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二第一次质检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28835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二第一次质检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二第一次质检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二第一次质检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二第一次质检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二第一次质检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二第一次质检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 6分) 学习首先要有兴趣,兴趣是在平时的学习中潜移墨化培养出来的。但光有兴趣还不够,还要勤奋。天道酬勤,勤奋的人总能开辟出一片天地,只要你勤奋学习,你的大脑就会从贫 j( )走向丰富,从懵( ) 懂走向清晰, 。在人的一生中,勤奋的作用是无与轮比的,勤奋能塑造伟人,也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 【小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 贫 j 懵 懂 【小题 2】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填入表中并订正。( 2分) 错别字 正确字 【小题 3】在横线上填上一句话,使前后句式一致

2、,文意连贯。( 2分) 答案:【小题 1】瘠 mng 【小题 2】墨 默 轮 伦 【小题 3】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等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与语段内容联系起来判断字的写法与读音,特别是要注意懵懂这个词。要做好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记准字形。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 2】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要与文段内容结合进行修改,同时也要注意平常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此题明显考查了 “潜移默化 ”和 “无与伦比 ”两个成语,仔细分析,不难修改正确。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

3、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为仿写题,考查了对句子的仿写能力,做此题时首先要仔细分析例句,确定仿写的格式,然后结合语段内容进行仿写即可。分析横线前两个句子,可以确定 “从 走向 ” 的格式,结合整段话不难写出仿句。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语文实践活动( 7分) 【小题 1】网络学习( 2分) 李亮同学利用网络预习长城专题时搜索到一幅对联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 李亮想知道这幅对联提到的两个有关长城的故事,我的答案:是: 和 【小题 2】放飞梦想( 5分) 随着 “中国梦 ”宣传教育不断

4、引向深入,八年级( 2)班决定开展一次 “放飞梦想 ”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或结束语。( 3分) 假如你们小组的任务是收集 有关梦想的资料,请帮小组拟定活动步骤。( 2分) 答案:【小题 1】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和孟姜女哭倒长城 【小题 2】称呼 问候语 点题 语句连贯(点题 祝愿 说再见 ) 步骤:明确收集范围 -上网、图书馆查找 -整理分类 -编辑成册 (答到三点就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文化常识的积累,由对联中提到的 “秦皇 ”“万里长城 ”“姜女 ”等提示,很容易可以判断出 “秦始皇修万里长城 ”

5、“孟姜女哭长城 ”的故事。组织答案:是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不要过于 隆 br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主题班会的开场白、结束语及活动步骤。不论是开场白还是结束语,都要注意称呼、问候语以及班会目的和意义的介绍。而拟定活动步骤时要注意抓住活动主题设计步骤,步骤要有连续性,要合理。同时要注意答案:语言的简洁明了,不要 隆 br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同学们回到宿舍一会儿就 酣然入梦 了。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

6、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同学们 民怨沸腾 ,表示赞同。 C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 忍俊不禁 ,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 大相径庭 ,它其实是块冰冷的 “大石头 ”。 答案: B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首先要清楚每项中成语的意思与用法,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项中 “酣然入梦 ”的意思是 “甜美 ,畅快地入睡。 ”C项中 “忍俊不禁 ”的意思是 “忍不住笑了出来。 ”D项中 “大相径庭 ”的意思是 “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这三个词语在句中使用得均非常合适。而 B项中 “民怨沸腾 ”的意思是

7、“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政府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用在句中明显与句意不符,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 “玻璃罩 ”,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 ,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温室效应 ”。 A修改: 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B修改:使外层空间无法接受到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 C修改: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太阳辐射到地球

8、的热量 D修改:使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 答案: D 试题分析:画线句的病句类型属于成分残缺,画线句的主语是 “热量 ”,是一个独立句,和前面的句子无法衔接。因为此句中已有主语 “玻璃罩 ”,所以需要加衔接性的动词,答案: D项符合。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13分) 那些卑微的母亲 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 “五香花生要吗? ”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

9、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 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 “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 ”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 “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 ” 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 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

10、来,重新檫一遍。 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 ,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 “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 ” 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 “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 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 ” 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

11、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 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 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

12、孩子下饭的咸菜。 生 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 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母亲! 【小题 1】文章 两段描绘了社会中一类卑微的母亲,她们是一群怎样的人?请概括。 【小题 2】文章第 段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 ”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3分) 【小题 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中的 “卑微 ”有哪几层含义?( 3分) 【小题 4】从修

13、辞角度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 2分) 【小题 5】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 “卑微的母亲 ”?( 3分) 答案:【小题 1】为了子女,谦卑而勤奋地工作,遭到不公正待遇却要忍气吞声、委屈求全。 【小题 2】外貌描写,既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贫穷和低微,又表现了这位母亲的自尊与自爱。 【小题 3】身份低微,收入微薄,地位低下。 【小题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子俩淳朴善良 的笑容带给大家的感动。 【小题 5】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平凡而卑微的母亲,她们生活在社会底层,靠辛勤劳动维持生计、抚育儿女,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

14、量。她们的母爱一样的崇高、伟大。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事件主要内容,可以从叙述的要素入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结果,抓住最主要的情节即故事核心,就可以很好的做出概括了。平时训练的时候注意概括的语言。根据内容,可以这样的思路概括:讲的是谁? 母亲,为什么不是主管?因为文章讲的是哪些卑微的母亲;母亲做什么? 被训斥。有了这个主干,内容概括就简单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一般的方法是:描写了人物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写出了这个人物什么?表现出人物什么心里特点或者性格特点。通过具体的语句和描写的内容来揣摩人物,多进行这个

15、方面的体会和分析,总结出经验来,做题就简单了。描写人物的头发、身材、面容、衣着属于外貌描写,而对通过描写的语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母亲生活贫穷、地位地位,但是爱干净,不自弃,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对文题的理解 ,必须在通读全文、理解主旨的基础之上进行提炼,题目往往是 “文章的眼睛 ”,透过文题,有事可以直达文章的中心。平时阅读多注意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卑微字面上的意思是:卑贱微小,地位低下,结合文中的叙述,三位母亲都具有生活在艰苦之中、社会的底层,被人瞧不起等特点,这样就可以做出理解。 考点:理解题目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

16、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对句子形式的评价主要是从:炼词、修辞、句式等方面进行,可以逐一进行分析,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这种形式的具体作用,多做专题训练并善于总结要求从修辞角度,首先找出是什么修 辞,很明显是比喻,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融在一起的笑容比作一个磁场,加上比喻的表达作用是:使句意表达生动形象,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推测写作意图就要知道写文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

17、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两回事,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 详略安排文中写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都是和母亲有关的,通过这些,实际上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13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 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 ”女人没好气地骂着, “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

18、差不多了。 ”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 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 “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 女人望天,叹气。 “瘟天! ”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 鼻涕 孙老师说: “但愿这是最

19、后一个雨天。 ”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 :“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

20、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 “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 ”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 ”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 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 ”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 “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

21、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 女人说: “你看你。唉。 ”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 “听见没有,下雪了。 ”孙老师说: “听见了,下就下呗。 ”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 孙老师翻了翻身: “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 “你 ” 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

22、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 ”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 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 ”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 “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 “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

23、: “够了够了。都可以燃一个冬天了。 ” 【小题 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4分) 早上: 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 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小题 2】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 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 _的好女人。 (2分) 【小题 3】文中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3分) 【小题 4】请写出题目 “点燃一 个冬天 ”的两层含义。 (4分) 答案:【小题 1】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学生烤火取暖。 孙老师的女人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孙老师

24、却不在意。 (4分,每处 2分,概括合理均可 ) 【小题 2】对学生关怀备至 勤劳顾家 理解丈夫 (或:支持丈夫 )(答出一点即可 )(2分,每空 l分,言之有理均可 ) 【小题 3】突出山村冬天天气严寒,为下文写学生们雪中送炭作了铺垫,也衬托了学生这种行为的感人。 (3分,言之有理即可 ) 【小题 4】学生们送的木炭能满足孙老师夫妇一个冬天取暖的需要。 爱心使孙老师夫妇和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到温暖。 (或: 孙老师用爱温暖着学生,而学生也用真挚的爱回报老师,使寒冷的冬日充满暖意。 )(4分,言之有理均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围绕 “煤炭 ”这一条线索

25、以及 “早上、晚上发生的事 ”来梳理文章的情节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孙老师的人物形象根据他对学生们的态度来分析,女人的人物形象根据她做的一切来分析其人物形象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 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一方面表现出天气的寒冷,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孩子们送木炭这一情节做铺垫。 考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题目的理解,分析题目的含义时要结合文章中

26、心,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分析题目的作用时也要全面分析,不要局限于一点。表层和深层的意思都比较明确,表层的文末就有,深层的结合主题一看也能明白。关键是要用准确的、简洁的语句表达清楚。表层就是指学生送的炭火能够让孙老师一家温暖一个冬天,深层就是指学生们的行为让孙老师一家人内心感到温暖。 考点: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与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11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 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 王曰: 何坐? 曰: 坐盗

27、。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乙)齐景公为高台 ,劳民。台成 ,又欲为钟。晏子谏曰 :“君者 ,不以民之哀为乐 。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 ”景公乃止。 【注】为:筑 复:又 敛:征收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28、齐之习辞者也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君不胜欲 既筑台矣 【小题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君者 ,不以民之哀为乐 【小题 3】甲文中晏子运用 的故事反击楚王,乙文则反映晏子具有 的思想。( 2分) 【小题 4】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3分) 答案:【小题 1】熟练、善于 只、仅仅 经得住 已经 【小题 2】圣人是不可同他开玩笑的 ,我这是在自讨没趣。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小题 3】橘化为枳 关心民生或爱国忧民 【小题 4】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以国事为重,以民为本的人 意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课内重点字

29、词的解释要严格按照注释来答,而课外字词的解释一是要以课内相关词语为基础,二是要结合所在句子的整体意思来理解。做此类题,关键是平常的积累,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对重点常用字词的解释和用法要掌握牢固,并能灵活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 1时,要注意 “非 ”不要漏译,以及 “焉 ”的用法;翻译句子 2时要明确这是一个判断句,同时要注意 “以 为 ” 这一句式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

30、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关注每一个词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 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细读甲文不难概括出故事内容,由文中人物表现也可以推断出人物的特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人物的评价。两文均讲了晏子的故事,所以在评价人物时要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分析出人物机智、善辩、以国事为重等特

31、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 劳歌:送别歌。 【小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 2分) 【小题 2】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都属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小题 1】凄黯(凄凉)、冷清的特点( 2分) 【小题 2】谢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2分)。送则豁达、乐观( 2分)意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32、,由最后两句中的 “日暮 ”“远 ”“满天风雨 ”等词语,同时结合诗题谢亭送别明确这是一首送别诗,很容易可以判断出景色的特点。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考查的是 “表达的情感不同 ”,分析时一定要注意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感情在以前的学习中应该非常清楚,表达的是一种豁达、乐观;而本诗则更多的表达了伤感、惆怅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著导读 名 著阅读 ( 5分) 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

33、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以拉洋车为生 【小题 1】这段文字,出自 所著的 。文中主人公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3分) 【小题 2】名著红岩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请你写出印象最深的两位。( 2分) 答案:【小题 1】老舍 骆驼祥子 就是能够挣钱买到属于自己的车 【小题 2】江雪琴(江姐)、许云峰等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名著骆驼祥子,只要对这本书有深入的了解和阅读,此题不难做对。此类名著题要求我们平常在阅读名著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名著内容简单的了解,还需要深入其中,分析其主人公的事迹及性格特点,只有

34、全面把握名著各种内容,才能保证做好此类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非常简单,只要写出红岩中的两个人物名字即可,但要注意写出的必须是英雄人物。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名句默写。( 10分) 五 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 长征)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伤怀,借 “花 ”、 “鸟 ”抒忧国思家痛苦心情的语句是: , 。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纸上得来终觉浅, 。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的

35、诗句是: , 。 古人作诗常 “化用 ”前人成句。请把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成句默写出来。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前人成句: , 。 答案: 乌蒙磅礴走泥丸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夜阑卧听风吹雨 城阙辅三秦 绝知此事要躬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试题分析:此题中除 2、 6、 7三句外其它均为上下文填空,只要注意不出现错别即可。小题 1要注意 “磅礴 ”的写法,小题 3要注意 “阑 ”的写法,特别是 “门 ”里面的字的写法,小题 4要注意 “阙 ”和 “辅 ”的写法,小题 5要注意 “绝 ”“躬 ”的写法。小题 2根据 “感时伤怀,借

36、花 、 鸟 抒忧国思家痛苦心情 ”的提示,小题 6根据“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 ”的提示 ,小题 7根据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的提示,均不难得出答案:。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 “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作文: 45分 要求:( 1)两题任选一题(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 600个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5)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可选文题: 初二,我成长着 那一刻,梦想花开 答案:【参考例文】 那一刻,梦想花开 在梦

37、想的王国中,我迷惘,我迷失在无尽的黑夜中 。我不知道我梦想的种子要撒在哪里,也不知道我的梦想之花会不会绽放。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播撒梦想的种子,并且悉心照料,等待它开花。 但是后来我终于走出夜的迷宫,找到了我播撒梦想种子的广阔天地。 那是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气候宜人,露珠点点,晶莹的大露珠在花叶上颤动,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花儿像害羞的小姑娘,悄然躲在绿叶低下,似乎正在期待什么。 露水渐渐消失了。 “嘻,嘻 ”,一阵欢笑声传入我的耳中。是谁在笑?我不禁好奇地循着笑声来到院子里。没人啊,奇怪 !转身正想离去,突然又听到 嘻嘻 的声音,一抬头,看见鸟儿在树上唧唧喳喳 地闹成一片,大树的枝枝叶叶都在颤动着,

38、唱着喜悦的歌儿。啊,原来是鸟儿!鸟儿到底在为谁歌唱,为谁喝彩?我思索着,偶尔一瞥,啊,花开了!庭院一角,那一簇簇、一层层的花儿,如云似锦般铺天盖地而来。看那花儿多么可爱。那夹杂在红花丛中的白色的小花在微风中舞动,多像扑扇着翅膀、翩翩起舞的蝴蝶。啊,鸟鸣花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我观色闻香,听鸟唱歌,赏心悦目,好不惬意! 过了一些日子,我偶然兴起,又来到庭院。只见花儿全都耷拉着脑袋,收殓了扑鼻的香气,只剩下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花要谢了吗?可惜阿 !我蹲下来,轻轻触摸着花瓣儿 ,顿时,飘飘然地,花瓣一片片落下了,旋转着,如蝴蝶翻飞,在下落的一瞬间,演出了凄美绝伦的舞蹈,那一刻,似乎一切都回到了花开

39、时节 !心中莫名一颤,我忽然明白了:美在瞬间,花开必有花落,但绽放瞬间的美丽是花儿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永不停息地追求的梦想 !虽然这些花儿终究要消失在这片天地间,但她们姣美的笑容,清新的芳香,却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虽然花儿只是为了梦想的实现,就用尽了力量,终日在黝黑的土地中努力吸取养料,直至死亡。但是,她们从不后悔,因为她们尽心尽力了,她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花儿啊,你们给我上了多么不 平凡的一课啊 !你们使我当一名出色白领的朦胧梦想更加清晰。或许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我会彷徨在浓雾中,但我坚信,我一定能够像你们一样,坚持不懈,最终走出浓雾的包围,实现我的梦想。 哦 !我梦想的种子啊,已在

40、此刻播下;我的梦想之花啊,定在明天绽放 ! 试题分析:这个世界上有多种梦想,即使许多个人的梦想与追求是非常渺小的,我们也应该承认,因为那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人生因为有梦想而精彩。梦想给我们追求的动力,有了梦想,你就有了飞翔的翅膀。梦想不是空想,不是海市蜃楼,实现梦想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卓绝 的奋斗过程。 梦想是美好的,但实现梦想是需要过程的,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去开创,去努力,去发明,去创造,因而开出了绚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风雨过后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梦想的背后有的是艰辛和泪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拼搏和努力。 追求梦想应该是伟大的,但把眼前的一 “穗 ”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不光要有梦想,但更应该注重现实,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这样一“穗 ”一 “穗 ”积累起来,就会得到一堆闪光的金子,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要写好这个文题,在这篇 600字 左右的文章里,你必须要进行精妙的构思。你可以诠释文题,具体讲述一个 “梦想 ”,写它产生的源起,它的具体内容,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可把文题作为前提,推想结果:写梦想实现时的情景,或激动,或兴奋,或高兴;可以评价文题, “梦想 ”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拥有梦想是一件好事;等等。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