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四川省泸江市分水学校八年级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溃 退( ku) 提 防( t)箱 箧 ( qi)高屋建 瓴 (lng) B寒 噤 ( jn) 疟 子( n)荒 谬 ( mi)转弯 抹 角( m) C 差 使( ch)要 塞 ( si) 歼 灭( qin)锐不可 当 ( dng) D愧 怍 ( zu) 绥 靖( su)阻 遏 ( ) 颤 巍巍( chn) 答案: D 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2、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自安史之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 “万金 ”! “家书抵 万金 ”是说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句中, “白发 ”为愁所致, “搔 ”为想要解愁的动作, “更短 ”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
3、层悲哀。 答案: 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 “托物言志 ”。 B背影信客都是记人的散文,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余秋雨。 C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仙 ”。 D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所描绘的 “大同世界 ”与陶渊明所描绘的 “世外桃源 ”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相同。 答案: C 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
4、,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B能否解决噪音过大问题是提高我国潜艇生存能力的关键。 C从他爱上 NBA的那天起,他就对篮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奥运冠军叶诗文的游泳成绩不仅在全世界很突出,而且在亚洲也名列前茅。 答案: C 对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绥靖 (安抚,平定) 落英 缤纷(落花) 无论 魏晋(不
5、要说,更不必说) B箱 箧 (箱子)牡丹之爱, 宜 乎众矣(应当)可远观而不可 亵 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 C典 质 (抵押)故人不独 亲 其亲(以 为亲)其两膝相 比 者 (比:靠近 ) D举 箸 (筷子)神情与苏、黄 不属 (没有关系)香远 益 清,亭亭净植 (益:好处 )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这道难题,他 漫不经心 地做,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来。 B中国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将 “梦幻现实主义 ”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中国当代生活 融为一炉 而获得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中国人在这一奖项上的空白。 C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
6、, 声名狼藉 。 D当云南彝良地震 不期而遇 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颓唐洗劫长途跋涉谈笑风生 B地窖鞠躬张皇失错微不足到 C狼籍烦燥穷愁潦倒铸剑为犁 D诘问哀掉世外桃源鸡零狗粹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12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
7、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他 “嗯 ”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 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 “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 他只说: “我不吃。 ”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 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我知道 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8、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 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 “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 “早埋了。 ” “呀,他什么时候 ”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 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
9、吃完的鸡蛋, 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 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小题 1】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分)意在强调什么?( 2分) 【小题 2】老王为什么在病重之际还给 “我 ”家送来香油和鸡蛋?( 3分) 【小题 3】对下面一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3分) (我)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小题 4】为什么每想起老王,
10、“我 ”“总觉得心上不安 ”?( 3分) 答案: 【小题 1】用了 夸张 的手法,强调老 王 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小题 1】老王心眼好,非常重感情,他尊重作者夫妇俩。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 【小题 1】 “我 ”虽然付了老王鸡蛋和香油钱,但 “我 ”知道老王不是想要钱,而是关心 “我 ”一家,也是想答谢 “我 ”; “我 ”希望临死之前的老王能知道, “我 ”已领受他的谢意! 【小题 1】体现了作者的自我反省。老王送鸡蛋和香油是为了表示关心,表示感谢,是极其纯朴的, “我 ”却拿钱来回报他的真挚情意。与老王弥留之际还想着我们,来看我们相比, “我 ”觉得对老王
11、的关爱不够。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从词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方法入手,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有时根据上下文,结合词句原意,从词性的活用、色彩的变化、句式的运用及修辞手法等方面,揣摩词句的意义,并从进行鉴赏的角度进行评价。所以本句 “直僵僵的镶嵌 ”分析出运用了 “夸张 ”这种修辞手法,然后根据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这一部分的描写来分析运 用夸张手法是强调 “老王的病情 ”。 【小题 1】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个角度就是 “老王为什么送鸡蛋给我 ”,第二个角度就是 “老王在病危之际依然想着别人,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 ”,所以根据 “老王一生孤苦伶仃,作者一家对老王关爱较多,老王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 ”这几句话来分析原因。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内涵的能力。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 理解偏差。所以结合 “老王对我的感谢以及我对老王的谢意 ”来理解此句的内涵。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
13、能力。根据文章的最后一段 “对像老王这样的不幸者的人关爱太少 ”以及 “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给我,我没理会他的意思,反而给他钱 ”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来分析我心不安的原因。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12分) 叔叔,请把我埋得浅一些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 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但当小女孩问大人她的妈妈哪里去了?大人们流着泪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的。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
14、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回来。 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被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伸手要将小女孩推进深坑中去的时侯 ,她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 “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侯,就找不到了。 ”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 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
15、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小题 1】这是一个震撼心灵的真实故事。作为叙事类文章,一般 要有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通读全文并概括本文未完成的 “六要素 ”。 ( 4分) 时间: 二战时期; 地点: 一座纳粹德国的集中营里; 人物: 以小女孩为主人公的犹太人及纳粹士兵 ; 起因: 纳粹德国士兵活埋犹太人连天真、活泼的小女孩也不放过; 经过: ;结果: 。 【小题 2】品读第 段想一想, “纳粹士兵伸着的手僵在了那
16、里 ”是为什么?( 2分) 【小题 3】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那位纳粹士兵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和举动,试着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答语不少于 30字)( 3分) 答案: 【小题 1】经过: 被活埋之前小女孩一句 “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侯,就找不到了 ”的 纯真无邪的话不仅震呆了纳粹士兵,更是震撼了即将赴死的犹太人们。 结果: 纳粹德国士兵的暴行激起了即将赴死的犹太人们 “愤怒的呼喊 ”,尽管他们未能幸免于难,但是让他们 “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的能力。要求概括文章
17、情节,就是对文章思路的梳理,有起因、有结果,回答时参照示例简单作答即可,但要抓住要点,简明扼要回答,不能泛泛而谈。所以根据 ”小女孩被埋之前的语言描写以及纳粹德国士兵的表现 ”来分析故事的经过以及结果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用一个有力的问句表达了暴力不能摧毁一切,爱与人性可以战胜暴力,让暴力者感到了自己的丑恶与渺小,看到自己的结局是必然的失败与灭亡!表达了作者被女孩的天真而感动,对法西斯暴行的满腔愤怒与控诉,同时还表达了对爱与人性伟大力量的赞叹!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例:纳粹士兵愣了一下,冷酷麻木的脸上流露出了一种说不清的表情,面对数以万
18、计生命的瞬间消逝,他没有动容,面对枪林雨弹 的战场,他没有恐惧。但看着小女孩纯真的眼睛,他竟有一丝不忍,还有对自己的厌恶。望着那个吞噬人的大坑,他竟下意识地将小女孩拉回来,片刻后,他苦笑了一下,救了小女孩有什么用?她最终还是会死在这个战火连天的年代,现在,就结束她的生命吧。最终,自己还是将小女孩亲手推向死亡,小女孩没有挣扎。但他内心却酸酸的。眼里不知不觉已一片湿润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共 14分)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19、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 礼运)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 自桃花源记) 【小题 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6分) (1) 选贤 与 能 (2) 男有 分 ,女有归。 (3) 故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 5)屋舍 俨然 ( 6) 悉 如外人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
20、分) (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小题 3】 甲 文段从 、 两个方面说明了 “大同 ”社会的优越性。( 2分) 【小题 4】 甲 文中阐述的 “大同社会 ”与 乙 文中描绘的 “世外桃源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答案: 【小题 1】( 1) “与 ”通 “举 ”,选拔( 2)职务( 3)所以( 4)类( 5)整齐的样子( 6)全、都 【小题 1】 1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 【小题 1】社会公德 【小题 1】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2分,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
21、世外桃源 ”的境界是根据 “大同 ”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 “大同 ”社会的生活风貌。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中可以看出 “桃源 ”中的老人和孩子因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 “大同 ”中的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了。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 “词不离句 ”,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 “与 ”这个字为通假字。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时,第一步:
22、联系语境明大意。联系具体语境,把握句子大意,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看清语法现象,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明确特殊句式如省略、倒装、固定句式等。第三步:翻译 句子要得法。文言文 “六字翻译法 ”:留、替、补、删、移、猜。 “留 ”,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替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 ”,即补出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 “删 ”,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 “移 ”,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猜
23、”,指文言句中多义实词、带修辞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灵活猜测处理。第四步:隐性失分要避免。回顾原文,检查是否符合语境 “ 看 ”;再读一遍 ,保证句子准确通顺 “ 念 ”;誊上卷子,字迹清楚端正无误 “ 写 ”。所以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 “故是因此得意思、亲为以 -为亲的意思、子为“以 -为子的意思、阡陌为田间小路的意思、交通为交错相同的意思 ”等重点字,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 “社会制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社会道德(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
24、身也,不必为己) ”这两个方面来概括即可。 【小题 1】本题考 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甲文中的大同社会是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已文中的世外桃源是百姓生活幸福、安宁,所以围绕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以及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来分析相似的地方。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字数不多于 15字。( 2分) 新华社消息:大陆各地台商对连战大陆行给予高度关注。很多台商以为此举促进了台商在大陆发展事业的信念,并对连战访问结果寄托厚望。 在北京经营房地产的台商黄紫玉说,连战此次来访是领有台湾民心背景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高层会见对话,让台商今后能够更加释怀地在大陆发展本人的事业。
25、在连战的祖籍地漳州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海市鞋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百合说: “连战此行必将对两岸稳固起到很大作用。 ” 答案:大陆台商对连战访问寄厚望。 默写 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诗句。(每一小题 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共 4分) 【小题 1】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 【小题 2】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小题 3】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化用孔子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两句诗是: , 。 【小题 4】唐朝颜真卿的劝学诗有句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它与汉乐府长歌行的 “ , ”有异曲同工之处。 答案: 【小题 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小题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题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文 作文( 40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生活中,而现实生活往往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于是,我们每个人又生活在一定的理想生活中,这种理想的生活因人而异,带有鲜明的 个性色彩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使我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这种向往,也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那么,你生活中有怎样的缺憾?因而你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呢? 读了上面的文字,请你以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为话题,写一篇 8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答案: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