情而发。正因对事物的感情不同,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有所不同。 家乡的一切
36、都是美的,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家园情结,那对家乡无尽的爱与亲近,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点。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文家园落日中曾这样说,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家乡的落日,才能打动人的心灵 “ 那才是我的落日啊 ”。其实,并不是那一轮红日有何不同,而是因为家乡的落日承载了太多的思念与情感与我们的记忆。那一轮落日,照过枯藤老树昏鸦,照过小桥流水人家,照着的是 记忆最深处一点一滴关于故土的热爱。 心灵上的共鸣使我们感到事物的美好。看飞流直下三千尺,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豪迈;看傲雪青松屹立北风,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屈不挠;看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我们想到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事物本也无情,是
37、我们心灵上的亲近使我们感到它们是如此地美好。因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看到雁排长空,虎啸深林,鱼跃水面,落英缤纷,秋雨梧桐都能发出心底最深处的一声叹息。 在韩非子中有一则寓言,宋国有个富人家里的墙被雨淋坏了,儿子说: “不修好,会有人来偷。 ”邻人也是这样说,结果果真被偷了。富人觉 得儿子聪明而邻人可疑。这则寓言也说明了感情上的亲疏影响着我们对事物认知的正误。同样的一句话,为何儿子是聪明的而邻人则是可疑的 正是因为感情上觉得儿子更为亲近,所以会觉得是为自己着想;而邻人的话呢,也许是近乎一种诅咒了。 林清玄有一篇文章风中跌倒不为风,说的是小时候走路摔倒时奶奶总责怪风, “怎么把我的乖孙子绊倒呢
38、 ”因为疼爱自己的孙子,所以总是觉得孙子都是正确的,是风可恶。奶奶的慈祥善良,跃然纸上。这也说明,感情上的亲疏,决定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同一首歌,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听来,是有所不同的。正是唐玄 宗自创的霓裳羽衣曲,他从中听到的是花花世界,而我们从中听到的是亡国之音。 因为对岳飞的喜爱,我们说 “青山有幸埋忠骨 ”,因为对秦桧的恨,所以我们说“白铁无辜铸佞臣 ”。 记得曾有一位诗人说: “境由心生。 ”很大程度上说出了感情与认识的关系。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善良而美好的感情来看这个世界吧,既然一朵花里可以看出一个世界,那么就让我们坐看云舒云卷,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把无限放在掌心,把永恒在一瞬间
39、收藏 试题分析:引导语的几句话很好的提示了写作的方向,可以写 “美好 ”的自然景物,可以写 “美好 ”的人间真情。建议就用 “因为亲近,所以美好 ”为引领句,用排比段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自然美景和生活人情。文题中的 “亲近 ”间为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写出自己是怎么 “亲近 ”它们的,比如每个季节都走进大自然,去 “亲身感受 ”四季不同的 “美好 ”;积极参与一些有公益活动, “亲身感受 ”社会生活的 “美好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自然、对社会之 “美好 ”的深切感受。本文不能只客观的描写自然景物或社会生活,要抓住 “亲近 ”一词,写自己亲身“经历 ”的生活。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