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28889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八年级下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8分) 钟情秋叶,丝毫没有贬低秋果的意思。 只是秋叶,最彰显一份凝重与谦虚。看去,最不张扬的,就是那些累累楚楚的秋叶,从不去喧宾夺主,从来不自我表露,从没有埋恨忌妒。 我就是我,你在与不在,我都在这里。默默地绽放,坦坦地持续,暗暗地老去。洗练一片执着,守候一束宁静,释放一枝普通。 可贵中,最把一驻秋果衬在显眼处。风光无限,你尽情,我陪护;风催雨残,你退后,我靠前。果消人空,你受宠,我不攀;零落成泥,你载誉,我无怨。 于休闲时亲密秋天,于夕阳下知遇秋叶,平添一原宜人的享味,品

2、干一行 qi意的织驻,登高望远,尤是旷然。喜慕那浓浓的一团密,那是簇簇有序的追逐;轻眺那淡淡的一丛稀,那是浅浅的无意的逃避;走进这灌灌的挤挤棵,这是茂茂的有限稠密;迈出这散散的片片的林,这是团团的无边的陶驻。无语,是叶的暗许;摇拽,是秋的知悟; _。 【小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 应的汉字,给加线的字注音( 2分) qi( )意 载 ( )誉 【小题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2分) 【小题 3】 “喧宾夺主 ”在文中的意思是 _。 “轻眺 ”的 “眺 ”的意思是_(2分 ) 【小题 4】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一句。_(2分 ) 答案: 【小题 1】惬 zi

3、【小题 2】摇拽 摇曳 【小题 3】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 事物的地位。这里用来比喻秋叶的品格 眺:眺望,往远处看 【小题 4】示例:飘落,是树的感恩(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注意惬的书写,注意载是多音字,在 “载誉 ”这个词中应该读 zi 【小题 2】摇拽 (zhui)没有这个词,应该是摇曳 【小题 3】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在文中的意思是比喻秋叶的品格。眺:是往远处看的意思。 【小题 4】注意观察句式上的特点: “无语,是叶的暗许;摇拽,是秋的知悟 ”,还有比喻的修辞。

4、 考点: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注音、改正 错别字、解词、仿句。 点评: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仿句的几个注意点:1.话题一致。 2.句式一致。 3.修辞一致。 4.结构一致。 5.衔接一体。 6.情感色彩一致。 找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4分) 【小题 1】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 【小题 2】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答案: 【小题 1】 长城消失。 【小题 2】特点

5、是质细而油多。 试题分析: 【小题 1】这个句子的主语是长城,谓语是消失。所以主干是长城消失。 【小题 2】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特点,谓语:是,宾语:质细而油多。 考点:提取句子主干 点评: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 “枝叶 ”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 现代文阅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 ( 15分)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

6、苦与无奈。 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 我问自己。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 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 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世界著名的内陆湖 青海湖, 50年间湖水下降 8.8米,平均每 6年下降 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 10多公里; 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积从 50年代的 1.1652万半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这一切也都

7、是人为的 !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小题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 2分) 【小题 2】第 自然段运用了 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 3分) 【小题 3】第 段中 “这出悲剧 ”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分) 【小题 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 3分) 【小题 5】请你设想:假如罗布泊有知,它会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50 字左右)( 3分) 答案: 【小题 1】写罗布泊的现状,表达沉痛的心情及由此产生的反思。(意思对即可) 【小题 2】拟人,作者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读后让人深感痛心(或:生动形

8、象地表达了作者沉痛的心情。) 【小题 3】 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 的眼中消失了。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意思对即可) 【小题 4】罗列数据,为了说明:青海湖水位下降速度之快,它面临着干涸的危险。(意思对即可) 【小题 5】略 试题分析: 【小题 1】选段主要写了罗布泊的现状和作者对这种现状的沉痛的心情以及作者的反思。 【小题 2】 “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9、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 地表现了罗布泊被破坏的严重和作者的沉痛心情。 【小题 3】第 段中 “这出悲剧 ”指的是第 段的 “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这句话作者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的恶果,对人的行为进行强烈的谴责。 【小题 4】 “50年间湖水下降 8.8米,平均每 6年下降 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 10多公里 ”;这句话运用了罗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青海湖水位下降速度之快,它面临着干涸的危险。 【小题 5】提示:可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对当前状况的无奈,对人类的谴责等方面回答即可。 考点:课文阅读 点评 :理解课文内容,要注意全面理解,还要

10、注意一些细节上的理解,如修辞、句子含义等。 丰富的安静( 12分)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 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 。我刚离开学校时,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4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 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一片浩渺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斯山麓的湖畔

11、,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5我的日子真是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6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 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如此自述: “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 ”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

12、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7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泰戈尔曾说: “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 ”他接着说明: “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 ”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8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

13、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 有一种精神追求主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 【小题 1】阅读本文后,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 “丰富的安静 ”?( 3分) 【小题 2】下面句子里加点的词可以删去吗?说说理由。( 2分)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 【小题 3】试分析第 2段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分) 【小题 4】当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 干扰,容易被表面的热

14、闹和繁华遮蔽双眼。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3分) 答案: 【小题 1】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世俗的争斗,处于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2】不能删。 “完全 ”是对 “排斥 ”的限制,表明作者一般情况下是排斥热闹的,只是在极少数情况下不排斥。删去后,意思就变成了不排斥,与作者表达的愿意相反,体现了本文用词准确严密。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3】比喻。把 “平静而 又单调的日子 ”比喻成 “一口井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边远山区生活静止和封闭的特点

15、。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4】略 试题分析: 【小题 1】抓住第 段的 “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出要点,对安静进行解释: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小题 2】先定性,不能删。对 “完全 ”进行解释,完全是对 “排斥 ”的限制,表明作者大多数情况下是排斥热闹的,只是在极少数情况下不排斥,但并不是全部都排斥,删去后,意思就变 成了不排斥,与作者表达的愿意相反。体现了议论文用词准确严密性。 【小题 3】 “如井中的死水 ”是比喻的修辞,主要是写边远山区生活静止和封

16、闭的特点。 【小题 4】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自己的看法或疑惑,即可。 考点:议论文阅读 点评:阅读议论文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作者用以支撑观点的论据、论证方法等,还要注意理解一些重点语句。 文言文阅读 马说( 13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

17、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2分) 骈 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 称 也( ) 【小题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_。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 【小题 3】本文作者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 “食马者 ”、 “策马者 ”分别比喻什么?( 4 分) 【小题 4】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 1】 并列 著称 【小题 2】 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它们真不识得马呀 ! 【小题

18、3】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 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意思对即可) 【小题 4】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试题分析: 【小题 1】骈是并列的意思,骈死是并列而死。称是著称。 【小题 2】 安:怎么。其:代指千里马。千里:日行千里。 第一个其:难道。第二个 “其 ”:其实。注意句式要和原句一致。 【小题 3】伯乐:比喻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比喻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小题 4】要注意题干中的

19、要求: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句话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 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理

20、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要在正确翻译文言文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4分) 名人传叙述了 _(国别 )音乐家 、意大利画家和 _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 _的苦难和坎坷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答案:德国、贝多芬、雕塑家、列夫 托尔斯泰 试题分析: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 考点:名著文学常识 点评:对于课标、课标推荐的名著要识记作品的文学常识、重要情节、重要人物等知识点。 默写 默写古诗词( 4分) 【小题 1】最是一年春好处,

21、 _。 【小题 2】晓镜但愁云鬓改, _。 【小题 3】 _-_,只缘身在最 高层。 【小题 4】 _,好梦留人睡。 答案: 【小题 1】绝胜烟柳满皇都 【小题 2】夜吟应觉月光寒 【小题 3】不畏浮云遮望眼 【小题 4】夜夜除非 试题分析:【小题 1】根据上句对出下句即可。【小题 2】注意 “吟 ”的写法。【小题 3】、【小题 4】根据下句对出上句即可。 考点:古诗词默写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阅读下面材 料,然后写一篇作文 妈

22、妈要出门,临走时叮嘱三岁的双胞胎孩子在卧室里玩游戏。由于窗户关着,阳光进不来,兄弟俩就商量说: “外面阳光多,我们扫点儿来。 ”于是,兄弟俩拿着扫把和簸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可等他们把簸箕抬进房间,簸箕里的阳光就没有了。扫了好几次,屋内还是没有阳光。妈妈回来了,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就问道: “你们在做什么呀? ”他们回答说: “房里没有阳光,我们想扫点进来。 ”妈妈笑着说: “孩子,只要你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回进来的。 ”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字数不少于 600字。 答案: 试题分析:理解 这个材料,关键是理解妈妈说的话: “孩子,只要你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回进来的。 ”这里的窗户是一个比喻,是指人的心灵,阳光也是比喻。即把心扉打开,就会被人接受,就会获得快乐、幸福等。 考点: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点评:材料作文理解材料的中心是作文的关键,要根据所给的材料 ,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 ,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根据提练出的看法和观点确定写作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