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闽侯县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28920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闽侯县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闽侯县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闽侯县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闽侯县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闽侯县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闽侯县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8分 ) ( 1) 度 已失期( ) ( 2)外 将 兵( ) ( 3)陈胜 王 ( ) ( 4) 指目 陈胜( ) ( 5)诸君县 苦 秦吏者( ) ( 6) 之 次所旁丛祠中( ) ( 7)大王 加惠 ,以大易小,甚善( ) ( 8)此人可 就 见,不可屈致也( ) 答案:( 1)估计 ( 2)统率 ( 3)称王( 4)不说话,只是指指点点,互相目视以示意( 5)为 所苦 ( 6)到,去(动词)( 7)给予,恩惠 ( 8)接近,趋向 指出加点的 “以 ”、 “为 ”在不同句

2、子中的意思( 5分,每空 0.5分)答案: 说说下列句子中 “之 ”字的意义或用法( 4分) ( 1)辍耕之垄上( ) ( 2)怅恨久之( ) (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 4)项燕为楚将 楚人怜之( ) 答案:( 1)动词,到 ( 2)语气助词,表示舒缓的语气( 3) “的 ”结构助词 ( 4)代词, “他 ”指项燕。 选择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扶苏以 数 ( sh)谏故,上使外 将 ( jing)兵 B亦免冠徒 跣 ( xin),以头 抢 ( qing)地尔 C 王 ( wng)侯将 相 ( xing)宁有种乎 D怀怒未发休 ( jn)降于天 答案

3、: C 下列句中划线代词分别是何人,选择正确的一项( )( 2分) ( 1) 若 为佣耕 ( 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 之 ( 3)忿恚尉,令辱 之 ( 4)以激怒 其 众 A吴广守丞将尉陈胜 B陈胜将尉吴广将尉 C陈胜扶苏吴广将尉 D吴广扶苏将尉吴广 答案: C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3分 ) 怫 然 ( ) 休 ( ) 陇 亩 ( ) 猖 蹶 ( ) 社 稷 ( ) 鸿 鹄 ( ) 答案:略 文言文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4、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小题 1】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 。 (2分 ) 【小题 2】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 A崩殂 (死。皇帝死叫 “崩 ”;殂,死亡 ) B殊遇 (特别厚待 ) C恢弘 (气势宏大 ) D引喻失义 (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 【小题 3】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中的 “亡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广故数言欲 亡 B河曲智叟 亡 以应 C今 亡 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亡 【小题 4】下面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危急存亡之 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 秋 B忘身于 外 无敌国 外 患者 C

5、 盖 追先帝之殊遇笼 盖 四野 D 以 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 以 山溪之险 【小题 5】下面加点的部分不能连读的一项是 ( )(2分 ) A 今天 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 创业 未半而中道崩殂 C此诚危 急存 亡之秋也 D不宜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小题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A文中的 “益州 ”指蜀汉, “先帝 ”指刘备, “陛下 ”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 “诚宜开张圣听 ”,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小题 7】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形势,作者的用意是

6、 ( )(2分 ) A表达对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的先帝的怀念。 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 D希望刘禅认识形势的危急,实施广开言路的政策。 答案: 【小题 1】出师表 诸葛亮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来解答此题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C、恢弘:扩大发扬。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例句 “亡 ”的意思为 “灭亡 ”, A、逃亡, B、无,没有, C

7、、逃亡, D、灭亡。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A危急存亡之秋 (时候)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 B忘身于外 (外面) 无敌国外患者(外面) C盖追先帝之殊遇 (大概) 笼盖四野(笼罩)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导致)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凭借),经过分析,选 B。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古今义的能力。 A、今天:现在天下的意思。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当时形势的分析来希望刘禅能够广开言路来振兴蜀国。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8、。身长八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日: “君与俱来。 ”庶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小题 1】解释上文中加点字。 (4分 ) 躬: _ 每: _ 惟: 诣: 【小题 2】补出省略的词语。 (2分 ) (1)时先主屯 ( )新野 (2)君与 ( )俱来

9、 【小题 3】填空。 (2分 ) (1)三个臭皮匠,顶个 。 (2)徐庶进曹营, 。 【小题 4】简答 (4分 ) (1)徐庶对刘备说: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表明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 (2)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 ”,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明刘备是个 的人。 【小题 5】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写出来源于三国故事里的三个成语: 、 、 。 (2分 ) 答案: 【小题 1】亲身、亲自 ,常 ,只 ,拜访 【小题 1】于 (2)之 【小题 1】 (1)诸葛亮 (2)一言不发 【小题 1】 (1)清高不俗,谨慎持重 (2)虽遭挫折但却雄气勃勃,思贤若渴,

10、急于求计 【小题 1】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大意失荆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词语的在不同语境中的特殊用法,比如 “诣 ”在此就要用作 “动词 ”。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省略句的把握能力。根据句子的意思分别省略了“于 ”“之 ”。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来解答此题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 “诸葛亮 ”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此处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从徐庶的话以及刘备的三顾茅庐来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小题 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 “第三段 ”的内容来分析成语

11、 “三顾茅庐 ”然后根据对三国演义精彩故事的了解写出概括写出三个成语故事即可。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 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

12、、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置入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 “大楚兴,陈 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7分) 【小题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本字( 3分) 发闾左 戍渔阳九百人。 _通 _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通 _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_通 _ 【小题 2】判断词语的解释正确与否,正确的在括号内画 “”,错的画 “”( 2 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会:正赶上() B失期,法皆斩法:按法律()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亡:逃走() D此教我先

13、威众耳威:威吓() 【小题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是(用文中句子回答): _ _ _( 2分) 【小题 4】对陈胜、吴广采用 “鱼腹藏书 ”、 “篝火狐呜 ”等办法的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1分) A卜封的人要他们 “卜之鬼 ”,于是就照着做了。 B这样做增加了神秘感,使大家认为鬼神都在帮助陈胜,增强了信心。 C借以在群众中树立 “大楚兴、陈胜王 ”的信念和起义队伍的威信,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D为了制造革命舆论,争取群众的支持,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小题 5】对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一句的意思理解准确的是( )( 2分) A现在逃跑是死,

14、起义是死,一起等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等待死期,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C今天就要死了,发动起义也是死,坐着等死,不如为国家大事而死啊! D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小题 6】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今 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 或 以为死,或以为亡。 B吴广以为 然 。 然 足下卜之鬼乎! C陈胜、吴广皆 次 当行,为屯长。 又间令吴广之 次 所旁丛祠中。 D陈胜、吴广 乃 谋曰: “今亡亦死 ” 当立者 乃 公子扶苏。 答案: 【小题 1】略 【小题 1】 A B C D 【小题 1】 会天下雨,道不

15、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 通 “谪 ” 唱 通 “倡 ” 以 通 “已 ”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D、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威服。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分析来解答此题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陈胜、吴广采用此方法主要是想在士卒中树立威望,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们具有杰出的组织才能。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此句时,注意 “亡、等、死 ”等

16、字的意思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的理解能力。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有人)或以 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B吴广以为然。(正确)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驻扎) D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 ”(于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经过分析,应该为 “A”。 作文 写作( 30分) 林语堂说 “我爱春天,但她太年轻。我爱夏天,但她太气傲。所以我最爱秋天,因为秋天叶子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 ”作者通过这种现形象的说法,表明了他那个年龄段的人对生活的看法。那么,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你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我的季节我作主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