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中考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注音, 依次 填入括号内( 2分) 农人是教 hu( )世人的导师,是深 谙 ( )自然的智者。春的细雨中,扶犁而歌;夏的娇阳下,挥镰而舞;秋的暮色中, 荷 ( )锄而归;冬的雪夜里,围炉而话 为一年四季 p( )写了一首最美的诗。 答案:诲、 n、 h、谱( 0 5一空)(共计 2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对常见字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比如 “教诲 ”中 “诲
2、”不能写成 “悔 ”; “ 荷 锄 ”中 “荷 ”不能读成“h”。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按要求加以修改。( 4分)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它慢慢地渗入到社会生活中。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撑民族脊背的 精神, 被一代代人不断补充、吸收,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创作了许多千古名篇, 这些诗文脍炙人口、喜闻乐见,被广为传诵, 使我国的传统节日积淀出浑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
3、大雅,雅俗共赏。 ( 1) 句成分残缺,应将 _ _改为 _ _( 1 分) ( 2) 句语序不合理,应将 _ _改为 _ _( 1分) ( 3) 句重复累赘,应删去 _ _( 1分) ( 4) 句搭配不当,应将 _ _改为 _ _( 1 分) 答案:( 1) 句成分残缺,应在 “完善 ”之后加上 “过程 ”( 1分) ( 2) 句语序不合理,应将补充、吸收 _改为吸收、补充( 1分) ( 3) 句重复累赘,应删去 “喜闻乐见 ”( 1分) ( 4) 句搭配不当,应将浑厚的文化底蕴改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1分) 试题分析:考查对某一类型病句的辨识和综合考查识别某几类型病句,要准确地识别病句,了解常
4、见的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搭配不 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语意重复 、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 、否定不当 、成分赘余等病句类型,并能准确找出病句,要学会使用修改符号来进行语段中病句的修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综合性学习( 6分)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事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请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 1】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
5、等 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 “微距摄影 ”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 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 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_ _ 【小题 2】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 “走近中国纪录片 ”。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
6、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 “走近中国纪录片 ”意义的副标题。(不超 过 15字)( 2分) 副标题: _ _ 答案: 【小题 1】 精心选择主题,展示独有的饮食文化; 剪辑方式新颖; 以 “微距摄影 ”的方式拍摄; 易引起情感与精神的共鸣; 文化认同感强 (写出一点 1分。答对 4点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这里重在学生理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析:消息各要素中,标题、导语、主体都能概括消息的主
7、要内容,学生学会从消息的导语和主体中提炼消息的标题。也要求学生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拟标题。难度大,要求把握整体材料,侧重考查纪录片的核心意义,意思对 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择题 名著阅读( 6分) 【小题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2分)( ) A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
8、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 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官逼民反 ”的主题。 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小题 2】根据提供的内容,写出名著中的相关信息
9、。( 2分)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 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选文出自 _ _(书名),文中的 “她 ”是 _ _。 【小题 3】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 后回答问题。( 2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
10、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裙钗 ”指的是 _ _。她因何 “为子怀仇恨泼猴 ”?请简述缘由( 30字左右) _ _ 答案: 【小题 1】 C( 2分) 【小题 2】童年 阿廖沙的外婆( 2分) 【小题 3】罗刹女(铁扇公主) 因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 “要蒸要煮 ”,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C中 “小福子不是另嫁他人,而是自杀 ”。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
11、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对童年要做重点积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 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汪曾祺咸菜茨菇汤一文,回答后面问题。( 14分) 咸菜茨菇汤 汪曾祺 一到下雪天,我们家就喝咸菜汤,不知是什么道理。是因为雪天买不到青菜?那也不见得。除非大雪三日,卖菜
12、的出不了门,否则他们总还会上市卖菜的。这大概只是一种习惯。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 咸菜是青菜腌的。我们那里过去不种白菜,偶有卖的,叫做 “黄芽菜 ”,是外地运去的,很名贵。一盘黄芽菜炒肉丝,是上等菜。平常吃的,都是青菜。青菜似油菜,但高大得多。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以比拟。 咸菜汤是咸菜切碎了煮成的。到了下雪的天气,咸菜已经腌得很咸了,而且已经发酸。咸菜汤的颜色是暗绿的,没有吃惯的人,是不容易引起食欲的。
13、咸菜汤里有时加了茨菇片, 那就是咸菜茨菇汤。或者叫茨菇咸菜汤,都可以。 我小时候对茨菇实在没有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民国 20年,我们家乡闹大水,各种作物减产,只有茨菇却丰收。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菇,而且是不去吃茨菇的嘴子的,真难吃。 我十几岁离乡,辗转漂流,三四十年没有吃到茨菇,并不想。 前好几年,春节后数日,我到沈从文老师家去拜年,他留我吃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 “这个好!格比土豆高。 ”我承认他这话。吃菜讲究 “格 ”的高低,这种语言正是沈老师的语言。他是对什么事物都讲 “格 ”的,包括对于茨菇、土豆 。 因为久违,我对茨菇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
14、在春节前后有卖茨菇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茨菇,都由我一个人 “包圆儿 ”了。 北方人不识茨菇,我买茨菇总要有人问我: “这是什么? ”“ 茨菇。 ”“ 茨菇是什么? ”这可不好回答。 北京的茨菇卖得很贵,价钱和 “洞子货 ”(温室所产)的西红柿、野鸡脖韭菜差不多。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选自故乡的食物,汪曾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年,有删节) 【小题 1】本文多次写到咸菜茨菇汤,同时借助 咸菜茨菇汤写出了 “我 ”对咸菜茨菇汤情感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是:( 2分) 离家多年也不想念 【小题 2】文章第 小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5、 ( 3分) 【小题 3】汪曾祺的语言,不加雕饰却自然灵动。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所蕴涵的意思。( 4分) ( 1)这东西有一种 苦 味。( 2分) ( 2)沈先生吃了两片茨菇,说: “这个好! 格 比土豆高。 ”( 2分) 【小题 4】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3分) 入秋,腌菜,这时青菜正肥。把青菜成担的买来,洗净,晾去水气,下缸。一层菜,一层盐,码实,即成。随吃随取,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小题 5】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 “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 ”? ( 2分) 答案: 【小题 1】情感变化是:小时候没有好感、在北京想念咸菜茨菇汤( 1空 1分,共 2分) 【小题 2】写
16、自己对茨菇没有好感的原因。( 1分)突出茨菇的难吃( 1分),同样为下文怀念咸菜茨菇汤做铺垫。( 1分)共 3分 【小题 3】( 1) “苦 ”:一方面指茨菇使人产生的味觉上的苦味( 1分),一方面指代家乡闹大水、粮食缺 乏,大量吃茨菇的艰难日子。( 1分)共 2分 ( 2) “格 ”:一方面指味道,( 1分)一方面指格调、内涵。( 1分)共 2分 【小题 4】通过一系列动作( 1分)写出了家乡的一种生活习俗,下文思念家乡埋伏笔;( 1分) “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 ”,半年的青菜虽充当了口粮,却也叫人倒了胃口,为情感的发展做铺垫。意思对即可。( 1分)共 3分 【小题 5】作者远离故土后,对
17、故乡难舍的乡情,( 1分)使得他在人生的暮年怀念儿时的咸菜茨菇汤。意思对即可。( 1分)共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散文的组材线索,根据故事情 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表述合理即可。这里学生总结出 “从无好感到深切怀念 ”的过程。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
18、作用。学生观察语段所在的文章位置来判断分析,这里在结构上为下文怀念咸菜茨菇汤做铺垫;内容上写出自 己对茨菇没有好感的原因。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了解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如:这里 “苦 ”:一方面指茨菇使人产生的味觉上的苦味,一方面指代家乡闹大水、粮食缺乏,大量吃茨菇的艰难日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
19、物的 性格 特征或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这里一系列动作,写出了家乡的一种生活习俗,下文思念家乡埋伏笔,更为情感的发展做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这里学生围绕“怀念家乡 ”主题,来理解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查一路的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完成后面问题。( 11分) 每 个人都有影响力 查一路 不是只有明星或政坛人物才可以引领潮流或掌控局面
20、,我们普通百姓也都有各自的影响力。只是普通百姓的影响力往往不够明显,不够闪光和耀眼,也不那么立竿见影,但千万别因此忽视了普通人的影响力。 一位外国农学博士 20世纪 80年代来中国种树,一直种到 97岁,每天在中国的恩格贝种树 10小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同胞有 7300名志愿者来到恩格贝种下树木 300多万棵,染绿黄沙 30万亩。一个人, 20年,让茫茫的沙漠一角,奇迹般地冒出绿洲 这就是影响力。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 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不去细心体察,你就很难发现。 一位从沿海回来的朋友准备到内地投资,重点考察了 A城和 B城。在 A
21、城,他坐在街头擦皮鞋,擦皮鞋大婶的一个动作让他对这个城市死了心:那个大婶先把他的一只鞋的鞋带解开,擦完等他付了钱才系上。这个细节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个城市市民的道德水准 一定是有人擦完鞋没付钱跑掉过。在 B城,他搭了 5次出租车,下车前, 5位司机都提示:先生,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 最终,他把企业办在了 B城, B城因此有 5000人上岗就业, B城的税务部门每年也因此获得上亿元 的税收 这就是一位擦鞋大婶和几位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 我儿子每次饭前便后都很认真地用洗手液洗手。有时候时间紧,我就试着和他商量:就不能稍微马虎一点吗?他很果断地摇着头说:这怎么可能,我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22、 可想而知,这是一位幼儿园老师的影响力。在有些人的意识中,幼儿园老师不就是带孩子玩玩嘛,有那么大影响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她们的教育足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习惯。 【小题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小题 2】下面的链接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说出理由。( 2分) 【链接材料】 2012年 3月,郭明义爱心团队重庆大学分队携手社会爱心企业,共同为白羊小学捐建了电子阅览室,并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使用电脑。该团队自成立以来已组织了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数十次。郭明义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在坚守中凝聚起越来越壮大的爱心大军。在他的感召下, 100多支爱心分队遍布全
23、国,成员达数万人之多。 【小题 3】第 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4】你的父母对你的行为习惯有怎样的影响?请结合实际用简洁的语言加以阐述。( 4分) 答案: 【小题 1】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评分说明:( 2分)准确得 2分。 【小题 2】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因为郭明义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用爱心和坚持影响了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大军中,这足以证明本文的论点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得 2分。 【小题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作用: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 “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足以影响一件大事 ”的道理。 评分说明:( 2分)论证方法 1
24、分、作用 2分,都答正确得 3分。 【小题 4】示例:我的父母每天干活很辛苦,从不乱花一分钱,因此,我从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生活很简朴。 评分说明 :( 4分)父母习惯 1分、影响 2分,语言表达 1分。任意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这里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
25、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小题 2】 试题分析:所举事例或道理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能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 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 (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这里学生应理解事例是否符合事实论据标准,能否证明 “每个人都有影响力 ”这一中心,来进行合理阐述即可。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论证方法与作用分析答题方法:具体如下: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 式:使用了举
26、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 答文后问题。( 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
27、何间焉 ”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 ”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 蹋 窀右病!惫 唬骸拔 癫 壹右玻 匾孕拧!倍栽唬骸靶 盼存冢 窀病!惫 唬骸靶笾 洳荒懿欤 匾郧椤!倍栽唬骸爸抑 粢病?梢砸徽健皆蚯氪印! br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 曰: “王者何贵 ”曰: “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 ,以百姓为天。百姓与 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 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 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 与:亲附,拥
28、护爱戴。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 1)又何 间 焉 间: _( 2)小惠未 /u 蹋 _ ( 3)神弗福也 福: _( 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非: _ 【小题 2】下列句中的 “之 ”相当于 “的 ”的一项是( )( 2分)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百姓与之则安 D辍耕之垄上 【小题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1)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小题 4】(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 2分) 答案: 【小题 1】( 1)参与 ( 2)通
29、“遍 ”,遍及,普遍 ( 3)赐福 ( 4)不是 评分:共 4分。每空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B 【小题 3】( 1)略 ( 2)百姓如果拥护国君,国家就安定;百姓如果辅助国君,国家就强盛;百姓如果反对国君,国家就危险;百姓如果背弃国君,国家就要灭亡。 评分:共 4分。每句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围绕 “得民心 ”“民为贵 ”“取信于民 ”等其中一个要点阐述。评分:共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 “间 ”古今异义; “獭蓖 僮郑弧把
30、 ”名词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为 “结构助词,的 ”; A、 C为代词; D为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所谓 “理解文中的句子 ”,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这里注意 “狱 ”“虽 ”“情 ”“安 ”“强 ”等关键词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
31、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 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 “神 ”,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这里学生围绕 “得民心 ”“民为贵 ”“取信于民 ”等其中一个要点阐述。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完成后面问题。( 7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 1】这首诗着眼于表 现破山寺后禅院的环境,表现出作者心境( 2分
32、) 【小题 2】古人评诗常用 “诗眼 ”的说法,所谓 “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 “潭影空人心 ”一句中的 “诗眼 ”是哪个字?为什么?( 3 分) 【小题 3】这首诗最后一联似乎是矛盾的,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思想感情这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2分) 答案: 【小题 1】幽静( 1分),纯净(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诗眼 ”是 “空 ”。 ( 1分) “空 ”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 1分)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1分) 【小题 3】不矛盾,诗人使用的是以声写静
33、方法(反衬),( 1分) 即用袅袅的钟磬之音来衬托禅院的寂静。言之成理即可(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 “情 ”或 “景 ”,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描写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表现出作者纯净的心境。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 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 “炼字 ”“诗眼 ”之说。
34、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空 ” 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作者通过 “以动写静 ”手法,衬托禅院的寂静。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默写( 8分) ( 1) _ 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 2)但愿人长久
35、, _ _。 (苏轼水调歌头) ( 3)了却君王天下事, _ _。 (辛弃疾破阵子) ( 4) _ 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 5)足蒸暑土气, _。 (白居易观刈麦 ) ( 6)工欲善其事, _ _。 (论语) (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_ _, _ _。 答案:( 1)山重水复疑无路( 2)千里共婵娟(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折戟沉沙铁未销( 5)背灼炎天光( 6)必先利其器( 7)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默写是近几年中考的常考题,考查方式多为填空。 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了
36、人生哲理,或是反映了生活的真谛,或是描绘了人物的情貌,或是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填写时,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以 “是一道永恒的风景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 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参考例文 人是一道永恒的风景 风景可以是一座山,一条湖,亦或峡谷沟壑;风景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亦或轻歌曼舞。但这些都是广义的风景,严格意义的风景应该能给人一种难以言状的好感,使人一见便油然而生
37、“这边风景独好 ”之叹。 自然风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不朽的话题,有 “几句杜陵诗,一幅王维画 ”的闲适恬淡,有 “江畔向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的旷达睿智,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超然物外 古人眼中的风景是美的,今人也留下不少传世名篇,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就是最好的凭证。 自然风景是美的,人文风景也不缺少美的元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 风景。东汉末年,群雄四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留下了桃园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不朽佳话;当列强的铁骑踏上中华大地时,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挺身而出,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的邓世昌奋不顾身;当民族工业面临破产,张謇和侯德榜又形
38、成一道壮丽的人文风景;当白色恐怖笼罩风雨飘摇的神州时,涌现了笔杆子当武器的鲁迅、枪杆子出政权的毛泽东 想要欣赏到更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博览群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在书海中徜徉,那一部部不朽的着作本身不也是一道靓丽的精神风景吗?论语是孔子仁爱思想的集体体现;老 子中的辩证法、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了中国哲学的代表;孙子兵法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道出了战法玄机;一部史记成了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儒林外史透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一个范进便活画出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红楼梦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让才子佳人看见了缠绵,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 在异彩纷呈的风景中,都离不开一个核心 人。自然风景需要人来欣赏,人文风景需要人来展现,精神风景需要人来创造。人是一道永恒的风景! 试题分析:这是个比喻型的命题,这个题目内涵丰富,涉及层面宽泛,有着 比较广阔的写作空间,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利于考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抒写自己的真性情。但这个题目取的是其比喻性的含义,无形之中也给考生设置了审题障碍。学生在写作时,选取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话题则至关重要。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