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新都区初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脑 髓 (su)花 圃 (b )骊 ( l )歌 倜傥 ( t tn) B 沮 ( j)丧 讪 ( sn)笑菜 畦 ( q)污 涩 ( s) C 嫉 ( j)妒丑 陋 ( lu)蝉 蜕 ( tu) 弥 ( m)漫 D书 塾 ( sh) 环 谒 ( y) 瞬 ( shn)息收 敛 ( lin) 答案: D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祈祷渲闹臃肿人声鼎沸 B懊诲书塾默契来势凶凶 C斑斓崎岖屏嶂九曲连环 D澎湃深邃彷徨慷慨淋漓 答案: D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
2、一项是( ) A今晚我要好好地睡一觉, 养精蓄锐 ,好对付明天的考试。 B李凯 郑重其事 地对我说 :“他要去竞选班长。 ” C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 妇孺皆知 的人物了。 D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 马革裹尸 的下场。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8分) 永远的红丝带 那时候,学校的教学设备还很简陋,班里刚刚添置了幻灯机,学生和我都很兴奋。上课要放幻灯片时,我常常用一根废弃的扫帚把,在黑板旁边挂着的小银幕上指指点点。班里几个调皮的男生,背后管这根又短又粗的竹棍叫 “打狗棒 ”。有一次,我偶尔听到了,故作严肃地说: “没想到我一介书生,竟
3、然荣登丐帮帮主之位,实在是可喜可贺! ”周围的学生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笑作了一团。 那天,下课铃响后,我正收拾着讲桌上的东西,准备回办公室,偶一回头,只见黑板左边墙角的那只放幻灯机的柜子上,靠墙斜竖着一根一米多长的细棍子。我走近拿起一瞧,是一根 光滑的青皮竹棍,心中不禁大喜,高声喊到: “嘿,谁做的好事?这根棍子做教鞭真是再好不过了。 ”说着,我随手把上面粘着的几圈红丝带扯下来,扔进了旁边的废纸篓里。 这时,班上有个学生说: “这本来就是送给你的! ”我抬起头,愣了一下,忙问: “噢,真的吗?是谁送的? ”一时间,教室里唧唧喳喳,闹哄哄一片,似乎没有人能够立即说得清楚。我一时也有些纳闷儿。 “
4、是阿萍送给您的。 ”一个学生突然嚷道,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我顺着学生们的目光看去,只见后排那个叫阿萍的清瘦女孩儿,有些不好意思看了我一眼。她的脸上红朴朴的,羞涩地微笑 着,向周围的同学看了看,又轻轻地向我点了点头。 这可是个很细心的女孩儿!她心灵手巧,上劳技课的严老师好几次在我面前提起她,夸奖她的劳技作品每次都是班上做得最好的。这时,我突然想到刚才那红丝带 我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愣了几秒钟,我把竹棍轻轻放在讲桌上,快步走到废纸篓前,捡出了那些红色的丝带。她一定是用这些丝带在竹棍上绕着粘了一朵花,这可是她最拿手的。记得那次班上搞联欢,布置教室的时候,我曾亲眼看她露了这一手。而
5、我,还没有将竹棍上缠着的东西看清楚,就把它一把扯掉了 我呆呆地看着手中已经 断成了好几截的丝带,心中懊悔不已,又轻轻将它放回了废纸篓里。 我站起身来,对着全班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说: “谢谢,谢谢大家! ”又特意转过身,对那个女孩儿说: “谢谢,谢谢你,阿萍! ” 阿萍脸上依旧红红的,局促地笑着, 轻轻地说: “不用谢,老师。 ”听到这话,我心里却忍不住想,当我伸手扯下那几圈红色的丝带时,她看在眼里,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哎,我怎么这么粗心! 沮丧地走进办公室里,我抚摩着这根细细的竹棍,心情一时难以平静。抬头透过窗户的玻璃,看着不远处的教室,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又犯了一个错误。 我本该把那已经
6、断 成了几截的红丝带拿回来,却又 这时,上课的铃声却刺耳地响了。 放学后,学生们都已经离开了学校。我独自一人走进了教室,又来到那个废纸篓前。我低头一看,纸篓里面空空如也。显然,值日的学生已经清理过了。我的心里涌上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 第二天上课时,我提前几分钟进了教室,特意走到阿萍面前,当着大家的面,抚摩着那根青青的细细的竹棍,笑着说: “阿萍,你送给老师的这根教鞭,用起来真好! ”周围的学生微笑着,那个女孩也露出了甜甜的笑靥,她的脸已不再那么红了。 我走上讲台,轻轻地挥动着青皮竹棍。我心里明白,那条红丝 带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它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时时提醒我,应该如何面对这些灿烂
7、的笑脸,面对这些年轻的心灵。 选自作文 初中版 【小题 1】从上下文中找出两处与第 段画浪线句相照应的语句。( 2分) 【小题 2】请用自己的话,说出第 段和第 段画横线的句子分别提到的 “错误 ”的内容。( 4分) 【小题 3】文中第 段写道 “她看在眼里,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联系上下文,请你写出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 30字左右) ( 3分) 【小题 4】第 段写道 “我提前几分钟进了教室,特意走到阿萍面前 ” ,你觉得 “我 ”的这一举动有 无必要?为什么?( 3分) 【小题 5】谈谈你对文章题目 “永远的红丝带 ”的理解。( 2分) 【小题 6】在生活中,你遭到过别人的误解吗?请写出
8、你的经历和感受。( 4分) 我的经历: 我的感受: 答案: 【小题 1】 她的脸上红朴朴的,羞涩地微笑着。 那个女孩也露出了甜甜的笑靥,她的脸已不再那么红了。 【小题 1】 “我 ”没弄清阿萍在竹棍用红丝带粘了一朵花,便一把将它扯了下来,随手扔进了废纸篓; “我 ”明白了阿萍在竹棍用红丝带粘了一朵花,却没有把扯断的红丝带收拾起来,仍旧扔进了废纸篓。 【小题 1】我用红丝带粘了一朵花, 本想让老师高兴,没想到他没注意到,竟扯下扔掉了。哎,真遗憾啊!(想象合理,大意相同即可) 【小题 1】参考示例: 有必要。老师再次向阿萍表示谢意,可以使她得到安慰,也可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没有必要。老师在此之前,
9、已经向阿萍表示了谢意,并蕴含了道歉的意味。(言之成理或大意相同即可) 【小题 1】题目用 “永远 ”来修饰 “红丝带 ”,表明这件事给 “我 ”教训深刻,它将提醒 “我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细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受到伤害。(大意相同即可) 【小题 1】略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 “我 ”扯下教鞭上的红丝带迨 “阿平 ”带来的心理感受来寻找与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 “我 ”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来概括我犯下的错误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根据 “我 ”的具体表现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即可。 【小
10、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无论必要还是不必要,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题目的能力。根据文章的最后一段的内容来理解文章的标题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写出自己的经历以及感受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小题。( 12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 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 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 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11、一切努力成了徒劳 ,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 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 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 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 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
12、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 这就 是罗伯特 福尔肯 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 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3、【小题 1】 “这是人类历史 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是指什么事? (2分 ) 【小题 2】为什么斯科特五人到达极点时, “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 2分) 【小题 3】画横线句子中讲 “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该如何理解?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感情?( 3分) 【小题 4】文中加点的 “这 ”指的是什么?( 3分) 【小题 5】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 “这项任务 ”?( 2分) 答案: 【小题 1】南极点竟在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 【小题 1】他们虽然到达南极点,但已不是第一个到达的英雄,因而心情沮丧,便觉得 “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 【小题 1】 “国旗 ”
14、乃挪威国旗, “耀武扬威、洋洋得意 ”乃斯科特内心感觉,表现了斯科特的无奈和沮丧。 【小题 1】替阿蒙森将那封信带给挪威国王,为阿蒙森队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小题 1】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追求,虽是对手,但又彼此尊敬。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画线句子前后的内容来概括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他们并不是第一个到南极的事实来分析原因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 “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 是 ”这句话来理解斯科特的心情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15、。根据画加点字前后的内容来概括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科考队去南极的目的以及他们的奉献精神来分析他们接受 ”这项任务 “的原因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狼 清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
16、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 暇甚意:神情 B 缀 行甚远缀:紧跟 C屠自后断其 股 股:屁股 D狼亦 黠 矣黠:狡猾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复投 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久 之 ,目似瞑 B意将隧入 以 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 以 诱敌 C恐前后受 其 敌屠自后断 其 股 D蒙 乃 始就学 乃 悟前狼假寐 【小题 3】对这篇文章的中心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以作必要
17、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他们消灭掉。 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 C说明对于狼那样的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 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 【小题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1)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 2)一会儿,一只狼
18、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C、屠自后断其股 股:大腿。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用法的能力。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代词) 久之,目似瞑(助词、无意思)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来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来) C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 ) 屠自后断其股 (代词 )D蒙乃始就学(于是) 乃悟前狼假寐(于是 )。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中 “屠夫与狼 ”之间的故事来归纳文章的中心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
19、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 1)句时注意 “而、之、如 ”等关键字,翻译( 2)句时注意 “少时、径、去、犬、于 ”等关键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2分)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 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 ,迨 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 10191086 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编过资治通鉴。 下帷绝编: “下帷 ”,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绝编 ”,是
20、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迨( di):等到。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2分) 患 记问不若人( ) 众兄弟 既 成诵( ) 温公 尝 言 ( ) 乃 终身不忘也( ) 【小题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小题 3】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2分)(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小题 4】文中 “独下帷绝编 ”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
21、你列举一个: 。( 2分) 答案: 【小题 1】 担心 已经 曾经 才 【小题 1】 (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 读书不可以不会背诵,有时在马上,有时在半夜未睡时(或睡不着时)。 【小题 1】 D 【小题 1】 “凿壁偷光 ”或 “悬梁刺股 ”“韦编三绝 ”“囊萤映雪 ”等。 【小题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 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 1)句时,注意到 “独
22、、绝、迨、乃 ”等关键字,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即可。翻译( 2)句时,注意到 “或、寝 ”等字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 “司马光读书的方法 ”来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举的例子只要能够体现 “苦读 ”即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春 兴 (唐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小题 1】诗中 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 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2分) 【小题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分) 答案: 【小题 1】阴阴,又 【小题 1】
23、浓烈的思乡之情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根据诗歌中 “阴阴 ”“又 ”两个词来分析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根据 “吹乡梦 ”“洛阳城 ”等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即可。 语言表达 请用一句话(不超过 15字)概括下列文段的内容。( 4分) 北京成年人的肥胖率居全国第一,儿童中的胖墩也 不少。首都儿科研究所昨天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资料的初步分析显示,目前北京市 6到 18岁的儿童中,平均肥胖率为 10.9,城区中小学生分别为 13.3和 14.2。肥胖不仅正在成为北京儿童最主要的流行病,也使北京地区儿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程度比国内其它地区更严重。 有关资料
24、显示,现在北京儿童肥胖率比全国大城市的水平约高出一倍。 答案:肥胖正成为北京儿童流行病 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 (4分 ) 有的人在人生之土上播下了勤劳和汗水,于是他收获了一片辉煌; 有的人在人生之土上播下了怠惰和懒散,于 是他收获了一份荒凉; , 。 答案:仿句示例:有的人在人生画卷上书写的是辛苦和智慧,于是他收获了一束鲜花(掌声);有的人在人生画卷上书写的是享受与贪婪,于是他收获了一腔悔恨(绝望)。 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着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这一话题进行探讨,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进行理解。 国脚说: “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 “商人说: ”最宝贵
25、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 画家说: “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 ” 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4分) 小孩说: 病人说: 答案:示例:小孩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我的芭比娃娃(玩具汽车等);病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4分)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 “讲昆虫生活 ”的楷模。在作者(姓名) 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 “缺了布料 ”的短身燕礼服;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而被毒蜘蛛咬伤的 会 “愉快的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 答案:法布尔、杨柳天牛、小甲虫
26、、小麻雀。(每空一分) 默写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 ) 【小题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 )(2分 )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 万里赴戎机, 。 (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 ) ,各领风骚数百年。(清 赵翼论诗) 【小题 2】在王维的竹里馆和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任选一首默写。 (4分 ) 题目 答案: 【小题 1】 (2分 ) 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 关山度若飞 江山代有才人出 【小题 1】 (4分 )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
27、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文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提示和要求:请你结合上述内容,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小题 2】告别纯真的童年,跨入艳丽多彩的花季;告别虚伪的面具,做一回真实的自己;告别亲友,踏上远去
28、的列车;告别家乡,去经历一次陌生的旅行 告别可以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告别也可以是一段心路历程,一座成长的丰碑。 请将题目告别 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记叙文,讲述你的经历,抒发你的感受。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略 【小题 1】本篇作文是一篇话题作文,结合材料,可以从 “感恩 ”这个角度来思考。那么写好这篇作文,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什么是感恩 。 宽泛的说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的情感比感谢要深切、要厚重、要丰沛。(二)对谁感恩。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和范围。在写作范围上同学们一定要拓宽选材空间,可以思考的范围有:回顾历史,
29、放眼社会,倾听大自然,展望未来。在写作对象上同学们要倾注丰富情感,可以寄托的情感的载体有人、物、景、事等。(三)感恩的原因。 这是这篇作文的写作缘由。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变得美丽;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但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缺乏 感恩的表现:对父母辛苦的无动于衷、对老师付出的漠然置之、对动物受伤的冷眼相待、对别人危难的缺乏同情、对民族忧患的缺乏关注 面对这些现象, 我们可以展现自己与写作对象之间发生的事件交往、情感交流和独特体悟。很多事情、很多情感值得我们写入作文。 【小题 1】半命题作文题目让考生自由填写,有一定的开
30、放性,它的写作范围将会比命题作文有所扩展,从自我类为主的写作内容向社会、文化、人生等各个角度延伸。如何把半命题变成便于自己发挥的命题?只有掌握一定的技巧,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首先,立意要深远 本题虽未设审题障碍,但那些 主题不够积极健康的素材在作文中应加以避免。文品即人品,思想健康、立意深远是写作中首先应做到的。如写自我类的文章,可以体现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等;写其他类的也是如此,能给人以启示,激发内心的情感才是上选。其次,题目要独特 本题没有提示语,给了你更大的写作空间,补题部分没有词汇上的约束,大部分可以填成动宾短语,也可以填其他短语,如构成偏正短语或主谓短语等: “告别之美 ”“告别回忆录 ”“告别也美丽 ”。总之,补题尽可能地体现你的独特,并尽量做到范围适当,集中明确,鲜明醒目。第三,发挥个性特长 由于本题写 作范围较宽,你可以用第一人称写自己告别的独特经历,如 “告别回忆录 ”;你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他人告别时的场景,重现人物心情,发挥想象,凸显其文化内涵,一展才华,如 “告别也美丽 ”。当然,在选好内容的基础上,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如采用小标题连缀、镜头组合等形式,可以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